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穿越后我教皇帝宫斗 > 第144章 余氏下线

第144章 余氏下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听完萧寒的坦白, 萧百婳反而生出更多疑惑,譬如太尉率领的那些将士是从何处前来的,毕竟京城周遭即山林, 难有隐蔽的辽阔之地聚集兵马, 虽有刨根究底的想法,但也知这些恐怕是国家机密,萧寒就算知情, 也实在是不好与“闲杂人等”任意提起, 她只得之后再询问最强王者褚瑜。

    微敛心思,便弯了弯眸子,泛着丝丝喜色, “如此甚好。”

    像是猜出她的想法似地, 萧寒抬头望了望天色, 不知何时起,如血的暮霭已然被墨色一点一点覆盖,他与小姑娘的轮廓也逐渐模糊,尽管如此,他依旧能看清小姑娘纠结的表情。

    稍有些无奈地低眉摇头后,便断然道:“夜深了,宫锁也差不多时候落了,明早再去罢。”

    萧百婳“啊”了一声, 不由纳闷地抬手摸了下脸庞,心想有这么明显么……

    不过萧寒所言甚是, 今儿有那一战, 想必褚瑜早已精疲力尽,更遑论这种谋朝篡位大事件肯定会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搞不好他这个时辰仍不得休息, 还需忙于善后。

    于是她乖巧地点头,应了一声,“我明白,哥哥辛苦了,回房便早些歇下吧。”

    出人意表的是,历史遗留问题不只在皇宫燃烧,还蔓延到了萧府。

    兄妹俩未能成功各自回院歇息,异常杂乱的动静从前厅、大门那处传来,两人倏地对视一眼,皆看出彼此脸上的懵然与错愕,随后也不多言,默契地朝着那处迅速奔去。

    平日紧关的大门大敞不闭,数位官兵踩着沉重的步伐往余氏的院落走去,脚步声响得宛若告知里头的人,死神已至。

    此处闹得太过,不单单引起京城街上那些爱凑热闹的人们挤在门外一探究竟,连府中平时低调的下人们也禁不住蠢蠢欲动的好奇心,纷纷寻个由头跑到前厅附近查看情况。

    兄妹俩速度飞快,赶到大门之际,仅有那些不相干的人正在指指点点,他们不明所以,只得随手拉住一个下人询问一番,可还未问出口,不远处便传来一阵又一阵闷闷的声响。

    众人不约而同地循声原处看去,只见余氏与其院子里的下人们身姿极为狼狈地被官兵押着、推搡着走出来;萧百婳下意识将注意力全然放在余氏身上,却发现对方的那双眼楮中毫无想象中的不甘与惊慌,唯余木然。

    直至萧长启出现,那点木然才有了变化。

    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她猛地挣脱开官兵的压制,一路跌跌撞撞地往萧长启的方向跑去,在对方的前面,脚拐了一下,整个人朝前趴去;萧寒见状,想上前搀扶,却又惊觉自己往日温和的父亲此时一脸冷然,丝毫不怜惜自己母亲,久经官场,他突然就明白了些什么,缓缓攥紧拳头,悲痛地强迫自己撇开视线。

    余氏眼角泛出泪液,紧紧抓住萧长启的衣摆,“老爷……老爷……”

    事到临头,她有很多东西想狡辩,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她深知再不出些声音,立马就会被人带走,只能不停地重复叫唤萧长启,好似正试图唤起对方的心软。

    萧长启并未像寻常人那样恨不得当即切断关系,将人踢远,他就是杵在那儿不动,冷眼旁观,任自己的发妻又哭又喊,宛如疯妇。好半晌,才冷淡地出声道:“何事?”

    得到他的回应,余氏心中生起一丝希望,连忙道:“老爷,这是诬陷,不是那样的……”

    “那样是哪样?”

    “老爷知道的,妾身出身御史大夫家,最是严谨,绝不会做那种事……这都是诬陷!”余氏见萧长启无动于衷,顿然慌了,又跪着膝盖向前磨蹭一步,手抓得更紧,哀求更甚。

    “老爷——”

    “求你了,救救妾身吧!”

