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清河醉歌 > 第16章 南华城

第16章 南华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南安国,南林郡。

    此时正值黎明,天灰蒙蒙的似是刚有些亮光。在一处城门口,出现了一对大箱小匣的父子。

    二人正是苏澈父子,但如今父子竟是另外的一副样貌。苏澈的本来面目棱角分明,现在却是略显臃肿,眉毛浅疏,鼻子也有些塌下,唯有那一双凌厉的眸子不曾改变;而反观苏清河,原本初具成形轮廓的脸型更加立体了些,本来前清后疏的眉形变成了好看的柳叶眉,鼻子嘴型也更为小巧了些,再加上原本便灵动的双眸,此刻看上去比原来清秀了许多,但却少了些莫名的气概。

    其实刚戴上这易容面皮时,父子俩拌嘴不断,引得叶青儿在一旁忍不住发笑——老子骂儿子这副样子娘们唧唧的,儿子笑老子那般面容丑不拉几的。最后苏澈还是忍不住埋怨了几句类似于“这模样也太寒碜了”的话语,却被叶青儿没好气地怼了回去,说那面皮是根据十几年前他外出用的面皮修整调改的,制作工序比做一张新的繁琐多了。

    然后两人就被叶青儿赶了出去,灰溜溜回到家里,妇人瞧着父子俩那副模样,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两人大眼瞪小眼,愣是直勾勾对视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没有忍住齐齐哈哈大笑起来……

    很快两人来到城门口近前,发现有两名守卫正在打瞌睡,瞧着应该是轮值了夜班有些困倦了。正当苏清河望向老爹不知该如何做时,其中一名守卫似是察觉到有人到来,揉了揉眼眶,唤醒另一侧的同伴,然后打量了下父子二人,出声询问到:

    “二位大箱小匣的,可有身份证明?这带着的又是何物?”

    “小人是做金铁活计的,这带着的都是客户老爷们交代的家伙什,这不得送过去么……二位官兵兄弟,这是小人的通关文牒,还请过目。”

    苏澈笑呵呵地应声道,从怀里掏出一份文牒,递了过去。那守卫接过后翻看了几眼,随后望向苏清河,问道:

    “这位呢?”

    “这是犬子,此番出门也算是带他见见世面了。”

    见两名守卫没有再度检查的意思,苏澈又笑着感谢了几句,然后犹豫了一下,问道:

    “敢问两位兄弟,为何如今这南华城也开始需要守卫巡逻驻守了?我明明记得以前并无如此安排?”

    “别提了,这不是来了个覃太守么——俗话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可倒好,和和气气的,那有的人就以为他好欺负,非要挑事儿,三番两次下来,泥菩萨也有火气啊。这不?事情过后巡逻、守城都添了人手。唉……这群王八羔子,惹了事,倒霉却是我们!”

    “噢——是这样啊,兄弟消消气、消消气。不过……原先的陈老太守呢?”

    “老太守啊……据说是升官了,至于去了哪儿——我一个小卫兵知道个球!怎么?你还与老太守相识不成?”

    “不敢不敢,就是随口一问……”

    “行了,走吧。”

    “诶诶,好嘞。”

    来到城内,此时的南华城还看不到平日里热闹喧嚣的模样,街道上冷冷清清的,见不到多少人影,只有为数不多的商铺店面亮着微弱的灯光,虽未开张,但也在开始崭新一天的准备事宜。

    少年又开始左顾右盼起来,前两天路过的都是些山林村野,多是享受自然气息的环抱,他还是第一次来到这般大的城池,瞧着建筑比小镇上多得多,也要更高大、更精致些。只是宽阔的街道上还看不到多少人,真不知道若是在繁华的时段,会不会将这容得下几匹马并驾齐驱的大街填满行人?

