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远东新列强 > 第5章 井盐四大家

第5章 井盐四大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但王哲却感到有些蹊跷了,指派他的这位参将李莱财出身成都另一大盐商大族,当然也可以说是他们王家的商业死对头。

    自从王家入主成都市场来,李家作为四大盐商之一就与其商业上素有摩擦,竞争,也不乏明争暗斗,暗算陷害之事。

    两家一直的关系都势如水火!

    自1853年因长毛贼攻占南都金陵,两淮盐路被彻底断绝后,盐税无法征收, 百姓无法再吃上盐巴,朝廷一大赋税也付之东流,养兵军资陷入匮乏。

    大家都知道盐巴是一个人体必须吸收的一个元素,如果经常未能摄取,就会导致人四肢乏力,神经模糊,胃肠道痛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更何况南方还有许多朝廷的兵将。

    于是咸丰皇帝下令第一次“川盐济楚”运动后,打破了多年岸引疆界,极大地刺激了巴蜀盐业的发展,使得四川盐业瞬间兴隆起来,一度成为朝廷南方最大的产盐基地。

    说白了就是发展四川的盐业,本来川内的井盐就产量不错,并且当时四川还没有被太平军所染指,可谓是天府之国,用四川的食盐来救济南方的百姓与军队正好。

    四川各界人士纷纷嗅到了金钱的味道,立刻响应朝廷的号召,筹款资金投入开掘新盐井的工程上,一时间蜀地经济空前繁荣,百业兴旺,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均衡发展。

    大批的新晋盐商也乘势崛起,当时有记载说“积巨金盐业者一千七百余家”!

    可见四川当时对盐业发展是多么的重视,几乎每府每县都可以看到盐商的影子,盐帮势力也变得愈发的壮大。

    在这些盐商中脱颖而出者为“王三威堂”,“李四幼堂”,“胡深怡堂”,“颜贵馨堂”势力最为雄厚,被人称之为“四大家”。

    其中王三畏堂,也就是他们王家,是这四大家中实力最强,财力最为雄厚的盐商,制霸四川盐业之首多年,眼线关系遍布全川,与官府衙门里不少人都是沾亲带故的。

    王三畏堂发家人,建三生,金海,添福三座新盐井,一举将王家推上巅峰,盐产量位居盐场首位。

    川盐济楚期间,王家广开分号。重庆,宜昌,沙市皆有其分号,专运卖川盐至两淮乃至大江南北!

    王家收获数以万计的财富,大量收购田庄乡土,拥田跨富顺,威远宜昌等多地,成为不折不扣的四川首富,可谓是一朝得意,满面春风。

    后来巴蜀总督丁宝祯称其“富甲全川”不为过言。

    王家当时彻底制霸了全蜀盐业!

    王家不少人还考取功名,祖上为官,与当地地方官关系匪浅,能为他开辟销路提供极大帮助,反正是知府县令之间都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而且四大家各代皆是捐有虚官头衔,商士结合,凭借一股浪潮春风风光潇洒过几十年,只是等"川盐济楚‘’浪潮已过,四大家渐渐才走向衰败罢了。

    蜀地盐商都是短时间暴富,缺少了两淮盐商家族的底蕴,终究只给他们带来了短暂的辉煌,也就相当于是暴发户理念。

    而且等着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后,朝廷方面急需资金补充国库,弹压各地,管理治安,恢复经济,于是就把目光投向了四川这些发家户的头上。

    而王家作为四川盐商之首,自然成为了朝廷眼中的案板肥肉,一天天如流水般的白银花销,是谁看了都会眼红嫉妒,当然这也是王家作为出头鸟被打的原因。

    1877年, 总督丁宝桢以“疏销缉私”名头。先后在键乐,富荣两大盐场创办了官运局,实行官运商销,将要把以往盐商手中的把控的川盐权重新回归官府。

    王家当时的家主劣迹被丁宝桢上报慈禧,太后闻之大怒,颁下懿旨“似此持势横行,着应从严惩办,着即先行革职,交丁宝桢提省确切审办,以示儆惩。”

    王家家主逃亡他乡四年,至1881年回到家乡,并于三年后死去,让其侄子来继承,能力远不及他叔父,肆意地挥霍家产,经营生意无方,大修戏院馆舍,很是劳力费财。

    王家势力不久便开始走上了下坡路,负债六七十万,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欠债户,以至于后来很多年都还没有缓过来,一代豪门就此沉沦了。

    在王哲祖父王祁江与父亲王德佑,其余宗室的一番作为,大肆整改下,王家才渐有回转之势,其家业才慢慢复兴,在巴蜀盐商位子反正是才堪堪保住了一个名头。

    他们家这脉共有四房,分别是他们正房王德佑,二房王德雨,三房王德意,四房王德甘,四房主事人也只有他四伯王德甘没有子女,其他堂兄弟姐妹都在家族门下的产业有做事的地方。

    王家在四川本地经营着他们的老买卖盐业,还另外开了不少粮铺酒楼,当行布厂,并且在王哲的建议下还在南边的香江设立了一所隆兴商行,专门从事与外洋商人的活动。

    当然这王家掌门人就是他祖父王祁江,是上代掌门人的兄弟,虽然已经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了,那好歹也是把王家形势稳住的主力,江湖上自然没有人敢小瞧他。

    他们的死对头李家也早已是名存实亡,自光绪十六年李邵塘主理“李四友堂”后,这是个不修边幅,却对“黑疙瘩”极为讲究的人。

    这人天天正事不干,就知道提着他那鸟笼到处跑,上哪家烟馆瞧瞧,到那家茶楼吃吃,反正是尽所能的败家,硬生生把第二的李家拖到了最后的债户。

    最终堂口背负巨债,日趋衰败,在1899年李毅臣下台时,已背负九十六余万两巨额债款,实实在在地从盐场大户变成了落魄户。

    还好有李莱财这样一些李家子弟在官军中当差,其他宗亲才得以苟延残喘,维持着李家的旁系生活,当然就落魄成这样了,也是在本地相当的得瑟,甚至于仍然敢和王家使绊子,极其的不对付。

    以至于后来到了后世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已经鲜有人提及四大家这个称号了,这些个辉煌一时的大家族,当年众人吹捧的四川商界高层,最终还是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