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敦煌 > 第2章 不为人知的战争

第2章 不为人知的战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天宝十年九月,长安城西。

    日暮时分,西域来的商队和出游的贵胄家眷们都要加快行程,要赶在城门关时到达。商队还好说,千里迢迢而来,风餐露宿,多等一晚也没事。可是这些家眷就不同,此刻阴云阵阵,西方尤为沉重。这时快下雨了,所以那些家眷们必须在雨前入城,好好的回府后美美的泡个温浴。还没多想,只见一个黑点飞梭而过,带来一阵狂风。

    一骑从西边疾驰东向,身后飞扬的尘土让官道两侧的路人无不侧身怒骂。可抬眼看见骑士背后猎猎作响的黄旗后,赶紧捂住嘴巴,也不知道是尘土呛的还是吓的?只得继续前行,丝毫不敢做声。长安城的居民都知道,这种黄旗绣的一条青龙,是朝廷八百里加急文书的标志,就连一些为祸一方落草的绿林豪杰,见了也得退避三舍。只见骑士到开远门外,却没有进城,反而提缰往北而去。

    天快黑了,骑士胯下的良驹喘息愈来愈重,唇边的白沫从彬州时就已经有了。若不快马加鞭,那他还没到兴庆宫就已经累趴在长安城内。军情紧急,也顾不上那么多,只得绕城东去,从通化门入城。通化门距离兴庆宫也就一刻时间,这匹西域宝马是从陇南驿站换乘而来,脚力非凡,也是这京畿道内官道通畅,不然还未到长安就得中途换马。天刚向晚,路人不多,马鞭已经被骑士抽的鲜血淋漓。汗血马,汗血马,血汗交融一起,才是那千里良驹残酷的写照。

    远远看到兴庆宫门,扔掉马鞭,双腿一夹马腹,疾驰到宫门。还没等拉缰,前蹄一个趔趄,连人带马滚落到宫门。值勤的龙武军赶紧上前,扶起骑士,只见他用最后一口力气说出:“紧急…军……情。”说完便倒向一边,试试鼻息,人已经没气了。队正见状,不敢怠慢,急忙将军报送去宫内。

    皇帝这会未在宫中,此刻正和贵妃娘娘在骊山泡温泉呢,听说这温泉泡浴对肌肤好,所以一年当中,多半时间皇帝都会在骊山陪着她。此刻,在凸出山崖的一处汤池里,水汽氤氲,依稀可见的一片片玫瑰花瓣,传来阵阵异香。伺候的内侍们都已经退到楼下,只有那随风的薄纱,遮住汤池里一处春光。

    一声轰隆隆的雷声从长安传来,汤池内也传来一声惊呼,随后听见某件东西连续跌落的声音。吓得近侍赶紧跑上汤池,还没等到近前,就听见皇帝的声音。“没事,下去吧!娘娘因为雷声受到惊吓,失手掉了一个酒樽而已。”一众内侍只得退下,突然头都仰向天空,感受那淅沥沥的凉意。

    一阵急促的鼓声这会从山下传来,这是中书省在皇帝的授意下专门在骊山下的官道所设,若有紧急情况立马擂鼓。根据鼓声的不同,传递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这会的鼓声应该是有紧急军情。玄宗这时也顾不上与贵妃在水中缠绵,急急唤来内侍更衣,大喊让高力士派人去查看是什么情况?贵妃出来后,玄宗笑着拍着她的手说道:“没事,你先回飞霜殿休息,朕看看就来。”

    不时,一个内侍骑马跑进华清宫,看到高力士,急忙拉缰停马,滚落马下。“李静忠,你不在东宫伺候太子,急忙跑到华清宫做甚?”内侍吓得赶紧跪下,手捧一个竹筒,大喊:“急报,安…西…军报。”说完赶紧俯身于地,手里那份军报显得更高了。高力士尽管不太待见这个名叫李静忠的小太监,可是也不敢耽误,赶紧抓起那份军报就转身匆匆跑向羡鸳池。

