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唐兀歹 > 第03章 马嵬坡

第03章 马嵬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唐开元二十九年(辛巳,公元741年),二月

    官道上,公孙大娘带着弟子们,策马驰骋……

    春风轻拂马嵬坡,原野一片生机盎然。官道两旁,芳草连天,杨柳依依。

    日已西斜,马嵬城已在眼前。

    “师父!快走啊,要关城门了!”跑在最前面的至雨回头喊。

    “莫慌!太阳落山才关城门呢!”公孙大娘喊。

    马嵬城的城墙用夯土筑成,城门楼却是用青砖垒成,甚是气派。门吏高呼着行人快快进城,城门马上就要关闭。

    一行人走进城来,见沿街楼阁,也是青砖灰瓦,朴实威武。房舍家院,大多是半砖半坯的茅草房。

    进城不远,在街道的右侧,是马嵬驿:门前一棵古槐,枝繁叶茂;来往的官差进进出出。在大街的左侧,有一座女娲庙:五间砖瓦房,古香古色。庙前,有一棵梨树:梨花洁白如玉,芬芳四溢。

    “天宝,女娲庙!咱们进去拜拜吧!”阿蛮说。

    天宝将马勒住,疑惑地看着阿蛮。

    “孟夫子。”雨泽说。

    天宝恍然大悟,翻身下马。玄风将马缰接过来。天宝、阿蛮、雨泽向庙里走去。

    进门,是女娲和两个侍女的塑像。女娲雍容丰润,披着黄稠做成的袍子;两个侍女穿着红绸做成的袍子,默默看着女娲。在塑像的上端,有巨幅牌匾,上书“始祖女娲”四字。四周的屋壁上,画着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的图画,栩栩如生。

    庙里没有游人。三人点了香,跪在蒲团上,一边磕头,一边祷告。

    突然,阿蛮一阵颤抖,惊惶地看着四周。

    “怎么了?”天宝问。

    “九尾狐到了。”阿蛮惊悸地说。

    “那怎么办?”天宝问。

    “走是来不及了,只能拼一把。”阿蛮说。

    “怎么拼?”雨泽问。

    “走!”阿蛮一咬牙,说。

    雨泽、天宝点点头,三人匆匆出来。

    阿蛮轻声告诉公孙大娘。公孙大娘惊诧地看着阿蛮、天宝。

    “先住下来吧!”阿蛮说。

    公孙大娘点点头。

    在街口,有一家缀玉酒坊,生意甚是红火。远远地,茶博士迎上来,引领众人来到后院的马厩,将马匹拴好。

    艺伎迎出来,热情地引领众人来到厅堂。

    厅堂内宽敞明亮。中央是舞池,舞池周围,有高出二尺的木台。客人们在木台上席地而坐,一边饮茶吃酒,一边欣赏歌舞。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再细看,此人正是太和坊的绿窗。

    在太和坊,阿蛮是易容去的,因而绿窗并不认识阿蛮。见阿蛮看她,笑着迎了上来。

    “客官可是住宿?”

    话未说完,天宝和公孙大娘走了过来。阿蛮见绿窗也不认识天宝,内心稍安。

    阿蛮笑着说:“来三间上好的客房。”

    绿窗应诺着,让艺伎领阿蛮等人上二楼住宿。

    “你们家换主人了?”在楼梯上,阿蛮问艺伎。

    “去年秋天,原先的主人要回登州老家。现在的主人就把酒坊盘下来了。”艺伎说。

    “新主人如何称呼?”阿蛮问。

    “张五郎。”

    “刚才和我说话的是谁?”阿蛮问。

    “那是绿窗,张五郎的婆姨!”艺伎说。

    阿蛮与艺伎的对话,被天宝听的清清楚楚。天宝明显感觉到,阿蛮心情紧张。

    他想帮助阿蛮。

    他把缀玉酒坊四字化作四卦,然后放入九宫格中。推演半天,总是推出四字:有惊无险;不由长叹一口气。

    公孙大娘见天宝走神,一把抓住他的手,昂首向前走去。天宝见公孙大娘临危不惧,不由信心大增。

    安排好客房,阿蛮、天宝来到公孙大娘的房里。

    公孙大娘正在洗漱,见两人进来,问:“想好了吗?”

