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沧海逆袭 > 第14章 皮包公司

第14章 皮包公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毕业后,回到家。父亲对他说:“你现在也毕业了,局里刚好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专门从事贸易的,你去那里锻炼一下,吴总是老生意人,你去那里跟他学一点东西。”

    父亲说话一向都很严肃的,很少废话。张信认为,父亲叫他去的肯定是好公司的,所以,他也没问那么多了。

    吴总,张信也认识,50多岁的人,他是父亲的老朋友,有多年的经商经验。

    过了几天,张信就去那里报到。他以为是一家很好的公司,没想到去到那里,他看傻眼了,就一间20多平方的办公室,6张办公桌,一套沙发和一个大茶几。公司总共6个人,两个女的,4个男的,两个女的,一个当会计,一个当出纳。

    那个出纳,大家都叫她叶阿姨,40多岁人。那个会计叫邢金菊,人们都叫她阿菊,阿菊在大学里读的是金融专业,大学毕业后,分配来这里当会计。阿菊身材修长,长得洁白秀气,有一副樱桃眼睛,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

    邢金菊和张信的办公桌正好面对面坐着,可以说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一开始上班的时候,他们面对面坐着,大眼瞪小眼,小眼瞪大眼,反正,你不说话我也不说话,你看我怪怪,我也看你怪怪,就这样两人默默的座着。

    也许是时间久了,他们后来,产生了那种量子纠缠的感情,后来,他们才慢慢说话起来,而且,是越说越多,无所不聊。

    阿菊是当会计的,当然,很清楚公司的情况,张信听阿菊说,当时成立这家公司时,上级拨了8千块钱经费,现在发了几个月工资,也所剩无几了。当张信听到这些时,他感到一片迷茫,觉得很失望。虽然,名义上说是国企,但是,说的难听点,就是一家皮包公司。

    阿菊问了一下张信:“张哥,凭着你父亲的关系,而且,你又是党校毕业,又是党员,为何不去机关单位工作?”

    张信说:“我对机关单位没兴趣,在外面做生意自由,爱怎么过,就怎么过,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而且,我也不习惯那个官场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在官场上,讲究的是关系,而不是能力。”

    官场上的事非,张信是深有感触的,他父亲是个老革命,是个处级干部,由于,他父亲工作兢兢业业,工作成绩突出,经过组织考察,决定提拔,他父亲为市商业局的局长,组织上已经讨论通过了,就差几天时间,任命书就下达了,没想到,那些小人,由于嫉妒,因为,没有提拔到他们,所以,他们就写黑材料,告到上面去,正是这封莫须有的匿名信信,使他父亲失去了,这次机会。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他父亲是一个老实人,工作勤勤恳恳,从来不拍马屁,也不搞关系,更不懂官场上那些权术,因此,对这件事,他父亲也不去交涉,也不去跑关系,组织也不调查,就这样,就是这封诬告信,使他父亲失去了这次机会。所以,在官场上,也许是一件事,一封信,一句话,就会让你一辈子翻身不了。

    张信知道,在机关单位里,虽然个个都面带笑容,好象很亲切和睦,实际上,他们都暗藏杀机,他们之间勾心斗角,拉帮结派,争权夺利。在官场上,如果你没有一定的背景,不懂拍马屁,不懂搞关系,那你一辈子就坐冷板凳吧。

    有一次,他们去出差回来,竟然没有钱报销。张信有点恼火,连到活动经费都没有,你说,这个生意还怎么做吗?所以,他们也不出去搞什么业务,平时都座在办公室里,翘着二郎腿,喝茶,看报纸,瞎扯淡,大谈国内国际的形势,过起了那种所谓的“休闲生活”。

    张信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办公室里,阿菊经常用牙膏帮他洗茶杯,每次都刷得干净明亮,并且,上班时,她会帮张信泡上一杯茶。张信慢慢的感觉到,阿菊很懂得关心和体贴人。

    出纳叶阿姨,看到阿菊人长得漂亮,清秀文静而且,又是一个大学生。所以,叶阿姨很热心的给阿菊介绍对象。

    有一次,一个男人来到了他们办公室,人长得很帅,也很斯文,叶阿姨看到他来了,急忙上前去打招呼说:“小周,你好。你今天来的正好,阿菊也在。”

    叶阿姨对阿菊说:“这是我原来跟你说过的那个小周。”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是叶阿姨给阿菊介绍对象的。叶阿姨叫小周来,是想让他们见上一面,看合不合适。

    阿菊笑笑的跟小周打了一下招呼。就座回她办公桌,算她的账,她好像爱理不理那样。

    叶阿姨帮他冲了一杯茶,小周拿出一包大前门烟,递了一支给张信,又递了一支给吴经理。叶阿姨看到阿菊不理人家,她只好陪着小周坐在那里喝茶,小周看了看办公室说:“你们公司,怎么这么简陋?”

