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双生如卿,卿卿如生
看到这张刚刚打过照面的脸,林木感到脊背发凉。他猛然去拉这辆08款老式菲亚特里面的门把手想要下车,拉完去推,发现出租车后面左右两边的门均已落锁。他想先扔掉那罐茶叶,便去使劲地按车窗玻璃,玻璃纹丝不动,显然车窗也被司机在主驾驶位置锁定了。那司机见林木忙活了一通,透过反光镜,头也不回,操着一口福建腔悠然地说道,你再掀掀看车顶呢。林木不理会他的揶揄,脑子里飞快地计算着怎么脱险。但是任凭他动什么脑筋,在这辆车上,一切都是方向盘说了算。假如司机开到警察局,那自己真的是跳进湄公河也洗不清了。林木开始飞快地在内心准备见到警察的说辞。他唯一的寄托就是刚刚校门口的监控不要再被人动手脚。
然而车子并没有开到警察局,相反,按照“陛下将于今日抵达忠实于他的巴黎”这一说法,司机忠实地执行了他的使命,准确地抵达了林木要去的目的地——拉玛花园酒店。开到大堂门口,“歘”地一声,司机想必是按了某个按钮,车门可以开了。没等门僮上手,林木也不废话,直接就拉开车门开溜。司机是个胖子,但是很灵活地从驾驶座上下来,绕过车头,追上林木,揪住他的衣服,脸上的横肉颤动着,凶狠地问道,怎么,坐霸王车?
林木在车上已经把便条撕碎吞了下去,司机在后视镜中觉察到了这一点,目光露出一丝赞许之意。但是他选择不动声色,看着林木怎么走下一步。现在到了酒店门口,司机见林木打算直接进去,便拦住他试图闹事。
在途中林木就在车子后座悄悄放下100铢,然后下车他故意不打算告诉司机,目的当然是想测试司机会在他下车后采取什么措施。现在证明了,司机所做的一切都完全能够遮掩他的罪恶目的。既然如此,林木也不跟他纠缠,直接说道,车费就在座位上。
司机松开手,但仍然很警惕地盯着林木,然后往自己的车门方向后退着。走到车边,他猛地拉开门,看到了丢在车座上的一整张红色的泰铢,满意地笑了。他朝林木轻轻地点了点头,以示歉意,然后朝自己的驾驶室座位走去。
司机走后,林木来到酒店电梯厅,结果发现电梯需要刷卡才能上去,这显然是针对那些推销产品或者推销自己的男女商人而设的,虽然和林木无关,但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考验。林木需要知道8826房客人的姓名才有可能让酒店服务员帮助自己开启上楼的旅程。但是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根本无从得知8826房客人的尊姓大名。那女人没有告诉他,即使告诉了也不知真假。
林木只好老老实实地来到大堂办理入住和退房手续的前台接待处。他装作一个年纪较大客人的跟班,结果对方很警惕,林木只好悻悻然地走开了。现在他只有一次机会了,否则酒店前台一定会有所警觉,毕竟他们每天都在办理这种手续,眼睛是非常毒的。
林木来到酒店门外,耐心地等待着。终于,机会来了,林木看到一位拉着旅行箱的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戴着墨镜,步行来到酒店门口。于是他跟了上去,假装是她的男朋友。年轻女孩果然没有什么戒备心,以为在这种大酒店里面是比较安全的。在她办理入住的时候,林木探听到了接待小姐称呼其为余小姐,并且告诉她的房间号是8710。真可惜,差了一层。但是这已经足够了。
林木躲在酒店一楼的洗手间,想单独看看这罐号称是腌茶的东西里面究竟装着什么。但是包装很严密,不好打开,而且上面贴着防撕封条。林木只能暂时放弃这个想法。曼谷对贩毒的刑罚是非常严厉的,林木有些害怕,双腿不由自主地打颤,过了很久才稍微恢复了一些。走出洗手间,林木强装镇定,他准备等下冒充8710余小姐的朋友,让酒店帮忙刷一下电梯卡。
这时,忽然身后传来一位女子的声音,显然也是从女洗手间刚刚出来的。那声音低沉地说道,跟我来。
林木只是觉得这个声音熟悉,但是一下子想不起来是谁的声音,或者在哪里曾经听到过。他一扭头,竟然是刚才8710的余小姐。