    “她们定是为了天书而来,那就看住天宝,再想法破了她们的幻术。”阿蛮说。

    霜青、雪萱等人围了过来。

    “怎么破?”霜青问。

    “九尾狐的幻术,就是千方百计分散我们。然后,她们就变成我们中的一员,离间我们,骗走我们。破解的办法,就是我们待在一起,不给她可乘之机。”阿蛮说。

    洗漱完毕,公孙大娘过来,对霜青说:“告诉师姐们:都警觉着点!保护好天宝,更要保护好自己。”

    霜青、雪萱应诺着去了。

    玄风等人走了进来,紧张地看着公孙大娘。

    公孙大娘把九尾狐到了的事情说于众人。众人听了,脸色顿时紧张起来。

    阿蛮从背袋里拿出一团红丝线,剪下一截,在公孙大娘的右小指上,系了一个小蝴蝶。

    公孙大娘奇怪地看着阿蛮。

    “这是记号,切不可解下来。”阿蛮说。

    “何须这么麻烦?若人家学会系小蝴蝶呢?”天宝说。

    “天宝!听阿蛮的。”公孙大娘严肃地说。

    深雨等人笑了起来。

    “今日,都要听阿蛮的。”公孙大娘说。

    众弟子应诺。

    阿蛮给每人右小指上,系上红线蝴蝶。让玄风、至雨在前,自己和雨泽在后;公孙大娘拉着天宝的手,下楼吃酒。

    公孙大娘和天宝刚下楼梯,门口两个女子迎上来。

    天宝细看,正是顺河坊的艺伎少娘、细娘。

    “天宝!”少娘喊。

    公孙大娘和天宝停住,看着两人。浑脱派其他弟子听见有人喊天宝,呼啦啦围了过来。

    天宝想想,少娘、细娘去过宜春坊,找过谢婴子。但那时候,她们是为天书去的,对谢婴子并不友善。于是,装作茫然地看着她们。

    “你怎识的我?”天宝故作惊讶地问。

    “我们去过宜春坊,忘记了?”少娘笑着说。

    “你是顺河坊的艺伎,怎会去宜春坊?”阿蛮走过来说。

    “我们去宜春坊拜访过谢婆,你俩就在她的身边。这还没到长安呢,就不认识同乡了。”少娘依然微笑着说。

    “既是同乡,那就一起吃酒吧!”公孙大娘说。

    “婆婆给你的。”

    细娘走过来,交给天宝一个纸条。

    天宝一惊,忙打开,上面写着:古槐里。

    天宝把纸条交给公孙大娘。

    “谁写的?”

    公孙大娘问天宝,随手把纸条交给阿蛮。

    “上官婆婆。”天宝说。

    “上官婉儿来了马嵬坡?”阿蛮疑惑地看着少娘。

    少娘朝阿蛮笑笑。

    天宝正欲问古槐里在哪里?细娘突然出手,一把抓住天宝,纵身飞出门外。几个起跳,不见了踪影。

    事情来得突然。别说公孙大娘,就是怀着十二分警惕的阿蛮,也没想到顺河坊的事情重演。

    阿蛮一拍剑鞘,不争剑如蛇窜出。少娘抢先一步,一把抓住了不争剑。几乎同时,公孙大娘的剑已经架在少娘的脖子上。

    浑脱派弟子刷地抽出剑来,指向少娘。

    酒坊里顿时安静下来,惊悸地看着浑脱派弟子。

    少娘毫不畏惧,对公孙大娘说:“婆婆有重要事情对天宝说,我陪掌门到厢房吃酒。天宝不来,我不走。”

    “不行,我要跟着去!”阿蛮说。

    “你敢!”少娘恶狠狠地说。

    果然,阿蛮被少娘镇住,看着公孙大娘。

    “先到厢房吃酒。”

    说着,公孙大娘扣住少娘的外关穴,把剑撤回。

    阿蛮过来,抓住少娘的另一只手,在浑脱派弟子的簇拥下,三人走进厢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