    叶阿姨说:“我们公司没钱,只能简陋一点了。”后来,才知道小周是在政府机关单位工作的。

    小周说:“像这样的单位,呆着多没意思,你们还不想办法调到别的地方?”

    吴经理坐在那里,听到他这句话,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似乎感觉到被人看扁了。

    叶阿姨对小周说:“我们不像你,我们又没有什么背景,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的,说调就调的。”

    小周又说:“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是小事一桩。”

    叶阿姨笑笑说:“那当然了,你有一个当官的父亲,那当然容易了。”

    小周看到阿菊不理他,他也觉得无趣,大概座了半个多小时,就走了。

    小周走后,叶阿姨急忙问阿菊:“你觉得这个小周,怎么样?”

    阿菊说:“就那样。”叶阿姨听不明白,她说什么意思,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搞得叶阿姨一头雾水。

    叶阿姨又笑着说:“如果你看不上的话,下次阿姨再给你介绍一个。”

    “这个帅哥不错呀。”张信座在那里,边看报纸,边说。

    阿菊狠狠的瞪了张信一眼,意思就是,叫你闭上那个臭嘴。

    阿菊说:“谢谢叶阿姨了,目前,我还不考虑婚事。”过一下搞得,叶阿姨不知道说什么了。

    张信对阿菊说到:“人家叶阿姨也是为了你好,想给你介绍一个高富帅,想让你早日脱离苦海,知道不?”

    阿菊听到他这阴阳怪气的话,她翘起嘴巴说到:“谁要你管?”

    张信故意逗叶阿姨说:“叶阿姨,你怎么也不帮我介绍一个美女。”

    叶阿姨说:“小张,你就别逗我了,有那么多女孩子喜欢你,还需要我介绍吗?”

    这时,阿菊也插上一句:“就是,他是吃了碗里的,又想锅里的。”叶阿姨听到后,笑了起来。

    张信说:“叶阿姨,你别听他们乱说,我八字还没有一撇呢,我现在还是孤家寡人。”

    阿菊站起身来对张信说:“你那脸皮真厚,你到底想要多少个?”

    阿菊似乎在暗示他,这里有现成的,你不要,还偏要叫人家去介绍。

    突然办公室电话响了,阿菊拿起电话来,她听到是一个女的声音,是打给张信的电话,她很不高兴把电话递过去,张信接过电话说:“你好,哪位?”

    那边说到:“你好象变得有礼貌起来了?”他一听,原来是何娟打来的。何娟知道,张信从党校毕业后,去了一家新公司。

    张信笑笑说道:“对美女肯定要客气的啦”

    何娟马上说到:“晚上有空吗?我们一起去看电影”

    “什么电影?”张信问。

    “是美国大片,听说很好看,我们一起去看吧。”何娟说道。

    张信说:“那好吧,老地方见。”就把电话挂掉了。

    吴经理在旁边说:“说曹操,曹操到。”

    阿菊一听到后,不知道是吃了哪里的醋,那火气就上来,说道:“你跟哪个美女约会了,还说老地方见呢。”

    张信支支吾吾地说:“是一个普通朋友”

    “什么普通朋友,还说在老地方见呢。”阿菊说道。

    “其实,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就是在我们家那颗椰子树那里。”张信说。张信一下感觉到自己说漏嘴了。

    “哟,在椰子树下约会,真够浪漫的了。”阿菊用调侃的口气说他,并且,搞了一个鬼脸。

    吴经理和叶阿姨听到后都笑起来。张信听到这话后,脸也红起来。

    办公室突然进来了一个人,他和吴经理是老朋友,大家都习惯称他为孔老板,吴经理看到他进来,就开玩笑对他说:“孔老板来了,真是稀客,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孔老板的真名叫孔老三,人们经常开玩笑说他是孔老二的弟弟。

    孔老板说:“这段时间太忙了,经常出差。”

    孔老板主要是搞贸易,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人,门路也多,他比张信大10岁,他虽然只有初中毕业,但是,胆子特别大。他是一个手眼通天的人,他不但在生意场上搞得风生水起,而且,在官场上,他认识很多当官的,所以,他在生意上左右逢源,很擅长做官场生意,在官场上,没有他不敢做的生意。

    孔老板对吴经理说:“有一件生意,你们想不想做?”

