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都夜行 > 第478章 城门争执

第478章 城门争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江宁城距离扬州并不算远,但令人讶异的是,江宁好似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此时江宁的城门处仍旧有络绎不绝的行商和旅人在通关,那些个守关的官兵大呼小叫,一旁的官员正在登记,过关之人在提交路引以及关税之类的,总之是热闹非凡。

    李秘带着龙红丹,来到城门前,也是大皱眉头。

    就这队伍,怕是排到天黑也未必能进城。

    原本中途跳船就是为了抢先一步,岂能老老实实排队耽搁时间?

    思来想去,李秘还是在旅人们那鄙夷的目光,甚至不满的叫骂声中,挤到了前头来。

    “诸位同僚,本官乃左补阙李秘,有事要入城拜访李刺史,还请行个方便。”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李秘也无二话,当即将随身鱼符亮了出来。

    早先也已经说过,鱼符乃是唐朝官员的身份识别牌。

    照着大唐规矩,凡国有大事,则出纳符节,辨其左右之异,藏其左而班其右,以合中外之契焉。

    一曰铜鱼符,所以起军旅,易守长。

    二曰传符,所以给邮驿,通制命。

    三曰随身鱼符,所以明贵贱,应征召。

    四曰木契,所以重镇守,慎出纳。

    五曰旌节,所以委良能,假赏罚。

    鱼符这玩意儿,李秘以前也有过的,但后来随着官职被剥夺,自然要交了回去。

    这鱼符原先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佩戴,按说李秘这左补阙是没资格拥有的。

    但武则天登基之后,对鱼符的规则进行了改革。

    鱼符与历朝历代的那些个虎符之类的拥有着同样的作用。

    但因为李渊要避讳祖父李虎的名字,就把虎符改成了银菟符,后来又变成了鲤鱼,因为“鲤”跟“李”同音。

    到了武则天时代,为了抹去李唐的印记,她就将鱼符改成了龟符。

    因为龟乃是玄武,而她正是武氏一族。

    佩戴龟符的范围也从五品,扩大到了一些有资历的京官也能佩戴。

    像李秘这样的谏官,时常需要入宫谏言,而且拥有封驳诏令的权柄,虽然只有从七品的官阶,但还是配给龟符。

    那守关的官兵见了这龟牌,也是吓了一跳。

    因为他们都只是底层弓手,所谓弓手可不是指弓箭手,而是地方上的一些官方招募的类似“民兵”。

    他们对官场规则了解有限,在他们的认知中,能佩戴鱼符的,可都是五品以上的大官!

    而且对方一开口就是要见刺史,这可不是他们能怠慢的。

    “官人这边请!”

    官兵赶忙将李秘领到了登记台这边来。

    “典史,这位官人要入城见刺史……”

    官兵小心翼翼地将龟牌放在了桌案上。

    这所谓典史,其实并不是什么正经官职,只是城内县衙里的胥吏,典史不过是个尊称,而不是官名。

    这些个胥吏精熟地方上的政务,但毕竟是不入流的胥吏,说白了就是个认字的基层办事员,对官场的规矩了解比这些民兵好不了多少。

    “门下省左补阙李秘?”

    读着龟牌上的官职和姓名,胥吏也皱起眉头来。

    “门下省?敢问官人,左补阙是个什么官?几品几阶?”

    他有些谨慎地站了起来。

    李秘也不含糊:“左补阙是从七品上的官职。”

    “从七品上?”

    胥吏的脸色难看了起来,突然大喝道:“来人,将这骗子拿下!”

    “骗……骗子?”李秘也是当场愕然。

    胥吏却是冷笑道:“这江宁城人来人往,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我等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似你这样的骗子,县狱里早就躺满地了!”

    “从七品上哪来资格佩戴鱼符,你当我等都是傻子么!”

    李秘也是哭笑不得。

    这里虽然是金陵重镇,按说老百姓的见识要比其他地方要更广博,但架不住这些人的层次太低,没法接触到真正的官场。

    这年代又不比后世,信息传播的渠道和速度都有限,文盲率又高,科举考试的名额全都被士族给占据了,寒门难出士子。

    更何况唐人尚武,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读书并不是阶级迁跃的主流。

    正因为受限于这种种因素,所以老百姓对官场那些个制度和规矩,自是无从所知。

    很多人见得一些个公人,都毕恭毕敬,反正都是官,管他多大多小,都是官便是了。

    这胥吏自认为得到县官重用,能在城门口把关,已经算是非常有见识的人了。

    江宁这地方,坑蒙拐骗偷的蟊贼实在太多太多,以前也经常出现这种伪造身份想要蒙混过关的糊涂蛋,他自是将李秘当成了这一类骗子。

    官兵被胥吏“点醒”,也是恼羞成怒:“好你个有眼无珠的蟊贼,竟敢骗到我等的头上来,看打!”

    这些人虽然只是最基层的办事员,但越是基层,权柄所带来的膨胀感就越是爆棚。

    他们平日里仗势欺人,耀武扬威,但人人都得讨好他们才能过关,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尊威,差点让李秘给骗了过去,岂不是笑话!

    李秘早知道孤身出行会带来不少麻烦,没想到会撞到这么乌龙的事,这些人可不跟你讲道理。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官兵动手要打人之时,李秘还是免不了摇头叹气。

    “且慢!”

    李秘毕竟是经历过生死搏杀的人,真要打起来,这些官兵占不了便宜。

    但这又不是生死相搏,总不能把他们都杀了。

    如果不下死力,又双拳难敌四手,到时候拉拉扯扯起来,也是没完没了。

    如今时间紧迫,要赶在魏思温之前见到李思文,是万万不能优柔寡断的时候。

    李秘咬了咬牙,白道不行,那就跟你讲黑道!

    话音一落地,李秘便将腰间的来通杯酒器给摘了下来。

    “诸位可认得此物!”

    李邕的师父左遗风赠予这件信物,李秘可一直记在心里。

    左遗风行走江湖,乃是如同武林盟主一般的存在。

    这些个底层官兵胥吏,或许没见过什么大官,也不懂得官场生态。

    但他们每日里把守城门,接触的全是三教九流的江湖人物,不可能认不得这件盟主信物!

    也果不其然,李秘祭出了这来通杯之后,官兵和胥吏们一个个双眸圆睁,死死盯着那东西,良久才快步迎了上来。

    “原来是大当家大驾光临,贱人们有眼无珠,冒犯了!”

    看着他们一个个在自己面前躬身行礼,李秘算是松了一口气。

    而李秘没发现的是,龙红丹同样也在审视着这件来通杯,眼中满是好奇与疑惑,仿佛要看穿李秘的皮肉,扫描李秘的内心秘密一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