    萧长启定定地盯着她瞧了好半天,缓缓蹲下身子,语气真就是陈述事实那般罢了,不露感情,“余氏,你觉得若无本官允许,官兵可擅闯萧府?此事与本官有关,浸淫官场多年的本官又怎可能被你区区一介后院妇人隐瞒。”

    “……”闻言,余氏的哭泣声忽地就止了,她双目呆滞,仿佛灵魂出窍一般。

    萧长启继续道:“本官早在几月之前,便知晓你通敌叛国之事,亲眼所见你给逆臣董昭通风报信,会多留你这些时日,不过是为了借你之手,让董昭掉以轻心。”

    说这话的语气平静得近乎麻木不仁,可每个字却宛若冰霜,一点一点冷了余氏的血。

    也不知是否因为血真的寒了,余氏面色煞是苍白,近乎看不出一点血色,她凄楚一笑,“既如此,为何你不在当时就阻止我,反倒冷眼看我一错再错?难道你就不怕萧府会因我的错误而受牵连、而被陛下迁怒吗?”

    话音到此,她又悲哀地昂首向天吼了一句:“萧长启,我是你的妻啊——”

    “是你多年前明媒正娶的发妻啊——”

    “是这萧家的一份子啊——”

    “你怎能对我坐视不管!怎能如此冷漠得看我陷入万劫不复!萧长启,你好狠的心!未料你竟是如此寡情薄意之人,若非当年嫁与你,我如今怎会有此遭下场!”

    这话委实相当无理取闹,还死不悔改。

    萧百婳刚生起的一点同情瞬间就被灭了。

    萧长启淡声反问道:“你说,你是我的妻,那你可有好生对待我们的女儿?你身为萧家主母,却一而再,再而三,想对我们的女儿下手,我罚你了吗?我亏待你了吗?非也,我只是禁足你,望你能够自省了悟。”

    “你既然出身于御史家,你应当明白通敌判国是何等重罪,初犯,我或许能为你求情,我是没当即就遏止你,但你最需要的,难道不当是自主意识到不对吗?你在与董昭、怀充通谋时,可有为萧府的其他人着想?”

    “余氏,到底是谁不把自己当成萧家的一份子?到底是谁狠心!?”他质问道。

    凄然不再,余氏眼中转而燃起滔天恨意,每说一句,就烧得更旺。她讽刺地笑道:“我们的女儿?除了夏儿,还有哪个是我的女儿?萧百婳、萧千儿、萧乐瑶,她们三个不过是妾的女儿,哪来的资格做我余氏的女儿?身份低贱,上不了台面,怎可能会是我余氏必须高高在上的女儿!”

    虽然听得心里不大痛快,萧百婳却不得不承认,自己也从未将余氏当成自己的母亲,可即便如此,她也不会因为这样,就觉得余氏的所作所为情有可原。

    她曾经认为理想的是,余氏与她们这些庶女互不相干、互不招惹,然而现实却是,余氏不断对她们三个释放浓烈的恶意,不仅想让她们过得不尽人意,更甚想毁了她们的余生。

    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能予以理解余氏扭曲的心态,却不能原谅余氏。

    一旁的萧寒也是听得一清二楚,他沉默不语,只是眼神越来越复杂。

    短时间内就滚了好几回的喉结得以叫人猜出他的心湖是如何被余氏掀起汹涌的波涛浪花。

    一直以来秉持着公平不偏袒的萧长启最是厌恶余氏这种想法,他生生被激起怒火,喝斥道:“余氏!你是我萧家的主母啊!她们既是我萧家的人,我萧家的女儿,二品官的亲生女儿,又怎算不得你的女儿!?”

    “我凭什么!”余氏再也压抑不住这么多年来累积的哀怨,面目狰狞,咬牙切齿,“我付诸你萧长启满腔爱意,换来的是什么?是你纳妾!是你与那两个妾生下孩子!我不杀了她们就算是我忍让了,你还要我将她们视如己出?萧长启,你哪来的愚蠢想法?我再怎样也是高门贵女,凭什么受你这份冷落!”

