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元始天都传 > 第384章 万神根本,圣胎道果

第384章 万神根本,圣胎道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胎息,即如胎儿般以肚脐呼吸,直至用毛孔呼吸。

    高层次丹道的胎息,指与天地同其呼吸。《云芨七签》日:“人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服内炁,握固守一,是名胎息。”

    意思是说:人能按照婴儿在母亲腹中时的呼吸方法,自我服用内炁,攥拳握固(如婴儿一般以余四指攥住大拇指,叫做握固),守心一处,这种方法名为胎息。

    胎息是道家内呼吸的重要目标,最后精炁神归于丹田一处,即可结丹。

    内丹,又称炼丹术、金丹术、烧炼法、黄白术、地元丹法、地元神丹等。

    指用炉鼎等器具,烧炼金石草木,炼成神丹,以为修炼之用。

    《抱朴子内篇》云:“夫金丹之 药物,炼之愈久,变化愈妙。……服此二药,炼人身体。”

    外丹的方法,大约有两种:一是黄白术,又称点金术,是用矿物质炼成黄金白银,以充道财;一是地元外 丹,即神丹,即是为了服食之用,以求长生。

    内丹,指以人身三宝精、炁、神作为药物,在体内修炼成丹。

    内丹的修炼方法应当早于外丹,试看《庄子》所载广成子教导轩辕黄帝的一席话,即属高层次的内丹法。

    但其名称,乃与内丹相对而言,在隋朝时罗浮炼士苏元朗昭示之,见《罗浮山志》:“(元朗)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内丹矣。”

    推测内丹开始流传较为隐秘,由苏元朗著书始才显露于世。

    至唐末出现钟离权、吕洞宾所倡之“钟吕金丹道”,内丹学说遂逐渐形成完整系统,自后流传久远,成为中华道家修炼法之主流。

    中华道家修炼学,就是在以上众多修炼方术的基础之上,经过历代修炼家的不断发展完善,终于形成博大精深的完整体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既已光辉于远古,亦必照耀于未来。

    所谓守一,即指意守一处,是一种通过反观内省达到调和形神的内修功夫。

    守一法始于先秦,〈〈道德经》中的“抱元守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庄子》的“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皆为道家守一法之滥觞。

    老子认为,守一可以有效地入静,入静又可以保养人体真气,使人长生久视,还能“体内达外”,获取道的真谛,故应“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道教奉老庄为本教始祖,同时继承了道家守一法,《太平经》明确指出:“守一之法,为万神根本”。

    “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

    《太平经》还指出守一之法百日为小静,二百日为中静,三百日为大静,大静成功后“此神可睹”。

    守一法虽然简单,却是道家意守功最基本的方法,后世一切以意守为主的功法,或多或少都包含“守一”的内容。

    胎息:道家功中有很多注意呼吸锻炼的动静相兼的功法,其中胎息法是道教徒们最喜欢习练的功法之一,从史料记载看,很多著名道士都练过此功。

    胎息即闭息。相传道家的胎息功源于仿生龟息气功,到汉代才演变为胎息。

    《后汉书。王真传》:“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

    李贤注曰:“习闭气而吞之,名曰胎息,习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胎息属道家密宗,是种极缓慢而深沉的呼吸,故也称潜呼吸。

    由于此功技术性很强,非有师父传授才能修炼。据说胎息功练成后“谓之大定”,可达到食气和辟谷的神奇境界。

    唐代以前,道教主要以外丹实现肉体的不死和飞升。

    唐代后,外丹衰落内丹兴起,炼气结丹成了道教徒主要修持功法和追求的最高境界。

    道教内丹功把炼气结丹分为四个修炼阶段:

    1筑基。即练好身体,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三全”境界,为炼丹创造必要条件。

    2炼精化气。即将精与气合炼而成气,达到“三归二”。

    3炼气化神,即将气与神合炼,使气归神,达到“二归一”。

    4炼神还虚,即“练一还无”达到与道合真的最高境界。

    道教传说内丹术练到此境界,能在体内产生形状“大如鸡蛋”光辉灿烂的金丹。

    运功路线:由尾椎向上至百会,再由百会至丹田。

    呼吸法: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

    内丹功是道家功中最高级、最严谨的功法。

    道家功法修真入门,道家功法,从北五祖、南五祖,至七真师祖,已有一套完整的性命双修功法,既是金液还丹,也是九转还丹法。

    其功理功法是以阴阳的造化,用清、浊、动、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的原理,以顺逆颠倒之法。顺去生人,逆来生仙。

    生仙也有十月怀胎,三年乳哺,九年调婴。丹经有云:“炼己无限,修仙有成。”

    炼己者即是从筑基到炼己,期限不定,而因人而异。

    修仙有成者,即是十二年,称为一纪飞升。

    修仙节次有九:一筑基,二得药,三结丹,四炼己,五还丹,六温养,七脱胎,八得玄珠,九赴瑶池。

    初三节炼精化气,可为人仙。

    中三节炼气化神,可为地仙。

    后三节炼神还虚,可为天仙。如筑基未能复成强健之体时,不能得药。

    不明三候,无结丹友,未以特定周天运数时,岂能结丹。

    炼己未熟,不能还丹。

    温养功行未满,不能脱胎,脱胎后须经七七四十九,三年乳哺,九年调婴。

    修丹每节功成,各有印证。

    结丹有成时:是人仙,是罗汉,金刚不坏体。

    无漏尽通,出现六候,毫光四射,外肾不举,阳关一闭生命长。

    还丹温养成圣胎时:已入大定,是地仙,是菩萨,具无四相,自行辟谷,胎息。

    手无六脉,发白重黑,齿落重生。

    脱胎得玄珠后:是天仙,身外有身,天人合一,具有六神全通的特异功能。

    有志斯道者,应明白这一修炼过程与效验,但也应具备有四大条件:法、财、侣、地,才能有力地完成此项金丹大道诸功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