    “老爹,有些饿了。”

    少年突然苦着脸说道。他早就饿坏了,昨晚没怎么休息,甚至连停下来啃干粮的机会都没有。

    苏铁匠知道这小子肯定是不想吃那些干巴巴的干粮了,撇了撇嘴,正打算敷衍一句后不予理会,结果“咕~”的一声脆响回荡在两人之间,令他本想说出的话语硬生生咽了回去,面色尴尬地说道:

    “啊——哈哈,我也有些饿了,我们去找找看有没有开着的店铺吧。”

    少年也顾不上戳穿老爹的掩饰了,开始东跑跑、西看看,寻找着提供吃食的铺子。可是如今旭日还未东升,早早开张的铺子显然少之又少,这不由得让少年有些发愁。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人终于还是找到了一家铺子。

    老板娘是一个约莫年逾四十的妇人,店面不大,略显简陋。虽然地面瞧着被打扫得挺干净的,但仍是没法儿掩盖小店的寒酸,在其内只有零散摆放的几套老旧的桌椅,看上去应是再多几张桌子也容纳不下了。

    此时的老板娘似是刚刚烧开锅,正在清洗一个圆底的箩筐,天还没怎么亮呢,见到两个生面孔,还一身这么奇葩的行囊装束,妇人不禁有些吃惊,瞧神情还伴有一丝疑惑。

    “多有叨扰,老板娘,敢问今个儿开始营业了么?”

    苏澈走上前笑呵呵地问道。但半天没有下文,看着妇人愣神的模样,他忍不住再次开口道:“老板娘?我们路途劳顿,饥肠辘辘,可否为我父子俩备些吃食?”

    “哦、哦,抱歉抱歉,两位客官里边请。那个……小店寒酸,不介意的话二位随便坐,随便坐。不过天色尚早,许多食材未曾备好,不知二位想吃些什么?”

    妇人犹豫再三,随后回过神来,连忙致歉,领着两人来到里头就坐。

    “呃,那就来两碗阳春面吧,其他的再说。”

    “我要加个蛋!”

    “臭小子!行吧,两碗面都加上蛋……额,一碗面放多些,小屁孩儿长身体。”

    “好嘞,若有招待不周之处,客官敬请直言。”

    老板娘听到只是两碗阳春面,脸上也没有什么异色,只是微笑着应下,甚至对那汉子说的加些面条也照样应承,很快便回到灶台边上娴熟地开始准备。苏清河坐下后,将那只大箱子卸下,然后揉了揉肩膀,长舒一口气。大木箱一着地,发出“砰”的一声闷响,整个地面似乎都因此震上一震。

    紧接着,苏清河眼角瞥见一道黑影一闪而过,顿时有些警觉,敏锐地顺着那道黑影消失的地方望去,但很快他就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一小半个脑袋从老板娘的身后露出来,此时光线微弱,但还是看得出是一个小女孩的脑袋,乱糟糟的头发,还有一双有神却怯怯的眼眸——想来便是这老板娘的女儿了。刚刚莫不是被声响吓到了?想到这儿,少年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

    等了一小会儿,少年见老爹又在闭目养神(打瞌睡),无语地撇了撇嘴,然后又有些坐不住了,于是站起身来朝灶台走去。那小女孩见到他走来,不禁又退后一步,小手紧紧抓着她娘亲的衣角,妇人见状有些无奈,腾出一只手轻轻拍了拍那双小手,苏清河也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这个……不好意思啊婶子,刚可能吓到令爱了。您瞧,都把我当坏人了。”

    “公子不必如此,小女自幼怕生,莫见怪莫见怪……”

    “噢,是这样。那,不知婶子您这儿平日里生意可还红火?我见这墙上挂着许多菜式的名字,真是瞧着都叫人嘴馋啊!”