    不说后面那句话还好,一提及“杀”这个字眼,某段悲惨过往刹那之间如翻腾的滚水直涌上来,萧长启也激/动了起来,双目尽裂,“所以这就是你不惜害婳儿落水的原因!?”

    萧百婳与萧寒一愣,面面相觑。

    而余氏则是清楚听出个中意思,事已至此,再也不愿也不必为那些情谊与将来虚伪,“是!她一个命短的病秧子,我帮她早死早超生不好吗?让她不必再受体弱苦痛不好吗?”

    纵使早已知晓当年的来龙去脉,这时听她所言,萧长启还是有几分难以置信,颤抖着声,“她……她,那时的婳儿不过十二而已啊……余氏,你怎能如此歹毒,连个孩子都不放过!”

    “你说,我冷落你?那你自己想想,我萧长启是从何时开始,才真正对你失了那份几近纵容的宠爱!”语毕,也不等余氏思考,便自顾自地解答了,“是从婳儿落水开始!”

    “你以为我是无缘无故冷了你,但我却是因得知了你与徐氏说的那些话,才对你感到灰心。”他顿了下,缓了缓口气,“我知你一直不满我纳妾,所以我也不让她们犯到你面前。”

    “余氏,我那些年对你的偏宠,你就一点也感觉不到吗?”脸上滑过自作多情的痛楚,他哑声一一列举出来,“但凡有好的,我第一个必然与你分享;有了好事,若赏给徐氏与杨氏各一个,我定然予你一人双倍;念在你与我夫妻一场,曾有过一段纯挚的真情,你小犯小错,我也从不舍得罚你太过。”

    余氏呵笑道:“那你萧长启能给我独宠吗?能为我,把后院那两个占位置的女人给休了吗?”

    萧长启这回不语,静静地透过她的眼眸,洞悉那早是满目疮痍的感情。

    场面有片刻的凝滞,碍于萧长启的位阶,官兵们不敢贸然上前押走余氏。

    最终还是萧寒看不下去,面无表情地走了过去,将跪坐在地的自己母亲搀了起来,旋即一语不发地交给了官兵;余氏察觉是他,是自己的亲骨肉,有一瞬间的怔忡,“寒儿,你……”

    “母亲,或者我该说,余夫人。”

    他面上毫无波澜,“我此刻是以齐周臣子的身份,奉命协助捉拿乱臣贼子,余夫人既然犯了大罪,就该承受应有的责罚。余夫人曾教导过我的,原则底线面前,不论私情。”

    余氏:“……”

    莫名地,明明在萧长启面前,她能想出无数个理由为自己辩解,可一到了自己儿子眼前,她却突然不知自己有何值得开脱的。在被迫转身的那一瞬间,她看清了自己儿子瞳孔中一闪而过的悲伤与失望。

    然后——

    她也终是对自己感到心灰意冷。

    本该以身作则、讲求雅正的她,那个御史大夫之女,或许早在几年前,就被她自己的嫉火给活活烧死了;如今光阴的她,早已面目可憎、丑陋不堪,成了自己曾最瞧不起的怪物。

    无话可说,也就变得顺从极了,沉默地跟着那些官兵离去。

    萧百婳属于外来者,对余氏的感情少得几乎没有,而且她与余氏的那些过往大部分都是不堪回首的,见到此情此景,她只是有些唏嘘罢了;可萧长启与萧寒却不同,他们是余氏真正的亲人,确确实实付出过感情,就算表面看来淡定,她也知道他们心中的难过无人能比。

    萧长启默然地看着余氏踏出萧府,也看着她离了萧家人的身份。

    直至毫不相干的人潮全部散去,萧府大门合上,周遭的一切重新归于宁静,他才动了动身子,转过头看向自己的两个孩子,冷酷的神色变得如稚童那般迷惘,有些不知所措。

    “这一切,为父是不是也做错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余氏的饭盒没有鸡腿可以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