    吴经理问到:“什么好生意?”

    孔老板说:“我的一个好朋友是某高校的校长,要把它一部皇冠车卖掉,我们把它买下来,然后,转手卖掉。”也就是说倒卖二手车生意。

    那个年代,能拥有进口车的人,都是一种荣耀。特别是能坐上皇冠的,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

    吴经理吸了一口烟说:“要多少钱?”

    孔老板说:“总共是21万”

    听到这个数字,大家都惊了一下,公司现在连工资都发不起,要知道,那个时候,人均月工资,大概就是100多块钱左右。连到这点钱我们都发不起,哪有什么钱去买车。

    大家都知道,公司没有钱,所以,大家都低下头了,不敢作声。

    孔老板接着说;‘你们不会连到这些钱都没有吧?那以后,还怎么做生意?’他笑了一笑,这种笑,好像是奸笑,也好像是在嘲笑吴经理。

    吴经理苦笑着说;“我们想想办法吧。”

    大家都知道,吴经理是在说安慰的话,其实,大家都明白,公司根本就拿不出这些笔钱。像这样的巨款,想都不要想。

    没坐多久,孔老板也觉得无趣,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反正,大家也不把他这件生意,当一回事,只当是扯淡。

    他走后,大家还是原来的惯例,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瞎扯淡,大谈国际形势。

    突然李志走进来了,他在供销社工作很清闲,他没事的时候,就会来公司跟张信他们喝茶和聊天,所以,跟大家都很熟了。

    李志跟大家打了一下招呼,阿菊走过来,倒了一杯茶给李志,李志很客气笑笑的对阿菊说:“谢谢美女。”

    李志每次看到阿菊,好像整个人都精神焕发,笑容满面,似乎很喜欢她,所以,有事没事的跑来他们办公室,找阿菊说话。

    阿菊突然发现李志手上带一串手链就问道:“你这是什么手链的,这花纹这么漂亮?”

    李志举起手上的手链:“这是黄花梨木做的。”

    这时,张信说:“一说到黄花梨木,我就想起,我小的时候,当时,我父亲当医药公司经理时,那时候他们经常从山上一车车的,拉这些黄花梨木头回来,用来当中药材,当时大家都不识货,所以,也根本没人去要这些东西,有的甚至捡去当柴火烧来煮饭,没想到这些木头,现在这么值钱,要论斤来卖。”

    李志笑着说:“那个时候,你要时识货的话,那你现在就发大财了。”

    张信说:“那个时候,财富就在我面前,可惜没有这个眼光”

    过了一会,李志问到:“我刚才进来的时候,看到了孔老板,你们刚才跟孔老板谈什么生意了?”

    张信把刚才孔老板那桩生意跟李志说了一下。

    张信无奈的说;‘没钱呀,什么生意都做不了,日子难过呀。”

    李志看了一看张信,又看了一看吴经理,看到他们满脸惆怅。

    吴经理对李志说;‘我们单位不像你们单位,你们供销社是老企业,最起码还有点老底吃,我们这个新公司一无所有。说的难听一点,就是社会上说的皮包公司。’

    说到这里,大家都哈哈笑起来。在这困难时期,难得见到大家一笑。也许这就是叫穷开心吧。

    张信想起了,毛公的一句话,无论任何困难,都要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李志看到大家这样,很为难的样子,就对张信说道;‘这样吧,我有个朋友在银行当行长,我改天带你去见见他,至于能不能贷到款,那就靠你的运气了。’

    张信说;‘我听人家说,现在银行贷款要抵押物的,我们现在什么东西都没有,就这几张破办公桌,人家怎么可能会贷款给我们?’

    李志说:“这个我知道,反正现在是死马当活马医,总比坐着等死好吧,去试一下也无妨”

    吴经理接着说:“不要灰心丧气,有机会总要试试吧。”

    于是,张信就答应,改天有空跟李志去见一下银行行长。

    那么他是否能如愿,实现0的突破,下面将会讲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