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国家事业 > 第22章 红娘是谁?

第22章 红娘是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组长红霞立即同意:“这样也行,你们自己商量着搭配吧。”想了一下,她又说:“不过,女知青多出两个,得有个做饭对子全是女的了。咋办呢?”大家沉默了。 “这样吧,我跟一个女的搭配,挑水弄柴我负责了。”组长说。

    “我个子大,组长,你挑不动的时候,我帮你挑。”刘大树说。

    “哈哈!看来当组长有好处,有人帮。我呢,组长不在队里时,就主动点,做饭我替补上。”江留东说。

    众知青听了,都笑了。大树道:“还是你说的那句话好,男女搭配,做饭不累嘛,你也多找点跟女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吧。”

    江留东看着笑得最响亮、回击自己的刘大树说:“你帮挑水的组长也是女的,挑再多的水,打再多的柴也不累哟。”

    刘大树不理江留东,去与一个最漂亮的女知青兰翠娥商量,想与她搭配结成做饭对子。

    因为他看到,在男知青里面,自己最魁悟,最端正。帅男配倩女嘛。

    结果,他成功了。

    石家俊看中了红中透白的苗条姑娘易忠芬,结成了对子。

    艾华与中等个头、身材妙曼的周小荷结成对子做饭。

    外号“猴子”的葛永平,与形象丰满的胖姑娘黄桂花商量好了。

    性格开朗的孙顺龙与颇有姿色的梅笑倩一块儿做饭。

    孙顺龙与梅笑倩相约成功。

    江留东与娇小好看、不爱多说话的女孩何惠贞搭伙儿。

    脸上有一层雀斑的女知青徐桂荣,没男知青愿与她结对子,周红霞看到这情况,就主动跟她一块儿做饭。

    剩余的知青也结成了伴儿。这样一来,知青组这个大家庭里,分出来近十个小家庭来。 社员们听说后,都乐坏了。有点文化的阮立富说:“这一眨眼功夫,结了这么多连理,就差拜天地了!” “真有趣,咱队可以给他们集体办喜事,都去喝喜酒啊!”王吉兴说。 “那几批知青要不分到各家各户吃饭就好了,能多给咱队添双添对,我们也沾沾喜气!”贺祥新道。 “谁说不是呢,不过,按规矩来说,总得有红娘吧。依我看,红娘就是咱们的‘大事队长’。” 妇女队长韩琴涚出自己的想法。 “哈哈哈哈!” “这批知青的到来,一开始就给咱生产小队增添了话题,带来了了欢乐。以后,还不知道闹出多少故事呢。”“雄气头”阮长喜预测道。

    徊河水,自通白山发源,流到此处,已是沙阔水清、浩浩荡荡了。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既有水稻,又长小麦,真的是北国江南,江南北国。

    松树沟生产小队就位于徊河北岸,前面是宽阔平原,背后是起伏山峦。

    除了高姓之外,村子里还有孟、孙、张、孔、李等姓,其中吴姓和张姓最多,相互间或远或近有亲戚关系。 与知青们几乎同时到生产队参加劳动的,还有几位刚从公社高中毕业的本小队及其它小队青年,称作回乡知青。

    剪着齐耳短发的女生叫高登荣;两条黑油油长辫子的女生叫孟雅丹;头发上扎着红蝴蝶结的叫王牡凤。这里面,孟雅丹年龄最小,只有17岁。因为当年跟着她爸爸在省城,5岁就入了学。

    另外,与松树沟生产队只隔一口水塘的广土生产小队回乡男生叫柳志远,一位回乡女生叫关巧巧。而较远的谌庄生产小队回来的男生叫孔家仁。

    高登荣名字是她父亲起的。因为看女儿自小聪明伶俐,常在本子上写写划划的,觉得是个读书苗子,希望能“高登荣榜”有出息。

    因“登荣”与“灯笼”谐音,又加上她生得像花儿似的,村里人便称她“灯笼花”。

    插队没几天,社员们提起这个高登荣的雅称“灯笼花”,艾华就想起自小在荡谷大山时,一到春天,到处开满五颜六色、品种繁多的野花。

    放学了,他也跟着同学去寻摘花儿。

    “这花叫什么名字?”他问同学郑可秀。

    “这花呀,叫灯笼稞,又叫猪笼草。”

    真别说,这花活脱脱一个个小灯笼,几片花瓣儿隐隐可闻到一股淡雅的清香。

    郑可秀告诉他,以往她经常出鼻血,曾求医服药,效果不好,后来还是邻居老奶奶见了,说这病好治。

    老奶奶用灯笼稞草一株,去掉泥土,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和红糖,煮到剩一碗水,待温时喝下去,结果鼻出血从此好了,一直没复发。

    原来这看着不起眼的花草,有着如此神奇的功用。从此,艾华记住了“灯笼颗”这个名,也爱上了这朵花。

    他没有想到,在这插队的地方,竟然遇到了名叫“灯笼花”的姑娘! 难道,冥冥中有种什么在左右着人生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