    还没到地方,就看见皇帝的銮驾走向这边。刚才山下鼓声急促,高力士第一想到的是有人作乱,所以赶紧带人先去查明情况。最近周边各国来使频繁,很多没听过名字的国家也来了,尤其是西方国家特别多。坊间传言,跟高仙芝率军西征有关,大秦来的商队足足有几百头骆驼,听说大部分都是给皇帝的。其中两头骆驼的那个装了两尊石像,是赤裸的少男少女,引得长安一些痴儿从城门跟到驿馆。第二天,满长安的人都知道那两尊石像送到了兴庆宫内。第三天,大秦来的副使被人射杀于怀德坊东侧坊墙,紧挨西市。京兆府最后只在现场发现了一张弯弓,一支箭矢,其他的什么都没有。最后没办法结案,只得定性为:仇杀。

    明眼人都知道,大秦的商队刚来长安不久,怎么会有仇家呢?中书省官员们想到的,多半是大食派来的刺客所为,破坏大秦与大唐的和谈。这个传言是大秦的商队刚过玉门关就有了,也不知道是谁传出的?旬日之间,就传的有模有样。说是大秦遣使带众多礼物而来,是为和大唐商议,东西夹击大食,瓜分其国。最近西市闹得厉害,斗殴群架更是一日数次,多半是景教和大食教徒之间。有严重者,已经到大明宫和兴庆宫萧墙上刻上各自教宗圣言,陈玄礼巡视看见后,加强巡逻,训话执勤士卒:抓到人后,直接斩首;视而不见,全队皆斩。

    有些事,皇帝是不需要知道的,但是作为皇城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总管,必须把一些事在皇帝知晓前处理好。所以最近长安城内的一些胡人骚乱事件,京兆府都会备一份送到骊山,胡人叛乱掀不起什么风浪,可若是宗教教徒闹事,那就不简单了。谁知道那些疯子会为了他们的真神会弄出什么动静?

    听闻是安西军报,高力士还没到羡鸳池,皇帝已经急步过来了。接过高力士手里的军报,顺手拔掉筒塞扔在地下,吓得高力士赶紧退到一旁。还没等高力士躲好,玄宗扫了两眼,就赶紧卷好,冲着高力士喊道:“回宫。”

    不消片刻,内侍们已经整顿好銮驾走来,待伺候好皇帝登上銮驾,高力士准备准备好,只见皇帝掀开帘子说道:“力士,你先回长安,诏右相李林甫、兵部侍郎杨国忠、太子三人,即刻到兴庆宫龙堂议事,不得有误。”高力士立马唤一内侍牵来马匹,起身挥鞭,飞奔长安而去。

    兴庆宫,龙堂内。

    适时,已经亥末,除了太子都不知道为何皇帝深夜召唤几人入宫。殿中所立三人,两人来回踱步,只有太子望着顺屋檐而下的水帘出神。长安城十月的秋雨已有些许寒意,潇潇雨下,似有悲鸣之音。杨国忠这时停下走到太子身边,拱手行礼后,到太子身侧,小声问道:“太子殿下,陛下召我等入宫,是否和安西军情有关?”太子顿时惊愕的看着杨国忠,随后也就释然,现在的他也有一个兵部侍郎的头衔。自从五年前杨太真被册封为贵妃后,杨家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现在的杨家差不多个个有爵位。就连贵妃娘娘的几个姐姐,也都是诰命夫人。就说现在的杨国忠,是御史中丞兼兵部侍郎,有传言称,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将供职中枢,剑南节度使的空缺也马上是他的了。

    高力士看着殿下三人,眼中浮现出一抹愕然,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杨国忠会跟太子一起。朝中皆知。太子与右相政见不合,十来年明争暗斗不知多少回,已经是水火不容的地步。杨国忠这时亲近太子,呵呵!内有贵妃娘娘,外有太子殿下,看来老哥奴右相的位置坐不长喽!

