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灭门旧案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这要从六十年前说起,阿婆名叫何春秀,这家的老爷叫黄绅,早年经商致富,积累了很多财产。当时由于战乱,就逃到了山里的这座村子避难,这里本来就有他家的老宅,也就是这座黄宅。
黄绅老爷有四房姨太太,大姨太去世的早,二姨太和三姨太都是娶的大家闺秀,帮持家业不少;四姨太很年轻漂亮,和老爷差个二十多岁,她本是旧海市的舞女,后来被老爷看中就跟了他。
前三房都有生育一个儿子,大姨太的儿子名叫黄添胜,早年吸食烟土,不务正业,后来因联姻娶了村子里一个大户的女儿,但又嫌弃她长得姿色平平,就休了她。之后遇到了逃难而来的苗女温素兰,一见倾心,就娶了她。从那以后大少爷就像变了一个人,他戒了烟土,奋发图强,帮老爷打理起生意。不过可能是吸食烟土导致身体亏掉,直到30多岁还没怀上孩子。
二房姨太生了二少爷黄添爵,娶妻罗氏,生了一个儿子黄耀祖,当时5岁。
三房姨太生了三少爷黄添安,娶妻孟氏,生了一个女儿黄小小,当时2岁。
四房姨太当时30多岁,本来并无生育,但事发那年怀有几个月身孕,黄老爷很是高兴,自己都那么一大把年纪,没想到还能怀上,据人说是用了什么秘方调养。
事情发生的那年,村子里请了一个戏班子唱戏,由于准备的住宿不够,就让几个戏旦临时住在黄老爷家中。
当中有个叫白面生的旦角长得十分白净俊俏,大少奶奶因为比较喜欢看戏,就经常和这白面生聊些戏中人物的事。
后来演出结束,戏班子也就走了。不过在两个月后,多年未孕的大少奶奶竟怀孕了,大夫把脉后说是个男孩。
当时村子里就开始有大少奶奶和白面生私通的流言。
大少奶奶极力解释是自己找的一个秘方,帮大少爷调养好了身体,自己并没有行苟且之事。
之后黄老爷派郑护院带着几个人去找到了那个白面生,狠揍了他一顿,还把他的左腿打断。
戏班觉得丢脸,就把白面生赶走了。
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不过那之后大少爷就冷落了大少奶奶,又重新吸食起烟土,变得不务正业,还去花天酒地。
后来丫鬟春秀,也就是现在叙述的阿婆,熬药给大少奶奶喝时,原本的安胎药竟被掉包成打胎药。
就那样大少奶奶流产了,事后黄家也没人追究这件事。
大少奶奶从此变得神经有些失常,终于在某天,她穿着一身红衣,在大堂上吊自杀了。
没多久,宅子里就流传出大少奶奶会化作厉鬼找黄家人索命的传言。
而实际上,黄家也真的开始变得鸡犬不宁。
先是开安胎药的那个大夫吊死在了自己药铺。
之后二房小少爷黄耀祖被发现淹死在宅子的水井里。
没多久二少爷夫妻也被剪刀刺死在房间。
二房姨太则在第二天被勒死。
这之后沉寂了一段时间,众人以为不会死人了,谁知三少爷夫妻被杀死了。
然后三房姨太带小孙女黄小小去省城,她口述过江坐船时,小孙女落江死了,连遗体都没找到。
之后就发现三房姨太吊死在了自己房间。
而大少爷因吸食烟土过量死在了西厢房的书房
再后面是老爷被墨砚砸死在书房。
紧接着没多久管家也被毒死了。
最后死的是四房姨太,被活活剖开肚子死的。
再后来这个黄家就没人了,丫鬟和佣人也都被遣散,有几个留在这个村子,还有很多则是去外乡讨生计去了。
黄家人死后的丧礼大多是黄绅老爷生前好友的儿子洪家的少爷洪淦帮忙料理。
当时黄老爷是避难来的,直系的亲属基本上都死于战乱,他的财产就没有继承人,洪淦在取得乡亲们的同意下,便将黄家的财产平分给了村子里的每家每户。
当时警察也调查过,但苦于设备落后,再加上这小山村也没那么多警力,更没有什么法医解剖尸体检查,又没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最后认定嫌犯是那个戏班的白面生,因对黄家怀恨在心,故此行凶。
但那白面生自被赶出戏班之后,便失去了踪影。通缉了很多年也没找到人,只当是客死他乡,埋在了哪个不知名的荒野。这件案子也就成了无头悬案,不了了之。
不过村子里的人流传更多的是这是大少奶奶化作厉鬼来索命杀的,从此黄宅在这个长社村就成了禁忌的存在,也没人敢到这宅子来。据说这宅子一直关着那些死去人的冤魂,久久不散。
事情讲完,春秀阿婆长长叹出一口气,感叹着世事的无常。
刚刚她讲时,林澄等九个人是全员在场的。
关志强发声道:“这事很简单嘛,首先这世界是不可能有什么鬼魂的,所以肯定是大少奶奶和白面生通奸,他见大少奶奶死了,为了报复,就暗中潜伏在宅子,将黄家的人全部杀掉泄愤,之后逃之夭夭。”
春秀阿婆听完猛的拿起扫把,作势要打:“要我说几次,大少奶奶是清白的,这都是污蔑。”
众人将她拦住,好声劝慰,同时让关志强赶紧到里面去。
关志强虽然不惧怕,但看这阿婆一把年纪,如果动手,不管输赢,都是自己吃亏。赢了赔医药费,输了也丢名声,就很识趣的到里面去了。
见他走,春秀阿婆缓了缓气息后,也愤愤的离开了。
林澄护送她出去,并特意问了下宅里那些人以前住房间在哪,案发地点在哪。
其他人都只将这当做一个故事来听,只有林澄很认真的思索分析着。
吃午饭的时候,叶情见林澄一直愁眉不展,便问:“你不会是在想这宅子的凶杀案吧?”
