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县衙的黑影
每个急递铺都有年轻力壮的铺兵,他的工作就是,在四十五分钟内跑完十里地,把信传到下一个急递铺。
在这种接力跑的情况下,信件只需一天就能送到蜀王府。
送信会很快,来人就没有那么快了。
即使蜀王府派人骑马赶来,最少也要两天时间。
在这之前,要将孟申荣的尸体送往县衙。
顾季同有些为难的看着乔震,征求他的意见“子良,你愿意同我一起将大荣的尸身送到来福县吗?”
乔震看了唐悠悠一眼,点头应承下来。
顾季同现下没有别的可信任的人,乔震也没有拒绝的余地。
不管他愿不愿意被牵连,也已经被牵连了。
现在,没人知道孟申荣到底为什么会死去。
乔震是把尸体捞起来的人,也是尸体第一见证人。
即使他回了家,后面还是要被传唤问话的。
到时候就没有今天这样客气了。
与其如此,不如一直呆在顾季同身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顾季同可以直接给蜀王府传信,说明他与蜀王关系匪浅,有了顾季同这棵树,他至少不会被牵扯太深吧。
“愿为老师分忧。”
“好,为师替大荣谢谢你。”
在查明孟申荣的死因前,他的尸身暂时不能动,也不能做法事。
门外依然喧闹无比,人人庆贺这新年。
门内却如同另一个天地,耀眼的阳光撒在身上也觉得出奇地寒冷。
唐悠悠搓一搓冻僵的手指,站在乔震身后。
顾季同看着孟申荣单薄的中衣,命人将葛氏将刚做好没多久,准备开了年就送给孟申荣的大氅拿出来。
蓝底镶白边的氅衣,盖在孟申荣的身上,清幽的蓝光衬得他的脸更加苍白惨淡。
最后,才让人找出干净的白布,小心将孟申荣的尸身盖好。
下人又买来临时的棺材,将尸身小心放入棺材中,点上一盏随身灯,有人时刻守着。
另找人送信给孟申荣的家人,入殓棺材和白事行头都需要家人准备。
葛氏伤心之余,也让人撤去家里的彩色装饰,摘下头上珠翠,换上素服。
下人们的手脚很快,仅仅一个时辰后,乔震和唐悠悠都拿到了一身裁剪得体的素服。
准备妥当后,乔震夫妻和顾季同带着孟申荣的尸身,前往来福县。
今日是大年初一,他们傍晚的时候,才能上路。
一路上,有仆从边走边撒着纸钱。
车身挂了一朵白棉布绢花,连拉车的牛身上也栓了一朵白花。
白色的孔方灵钱,压在红色爆竹废墟上,平添了几分凄凉。
顾季同眉心紧锁,紧抿着唇,路上很少说话,只在每次停下来休息时,跟孟申荣说,“大荣,我们走了五里路了。”
“大荣,我们快到县衙了。”
他像平时一样说话,语气保持着镇定,面色也尽量从容。
但唐悠悠看了,莫名就觉得眼眶有些湿。
有的人,明明没有哭,却能让人真切的感受到悲伤。
大约戌时(晚上九点),一行人才到达县衙。
来福县比来福镇更加繁华,即使已经到了平常该睡觉的时间,街上依然有不少百姓。
时不时有烟花冲上天空,瞬间炸开后,照亮了县衙门口的青石台阶。
牛车停稳的时候,乔震看见台阶的角落似乎有个黑影。
“谁!谁在那!”
顾季同等人皆是一震,角落的黑影似乎动了动,然后他站了起来。
“你们是谁啊?孟县令回来了吗?”
在火光的照映下,乔震等人看清了黑影的样子,是一个二十来岁的汉子。
乔震没有回答他的话,顾季同问“你是什么人,为何睡在这台阶之下?”
“我等孟县令啊,他说等他回来,我家就有粮食吃了。”
“家里还等着开锅,可我已经等了他好几天了,他都一直没有回来。”
顾季同和乔震对视一眼后,顾季同让人抓住了他。
“你们干嘛?你们凭什么抓人?大人,我没犯法,我就是来等孟县令的。”
乔震叹了一口气,“孟县令回来了,我们只想问你几句话,一会就让你走。”
汉子听见孟申荣回来,便不挣扎了,甚至不用人抓,他很老实地跟着进了县衙。
孟县令是个好官,他不会伤害老百姓的。
“孟县令回来了,他在哪儿呢?”
汉子四处寻望,站着的人,一个也不是。
乔震等人没有理他,只是带着孟申荣的尸身进了县衙。
仆从将薄棺放在县衙的正堂,架起彩棚,点上火盆,挂白幡。
虽然孟申荣怎么死的还不知道,但简易的灵堂要设置起来了。
人们进进出出忙碌,没人说话。
顾季同和乔震给孟申荣上完香以后,来到侧房。
那汉子此时似乎也知道了死的人是谁,但他还抱有一丝希望“大人,您刚刚说孟大人他回来了,他在哪儿啊?”
顾季同慢慢地说“他死了。”
汉子双眼充满着恐慌和不信,“孟大人死了?怎么会呢?前几天他还跟我说,等他回来就有粮食了……孟大人怎么会死呢?”
“你叫什么名字?”
“大人,小……人叫王柱。”
“你之前说孟大人跟你说粮食,是怎么回事?”
听见孟申荣已经死了,眼前的人不是孟县令,王柱又恢复了惶恐,弯着腰小心回话,生怕惹人不高兴。
“回大人的话,小人家本在十几里外的王家村。”
事情要从三个月前说起。
当时,王家村刚刚秋收完成没多久,朝廷派来征收粮食。
王家村土地肥沃,产出可观,被朝廷征去十分之四还有盈余。
至少饿不死。
但在一个月前,又有官府派人来征粮,而这次的粮食量比第一次的多很多。
两次征收不合规矩,村民当场就闹了起来。
结果,一个凶神恶煞的官差,直接砍了两个闹事的村民。
其他人也就不敢说话。
可是粮食交出去以后,家里的粮食就剩不下多少了。
王柱家里算是比较穷的,被强征了粮食,心里十分不快。
想着家中老母,妻儿可能会饿死,他心一横,决定到县城敲登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