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刺刀术和大刀
这么一年来,王哲一直在训练这支绿营新军,促进装备和日常伙食方面尽力的办到最好,还天天研究能够快速毙敌的战法。
他认为在本营士兵普遍缺枪少弹,炮队缺乏实战经验和实射机会的情况下,士兵最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单兵素质,其中刺刀术与近身搏斗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决定了士兵在战场存活与否的机会大小。
相比于刺刀的突刺,王哲更有兴趣研究大开大合的大刀术,其动作简洁精炼,大劈大砍,迅猛彪悍,且更有利于士兵掌握,杀伤力与威慑度也远比刺刀要来的痛快。
小时候王哲单元楼上邻居的一位大爷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刀队一员,在长城战役中不晓得砍杀过多少倭寇,以至于每次王哲与他老人家的目光相撞时,都感觉到浑身一颤。
老人家的儿子也是一位边防战士,在戍守祖国南疆时和入境的贩白份子交上火,不幸壮烈牺牲了,也没给自己家留个后,邻居老大爷孤孤单单的留在这世上,从小看着王哲长大,就将他视作自己的亲孙子一样疼爱。
正巧就经常给王哲讲起他当年征战的经历和隶属的大刀队光辉岁月,其中就传授给王哲著名的破锋八刀!虽然经过时光的洗刷,不少细节方面已经记不大清了,但大体的轮廓还是有些印象的。
口诀好像是“迎。。迎面大劈破封刀,掉手横挥。。挥使拦腰!对!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
王哲计划给他的卫队都装备起大刀,刀都是由长柄朴刀改短的,或者是清末盛行的牛尾刀,是使用刀刃和刀身自身重量来劈砍敌人,很容易就可以磕开当代普遍装备的刺刀,起到了良好的防御作用。
卫队计划装备步枪,手枪,刺刀,大刀四件套,远距离就用步枪常规射击,临近了就换上刺刀或者大刀,配合着手枪的短时间密集火力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对此王哲也是制订了详细的操练典籍《单兵近身格斗拼刺要术汇典》,融合了破封八刀与传统的清军制式刀法,里面还夹带有汇融了威廉帝国陆军刺刀术与《符腾堡王国步兵刺刀格斗教程》为经验,创立出一套《辛丑年陆兵白刃格斗新制》的技巧。
因此王哲这支部队的刺刀和大刀技术一直都是与单兵作业,射击技术,班级爆破攻坚被摆在前四位的,与三者一样被大力支持,他们使用的是威廉国制式的宽刺刀,并在旁边刻有血槽,能够更有效果的杀伤敌方。
这个时代华夏的军队因为封建军队原因,除了新军以外,承受伤亡的能力较低下,当年泰晤士的红衫军为什么会以几千都人的部队击溃了数万清兵的围攻?
多数朝廷官兵不是在与他们的对射中崩溃的,并且这一段时间的伤亡不是特别多,关键于最后进行白刃近身战时,这些长期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久疏战阵的经制绿营兵 ,无法与进行过思想改革的泰西近现代化军队正面交锋。
这法子对于一般的八旗绿营或许还会有些效果,但对于武卫右军或自强军,定武军这样的新式军队,恐怕就是上去送菜的!
武卫军,这支朝廷下令由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聂世成,温处道袁石凯负责编练的新式陆军,“习洋枪,学西法。”,采用西式训练及装备,按欧罗巴制度排编,雇佣威廉国人为主的洋人为教习。
虽然在庚子事变后,除袁石凯的武卫右军的几支部队名存实亡,但就是这残存力量装备的火炮就能把自己这边的阵地犁一遍!
