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当局者迷
自从相机丢失后,发现孩子眼里世界,探索孩子心中秘密,暂时告一段落。
去超市,帅帅对相机流连忘返,提出买相机。云石说,“相机容易丢,不能买。”帅帅很委屈的说,“相机是妈妈丢的,不是我弄丢的。”弄得林可好不尴尬。
国庆节,一家三口结伴去新街口购买帅帅心仪已久的相机,一向不喜欢去逛街购物的帅帅,一路上兴致高昂,表现积极。
苏宁电器里里外外围得水泄不通,人挤人,转身都困难。货比三家后,把相机买回来。
买相机赠送了150元的券,云石用赠送券购买了一个电熨斗。
相机买来,帅帅说,“这是我的相机。”
以后帅帅想要看相机上的录像,林可担心他不小心把相机摔了,帅帅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的相机,不是妈妈的。”
相机拍照时,帅帅不忘加上一句,“这是帅帅的相机,给妈妈用吧。”林可不忘强调一番,“等到帅帅长大了,相机就给帅帅了。”帅帅很大方的顺水推舟,“这个就给妈妈用吧,我不要了。”
国庆节期间,林可和云石带帅帅到国防园玩,开阔的草坪上还有火箭炮,里面还有飞机、坦克、大炮、轮船等等,更吸引帅帅的是里面的蹦蹦床。蓝天白云尽收眼底,呼吸着自然清新的空气,帅帅在蹦蹦床上尽情的玩着。
十一期间还去了小桃园,在护城河与护城墙之间,这里有一处儿童游乐场,独木桥,铁索桥,跷跷板,悬空梯子,沙坑等等,帅帅把这些游乐设施玩了一遍,还在河滩上捡到了很多的螺蛳壳。
每次只要一外出,帅帅都要骑上小自行车,家住五楼,上下搬动实在不方便,云石买了一根链条锁,自行车锁在车棚里的铁栏杆上,不用把小自行车搬上搬下。
林可从早上9:00出门带帅帅出去。
已经过了中午了,林可催促着帅帅回家,帅帅不愿走,喊着,“妈妈来,妈妈过来”。
林可没有理会,在远处等着帅帅。过了一会,只见帅帅哭着骑着自行车来了。
林可说,“我不是告诉你,在门口等你吗?不要哭了。”
林可走到楼下,打开小自行车的后备箱,准备用链条锁给自行车上锁时,这才发现锁已经不翼而飞了,后备箱里除了帅帅在沙坑附近捡拾的石子外,一无所有。
林可当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帅帅捡拾石子,把锁随手拿出来了吧。这锁应该还在沙坑附近,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了。林可拉着帅帅义无反顾地去寻找锁。
林可问帅帅,“锁是不是帅帅拿出来的?”
不说话,没有肯定也没否定。
疲惫的林可,忍不住数落了帅帅几句,要是平时他受一点点的委屈早就大哭起来,而帅帅表现的特别容忍,特别镇定。
林可让帅帅寻找,锁究竟在哪里?帅帅不说话。
林可问他,“锁是不是帅帅弄丢的。是不是帅帅看着妈妈走了,很生气然后把锁给扔了。”
他说,“是的”。
无意中惹恼帅帅,给了妈妈如此的报复。唉,是自食苦果还是咎自自取呢?
林可认识两位母亲,孩子都上了幼儿园,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极其的不信任,而另一位母亲恰恰相反,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出极其的信任。
不信任孩子的母亲,在刚认识的那一天,她就当着孩子的面,告诉林可,“我们家的孩子嘴里从来没有实话,整天就知道说谎。”站在身边的孩子,虽然没有用语言去反驳,但是从孩子的表情里看出,孩子已经习惯了母亲对他评价了。因为不了解事情经过,也不清楚孩子的母亲为何这么确信只有3岁的孩子如此善于说谎?孩子与母亲之间除了必要的依恋,还有信任感可言吗?如果孩子说了真话,妈妈都产生怀疑,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多么大的伤害啊。
那位对自己孩子极其信任的母亲,当自己的孩子对其他孩子采取了暴力行为的时候,这位母亲会问,“怎么回事儿?”
孩子随口编了一个谎言,“刚才是他打了我,我才还手了。”
母亲一听,是这样的啊,说了一句:“你们俩好好玩,不要打架。”
或者说,“你是大哥哥,要让着小弟弟”。
每次孩子欺负别的小朋友的时候,母亲总是相信自己的孩子说的话,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无辜的。
如果三个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他就会指挥一个孩子打另一个孩子,即便是孩子的家长都在身边,他都面不红,心不跳的撒谎,“是他欺负某某,所以我让他打的。”妈妈一听,自己孩子说得有道理,不说什么了。孩子的谎言总在妈妈的信任中一次次的得逞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孩子一次又一次的用谎言来为自己开脱,即便是戳穿了,不需要承担后果,更是无所忌惮。
“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改变世界的手。”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重大。
作为旁观者的林可,很容易看出他人教育的问题,而身处其中的她,却看不到自己育儿的缺失。很多时候被孩子牵着走,而不是她来引导孩子。
她爱孩子,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在孩子身上,看到孩子德行上的欠缺,把孩子想象成一张洁白无瑕的白纸。她过度的看重和保护了孩子的天性,而人性中存在的缺失她或视而不见或从自己身上反省。
人生的很多功课,她是缺失的,她只看到和专注于自己在意的那一小角。
没有智慧的引领,她把看重的小部分当成全部,以为可以用此来解决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