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银白时代 > 第90章 最后的归宿

第90章 最后的归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三人在鞭炮扬起的烟雾中找到了陈洁父母的所在,他俩在出殡队伍的最前边。

    队伍最前端除了陈洁父母还有老人会成员和近亲们,他们正拿着大半人高的白色花圈,扛着彩色的孝幡,跟着锣鼓声有节奏地走走再停停。

    天刚亮,太阳还没苏醒,远处的山还是深绿色的影子,三人之所以能快速找到陈洁父母,是被队伍前端被举着的大半人高的白色花圈吸引,在蒙蒙亮的时刻白色显得特别明显。

    除了大半人高的白色花圈,还有个大半人高的彩色孝幡,这些都是老人会的成员在扛着。陈洁父母走在他们后边,一个捧着陈洁爷爷照片的相框,另一个捧着木质的牌位。

    牌位前是一根点燃着的粗大的红色蜡烛,给予亡者向前的指引。

    他俩每次带头停下几秒不是因为放慢了脚步,而是双双笔直地跪下,似是在进行某种仪式。

    施杞并没有在前端的人里找到陈洁的奶奶,不知是她熬了通宵撑不住,还是和陈洁置气身体不适,她放弃了陪陈洁爷爷走最后的这段路。

    “这是要去什么地方?”施杞问道。

    陈洁也不确定,“是要去下葬了吧。”

    鞭炮和锣鼓班子制造出来的响动,让原本清冷的空气有了温度,人们一个跟着一个朝前走,整个队伍就像流动着的水波,三人向前,队伍也向前,想要快速到达陈洁父母身边并不容易。

    顾唯将队伍从头扫到尾,“他们怎么没叫我?”

    他的眼神落在队伍的中段,那里有好些个熟悉的面孔,他们也都是老人会的成员,大约有二十来人,比昨天早晨去抬棺木的时候人要多。

    他们的肩膀上都铺着白色的布,此刻正轮流抬着棺木。

    昨日空的棺木,抬起尚且要八个人一道。今日这棺木里是亡者的尸身,棺木上多了封盖,棺木整体外层则包裹着大红刺绣的绸缎寿布。

    应当要比昨日重出很多。

    原本前后两端绕过棺木的粗麻绳不见了,两根穿过麻绳上端的粗木棍子自然也改了位置,它们此时被把绑在棺木底部。

    这回不是八个人轮流换,是从前到后十三四个人抬着,两边空闲的人时不时伸手搭起。

    “他们哪好意思叫你。”陈洁像是在解答顾唯的困惑,又好像在说给自己的听。

    顾唯本就不是邓村的人,加上陈洁和父亲在大庭广众下的争吵,喊顾唯帮忙于情于理都不太合适。

    最重要是,他们似乎也不缺人了。

    可陈洁不同,死掉的怎么都是她的爷爷,竟然没有一个人喊她。

    施杞左右手分别拉着顾唯和陈洁,加快着脚步,“跟着吧。”

    队伍末端是陈洁母亲请的八套锣鼓家业,四十八个乐师,吹吹打打,场面很是宏大。他们的脖子至肩的位置也缠着白布,乐器上则是绑着红色的布带。

    据说这次丧葬一共花了快四万,在邓村算是中上的水平,陈洁爷爷走得风光。

    施杞总觉得少了什么。

    一般人家一个女儿请个两套家业班子就算是排面了。邓村很多人家都有好几个女儿的,有的一个人就请个一套,几个女儿加起来也有三四套的。

    这回葬礼请八套是因为村里的亡者不止一人,除了陈洁爷爷,还有邓勇华。

    邓勇华没有后代,直系亲属也都不在人世,但侄子给村长打钱了。

    施杞来往看着队伍,少了一个棺木,“怎么就一个?”

    “昨天已经下葬了。”陈洁道。

    “什么时候?”施杞惊讶,她进进出出一点都没察觉。

    “昨天晚上。”

    邓勇华的尸体腐臭严重,昨日放进棺木后,就被老人会的人按照邓勇华侄子的嘱咐,抬去了早就预备好的墓地里。

    邓勇华的哥嫂当年去世都是商业殡葬,遗体也是选择了火化,最后的归宿是一方木质的骨灰盒,被放在了城里的墓园。

    邓勇华则是依照邓村的老规矩,被放在父母棺材地旁,这就是他最后的归宿了。

    “那他没人守灵,没有念悼词,也没人给他开歌路啊……”施杞想着。

    顾唯安慰道,“在医学上来说人断气的那一刻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悼词和热闹满足的只是后人罢了。”

    施杞知道顾唯说得对,但在此刻锣鼓的喧哗中,她只觉得邓勇华走得太冷清,太平静,在他身前,已无人在意,断气后又这么快地被人忘记。

    人死如灯灭。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会死三次的。

    第一次是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第二次是葬礼上被众人怀念的时候,第三次是这个世界上再也没人记得你的时候。

    陈洁的爷爷已经经历了两回,在昨晚老屋的大厅里,悼文被唱诵给在场的每一个亲友,人们回顾着他的一生,祝福着他的往生。

    那被亲友们忘却的细节都被重新整理说出,人们给了他足够的眼泪和思念。

    下一回怀念他,就是往后的农历新年和清明节了。

    后辈们将亡者的照片挂起,买上两根婴儿手臂粗的红色蜡烛,将蜡烛插进烛台,再将烛台间放上香炉,插上香。

    桌前的地上铺上蒲团,他的后代子孙们按照辈分和年龄,从大至小依次磕头跪拜。

    礼成结束再将地上的蒲团拿走,换上脸盆或者簸箕,将早就准备好的纸钱丢进去燃烧,后辈们在火焰蹿升里和他说着话。

    施杞小时候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她记得过年吃饭前桌子上会挂两张黑白相框的照片,相框上的人长什么样她已经记不起了,印象中那两张脸挺年轻的。

    后来施杞长大一些,家里逢年过节就只是烧香、磕头、烧纸钱,那些黑白照片她再也没有看见过了。

    古代人们对生死更加的无知,他们用想象力构造出天庭地府,奈何桥和孟婆汤。在封建男权社会里更是编了个香火绵延的故事,故事里的亡者只能收到男性后代烧的纸钱,而有了银钱才能在地府里衣食无忧。

    每年的清明和冬至两日,地府会打开大门,亡者会回到家里和家人们团聚。

    施杞之前看过一个西方的动画片,虽然东西方文化不同,但表达的内容都差不多。只要人间还有人记得他们,他们就能够在鬼节时返回人间。

    如果没有人记得,亡者的魂魄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他就得进入轮回转世投胎。

    这就是第三次的死亡。

    施杞深吸一口气,那些都是人们的想象,只有活着真实的。

    邓勇华这样也不错,按照故事的规则,他能够更早地进入轮回,重新获得人生。

    队伍朝着山路向三百米外的土地行进,人们一个跟着一个热热闹闹地送陈洁爷爷上山。

    途中有人沿路抛洒五谷,祝福邓家子孙衣食丰足,锣鼓班的人不时放上一串鞭炮,陈洁父母下跪的次数变得频繁。

    顾唯虽然睡得最早,但邓村的床板条件在那,他睡醒后更觉得腰骨发酸。

    鸡鸣在山间此起彼伏,分不清源头在何处。太阳正缓缓逼近云层想要破出,将人们靠着经验走的山路不断调亮。

    队伍最前方的领路人开始指挥众人小心下坡,下坡尽头有个圆形模样的石头堆砌的圆圈,圆圈周围插着木条,木条上随风荡着白色的布。

    白布在风里抖动,陈洁爷爷最终的归宿就在那里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