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87章
待严卿知道消息的时候,那满腹言语思绪万千,却是半天都说不出话来。独自一人惆怅了许久,只觉得这就是自己这辈子走的最错的一步棋。
一步错,步步错。如今便是后悔,也无济于事。
如今,众人都已经转向姬念投诚了,唯独他一人强撑着,那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一群人都没能让姬念改变主意,光凭他一个?严卿自问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其实,严卿和一众老臣的打算并不难明白,而眼下的情形,便是方原那等直肠子的也都看清楚了。
不过,方原是个热心肠,就是现在人人都不想与严卿打交道,他亦毫不避讳,还特意跑来劝解严卿。
“严叔,事已至此,你又何必再强求呢?我也曾私下里听大家说起过,长公主的新制挺好的,他们也没有不满意的。毕竟,眼下还能有官做,有命在。只要不出错,做得好,日后还有升官的机会。你与长公主服个软,你是三朝元老,长公主为人宽厚,她不会为难你的。”
方原是个直肠子,不会说谎,为人也厚道老实。只是,他现在说的这些劝慰的话,无论哪一句在严卿看来都是在往他的肺管子上捅,还一捅一个准。
不过,这时候严卿没有生气发脾气,只是不住的叹息。
所有人都是被姬念的手段给震慑到了,她再给点小甜头,众人只会庆幸欢喜,然后安于现状。这就是姬念所想要看到的,众人已经在不觉间接受了她所谓的新制。
至于方原说姬念为人宽厚,严卿是真不知道这好好的年轻人眼睛是什么时候瞎的。
她若宽厚,那世族们流的血,那一颗颗落地的人头又是哪个布的局、下的令?
“罢了,难为你来一趟。我明日便去见长公主。”严卿妥协叹息道。
方原立时眼睛一亮,他居然说通了严叔,太好了!
等方原欢欢喜喜的离去,严卿才感叹也正是他这样纯善没有心机的性子,否则他那日让他给姬念去送文书,只怕是要害了他的性命啊!难为他为了劝解他,还特意来这一趟。
于旁人,譬如那些老臣们,严卿自认是没做过一点对不住他们的事。他们向姬念投诚也是大势所趋罢了,怨不得人。严卿亦不觉得愧疚,只是他因着前头派方原去给姬念送文书,险些害了他的性命。
虽然眼下方原好好的,可严卿也过不了自己心里这关,便随他的愿打算去见姬念了。
却说姬念那头,她好不容易偷得一时半会的空闲,与公子慕一道听师渊奏琴。可惜空闲的时间总是特别的短暂,卫闻郗安两人筛选过的人便到了。
自打开始推行新制的这些日子以来,姬念每日都会空出半天的时间来见卫闻郗安两人筛选出来的人才。
而且,自打他们揭下纳贤令的那一刻开始,姬念手底下的人便已经开始秘密搜集这些人的各种信息了。只是因为时间和人手的问题,有不少还没有做好排查。
不过,能连着过了卫闻和郗安这两人的关,还在姬念面前走一遭都能稳得住的,姬念也不吝惜先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小官做做,看看情况罢了。
只是,她这一次见到的人里有一个特殊的人。
那个人叫韩当,这个□□是晋国六卿世族韩氏的韩。
韩氏因当家人韩传溺爱纵容儿子,从而犯下大错,以至于险些抄家灭门。韩传用自己的一卷秘密帛书换来了家中的一条生路,举家被流放。而韩当则是韩氏旁支的子弟。
韩传唯有嫡出一子韩叙,因犯下许多大错,最终被判处极刑,韩传再是伤心难过也无济于事。
六卿必须被清除出朝堂,这是姬念一开始便已经决定好了。等到韩氏和荀氏的时候,这两家都是被不成器的儿子给连累的,韩传荀申的一世清名也都搭进去了。
只是,姬念看重人才,觉得韩传荀申尚有可用之处,在送他与荀申流放的时候,对两人稍加点拨。两人虽儿子身死,但究其原因都是罪有应得,怪不得旁人,因此也还想对晋国尽一份心。
韩传当初进献的秘密帛书尚未完成,而且当时只有图纸,并未做出实物来。姬念让他好生完善帛书,并且尝试做出一两件器物来。
故而,虽然名义上韩传是被流放的,但是韩氏众人皆在姬念的监管之下,也并非如明面上那般。