林木略一迟疑,余小姐已经走出数步。林木无奈,只好跟了上去。
余小姐刷了电梯到8楼,林木理论上需要从消防楼梯7楼步行到8楼。
7楼到了,电梯门打开。余小姐在林木后面,用手指戳了他一下,说,走。
林木觉得这个声音太熟悉了,仿佛就在昨天听过。他不由自主地走了出去。
余小姐跟了出来,摘下大墨镜,林木定睛一看,简直呆了。
来的人竟然是虞子衿。
两年未见了,自从高二分班以后,他只知道虞子衿去念了文科,考上了一个二本大学,但是根本没想到在这里遇见她。也许在他自以为得逞的酒店门口,虞子衿就认出来了自己,只是不想拆穿他或者为了帮助他,她选择了无条件配合。可笑林木刚才还觉得人家傻傻的分不清好人坏人。
虞子衿犹豫了一下,还是礼貌性地邀请林木去她房间坐坐,毕竟是老同学,而且好几年没见了。但因为有重要的事情在身,林木不敢分心,只得搪塞道,自己要去楼上见一个亲友,结果电话没有打通,所以非常尴尬。
见此,虞子衿没有拆穿林木的话。她笑着说,那你快去吧。
告辞了虞子衿,林木一个人走在四寂无人的消防楼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虞子衿又没有考到曼谷的大学,虽然现在是假期,但她跑来这里干什么,而且,以虞子衿的家境,她理论上应该住不起这么高档的酒店才对。
一大堆糟心事像一团乱麻,紧紧地捆着林木的头脑袋子,让他不能清醒地呼吸。“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也许接下来,已经焦头烂额的林木又会遇到另一个更大的麻烦。
8826的房号是一排竖着写的数字,发着蓝盈盈的光。门铃可以按,但是按了几下都没有任何回复。整个8楼的走廊空幽幽的,光线很暗,像一列隧道等着海水灌进来。林木试着推了一下,发现门虚掩着。他壮着胆子走了进去,随即喊了一声,有人吗?
有人,但准确的说,也没有人。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是奥地利人,出生于1887年8月12日,物理学家,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苏黎世大学、柏林大学和格拉茨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波动力学四讲》《统计热力学》《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等,在哲学上,确信主体与客体是不可分割的。除了著名的薛定谔方程,他还提出来一个更加有名更加具备传播性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猫就理应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这只既死又活的猫就是所谓的“薛定谔猫”。但是,不可能存在既死又活的猫,则必须在打开容器后才知道结果。该实验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巧妙地把微观物质在观测后是粒子还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观的猫联系起来,以此求证观测介入时量子的存在形式。
据说最早薛定谔提出这个思想实验的对象并不是猫,而是人。只是考虑到人容易让普罗大众产生强烈的恐惧意识,就不得已选择了猫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对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这种行为很容易被理解到自然界进化程度最高的灵长类动物。