    “陛下到!”一声尖锐的嗓音打破了殿内的宁静,三人赶紧按部就班站好。太子在左,两人在右。皇帝在内侍的搀扶下,缓缓走向御座,三人低头可以看见皇帝身上的雨水滴落石板,看来皇帝也是风风火火的赶回长安,也顾不得更换常服就到大殿。高力士已经急步到座下,抬手唤过众人,扶着皇帝登上御座。

    “你们都起来吧!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多虚礼。”待几人起身立好,皇帝示意高力士御案上的军报递给几人,然后坐好。“你们三个都看看,说说你们的看法。”

    由于东宫内侍往华清宫送的军报,估计太子已经知晓西域军情,所以高力士直接将手中文书传给李林甫和杨国忠。李林甫事先不知道文书内容,打开后扫了一眼,大惊失色,与杨国忠对视一眼后,接着往下看去。只见文中所写:

    皇帝陛下圣安,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奏报:

    天宝十年五月,臣率领安西军两万余众,以康国暗藏石国王子为由,出征康国。行军两月,途中葛逻禄部一万人协同,至石国以西怛罗斯与大食军队遭遇。大食似有东征之象,十数万大军已集结于怛罗斯西火寻国,伺机而动侵我西域。首日,大食军队同石国余孽千人与我军对阵,开始弩弓对射,后骑步交锋半日而还。次日,大食军队悉数上阵,我军不得已全面备战。激战一日,葛罗禄部损失惨重,退至后军,我军险胜,稳守营寨。随后几日,大食数次进攻,都被我大唐击败。安西军损失三千余人,敌军横尸遍野,怕有三万多人。是时,敌方有俘获我军将士,皆以利刃剥落头皮,悬尸于阵前,意欲毁我军志气。众军见此,无不悲愤填膺,瞋目切齿。战后,袍泽之间割下敌首,营外筑京观数垒,敌军见状不敢上前,只得以强弩袭扰我军。五日,后军葛罗禄部突袭我军,大食军队趁势而攻,我军败走,损失惨重。最后只有五千余人随臣平安返回西域,军中司马最后统计:我军损失一万四千七百余人,敌军应该是八九万左右,麾下陌刀队全营战死。请陛下再征调五万兵马于安西,重组陌刀队,若有三万陌刀手在,臣定在三年之内再征大食。破其国,绝其苗裔,献敌酋首于陛下阶前,一雪安西军之耻、大唐之耻。

    皇上圣鉴训示谨

    安西都护府高仙芝

    天宝十年八月

    李林甫与杨国忠看完后,顿吸一口冷气,军情紧急,可没想到会如此严重。按高仙芝所说,现在安西都护府的驻军只有不到三万,不仅要节制西域诸国,南防吐蕃,现在还有西方大食侵国之患。士卒确实捉襟见肘,若是大食这会大举来攻,西域诸国望风而降,那安西都护府数十年经营都将毁于一旦。

    “陛下,臣请治高仙芝败军之罪,丧师辱国应该押回长安,待大理寺会审后,公之于众。”李林甫最先开口,右相负责中书省政务事宜,西域军情应该先由兵部呈中书省,再由右相呈给皇帝。高仙芝直接将军报呈送到兴庆宫,已经是僭越,所以李林甫最先发难。

    杨国忠在李林甫后面,听完吓得一身冷汗,这个右相,对藐视他权威的人如此狠。“陛下不可,若如李相所言,押回高仙芝,那安西军就会随时覆灭。大食新胜,定会率军东征大唐,那时安西都护府没有主将坐镇,不用大食军队,西域诸国就会联合进攻安西军,作为贺礼恭候大食。臣建议,高仙芝继续坐镇安西都护府,北庭、京畿、朔方各地调五千兵马,共计两万人到龟兹,归安西都护府节制。五万兵马,有高仙芝坐镇西域,估计大食东征也三思后行。”杨国忠看过军报,高仙芝虽说是惨败,敌方的损失也不少,一万五千人就杀敌八九万人,一比六,大食估计想要再次东征,还不得倾国之兵。