所以现在王哲自己的势力在这朝廷里还真不够看,甚至可以说现在在这四川都掀不起一丝波澜,没有人会注意一个花钱买官的盐商世家子弟,这种人通常都是来镀金的或者捞钱,捞人脉的。
让他苦恼的就是没仗打,没错就是没战争!别看其他部队都是躲着仗,而他可就不一样了。现在他急需一场仗来检验训练成果,好提前让手下这帮子大头兵见见血!在这个时代,一群没干过仗的军人就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浴血之师,铁血之军。
可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自己都错过了,这进入二十世纪后的大清朝还真没啥大风波,大多是像苏报案和沈荩案一类的舆论事件,不时镇压革命起义的事倒常有,但同为了华夏崛起的奋斗的王哲不可能去帮忙。
但有些时候这机会就莫名其妙的这么来了!
正在演练之际,手下亲信,从本家带来的护院教头,现在的洋枪队千总赵封虎身旁走来一传讯兵,两人低声窃窃私语几番,便被他打发走了,而后看向台上正在参观操练的王哲。
之后赵封虎缓步上了点将台,拍了拍袖口被扬起的尘灰,在王哲面前抱拳拱手道:“少爷,提督手下的中军参将李莱财大人特意派人前来指派事务了,看起来是很着急的样子。”
“哦?怎么说的。”王哲一听是中军参将李莱财派来的传信,眉目微微一皱,瞬间脸色变换了几许,略显现出有些诧异的目光,不过又很快恢复原样,眼神仍在意着官兵们的训练,目不斜视地说道。
“提督大人手下的中军参将李大人派人传信说,在华阳县闹事起义的乱党,现今已逃窜到川南北,绵阳至广元的龙门山一带有义和乱党残贼流窜,为祸一方,而提督标营主力急于剿灭金堂的乱党主力,兵力分割不开,特地请示制台奎大人颁布调令,差遣我部马上转移前往平定,趁势清洗一番各方山头上的贼匪。”
有义和团这倒是让王哲有些吃惊了,他知道最近时局不稳,到处都闹匪患,前段时间还有义和团余孽起义,但本以为又是打个盗匪流寇罢了,毕竟打义和团这种差事还轮不上他这种新人,没想到却真是遇见了大名鼎鼎的义和团。
义和团,本为河北义和梅花拳门派,是典型的民间结社,在齐鲁冠县梨团屯教案发生后,从后齐鲁各地义和团起事频发,大量冲击当地教会,后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打起了“扶清灭洋”的运动口号,在洋人肆掠之时,与朝廷共同抵御外国侵略者。
影响之大遍布京城津门地区,以至于很多小商小贩在收摊后都三五成群的练习拳术,到处呼朋唤友,张贴告示,焚烧洋人的教堂和车站房屋,打杀基督传教士,在当时对欧罗巴列强方面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不料在朝廷与洋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败坏主权的条约后,被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顽固派出卖,成为与洋人和谈的挡箭牌,为首的头目纷纷被抓入了大牢,不久后就被集体问斩,用来讨好洋人。
但义和团在全国各地都大规模设立有分坛,以至于后来朝廷统治时期的十余年的暴乱活动背后都有它的身影出没,后来和南方会党分子串联,进行了多次起义闹事。
在今年六月份兴起的四川义和团暴乱的风波还没有停息!由为首廖九妹和她的同伙曾罗汉领导着红灯教和分坛残余的势力,裹挟带动贫苦百姓起义闹事,从他们窝点华阳县的练拳场开始,接连击败了数队前来平叛的团练乡勇
虽然成都蜀西附近的义和分坛都被成都将军奎俊个个剿灭了,但其主力仍存,在其领袖人物观音廖九妹,罗汉曾阿义的带领下转战金堂,广汉,沿路摧毁官军哨岗和驿站,给官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让巴蜀官员们实在恼怒厌烦不已!持续组织了好几次围剿,但都被义和团打破计划,现在义和团流窜川南川北,不少都遁入山林,不时出来袭击官军押粮队,剿匪一事陷入焦灼状态。
真没想到自己居然被分配了这么个差事,虽然说成功剿灭后油水也是不少,但看在前面那么多官军轮番上阵,都没有阻止义和团向东逃去,怎么会把这种事务交给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恁?
这还真是让王哲觉得大为出乎自己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