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小菜一碟 > 第14章 小洋楼

第14章 小洋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看着茹雪苦恼的样子,简博想了想。

    “你们要是能订餐就好。我们都有手机,第三节课课间把想吃的饭发给你们,你们提前做,那不就快多了?当然了,要是能送到学校门口就更好了!”

    说话间另外三份饭做好了,简博接过袋子,说了句bye-bye就一溜小跑出了门。

    看着他高高瘦瘦的背影,想着他刚刚说过的话,茹雪活络的小脑瓜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过了中午忙碌时间,茹雪把她的想法跟舅舅舅妈说了。

    学生们既然都有手机,咱们就来个短信订餐,印上几盒名片一样的订餐信息卡,留下一部订餐的手机电话,在把店里畅销的盖饭标好序号,同学们提前一个小时选择好要吃东西,发个短信过来,到时候茹雪准时在11:50去到学校的围墙外,把他们提前订的餐送过去。

    茹雪的点子得到了舅舅、舅妈的一致称赞,袁兴发更是难得露出了笑脸,许诺月底营业额上去了,给茹雪长100块工资。

    这个主意一经实施,真的给店里带了更多的生意,袁兴发也没食言,月底也真的给她涨了100块工资。

    可惜好景不长,“小状元”的做法,很快就让周围的小吃店模仿起来,没多久,学校周围送餐的越来越多。

    高兴了不多时日的袁兴发又开始埋怨了,没完没了地挑茹雪的毛病,说都是因为她个头小,手脚慢,让性急的学生嫌弃,才弄得订餐的数量大不如从前。

    王玉玲见不得他翻狗脸,气得跟他吵。茹雪不但不喊委屈不回嘴,一边劝舅妈别生气,一边埋着头默默地干活。

    想起那个时候的茹雪,简博的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个瘦小的女孩,干净又漂亮,一双含笑且有些羞怯的大眼睛,真诚地注视着每个人。

    每天背着一个比自己矮不了多少的泡沫保温箱,奔走在街道上,既让人心疼,又让人敬佩,那时的茹雪,就是简博心里一道特殊的风景。

    “小状元”是他们相识的地方。很多时候简博总是想,他和她到底属于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呢?反正他是见她第一眼,就记住她的样子。

    只是不管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这份情如今就这么尴尴尬尬地横在这里,没法让人释怀。

    游戏又一次起了安眠药的作用,简博一觉睡到自然醒,上网回复了一些工作上的杂事,便开车去了爷爷奶奶家。

    简家住的是一栋上个世纪初建造的,坐落在五大道的英式小洋楼。它是简家的祖产。

    ‘wen’革时期,曾被几户人家占了十多年,后来落实政策,房子就又归还了简家。简博就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

    这栋已有百历史年的小洋楼,如今看来非但没有迟暮的落魄,相反却带着沉香的贵气。

    因为历史、人文及所处地界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它的市值早已涨到高不可攀的地步,可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简家人而言,它不过就是个房子,是他们的家而已。

    简奶奶昨天就知道孙子今天中午要来家里吃饭,特意让家里的保姆秦姨早上过来时,去菜市场捎一只新宰的鸡,要亲自给他煲汤。

    简家祖辈是广东人,即使在北方生活多年,在饮食上还是保留了很多粤地的习惯。

    简奶奶虽然祖籍是在北方,可却在幼年就随着父母去了广州,一直到大学毕业读研究生,才又回到北方生活。

    作为职业女性,简奶奶家务活样样拿不起来,唯有煲汤的手艺实属上乘。

    简博这段日子忙得不可开交,就算偶尔回天津,多半也就是到老宅陪爷爷奶奶坐个半个多小时,平日里就靠着电话、微信视频保持联系。

    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小半年,老两口对大孙子的想念也是与日俱增。简爷爷上午要去医院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临行的时候特意叮嘱老伴:

    孩子好久没来了,见了面多说些他爱听的,那些让人不愉快的话,就先不要说了。

    简奶奶虽然不耐烦地怼了老伴几句,可心里还是把它当成了事。孙子从小跟着他们老两口长大,长成了比他们企盼得还要好的样子。

    要说缺憾,就是个人问题处理得不理想,走了弯路,关键是至今也调不到正道上来。

    想起这事,简奶奶就烦。前一段和老同学一起为孙辈们牵了次红线,以为那个叫闵安安的女孩,能把这个一根筋的孩子拉回来。毕竟那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品貌兼备,跟茹雪的比起来,就是天壤之别。