一个在密闭的房间里有一个人,当你不推门进去的时候,按照薛定谔理论他可能是生与死的叠加态,换句话说就是你不知道他是死是活。但是当你推门进去,你就可以很明确地看到他的状态了,他要么是死,要么是活。只是活人是大家普遍接触的形态罢了。
一个男人躺在房间的床上,露出有点秃顶的脑袋,盖着被子。身上插着一把很长的刀,献血染红了一大片床单和被子。
从曼谷去tak省要经过泰国著名的“1219弯道”。在这条165公里长的盘山公路上分布着1219个“z”形急转弯道,对大多数司机来说,无论天晴天雨,这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是大雾或者暴雨状态,山路湿滑,能见度低,路途异常艰险。“z”形急转弯道几乎一个接着一个,密密麻麻。有些地方因为年久失修,公路已经变成了土路泥路水坑路。马路随着山势七拐八转,刚从一个弯转过来,还没来得及直行,马上又要调整方向进入下一个弯,方向盘始终没得休息。路的一侧是高山,另一侧是悬崖,根本没有停车休息的地方。假如哪辆车要是停下了,从两个方向上拐弯过来的车辆都来不及躲闪,后果不堪设想。曾经有外国退役赛车手,为了挑战这种路况,带着同伴驾车在这样的公路上一直转啊转,当走到一半的时候,也就是转了600多个弯之后,车上的同伴已经晕车呕吐,半死不活了。走了两个多小时后,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条山间小溪,临时下车休整,舒缓一下疲乏困顿的身体和高度紧张的精神。这时候,同伴才终于从濒死状态有所恢复,打起精神欣赏一下山间的风景。只见太阳从笼罩山头的乌黑云层中射出,像一把利剑刺向山川大地。云团低得那么压抑,仿佛就是一身湿透的衣服紧紧贴在身上,又开始被灼热的阳光灼烧漫烤。高低起伏的山谷在深浅不一的绿色植被的衬托下显得沧桑残酷,仿佛是天使欢宴后满地的残羹冷炙,把身在其中的车马行人衬托得无比渺小。经过短暂休息之后,他们不得不再次踏上征途。直到经过5个多小时的不停盘旋,他们才终于走完了这段危险的道路,到达了umphang区的休息站。
这是林木在第一次坐飞机时在座位前面的阅览架上翻阅一本旅行杂志的时候偶然读到的。他哪里会想到,从秦晋老师的那个故事开始,他的人生就进入了这段“1219弯道”。只是在这个时刻,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处在哪一弯道。
lee出院以后,他和海伦想方设法在一处曼谷的废弃房子落了脚。这是一处渔民建在海岬附近的高脚屋,涨潮的时候海水几乎能够扑打到他们简陋的窗户上,无论早餐还是黄昏,到处都弥漫着海水和渔获的咸腥味。除了几次偶然的海上日出让海伦觉得风光惊艳以外,实在是找不出任何可取之处。
但是海伦还是给了lee无条件的支持。她认为作为名义上的丈夫,实际上的领导,lee一直以来都是足够胜任的。甚至在偶然的无所事事中,海伦的头脑中也掠过和lee长相厮守的念头。但这种念头转瞬即逝,海伦也明白,lee的心就像这所废弃的房子,曾经有过主人。
他们一直在等待来自europol和fbi的指令。根据愚蠢的戈德曼的要求,他们不得持有任何电子通讯工具。而现在,也只能被动地等待接头暗号的出现了。这何异于天方夜谭。全曼谷1200万人,如何能够找到茫茫人海中的独一味,真把他们当成泰国李时珍和他的夫人了。
就这样过着钓鱼和烧烤这样类似度假之类的生活,一周以后,lee终于打破了沉默。
他在天黑以后的夜空下,看着海浪一波一波涌来,又一波一波退去,远处的灯火和船舶交错,灯影与月光辉映,“哗哗”的海浪声中,lee扭头看了一下和自己背向而站的海伦,说道:
我今天在海滩上溜达时,听到很多人在议论曼谷市区一家酒店发生的重大谋杀案。听说行凶的还是一位大学生,现在全城通缉。我特意到临近的超市去借他们的网络查了一下,这个大学生,就是我们的对手,那个姓林的毒贩的儿子。
海伦回过头来,看着他说,你确定?这孩子胆子小她是见识过的。
lee点点头,错不了。毕竟他和林氏父子可是经历过生死搏杀的。
海伦说,我们得先找到他,再追查箱子的下落。对了,死者是谁?
