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全职妈妈人生路 > 第113章 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疗愈

第113章 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疗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幸福的人用童年来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林可陪伴着孩子,在这过程中也会接触到不同的人不懂的带孩子的方式。

    孩子是环境的产物,由环境来塑造着人格和性格。

    很多孩子的成长都会带着创伤,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的成长起来的。

    现实中,常遇到成人不了解孩子,给孩子的幼小心灵造成创伤,林可会有一种莫名的痛,可怜着孩子。她想做个懂孩子的妈妈,希望孩子健康地成长着。

    晚饭后,帅帅带着小马出去玩,遇到两个小朋友,安安和跳跳,安安5岁,跳跳4岁,帅帅3岁。

    帅帅沿着广场内的一个大圈圈骑着大马,他说马在轨道上行走。安安踩着踏板车,沿着这个大圈圈上绕行着,两个人在一个点会合了,停在那里,安安用车抵着帅帅的小马,帅帅一动不动。

    林可想,“这是孩子独自面对问题,看孩子处理问题的机会,看看他们遇到了问题会怎么办?”

    帅帅表情淡定,似乎是在跟安安做游戏,而不是认为有冲突,而安安呢,行为有些激动,用手一个劲地挤着,没有发生语言的冲突,更没有发生肢体的冲突。

    这时安安爷爷很气愤的把安安拉走了,带有强制性的拖走,安安哭着闹着,“我要走火车的轨道上,这是火车轨道。”

    爷爷不听他的解释和哭闹,把他拉到很远的地方,林可见此情形,走到帅帅身边说,“如果两个人遇到一起,大家都走不了,我们相互可以让一让的,好不好?”

    帅帅说,“好。”

    跳跳与安安一个班的同学,跳跳见安安哭着被拉走,跑到跳跳的面前,安慰着安安,拉着安安一起玩。

    跳跳想玩帅帅的大马,帅帅很乐意地把大马给跳跳玩,他在一旁看着。

    面对刚才发生的事情,林可回来对云石说,“跳跳爷爷做法有些偏激,一句话不说,就把孩子硬拉走。”

    云石不以为然,“不听话的孩子就要打,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云石小时候是被婆婆打着长大的,婆婆性子急,事情多,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打孩子。上一代的育儿观念传递给下一代,认为打的教育方式是最直接最奏效的。

    现实中,成人习惯用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说,“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做。”“把这个放下来,不能动。”“不要跑,摔倒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在游乐场里,帅帅看到了积木,开心的搭着积木,尽管是乱搭,但是搭积木的过程,让他感到快乐。

    在玩积木时,有个比帅帅大的五岁左右的胖胖的男孩,抢着帅帅正拿在手里的积木,帅帅不甘放弃,男孩毫不退让,两个人争夺起来,帅帅不松手,因为这积木是他先拿到的,男孩朝着帅帅尖叫起来,明知男孩不对,云石当了和事佬,“把积木给哥哥吧,这里还有很多的积木”,听了爸爸的话,帅帅放弃了那块三角形的积木,那个男孩得了积木又放下。

    开飞船也是帅帅爱玩的一个游戏项目,小朋友们依次排队,帅帅通过等待排队轮到他掌握着方向盘,帅帅刚玩没一会,云石说,“下面小朋友在排队,我们到别的地方去玩吧”,帅帅很不情愿,可是已经被云石抱走了,云石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没有让孩子享受着排队候的劳动成功。

    转到飞船地方,一个小朋友在这里开着,帅帅躺在飞船上等着,等了好长时间,小朋友走了,帅帅刚玩一会,另一个小朋友来了,帅帅不愿意让开,那个小朋友也一起扭动着方向盘,帅帅不情愿,两个人就这样争着,云石又管事了,“让小朋友玩玩吧”。林可制止说,“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事情”,孩子的父亲站在一旁,竟然也平静地说:“孩子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就行了。”帅帅又一次被云石抱走。

    乐乐一个19个月的女孩,喜欢四处的乱跑乱走,乐乐的奶奶担心孩子摔跤,阻止孩子乱走乱动,干脆抱着孩子防止孩子随意走动。乐乐看到草坪里的花想到近处去看一看,奶奶一把把她抱走,拼命反抗,无奈小小的她怎能敌过奶奶的强有力的胳膊,孩子哭闹无效,用牙齿狠狠的咬了奶奶的胳膊,奶奶气急败坏,让她不要乱跑不听,不让碰花是因为花有刺,现在又咬人,放下她,打了乐乐的嘴巴,乐乐大哭起来。路人经过,见乐乐奶奶打乐乐同情的说,“小孩子不能这样打”,乐乐奶奶说,“这么小的孩子就会咬人,这还得了,经常咬人,我的身上到处被她咬的伤痕。”

    路人一听说,“咬人还得了,不能让她咬人,如果咬着其他小朋友了,大人可不饶她。一定让她把这个毛病给改了。”一开始对乐乐的同情转而义愤填膺,与乐乐奶奶站在一旁,指责乐乐的不是。

    乐乐做任何事情都会被奶奶或者妈妈阻止,她正在把树叶往小缝隙里塞,专心致志地玩着,妈妈过来打她的小手,一脸严肃的说,“乐乐,这个不允许。”

    乐乐喜欢与帅帅玩,会主动地抱抱帅帅,妈妈又说,“乐乐,不能这样。”

    帅帅让妈妈蹲下,他搂着妈妈的脖子,乐乐过来了,对林可的眼镜很感兴趣,林可让她摸一摸,妈妈又立即阻止,“乐乐,这样不可以。”林可说,“没关系的,她只是对眼镜感兴趣而已。”乐乐妈还是把乐乐强行抱开了。

