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自制油灯,惊艳半村
在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有句乐观主义的口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恰是当时农村的真实写照。那时什么都要修,衣裳裤子是老娘缝缝补补,门、桌、板凳是木匠来修,锄头、柴刀有铁匠,铜瓢铜壶,还有铜锁哪个来修呢?铜匠!
实际铜匠主要还是打铜为主,厨房好多东西都是铜打的,烧水的铜壶、炒菜用铜铲、舀汤用铜瓢、舀水铜勺、取暖用铜壶子、锁门的铜锁……这些东西铜匠都能用铜直接帮衬打新的,但更多的是修修补补。铜是稀罕物,由于新中国成立后金属货币不给流通,有钱人家就把铜板拿来化了打成各种铜器。铜钱由生铜铸造而成,不能用于打制家用器具,以致后来留下的铜钱多铜板少。
农村里铜匠不是经常来,像萌溪这样的小山村,一两年铜匠才来一回。
来南乡打铜的多是浙江淳安人,主要永康的。铜匠的工具蛮重的,一头风箱一只炉,一头工具。最重的是那只铁砧,就是拿来打铜的底座,一大块死铁,死重。一担家伙估计有百来五六十斤,一般的人挑远路也要驮起背脊筋。铜匠手上有一串五块铜片串成的“铜串子”,到村里工具摆好,手一抖,铜串子抖开了,一阵“哗啦啦、叮铃铃”脆响,手再一抖,铜串子立马收成一叠铜片,那做派,和唱戏的甩水袖差不多,煞是有味。那铜串子既是游方铜匠的行当招牌,那叮铃铃的铜串声,也算是铜匠行当的特色吆喝。听到这铜串声,村里老幼有换盆底、补铜壶的、配钥匙的都从巷弄里钻了出来。打铜的一进村,从来不缺生意。
前个月前,一个永康铜匠带着一个儿子,在大萌村陈氏祠堂门口已经摆了四五天的摊子,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老师傅负责设计、取样,那个十五六岁的儿子帮助焊接,打下手。这天是星期天,上午不放牛,陈仲明和同年的陈毅善一早去斫了担柴回来才吃早饭,两人不约而同地驮着饭碗去看铜匠做事。这几天村里来叫铜匠焊洋油灯的比较多,就是家里端个墨水瓶来,铜匠用铁皮帮衬做个像蜡烛台一样的底座加一根灯芯。看着铜匠在铁皮上一划一剪,搞点焊锡一焊,一下子就做成一个灯托,感觉比较省力。早就吃完饭,端着一只空碗在一旁看打铜的陈仲明不知天高地厚,对陈毅善讲:“这种洋油灯我也会做。”
童言无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铜匠师傅怀疑自己听错了,狐疑地问:“你讲什么?”
陈仲明非常肯定地又重复一遍:“我也晓得做。”
铜匠心想自己做手艺到现在几十年,带的徒弟也不是一两个了,没三五年根本下不了槽,岂是一个小毛孩一看就会的?真是瞎屁蛆,吹牛吹上了天,不屑地讲:“不可能,你要做得起来,我养你一辈子!”
陈仲明端着空碗,“呼”得站了起来,盯着铜匠已经剪好正在焊接的洋油灯仔细又看了一眼,一路小跑回家,丢了饭碗在半阁上找到了一块铁皮,一个上午坐那里慢慢画慢慢剪。下午两三点的时候,他就把已经剪好的灯身、灯托、灯把和底座一起抱到打铜师傅那里,说:“我已经做好了,你帮我焊一下吧,我不知道焊,也没工具。”
铜匠师傅接过这些东西,看看陈仲明,又看看手中的配件,再看看边上的儿子,眼睛瞪得眼睛子都快露出来了,愣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狠狠地对着他自己的儿子讲:“你看看人家,在边上看一下就自己做出来了,你跟着二三年,到现在连个边都没摸着,真是没用的东西。”
倒霉的儿子,没招谁惹谁,白白地挨老子一顿批。现在叫躺枪!他恨死了面前这个自鸣得意的小屁孩!
铜匠师傅很认真地把陈仲明送来的洋油灯配件收拾了一下,亲自把灯给焊好,双手交给陈仲明说:“厉害的,以后是块料。拿回去吧,不收钱!”陈仲明高高兴兴地把一只崭新的洋油灯拿回了家。
山村没新闻,豆大的事都是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陈仲明能做洋油灯的事一下子在村里传开了,第二天水氻头晒太阳吃早饭的时候,也不知是谁谈起的,话题全都集中在这个十岁刚出头的少年身上。
有人说:“这小伙子聪明,人家小孩用木头做假枪玩,他有本事用雨伞柄做枪管,用木头做枪托,还会做火药。”
“什么火药?”
“你不知道吧?他把猪栏墙根上长的白硝加上磨碎的木炭粉当火药,装进自制的枪里打,差点炸膛。”
另一个人说:“是的哦,我家女儿前两天正蹲地上玩,他突然跑出来,双手按着她的头,两腿一跨就从她的头上飞过去,吓得我家丫头在那里大哭大叫,你们说这野鬼废不废?那小孩不是个省油的灯,迟早要犯事。”
又一个人说:“那是只神兽,还记得吧,上半年他老子教育了他几句、打了他一下,他居然跑到公社去告状,说他老子打人犯法。你们做得出来吗?你们想都想不到吧。”
……
有人看到黑狗也驮着饭碗来水氻头吃饭,远远地招呼:“黑狗,你家陈仲明这下出风头了。”这也算是给其他参与议论的人打个招呼,提示陈仲明的家长来了,说话注意点。
黑狗老远就感觉到好像这边正在讨论昨天他家陈仲明做洋油灯的事,老远没听清大家具体说什么,只是笑着说了句:“老三废嘛,耍点小聪明,学校毕业就让他去学个这样的手艺也不错。”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小学上初中、初中上高中,高中上大学都是推荐,黑狗也从来没指望孩子能上什么大学,能把小学初中读完就已经是超越父辈几百倍了。当然,只要能读书,一定要让他们读到不能读为止,这是他打小刻骨铭心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