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方孝孺第十族,朕杀不得? > 第69章 朱棣登基,王守敬上任宁波府

第69章 朱棣登基,王守敬上任宁波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奉天征讨将士,数年以来,从朕征讨,披坚执锐,栉风沐雨,忠义奋发,屡战屡胜,翊辅成功,勤劳多矣。”

    “简在朕心,宜速论功升赏,用酬前劳。”

    “山林隐逸,怀材抱德之士,有司询访以礼敦请赴京,量才擢用。”

    “其有志尚闲逸,不愿出仕者,具名奏闻。”

    “鳏寡孤独,有司依例存恤,毋令失所。”

    “民年七十之上,及笃废残疾者,许令一丁侍养。”

    “有饥寒不能自存者,官为赈济。”

    “……”

    浩然之声,传遍神州大地。

    朱棣登基称帝,废除建文年号,今年(1402)延续为洪武三十五年。

    明年,则为“永乐元年”。

    盛世的气息,扑面而来。

    无论是朱棣的五次北伐,还是编撰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都是大明王朝的璀璨。

    这种光耀万古的辉煌,不是方孝孺能够理解、明白的。

    王守敬等待这一时刻,已经很久了!

    好似浩瀚的古卷,一点一滴地鲜活起来。

    靖难之战的阴霾,从百姓的头顶散去。

    而真正的大争之势,才刚刚开启。

    王守敬轻装简从,慷慨地奔赴苏州,一名清隽的士子,携好友至交相迎。

    不是廖铭,又是何人?

    江南的清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王守敬的面前。

    澄澈天空,朗朗干净。

    廖铭拱手一礼,振奋道:“志恒!”

    他左顾右盼,突然有些失望。

    “兄长怎么没来?”

    “广钟还要安顿先生的家眷,处理一些琐事。”王守敬解释道。

    “原来如此。”

    廖铭又追问了京师发生的一切,王守敬逐一回答。

    二人恃酒放旷,将积郁的情绪抛至九霄云外。

    王守敬担风袖月,游览姑苏胜迹。

    至妙智庵时,触景生情。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破败的妙智庵,独有一种幽静、神秘的气派。

    姚广孝便出身于此。

    王守敬心中轻快,脚步轻快,与廖铭无话不谈。

    他们畅谈名士典故,风雅至极。

    谈及著名的寺庙,寒山寺榜上有名。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一诗封神。

    连带着寒山寺,都成为了姑苏的标志。

    廖铭陶然忘倦,发自肺腑道:

    “志恒雄姿英发,筹策迈伦,必然能够富国强兵,使大明内无动揺、民安如故。”

    “与志恒论古谈今,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翌日,二人依依不舍地分别。

    临行前,王守敬将方孝孺的著作交给了廖铭。

    “好生研读、保管,这是广钟对你的期许。”

    廖铭感激涕零。

    王守敬抬头望扶光,扶光在东,路的方向也在。

    想要圆满地解决事情,必须获得足够的权势。

    现在的他,还是太稚嫩了。

    成长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接下来的路程,王守敬神思涌动,一路寒林疏水。

    江南一派萧瑟、单调。

    只有途径杭州,王守敬才感受到车马喧嚣的气息。

    大明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没有经过官府的许可,不可能离开本县。

    经济怎么可能活跃起来?

    为了方便官府管理,硬生生压制县、府、布政使司之间的交流。

    在王守敬看来,弊大于利。

    他没有在杭州逗留,直奔宁波府而去。

    宁波府在元时称庆元路,后改置明州府,洪武十四年更名宁波府。

    洪武时期,能够和淮西集团抗衡的党派,被称为浙东集团。

    浙东集团的名声,并不是太好。

    苏松地区、江浙地区为大明赋税重地,这些地区出身的官员,禁止进入户部任职。

    《明史食货志》记载:

    “而司农卿杨宪又以浙西地膏腴,增其赋,亩加二倍。”

    “故浙西官、民田视他方倍蓰,亩税有二三石者。”

    “大抵苏最重,松、嘉、湖次之,常、杭又次之。”

    后来江西的一些地区,也加入其中。

    “近来两浙、江西之民,多好争讼,不遵法度。”

    “有田而不输租,有丁而不应役……”

    令人无法评价。

    王守敬认为,富裕的地区多交税,是应该的,是必须的。

    但同样的一亩地,比别的地区多缴纳好几倍的赋税,那就是脑子有大病。

    统治者都费尽心机,和种田的百姓争利。

    王朝还有什么未来?

    到了收商税的时候,突然来一句“怎能与民争利”……

    刨根追底,还是收百姓的税容易,收士大夫的税难。

    后来的鞑子皇帝雍正,做到了官绅一体纳税,结果被士大夫骂惨了。

    大明唯有迈出“土地税收”的怪圈,才能可能打破命运的枷锁。

    商业运作,是一种最简单的办法。

    禁海,只是肥了走私的豪绅,根本不可能完全禁止。

    王守敬还没有抵达宁波府,就被张辅带着数百骑兵拦截了。

    他们甲胄森然,带着一股凛然的气势。

    为首的张辅,更是神威纠纠,威严逼人。

    左伯无缘无故被吓了一跳。

    王守敬见过张辅,因此认得出来,他主动上前施礼道:

    “见过张将军。”

    “王知府,你可算是来了。”张辅激动道。

    他收到朱棣的密信后,整宿睡不着觉。

    终于盼来了这位财神爷。

    可见了王守敬以后,张辅怎么也开不了口。

    最终一脸威严地憋出一句:

    “宁波府还欠我们十万两,请王知府尽快筹备。”

    王守敬和煦地一笑,使人如沐春风。

    “张将军放心,这是下官的职责所在。”

    “那就好,那就好。”

    看到王守敬如此坦荡,张辅反倒是不好意思起来。

    王守敬则是心疼张辅。

    这么一位名将,最终的下场却十分凄惨。

    他一世英名,都随着土木堡之变而葬送。

    “张将军。”

    “不如与我做一个交易,如何?”

    王守敬诚恳地望着张辅。

    “什么交易?”张辅好奇道。

    “宁波府负责支撑昌国卫、宁波卫等沿海卫所一切军费。”

    “张将军负责市舶司所有船只的护航。”

    王守敬语出惊人。

    张辅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此话当真?”

    张辅如在梦中。

    “护航、剿匪的船只,也由我们免费提供。”

    王守敬初来乍到,就秀出了自己的财力。

    张辅怎能不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