一个警察,好像还是个高级警官。
海伦露出神秘莫测的笑容,这件事现在越来越有趣了。
樊兵死之前是曼谷刑警总队大队长,因为侦缉毒品不力,被解了职,陈新接替了他的位置。樊兵对此心里非常不满。在他眼中,陈新不就是靠溜须拍马爬上来的?以前陈新是他的副手时,业务能力一塌糊涂,基本的侦破手段都搞不懂,每次开会发言总是嗯嗯啊啊地一大堆废话。樊兵是真不知道这厮是怎么提拔上来的。当然了,“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把手眼中的二把手永远都是无能的背锅侠,也不怪樊兵这样想。
以前自己那是真的可以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曼谷,甚至全泰国多少有头有脸的人物以能和自己吃顿饭为荣。现在可好,人走茶凉,解职令下来的当天,除了几个小马仔装模作样地给自己打了几个电话表示安慰以外,大部分人都直接选择了无视。樊兵的心情可以说要多郁闷有多郁闷。
曼谷最有名的“t&t”酒吧老板娘阮氏桂是他的情妇,没有他的影响力,这个以前是陪酒小姐的越南妞是不可能有今天这般风光的。t&t是曼谷出了名的贵,出了名的疯,出了名的乱,整个东南亚风月界的标兵和楷模,这一切都是拜樊兵所赐。他在任的时候,甚至没有警察敢去t&t酒吧正常消费。现在好了,樊兵无事可干,整天就泡在这个酒吧的豪华包间里面鬼混,他的太太早就习惯了他的乖张行事,在樊兵眼里,太太和孩子只不过是空气,而阮氏桂才是他的氧气。
那天他又喝醉了,跑到包间外面狂呼大喊,甚至不顾羞耻大庭广众之下小便。阮氏桂无奈,只能派人强制将其送到拉玛花园酒店先安顿下来。据送去的手下说,当时一切正常,他们开好房间送樊兵上去后,他就呼呼大睡,没有半点清醒的迹象。他们只好先离开。
至于后来是谁刺死了他,那个朱拉大学的大学生是怎么出现在案发现场,又是如何疯狂逃窜的,这些小弟是半点也交待不出来。
警方封锁了8楼整层,但因为死的是警界高层,围观者挤在电梯入口处的封锁线前,人山人海,不时还有记者在大声呼叫,要求带队的于大局长提供一些信息。拉玛花园酒店一下子成了全国焦点。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很多阴谋论者就开始讨论是情杀还是仇杀,甚至惊动了国家警察总署,严厉要求限期破案。
虞子衿悄悄地退了房,并没有趁热闹上去瞧个一眼两眼的。因为整件事情她也算是参与者。她甚至知道,是谁派人杀了樊兵,而她的任务,就是来监视这次任务的执行的。至于倒霉的林木,从整个任务的体系来看,纯粹就是个意外。不过现在全泰国通缉他,虞子衿不禁对他有点同情。
虞子衿的父亲大名虞民,是一名货车司机。只要公司安排的路线,就算是战区他也跑——这一点和大多数司机不同。他们挑活,挑车,挑路线。虞民曾经告诉对此并不理解的领导道——我有两个女儿要养。虞民的老婆在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不到一年后跟人跑了,虞子衿和虞子佩是父亲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因此在普遍看上去年龄偏大的货车司机群体当中虞民看上去更加苍老一些。他没有再找新的老婆,一门心思在两个女儿身上。公司上下都管他叫“渔民”——当然也有一部分看不惯的叫他“愚民”,车就是他的渔舟,渔舟没有古筝唱晚,只有起早贪黑。
泰国货车司机最来钱的门路就是藏毒运毒——他们不贩,只是漫长的产业链上最基础的物流环节。有藏在轮胎里面的,有藏在油箱里面的,还有藏在自己身体里面。通常跑一次这样的运输收入是普通货运的5-8倍,这种类型的司机有一个特定的道上切口叫做“七仔”,谣传的典型形象就是大金链子方脸庞,浑身黝黑胳膊长,每到一地换新娘。但是渔民坚持不干七仔的活,威逼利诱都没用。因为他口碑太出众,许多地方上的缉毒警察对他的车、货、人都查得不严。曾经有同事偷偷在他的车厢夹层中藏毒,想利用他的招牌运货——也想拉他下水,他检查发现后对其大打出手,差点要了那人的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从此没人敢再找他的麻烦。敬重和珍惜他对货运行业的招牌效应,公司老板和同业公会都在暗中支持他保护他。所以这些年来虽然辛苦,但渔民还是靠一人一车一路得以养家糊口,惨淡经营。
