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贾家
一口馒头一口菜。
说实话,许大茂原本是南方人,更喜欢吃大米饭为主食。
但是,米饭不适合拿出来用。
现在的四九城,高端一点的,基本上都是面粉类食物,也就是白膜(白馒头的一种)。大米的粮票都少的可怜。
同样,在南方的市场上,则是大米和大米粉居多,面粉类相对较少。
何雨水小口小口的喝汤,还不忘眯着眼睛:“哥,太好喝了。比之前做的都好喝。”
许大茂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为什么。
不过是鱼汤略微加糖,更增加了一点甜度。
甜,等于幸福,没毛病。
千万别加多,不会控制用量,干脆不加,鱼汤也会甜。
加多了,就毁了,糖会发腻的。
川菜和鲁菜,气味上是稳稳压过其它菜系的。
尤其是川菜,在现在几乎成了重口味的象征。
估计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川菜的配料特别多。
其次就是鲁菜,没有川菜的重口味,但是配料多,菜系的大部分味道都是一等一的。
所以,国宴上,大部分菜系,都归类到鲁菜身上,以至于老外有种错觉,鲁菜等于中国菜。
其它的菜系,基本上是配料上会少上一些,更多的是地域限制了菜系的发展。
味道排名第三的,应该是徽菜或者苏菜,不过一般人都分不清他们之间的具体区别,实际上很多菜是共同的。
古之金陵城,汇集天下食材,所以苏徽菜系也是汇集天下食材之大乘,食物很棒。
汇集天下食材的菜系,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实际上差别真的不是很大。
60年代的川菜,也并没有像二十一世纪那样标新立异,一个劲的加麻加辣。
实际上,川菜、苏菜、鲁菜三系的大厨,包揽的整个国宴。
后来,为了体现所谓的特色,越走越偏,口味越来越怪,渐渐地脱离了原本。
浙菜的特点,就是尽可能的激发食物的原本味道。
代表性的杭帮菜和魔都菜有一个类似的做法,加糖。
千万别拿后来的浙菜或者魔都菜去比较,那些厨师已经走火入魔了,什么菜都加糖,腻的不行。
加糖,是以前浙菜脱颖而出的秘诀。
在古代,糖,是一种比食盐还精贵的东西。
哪怕到了二战,糖,依旧是一种战略物资,而不是调料。
当人体的舌头,在品尝到糖的甜味时候,会有一种幸福感觉。
浙菜或者说江浙菜的精髓,在于激发这种幸福的感觉。
所以,虽然这种菜看起来普遍清淡,但是大部分人都是爱吃的。
至于二十一世纪,走火入魔的菜系,就是纯粹甜的发腻。
大饭店千万别考虑,不根没有什么特色。
反而某些小店,一道平平无奇的红烧鲤鱼,看似平淡,但是味道十分鲜美。
秦京茹没有想那么多,她只是安安静静的吃饭,然后感慨,真好吃。
再多的词汇,对于她来讲,已经无法描述了。
四合院,中院,贾家。
桌上是一脸的沉闷,秦淮茹看着自个的儿子,最终还是骂不出口。
“先吃饭吧,饺子快凉了。”
也许,她唯一能被人赞叹的优点,就是努力的将三个孩子拉扯长大。
今天是元旦,她也努力的去割了半斤肉,给三个孩子改善伙食。
贾张氏则是开骂了:“满大院都不是东西,就让那个小白眼狼欺负我们老贾家。”
“他凭什么要我们家赔钱?凭什么?”
贾张氏也只管关上门的时候痛骂,然后解气,却很少去外头大骂。
关上门,在家里骂人,诅咒人,那是你自个的事情,别人找上门,也是你有理。
在院子里或者在外头骂,被人抓到了,是要挨打的,吃亏的是自己。
所以,她贾张氏,精明的很。
她是精明,也很短视。
长辈的一言一行,都会无形中影响自家的孩子。
秦淮茹三个孩子没良心,很大程度上就是源自于贾张氏的奇葩三观认知。
还有一部分是秦淮茹本身,她也是奇葩。认为这一切正常,造成了三个孩子从小三观奇葩。
许大茂并没有针对棒梗的意思,而是对这种行为极其的厌恶。
偷鸡的行为,不亚于一个宅男被偷了心爱的手办或者高价组装的电脑。
上门抢东西,这个事情就不用讲了,碰瓷都没他过分。
家是温暖,安全,避风港。
家都不安全了,这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安全的?
所以,他当时才会怒不可遏。
后来,二大爷给他台阶下,也就顺理成章的答应了。
他并没有考虑要榨取秦淮茹多少钱,而是要让棒梗别招惹自己。
棒梗满脸的仇恨,是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住的。
他要报复。
不管对方是傻柱,还是许大茂,亦或者两人。
他发誓,一定不让他们好过。
他已经13岁了,慢慢的懂得了蛰伏,他很聪明,也善于伪装自己。
四九城的元旦,天已经黑了。
傻柱和于海棠也早早的入睡了。
毕竟没什么娱乐活动,晚上除了摸黑造人,还能干嘛呢?
说悄悄话?
何雨水从后院走到中院,才发现,哥哥已经睡了。
这都什么事情啊?
哥哥不像哥哥,让她十分的郁闷。
秦京茹则是没有和许大茂订下什么名分,也没有过门,所以选择和何雨水住一起。
其实她今天本来背着一包衣服过来的。
如果许大茂把她抛弃了,这衣服就还给他。
现在,看样子是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