    乐乐走到哪里,奶奶跟到哪里,便对人家讲,“乐乐爱咬人,不要让小朋友靠近。”林可会说,“没关系,她和帅帅玩得挺好的,不会咬人。”

    带养人不懂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管制太多,孩子才以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真正的愿望。奶奶依然跟在后面担惊受怕,身心疲惫。

    一次帅帅坐在悠悠的小车上穿鞋子,悠悠不让他坐,帅帅生气了,在悠悠的背上咬了一口,悠悠痛的大哭,掀开衣服一看,咬得很重,青紫了一块。外婆很明事理,对悠悠说,“刚才小弟弟穿鞋子,你推小弟弟,小弟弟生气了,你等小弟弟把鞋子穿好了,小弟弟自己就下来了。”

    林可责备帅帅不能要姐姐,这是姐姐的车,姐姐有权利支配,现在姐姐要回家,所以帅帅要下来,只有帅帅自己的东西,帅帅才能自己支配。回来后,林可给帅帅强调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咬人,咬人是错误的。

    娇娇,一个上幼儿园中班的女孩,由她的奶奶带的,说,“孩子要是在幼儿园里咬人,那有的家长就会闹到幼儿园的,孩子咬人要吓唬吓唬他。我家的孙女总爱哭,她一哭,我就拿针,吓唬她说,‘再哭我用针戳你了。’我拿着针,在她的皮肤上稍微沾一点,她就不敢哭了。以后一哭我拿这种办法就管住了。你家孩子咬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试试。”此刻她6岁的孙女爬在高处的栏杆上,冲着地下的小妹妹尖声喊叫,她奶奶说,“你怎么回事啊。”她吓得不敢乱叫了。

    以暴制暴的对待孩子,结果呢,乐乐在行动受阻止时依然咬人,还会攻击其他小朋友,于是她奶奶把她孤立起来,怕她打小朋友。如果有人跟乐乐说,“跟我走吧”。乐乐就会乐颠乐颠的跟着别人走,无论奶奶在后面怎么呼唤,她头也不回,如果奶奶追上来,她还会加快脚步的走着。

    娇娇呢,总会无缘无故的冲着小朋友大嚷大叫,脾气也变得暴躁,缺乏耐心,等奶奶出面后她立刻又噤若寒蝉,一言不发。

    不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的心理蒙受了阴影,即便是成年后也无法突围出来,可悲的是这样的不幸家庭教育模式还会代代相传。

    回来后林可再三耐心的跟帅帅强调,“咬人是不对的”,帅帅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说,“下次不咬人了”,

    晚上帅帅与妈妈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着对话

    妈妈:下次咬人用石头把牙齿敲掉噢。

    帅帅:现在没有石头。

    妈妈:没有石头用手扳也可以。

    帅帅:牙齿很厉害的。

    妈妈:牙齿厉害也会扳掉的。牙齿没有了,帅帅吃不成好吃的东西了。桃子,香蕉,苹果都吃不成了。

    帅帅:牙齿没了,喝妈妈奶奶哦。

    一个四岁的男孩和他奶奶在公园里,男孩子好动,抱抱石头,石头没抱起来,放弃了,又去踢踢垃圾桶。看到河边有泥土块,手刚碰到泥土,他奶奶什么话不说,就狠狠的打了他的手,不给孩子任何的理由,孩子哭了。一旁的有五十出头的清洁工,帮着他奶奶说话,“再哭就把你给带走。”小孩子边哭边回头说,“你等着,我先回家。”旁边的人都看着孩子的样子笑了,而孩子的心情与遭遇得不到大人的一丝同情。

    在蹦蹦床上,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走向另一个只有三岁的孩子,三岁的孩子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只是轻轻的推了一下,那个孩子坐在蹦蹦床上吓得哇哇大哭起来,孩子的母亲心疼的抱走自己的孩子,见孩子哭着,妈妈狠狠的对三岁的孩子说,“你怎么能推人呢?”这是大人的错,还是三岁孩子的错?三岁的孩子他能明白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走到自己的面前是干什么吗?他会觉得自己的处境受到威胁,于是本能的推了一下,而一岁的孩子是受了惊吓,而不是摔疼了,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有权利去责备三岁的孩子吗?

    一处儿童游乐场,一群大人在排队。一个两岁的小女孩,见前一个孩子刚下去,就死死地拉着秋千绳,孩子的爷爷带着孩子,拽也拽不走,于是抱着孩子坐在上面,边给孩子摇着秋千,边指责孩子你怎么不讲理,总是不听话。无论如何,他纵容了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在投机中得到了甜头,并没有告诉孩子,你看所有的小朋友都是排队才能玩秋千的,你也应该排队。下次孩子想玩秋千,估计也会故伎重演了。

    沙坑里几个孩子正在无比投入的玩着沙子,一个约3岁大的男孩站在一旁,他两次冲入沙坑,又被他奶奶拽回来了,当冲入沙坑里,他奶奶说,“沙子里有蛇,不能玩”。小孩子被拉出了沙坑,眼睁睁的望着其他小朋友玩开心的玩,他真的很想冲进去大玩一场,可是一旁的奶奶已经死死的拽着他的胳膊,防止他再次冲进去。还不时的拍打的裤子鞋子上沾到了沙子,嘴里说,“你看脏死了,刚给你掸过现在又脏了。”

    这样的场景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大人做什么事都那么的理直气壮。成人总把任性,自私,加在孩子身上,却看不到成人在孩子身上表现的比孩子更任性,更自私。

    成人用自己的强有力的控制力让孩子屈服,等到孩子大了,曾经带着孩子的人老了,孩子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曾经养育自己的人呢或者生他养他的父母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