运气不好的是,一年前,在号称“黑木崖”的泰缅边境东枝市附近的盘山公路上,虞民由于夜间行车,为了躲避一辆停在路边的小轿车制动不及,连同那辆车以及自己连人带货,跌落山崖。虽说积善有福捡回一条命,但已经落得双腿残疾,终生再也不能驾车送货。即使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及时处理了后续事宜,那点杯水车薪的保险费根本无法养活他及两个马上要考大学的女儿。
虞子衿刚刚考上易三仓大学下面的旅游管理学院,虞子佩考得好一些,是公立的清迈大学。姐妹两个在考上大学没多久后即接到了父亲的噩耗,真是悲从心起,欲哭无泪。反而虞民还是看得开,他说你们不要管爸爸,爸爸早就在经历了那么多交通险境后觉得自己每多活一天都是赚的。虞子衿安慰他道,爸爸,我还要你帮我看孩子呢。虞民笑着说,那就好,那就好。
虞子衿是姐姐,虽然她比子佩也就早出生一个小时,但是这不妨碍她生活中一直以一种姐姐的牺牲和照顾精神自居——在母亲离开他们之后,她早已习惯以姐姐和母亲的身份在生活中扮演自己的角色,照顾好父亲和妹妹,是她人生唯一的目标。否则,她一定愿意做一名出家人——生命太苦了,并且长期处于低温。
虞子衿刚刚成年,那种勇敢面对一切的勇气此刻在这位少女一般的孩子身上表现得就是不顾一切的疯狂。她没日没夜地浏览网上那些赚钱或者发财信息,只要能得到,她愿意付出一切,甚至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此刻的虞子衿虽然疯狂,但是仍然有着属于她自己的头脑。在父亲长期的教育下,她知道没有不劳而获的果实。她应聘一家旅游融媒体的编辑,结果发现对方还要自己先交一笔费用,于是果断拒绝了这家骗子公司;又去应聘一家演艺公司,对方只是在看过她的照片和网上视频之后,就开始大肆吹捧,说她能够成为泰国的芭芭拉·斯坦威克,虞子衿觉得这通赞美明显水分太大,虽然她在学校的时候一直被人骚扰,但距离超级大美女显然还有不小的差距;她找了一家超市做管理储备干部,仔细了解下来原来就是收银员——而且收入明显太低,每小时只有200铢。
就在她焦头烂额没有出口的时候,忽然在一家名为“双生子佯谬研究”的网站上看到,他们招聘同卵双胞胎或者多胞胎成年人进行科学研究,付给的费用很高,而且没有什么物理痛苦。唯一遗憾的是,这家研究机构不在城市中心,而是处于深山之中。据他们解释,这是为了避免城市光污染以及太多的同行骚扰——他们是高端研究机构,目标是成为泰国除素帕猜·巴尼巴滴以外的第二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听起来和其他几家差不多,都不那么靠谱。但是他们钱给的实在是太多,报酬甚至远远高于临床试验受试者(试药员)。创新医疗怎么说都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报酬高也是各行各业公认的。现在这家给的这么高,虞子衿认为只有一点她完全可以把握,那就是和普通人相比,双胞胎或者多胞胎毕竟还是极少数。而且这极少部分人愿意不愿意参与更是一个问题。所以不管怎么样,至少这一家相对来说值得试一试。
为了确保自己能够了解得更深入一下,虞子衿特意去权威科学网站——“走近科学”上查询了一下。这是一家来自中国权威媒体的国家级科学栏目。中国那可是超级大国,虞子衿想,这样的网站想必是没得说的。可惜的是,她在这家网站上并没有查到类似的信息内容。虞子衿判断,要么确实是中国人都没有掌握的高科技;要么就是骗子。她于是又在其他网站上大概看了一下, 双生子佯谬,又称孪生子佯谬,是一个著名的相对论问题。“佯谬” 一词的意思是 “看起来像是错误但实际上不是”,其中 “谬” 指 “错误”,而 “佯” 指 “假的”.它曾经被认为是一个悖论,但在今天已经被完美解决了,所以成了一个佯谬。和时间的变换与钟慢效应词条的结尾所指出的一样,着重讨论的是非惯性系眼中的时空。
接下来的内容对文科生的虞子衿是颇为烧脑的,什么洛伦兹变换,等效时空,惯性系非惯性系,狭义相对论,还有一大堆公式等等,她只是认识每一个字,连在一起就懵了。虞子衿管不了这么多,她想一定要去见见这家机构的负责人。父亲的医疗用药已经欠费了,虞子衿没得选择。可惜的是,这年轻的女孩和远在海牙的马丁一样,也是根本不知道命运暗中标着的价格,最终也许使她无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