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银白时代 > 第86章 人和人的互助精神

第86章 人和人的互助精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邓村的人大多都姓邓,外姓很少,很多外姓也都和邓姓的人有着姻亲关系。但老人会的运作并不是家族的事宜,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责任制度。

    每户至少出一个壮年且同时也要给予一定的会费。会费就是用于村里每场丧葬的开销布置,不够的部分就由亡者的家人再出。

    有些事情不是用钱衡量的,而是通过感情。老人会的初衷也是人和人之间的互助精神。在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帮助未来的自己。

    这回死去的另一个人的家人已经不在了,但户籍和名字村长却是找了出来。亡者叫邓勇华,七十二岁。

    邓勇华的父亲早就不在了,他的只有一个老母亲和一个哥哥。家人就是他的哥哥,前两年也没了。他的嫂子被侄子接到宜昌去住了,在邓村他就是孤家寡人一个。

    据说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干活受到点批评,心里想不开就开始暴躁打人,村里人说这是中邪了,疯了。见过世面的人知道,这是一种脑部的疾病。

    邓勇华二十几岁长得高大威猛,又有这种暴躁的病症,村里的人都害怕,打鸣的鸡都曾因为吵到了邓勇华,而被他发疯似的徒手惯死。

    家人和村民们一起凑钱给邓勇华去城里的医院看了病,医生确诊他得的是一种叫狂躁症的精神疾病。

    邓勇华吃了药后人是好了不少,但村民们谁也不敢跟他走近。他自己清醒后也觉得可怕,从此就老老实实呆在母亲身边。

    只是别说讨老婆了,就是工作他也不敢去。他看着哥哥结婚生子,看着老母亲寿终正寝,整个世界都和他没有多少的关系,陪伴他的就剩侄子每半个月寄来的药。

    那药如今还在村里的快递处放着,要不是村民发现他的尸体,邓勇华的侄子还可能还会寄新一批的药物。

    “那他侄子今天没来吗?”

    施杞和陈洁朝里屋走。

    “没来,不过说是给村长打钱了。”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壮年的一代人大多上有祖宗,下有儿孙,他们作为中间延续的环节而存在着。

    像邓勇华的侄子,给村长打钱就算是圆了父亲的作为兄长的责任了。

    他确实没有必要回村里替邓勇华办葬礼的义务。

    他也不是老人会的成员。

    “钱是钱,感情是感情。”

    “谁知道呢,我们就不要道德绑架了。”

    邓村有着老人会的传统,没有后代的老人在邓村并不多见。

    老人会的初衷也是人情上的互帮互助,村长在征询了陈洁父亲的意思后,将两个亡者的葬礼并在一起,也就是明天一起下葬。

    施杞不久前刚见过灵堂,就在她住处的楼上。

    那是南京城中家里置办的简易场面,克制的同时还要遵守城市和楼道的规则。湖北宜昌的夷陵区却是尽可能地还原着过去灵堂的大部分的细节。

    木头的桌上铺着孝幡,手工彩扎,挽幛也是老人会的人自己制作的。相片也已经洗好了,放在灵堂桌上的正中位置,不过只有一个人的,是陈洁的爷爷。

    村长只有一张邓勇华年轻时候登记的证件照,没有拿去放大。

    施杞和陈洁按照村民的要求,将挽幛摆放在照片两边。屋子外人声高昂,不时还伴有喇叭和锣鼓碰触的声响。

    “出去看看,应该是我妈请的锣鼓班子到了。”

    红白喜事都会请锣鼓班子,因为是两个亡者,陈洁母亲请了八套锣鼓家业。据说是越多越有排面,越多越好。

    锣鼓家业班子的人没有进屋内,他们被接应到了一旁棚子里,那是厨师班子刚刚搭好的场地。

    场地里已经摆上了桌椅,锣鼓班子的人手拿着各自的家伙,有的是木槌,有的是锣片,还有的是喇叭。他们坐在椅子上有些哆嗦。

    三个年迈的男人们提着煤炭盆子进来,给棚子里加点热气。

    “你俩丫头去端茶。”

    一个妇人给施杞和陈洁安排任务,施杞终于有活干了。

    两人跟着妇人进厨房,里面摆放着一个个的空杯子,另一个妇人正朝里面倒茶水,陈洁的母亲也在其中。

    “妈,这么多茶端到哪里去啊?”陈洁问道。

    “给锣鼓班子的人啊,这叫筛茶。”

    陈洁母亲解释着一边看着一旁妇人。她也是刚刚知道这些流程,见妇人点点头,心知自己没有说错。

    锣鼓班子里的人喝着茶水,烤着炭火,棚子里的人进进出出,搬来了圆桌,从外地赶回来的人越来越多,虽是赶不上今天抬寿木,也是能赶上明天下葬。

    施杞拿出手机才看到顾唯发来的信息。

    ——我们回程了。

    还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开口的空棺木,棺木上搭着一根不规则的粗壮的木头。

    和施杞想差不多,木头挑起两道绕过棺木的粗麻绳。棺木所在的地方泥泞不规则,像是山路。

    ——这么早就回来了?

    施杞看了时间回复道,时间刚到正午。

    早晨顾唯被叫走时陈洁父亲脸上也没有将眉头舒展,望向远方的眼神如临大敌。施杞盯着手机好一会儿,顾唯那头都没有反应,应是没有时间看手机。

    “顾唯说他们要回程了。”施杞告诉陈洁。

    厨师班子已经将烧好的饭菜用大盆装着摆上饭桌,锣鼓班子的人就有两三桌,还有村里的人,和刚刚从外地赶回来的。

    他们吃着饭菜,说着好久不见的寒暄,说着在外的见闻,仿佛一切只是大年初四的一场相聚。

    “这么早就回来了?”陈洁也觉得回来得很早。

    “不早点回来怎么再去一趟。”陈洁的母亲已经弄清楚了流程。

    “再去一趟做什么?”

    “两个人下葬,抬一个棺木哪够啊。”

    施杞吃着饭不时地掏出手机看,没有任何顾唯的回复。

    棚子里的大伙儿吃得热火朝天,有的都开上酒了。顾唯还在山路里扛着重木,没有饭吃也没有水喝。

    “他们回来有饭吃吗?”

    施杞问陈洁妈妈,她很怕大家伙儿把抬棺木的十三个人忘记,把顾唯忘记。

    大家完全没有来参加葬礼的感觉,他们好像都忘了因为有人离世才聚集到此处。

    “留了饭的。”

    陈洁母亲的话还没说话,陆陆续续的已经有人吃完了往外走。

    棚子外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锣鼓班子的人拿着手上的家伙起身。

    鞭炮齐天,锣鼓喧天。红白,都是喜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