    听到少年的问询,虽然很开心有人这么说,但妇人还是目光一黯,随后又不着痕迹地说道:

    “公子过奖了,生意……算是过得去吧。毕竟这南华城也算得上是南安国数得上号的大城市,这街上酒楼饭馆数不胜数。至于来我这儿的,多是老顾客了,都在这大城市里过活营生,也没有谁天天都往那名贵酒楼跑,有时候认定一家菜式口味便很难去换了。”

    那小女孩见到自己娘亲与这陌生的大哥哥交谈了起来,便显得没有那么害怕了,又偷偷看了几眼那个少年,心想着:

    长得那么好看,应该不会是坏人吧……

    苏清河当然不知道小女孩心中是何感想,只是见到她看了自己几眼,便挠挠头,回了一个善意的微笑。随后,他瞧见角落里有一个瞧着像是石磨的玩意儿,顿时来了兴趣。印象里他只在小镇宋爷爷那几个农户家中能见到那种大石磨,比这一只大了不少。

    “婶子,那是用来干什么的?”

    “哦,你说这石磨啊,平日里都是用来磨豆子的,一般只有做豆浆才用得到。”

    “豆浆?豆子磨成浆?”

    老板娘有些奇怪,但是见少年的疑惑神情不似作伪,便解释道:

    “是的,豆子磨成渣后会有汁水渗出来,用箩过滤后,汁水煮沸,便是豆浆了。”

    还有这种东西?小时候在小镇上基本没有吃过什么豆类的食物,原来还有这么些做法。要不……来一碗试试?

    “那就来两碗这个豆浆!”

    “好嘞,公子稍后。面已经给您二位做好了!”

    妇人将煮好的面捞起,撒上调料与葱花,再将煎好的蛋摆放其上,端起两个大碗朝桌旁走来。苏清河见状正好接过其中一碗,来到桌边坐下。这时苏澈已经“醒”了,道了声谢后,他突然问道:

    “老板娘,这南华城天还未亮,街上行人少之又少,商铺也都闭门未开,不知……老板娘这小店,为何开得这么早?”

    那妇人脸色一僵,但很快说道:

    “小店向来都是早早开张,只求在这冷清位置多赚些人气。”

    “哦?那倒也是。但我听说最近城里可不太平,老板娘还是得多注意些,做生意的,细水长流嘛,而今还是安全为主啊!”

    苏澈一边漫不经心地说着,一边瞥了一眼坐在灶台边玩手指的小女孩。

    “啊,是,客官说得有理,多谢客官提醒!”

    妇人的眼神好像有些不自然,回答也是心不在焉的,很快就匆匆转身回到了灶台。

    “老爹?”

    少年停下吃面的动作,有些疑惑地望向还在盯着老板娘的苏澈,小声问道。

    “没事,也许只是我多虑了。对了,你刚刚的做法和态度都是可取的,出门在外,你需要保持你待人的原则,无论是表现得和善还是冷淡,都要经过你心中的那杆秤。但切忌不要将内心想法表现完全,毕竟不是自己家,不是所有人都是值得你信任的。如果条件允许,多注意身边让你觉得不对劲或者不合常理的迹象,这样便于你应对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的头脑,知道吗?”

    “明白了。”

    苏清河静静听完这一番话,轻声应下。

    少年其实与这个年龄段的很多孩子一样,不是很想听取爹娘的说教,但他似乎又更为成熟些,会真正把这些话一字一句记在心中,但他又似乎更叛逆些,真正处理事情的时候随心而动,不去刻意遵守这些经验之谈……

    就在妇人将刚刚煮好的豆浆端过来时,店门外传来一声闷响,之后伴随着几声不小的动静。苏澈挑了挑眉,若有若无地看了一眼那妇人,立刻捕捉到了她眼神中的慌乱与不安。

    不多时,店门外走进来一个一瘸一拐的黑袍男子,那男子一进来便极为隐晦地扫了一眼正在喝豆浆的两人,但很快便在角落的桌旁坐下,轻轻将几枚铜板拍在桌上,声音沙哑地说道:

    “老板娘,来碗刀削面。”

    “诶诶,好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