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贾宝玉来了
贾宝玉到了。
刚一见到林,瞬间脑海中就浮现了一串词汇: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注一]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不过多看了一眼,这段词怎么着也和眼前的“林黛玉”对不上。
眼前人身体健康,面色红润,也就是刚刚哭过眼睛有点红肿,但眉眼间带的英气却是掩盖不了。本来以为凤姐姐王熙凤就已经算是巾帼英雄了,没想到还遇到个更厉害的。话说是谁传的自己这个堂妹弱不禁风来着?不过感觉还是有种莫名熟悉,于是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林:……不曾,没兴趣和你见过。
不待林有表示,贾宝玉就问道:“妹妹可曾读书?”
“读了,《一种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的气动布局研究》。”
贾宝玉:……这啥玩意?怎么接话?
贾母等众人一看,心想,这人厉害啊,能把这么个混世魔王噎住。不过这个小什么研究到底是什么书,值得这么反复提及?
贾宝玉咳嗽一声,问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林仍说黛玉二字。宝玉又问表字,林回答:“没有……吧。”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
“不必了。”
贾宝玉:……
“将来还是让父亲起更好。”
宝玉不死心,仍坚持道:“我看‘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典故。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林抢道:“这话在理。”
众人:?又疯一个?
林喝了口茶,只缓缓说:“四书者何?曰《论语》曰《孟子》曰《大学》曰《中庸》。五经者何?《诗》《书》《礼》《易》《乐》《春秋》。《孟子·万章下》云: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然《尚书酒诰》则谓‘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康诰》亦谓‘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俱迥异于《孟子》,何哉?”
贾宝玉:……我怎么知道?为了化解尴尬,贾宝玉决定岔开话题,问道:“可也有玉没有?”
林:“没有。”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地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还要说话,却被林一声大喝镇住。
林一只手给贾宝玉提溜到炕上,把他左手强行拉出来,扣住号脉。众人都知道林会医术,也都闭了嘴,生怕误了看病。不一会,林缩回号脉的手,问道:“纸笔可有?”
丫鬟忙取来纸笔,林略一思索,即写下一篇药方:“此药每日下午服用即可,先喝七天,七天之后我会再来复诊。”
贾母却被惊了,忙道:“可是什么大病?”
“无妨,不过是安神宁静的方子。情绪如此剧烈波动,于身于神皆不妥当,故而开服药喝一下,以免将来落下病根。”
贾母一颗心才算落了地,王熙凤便吩咐煎药等事。林也叫来一个丫鬟,让这个丫鬟去提醒林之前问宝玉的问题。
众人不解,林笑道:“给他找点事情做,心思在了别处,就不会这么寻死觅活了。”众人暗自称是。
随后安排林住处。贾母本来是打算让她住在碧纱橱里,但最后林还是坚持要了一套院子。贾母又将鹦哥给了林,林改名曰紫鹃。
待人都散了,贾母还是有些担心,问道:“你号脉之后,可觉得宝玉有什么不妥?”
“真的没什么不妥。只是情绪过于激动罢了。不过……”
这一个不过,让贾母的心又提了起来。
“不过,如此剧烈的情绪波动,多少有些不好。一来一不留神磕着了碰着了,二来也容易落下病根。”
贾母忧心说:“可有办法医治?”
“有,有两个法子。一个是犯病的时候记得吃药。回来我把药做成蜜丸,方便吃。还一办法就要看你们能不能狠心了。”
贾母感觉这个办法可能不太好,不过还是询问了一下。
“第二个办法也简单,等他下次再犯病,找一没人的房间给他关里,等他什么时候累了再给放出来。放出来之后各自该干嘛干嘛,有个两三回应该就好了。”
“你这也有点太……”
“偏方治大病嘛。”
贾母一脑门子黑线:“你还是快点把蜜丸做出来吧。”
到了林自己的院子里,不久林需要的草药也就送到了,感叹了一下贾府的效率之后,林就着手安排一些事情。待一切安排稳妥之后,林总觉得少了点是什么,感觉上是在南方就应该干的事,不过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个头绪,林也就没细想。转日去了山里盯着别墅进度了。至于说贾府他们同不同意林出城,无妨,反正也逮不到她。一次两次还有心气管,时间长了也就懒得管了,反正算起来也是林家的人,林如海都不觉得有问题,娘家人也就不越俎代庖了。
又匆匆过了数日,先是应宝玉之邀给秦钟父子看了病,又接着贾元春加封贤德妃,贾府无暇顾及去了趟山洞把事情彻底交代清楚,就等贾府修大观园了。
注一:此处通行本用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既与林黛玉人设不符,又和林黛玉母亲病逝后跋涉进京之经历不合。此处仍用周汝昌《石头记会真》改定。此后文中但凡出现与通行本不合之词句,除非专门指出,否则俱从《石头记会真》而改。文中此句出自列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