    或许就是这个天壤之别,才让这个看起来别提多合适的姻缘,也只能停留在“看起来”。尽管骄傲的闵安安放下身段主动向简博示好,尽管简奶奶软硬兼施,又哄又闹。

    想着心事,简奶奶一边叹气,一边给孙子煲汤。汤煲好了,孙子也到了。

    喝着奶奶亲手煲的花旗参鸡汤,简博的魂儿一下子就到了家,心里的那份满足也是无法言喻。

    爷爷和奶奶在天津的医疗卫生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简爷爷一生致力于心血管外科,救人无数,临床经验丰富,就算退了休还常常被各大医院请去会诊;简奶奶在医科大学教书,著书立说,桃李满天下。

    老两口忙碌了大半生,一辈子不知道享受为何物。如今都已经80多岁了,生活还是过得充实,即便没有像以前那么大的工作压力,依旧还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活到老学到老,生命因此而充满了活力。

    简博在简奶奶的注视下,喝完了汤,还没来及喘口气,秦姨端了刚烤出炉叉烧酥过来了。

    当年简博的爸爸、妈妈出国了,简爷爷、简奶奶又要上班又要照顾不满三岁的小孙子,真是分身乏术,当务之急就是得请个做家务又顺脚带孩子的帮工。

    秦姨就是那个时候来的简家,一晃在简家做工也有小三十年。

    秦姨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18岁上山下乡去了内蒙,24岁选调回城,顶替妈妈,到天津市最大的棉纺厂的当工人。

    工作来之不易,好强的秦姨很珍惜。十几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技术能手,劳动模范,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终于一路从工人提拔成了以工代干的车间主任,本以为前程一片大好,却赶上体制改革,工厂倒闭了。那年秦姨刚好36岁,本命年。

    生活就这么无情地暴击了秦姨。丈夫老刘跟她同在一家企业做工,厂子黄了了,两口子一起失业。

    上有老下有小的岁数,拿着有数的遣散费,两人一天也不敢耽搁,必须得马上找到工作啊!

    可又能干什么呢?没学历,没本钱,往四十奔的人,也就只能拼尽着最后的一把子力气养家糊口了。

    从车间主任到保姆,秦姨不是没有过不甘或困惑,但很快她就想通了,靠劳动生活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更何况她命好,一下子就进了简家的门。

    简家夫妇俩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表面看起来有些孤傲,很多世俗的客套和礼貌也不甚了解,刚刚接触到他们的时候,,或许会让人觉得他们不是那么亲切,不那么好相处。但只要你和他们一处,必会被他们身上的简单和质朴打动。

    从到简家的第一天起,秦姨就知道自己来对了地方,简家爷爷和奶奶都是这世上难得的大好人。

    如今的秦姨也已经过了60岁,也当了姥姥。从中年到老年,她陪着简爷爷、简奶奶一起老去,陪着简博从幼儿到成年。她和他们之间,早已不是什么主仆的关系,他们是彼此的亲人。

    当年秦姨60岁的生日,简博刚成立了工作室,完成一个大项目,风尘仆仆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在天津最高档的五星级酒店,给秦姨办了场风光的生日宴,不光如此,还给从没出过国的秦姨和刘叔报了个新马泰的豪华团。

    那天简博抢了秦姨女儿,他的刘敏姐姐的风头,把老太太感动得直掉眼泪,心想着,这孩子,真是没白疼啊!和爷爷,奶奶一样,都是善良,厚道的人。

    跟简奶奶一样,知道简博今天来家里吃饭,秦姨也是从昨天就忙乎。冰糖炖肘子、清蒸鱼、上汤娃娃菜,还有茴香虾仁饺子,看似谁也不挨着谁,可样样都是简博最爱吃的。就连这刚刚端上来的叉烧酥,也是专门给他烤的。

    秦姨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进了简家后,为了照顾他们的广东胃,她真是没少下功夫,特意买了菜谱跟着学。如今的她,做起粤菜也算颇有模样,其中以叉烧做得尤其地道,叉烧包、叉烧酥,简直不逊色大酒楼。

    简博最喜欢这个味道,逢人便吹:我秦姨做得叉烧全球排名no1!

    点心还带着热乎气,简博三两口就干下一个,简奶奶和秦姨面带慈祥的微笑,眼盯眼地看着他,那神情让简博觉得异常好笑。

    “两位,没见过帅哥吃东西吗?”

    这次轮到奶奶和秦姨笑了。

    “不要脸,哪儿帅?我怎么不知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