林澄点了点头。
“过去都五六十年了,你就别想了。”叶情劝慰道。
这时,叶家齐过来这边一起吃饭,他素来严谨、沉稳,平时又喜爱读书、钻研。
“林澄,你是在想那阿婆说的关于这宅子的事吗?”
林澄点头回答:“嗯,总觉得有很多疑点说不清。”
“正好我也挺无聊的,我来帮你一起分析分析吧。”叶家齐将碗放下,继续说道,“首先得明确任何案件,都是会有作案动机的,人不可能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凶手也不可能随便在大街上找个人来杀,那么这黄宅的案子动机是什么?谁得到了最后的利益呢?”
旁边的叶情思考了一下,说:“黄宅的财产最后都分给了村子里的人,总不可能是所有村民联合起来做的吧!”
叶家齐点头称是:“是的,从案子结果来看,凶手不太是为了钱而杀人,那么剩下仇杀的可能性就更大些!”
“说起仇,那么只能是那个白面生了。他对黄家有恨,而且他和大少奶奶的关系也说不清。”叶情分析说。
“假如真的是白面生做的,那么很大原因可能是他真的和大少奶奶有染,肚子里的孩子是他的,因为孩子被打掉,加上大少奶奶自杀死了,所以回来报复。”叶家齐说。
一旁林澄表示有不同意见:“但是凭白面生一个人,要杀了宅子里这么多人,不太可能吧,这里还有不少佣人和护院,论打斗他应该占不了上风。而且他平时会藏在宅子哪里呢,总不能是每次行凶师翻墙进来吧?”
“会不会有什么密室之类,或者宅子里有他的内应?”叶情提出她的猜测。
“其实我一直有个疑点,就是凶手的行凶目标逻辑是什么,如果只是跟黄家有血缘关系的人,为什么大夫和管家也会被杀死。哪怕真的如村民所传言是大少奶奶的冤魂索命,大夫因为给了打胎药有死的理由,管家又是因为什么?”林澄很是不解。
叶情说:“你们说大少奶奶会不会是有亲人什么的,得之她死去的消息,所以赶来暗中报仇。”
“不排除这个可能!”叶家齐边吃边说,“林澄,你也别想太多,毕竟这事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线索能留下。”
林澄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继续吃午饭去了。
饭后,林澄回去阁楼,他拿来纸笔画好一个关系图,又记录下一些重要的线索和疑点,开始分析。
这家人比较多,案子里出现了太多人物,不写下来根本理不清。
从目前的迹象看,最有作案嫌疑的是那个失踪的戏子白面生,但假如真的是他,要杀这么多人,应该会有内应。
这家人中唯一无法确定是否真的死亡的是三房的那个孙女,是三房姨太口述她沉江死的,但遗体没找回。
不过那只是个两岁的孩童,就算是假死,根本不可能有行凶的可能。但如果真的是假死,又是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藏的?
死法有太多样,不像是只出自一个凶手之手。
而且真是鬼魂为什么要用剪刀和下毒,多此一举。
还有大少奶奶的死到底是自杀还是被谋杀,这宅子的命案为什么都是在她死后发生的,她就像一个契机一个开关。
大少奶奶有没有和白面生通奸?
为什么大少奶奶流产了,黄家没有追究是谁下药这件事,这可是黄家的血脉,或者黄家人从一开始就觉得这血脉不是黄家的?
那晚梦里的女子是不是就是大少奶奶?如果是她为什么要找自己托梦?
太多的谜题,让林澄直觉一阵头大。
他想去各个屋子看看,了解了解当初的“案发现场”,看能不能发现些什么线索。
林澄先是到了西厢房大少爷死的房间。
里面的屋子是个书房,但很简单,只有几个散乱的博物架,缠着蛛丝,架子上已经空空如也。
还有一个卧榻,旁边方桌上放着一杆旱烟管,上面金属处早已被腐蚀出锈绿。
看来这屋子是大少爷平时待的地方。
林澄又去检查抽屉,里面有一些发霉后又被风干的烟土,早已松散不堪。
他又翻找到一张单子,纸张已有些老旧破损,是张药方,写着“衍宗方”。看着是和调理身体有关。
林澄越过内院北面的圆拱门,就到了黄老爷和他的那些姨太太的房屋。这里有一间正房,两侧各有两间耳房。据春秀阿婆讲述,左耳房的两间,有间是给大姨太准备的,但她逝世的早,一直空在那。
另外一间是二姨太的,林澄进去看过了,里面残破的不成样子,并无什么发现。
右耳室的两间是三姨太和四姨太的。三姨太的房间有个佛堂,里面除了有个翻倒的佛像和散落在地的佛珠,并无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