    “太子,你的看法呢?”听完两位臣下的,说的句句在理,可还美中不足。李林甫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哼!杀了高仙芝,再派一个不通西域的人去吗?那只会乱上加乱。杨国忠虽然做法稳妥,可是太过劳民伤财,两万大军路上的花销就不知道有多少?还不算与大食战死那些士卒的后续抚恤事宜。西域现在不能乱,年后高仙芝说起的大食威胁,看来并不是危言耸听,不然葛罗禄部怎么会轻易反戈。

    “父皇,儿臣以为我们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化解西域危机。”话刚说完,李林甫和杨国忠都不可思议的看着平时懦弱的太子殿下,就连玄宗这会也放下驱寒的姜汤。连忙说道:“说来听听。”只有李林甫冷笑着,看你能说出什么高见,哼!

    “父皇,自从大秦商队开到长安后,坊间多有传言,说是大秦此番前来是与我大唐结盟,东西夹击大食。我们何不在这方面做文章,请长安城内各国使节与五品以上配鱼袋的官员赴宴,对外就说是宴请大秦使臣。宴请三日。每次宴会完后,留大秦使臣稍息片刻,然后立马送大秦使臣出长安,再由儿臣出面在西门外送别。这样,大食在长安的商队和细作会立马出长安回国示警。那时,就算大食想侵我大唐,也得量力而行。”

    “果真如太子所言,那天下诸国岂不是尽在太子掌握,如指臂使?”李相这句话太歹毒了,言下之意,就是过于自信。真如太子所言,若诸国在手,那御座上的那个位置还会远吗?

    “右相,你孟浪了,太子还没有说完,你插什么嘴?”说完便慈祥的看着太子,示意太子继续说下去。心想到,这个孩子终于长大了。

    “安西都护府的军报上也说,我们之前和大食在石军境内遭遇,两国并没有对彼此宣战,所以还有回旋余地。所以我们和大秦之间的结盟也就虚虚假假,只要大食国当真就行。所以安西军马不动,命高仙芝可当地募兵一万,继续驻守龟兹。大食不来袭扰,那就按兵不动,大食若来,只要坚守两月,我大唐将有数十万大军增援。安西军新败,诸国心思浮动,父皇当命高仙芝整顿军备,对待叛徒葛罗禄部应当灭国。让西域各国和大食知晓,即是我军败回,仍有一战之力和灭国之威。若大食仍有东征大唐之心,我大唐可选一物或一将震慑其野心。军报所言,陌刀队全营覆灭,应该是阻击追杀的骑兵。陌刀的杀伤力,那可谓是万军不可敌,可是总不能送把陌刀给大食。所以具体的是什么?儿臣还没有想好。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此物必须提现我大唐兵戈之利,国力之强,以彻底断绝大食东征大唐之野心。”皇帝不知道的是,太子命李静忠送军报去华清宫时,就有东宫侍读开始出谋划策。既能说出对策,又避开与边军将领亲近的嫌疑,所以此言一出,玄宗甚是欣慰。

    “那就诚如太子所言,高力士,按太子谋划给高仙芝下诏令。至于所言震慑之物,那就由朕想办法。此事已定,你们都退下吧!朕乏了。”说完就摆手让他们退下,自己在御座上撑着脑袋就眯眼睡着了。高力士赶紧唤来内侍,背着皇帝送到后宫安歇,自己则拿来纸笔,以皇上的口气写好诏令。盖好大印,递给内侍,连夜送到兵部,不得有误。

    兵部值守官员看到皇帝的诏令,八百里加急送往安西都护府,不得有误。也不知道文书是什么内容,看如此紧急,只得赶紧写好通行文书,命一驿卒连夜出发前往龟兹。长安城开远门外,一个骑士骂骂咧咧地消失在这茫茫雨夜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