因为韩传制作器物需要用到一些材料和人手,姬念也特意给他安排了单独的地方,有专人陪同,题给他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周围也有剑客时刻守卫着。
不过,韩传到底还是有些私心的,不愿意自己的心血叫别人学了去,所以他所用的协助的人手有两人皆是韩氏子弟。其中之一便是韩当。
韩当并不是一个年轻人,而是一个看起来老实憨厚的中年人。他若是不说话,只看他的样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是一个种田的农户。因为他粗手大脚,手上满是做活留下的茧子,谁会相信他并非出身贫苦,而是出自六卿世族这样的贵族之家。
不过,世卿世禄也都是针对的嫡长子,所以即便是贵族的旁支,几代以后日子过得也不是那么的好。
韩当家中的日子倒还过得去,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对这些农具器械等等非常的有兴趣。只是,韩氏嫡传之秘,怎可能是他这样的旁支所能学到的。
所以,韩当都是自己钻研的,不过因为他有几分天赋,再加上勤奋肯钻研,制作器具的手上功夫并不弱。
这后来韩氏衰落,韩传奉命制作器具,需要人手,便只能从旁支中选人了。于是,便选中了韩当。
韩当好学努力,又是韩氏中人,韩传没了儿子,见他如此,便也传授了不少独门之秘给他。
其实,倒不是韩传对旁支也如此的大方。实在是他知道姬念为人如何,她定是要用上这些东西的。制作的法子和图纸他虽然都捏在手里了,也不外传,但若是大批量制造定是会泄露出去的。
与其最后姬念压着将独门之秘交给旁人,倒不如传给韩氏子弟。这样一来,日后姬念用人,再怎么也得从韩氏选人,这才是韩传的真实想法。
姬念也明白,但是事情也不能一下子做绝了,她还用得上韩传,所以也就默许了他的做法。
再说回韩当,韩当学得十分不错,在他的帮助下韩传倒是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本来,韩传没打算这么早让韩当出来的,但是架不住姬念现在开始推行新制,正是用人的时候。
虽然韩传对自家的一门技艺传承十分的满意,自觉天下就没几个比得上他的。可是,他也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还有墨家也是有这样的技艺传承的。
他怕姬念的纳贤令遍布列国之时,会有墨家中人慕名而来,到时候说不得便没有他韩家人的位置了。
因而韩传让韩当来的曲沃,其实消息姬念是知道的,毕竟韩家人都在她的监管之下。只是,最近事多且忙,她便将这事忘了。
韩当也是个老实人,揭了纳贤令,通过了卫闻和郗安的考核才见到姬念的面。
不过,韩当不愧是个实在人,韩传让他来,他就来了。只是,他自己早先做出来的那些器具里,他亦有那么一两件得心的,想要献给姬念。
“不知是何物?”姬念一时也好奇起来。
韩当略有些局促,忐忑道:“回长公主,是一件农具,用它耕地可以耕得深且好,还有播种之效。只是物件太大了,不好从那么远带到曲沃来。若是长公主可以给我些木材工具,我便可将那一件农具做出来。”
其实韩当是想带过来的,奈何他也没多少钱,更舍不得再用车拖着那东西过来。他当时想着这样运到曲沃花费的代价,倒不如他在曲沃给长公主现做一个了。
姬念并不介意,也愿意给他这些。只是,韩当说的农具若真的能做出来,这对日后她改革农事,提高晋国的粮食产量,也是大有裨益的。
“今日时候也不早了,你便留在宫里吧。我让人给你安排住处和吃食,你要什么材料只管说,明日叫人给你备齐,你便做来我看看。”
姬念这样便是安排好了,韩当谢恩,随宫人离去。
韩当对这些也很是无所谓,他也有些痴迷只在那器物制造上头,喜欢精益求精,旁的衣食住行只要过得去便行。
除了韩当之外的九人,亦皆是晋国人士,也都会识文断字,人品尚可。做不得高官,做些小吏,做些简单的事还是可以的。姬念也就都准备把人留下任用了。
待见完了这十个人,姬念歇息片刻之后,便又见了一些朝中的老臣们。
新人是很好安排的,一开始让她为难的也就是这些老臣们了。
不过,姬念是硬的也用了,软的也给了,这回是等着看他们要如何妥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