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公主,该登基了 > 第85章 第85章

第85章 第8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长公主,这是严卿他们的联合上书,还请长公主一观。”

    姬念似笑非笑的看着阶下那人,那人不过是个寻常小官,对上她这等威势哪里敢看她,便是心里也在想,自己在今日这一遭是不是来错了。

    宫人将那卷帛书接过,递到了姬念的手里。

    谁知姬念看过之后,面上笑意不减,只问道:“你与严卿是何关系?可知这帛书中写的是什么?”

    “长公主,臣祖上与严卿家中乃有姻亲之好,故而替他将帛书带于长公主。帛书中写的是什么,臣却是不知。”

    “行了,下去吧。”姬念未再多言,只是让人离开了。

    待晚间,严卿将人叫到自己府中,细细问道:“长公主见了那帛书,可曾说些什么?”

    来人将姬念当时的话尽都复述了一遍。

    “只有这些,可还说了些什么?”

    “长公主只说了这些,便让我离开了。”

    严卿当时选这年轻人,便是他诚实可靠,不会撒谎,如今见他神色无异,便知晓他所言不假,也只得让人先行离开了。

    那人一走,便有几位老臣自暗处走了出来,方才严卿与年轻人的对话,他们都听见了。

    “严卿,你以为长公主此是何意?”

    严卿沉吟道:“她既然这样问了方原,便说明我等的打算她心里是清楚的。只是,她未曾表态,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她觉得咱们给出的条件与她谈不拢,她想拒绝。二是她还等着我们亮出更多的筹码。”

    方原便是受严卿所托为他们向姬念献上帛书的那个年轻人。

    “那以严卿看来,我等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且先再等上一日看看吧。”严卿心中已经有了预感,只是他不能在此时说出,故而只等言语宽慰众人。

    待众人离去后,严卿这才无力的坐在那里,深深的叹息。

    他们联合给姬念的上书中,只是道他们愿意回归朝堂,帮助姬念震慑群臣,而姬念要给他们合适的官职罢了。

    在严卿他们几人的眼中,即便姬念眼下已经有了不少新任的官吏,但是他们大多年轻,未经风浪,若遇大事并不懂如何应对,所以需要有经验有威严的人引导他们,才能保证朝堂上不会有朝一日混乱不堪。

    而他们正是这样的人,若有他们的帮助,姬念新制的推行和朝堂的稳固定会更加轻松容易些。

    至于为什么让方原前去?

    这也是在从侧面告诉姬念一个道理,眼下朝堂并非完全平稳,尚有问题需要解决,只有他们出手才能帮她迅速解决这个问题。

    世族的婚姻,自然不能同寻常百姓一般。世族之间的嫁娶,要不便是与他国贵族联姻,要不便是在国内与其他的世族互为嫁娶。

    在晋国之中,这百年来,除了公室以外,其他的世族都是与晋国的世族之间互为嫁娶的。所以,世族之间关系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

    方原一去,便是像姬念证明他们确实有这个本事。

    而严卿等人不只在自家,在旁的世族那里也是颇有脸面。只因为他们身居高位、年纪长、辈分高,是以用来弹压其他世族,亦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严卿他们的筹码,而他们也确实看出了姬念眼下的问题所在,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他们笃定姬念肯定会答应的。

    可是,他们之前确实是这般想的没错,只是等到方原与他们说了姬念当时的反应之后,严卿便没有那么笃定了。

    甚至于他虽然同其他人说有两种可能,但以姬念的为人来看,他认为他们这样的做法只怕已经被她看作要挟了。而以之前的那些事来推测,她一向不受他人胁迫,这回也定然是恼了。

    当初这般选择的时候,严卿也曾考虑过这一点,只是时间紧迫,一时间也确实没有更好的方法了,怎么也得搏一把了。

    他让众人暂且先回去,一时不希望他们在一时怒气不平的情况下做出错误决定,而他也能有些时间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毕竟,事实早已告知他们,对于姬念除非你有强出她百倍的实力,否则若是以强势威胁她,只怕得不到好处。可若是低头,只怕也没有人会愿意,到了他们这一步权势地位固然重要,颜面也很重要。

    若是他们轻易低头,那在这之后于其他世族眼中的他们威信便会大大下降,再不复往日地位了。所以,强不得,弱也不得,到底该如何是好,可真是让严卿伤透了脑筋。

    而另一边,姬念在方原离开之后,便命人召了卫闻、郗安二人前来商议对策。

    没错,姬念确实一开始便发现了严卿等人的意图,眼下朝堂上的情况也与他们猜测的大差不离的。只是,与严卿想的一样,她当时没有多说一句便让方原离开了,就是她不愿意被他们要挟。

    细想想,若按严卿等人的说法去做,明面上看暂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若是从长远或者更深的层次来看,于姬念却是利大于弊。

    虽然说,朝堂的那些问题可解,可若要满足严卿他们的胃口,姬念给出的官职自然是不能小的。即便不给出六曹长官之位,那副职也定是要给出去的。

    如此高的权位,除却胥婴还能暂压他们一头,剩下的如卫闻郗安等人皆是新封的官吏,即便官位比他们高,可他们也是刚在晋国为官,哪里比得上他们。

    若没有他们,卫闻等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让手下的官吏们听从他们的命令,对他们心服口服,这只是需要时间而已。

    可如果有了他们,他们守诺便罢了,若是不守诺,凭借自己的官位和晋国各世族之间的紧密联系,他们完全可以让一众官吏再度联合起来,便是不敢有大动作,使点绊子还是可以的。

    同样的,这是一场老臣和姬念之间的争斗,谁都不愿意落了下风。

    姬念若是被他们所胁迫,便意味着这场争斗她输了,她要丢掉一部分自己长久以来建立的威信,看似只是一部分,却会让姬念以后的路更难走。

    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她是绝不会容许这样的事发生的。

    也就是说,若姬念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便是被他们踩着,算是有求他们。这就告诉了他们这样的招数是可行的。

    人的野心是会膨胀的,眼下他们满足于这样的要求,等他们不再满足的时候,他们会再用这样的招数让姬念妥协,以期得到更多的好处。

    有一就有二,她不能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便为自己以后设置更大的难关。

    卫闻郗安两人在看过姬念让他们看的帛书之后,很快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这要求是不能答应的。

    新制刚刚开始,若是此时姬念的威信下降,对于日后推行新制和别的方面都是不利的。

    “你二人有何看法?答应是不能答应的,可若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一件好事。”

    “长公主,臣有一想法。你最初不是抓了两家人吗?他们是世族,看他们当时的所作所为便可知其为人,平日里必定也做了不少不该做的事。寻一两件出来,借此问罪,也算是给百官醒醒神。”卫闻首先提出建议,这样的做法稳妥不出错,且名正言顺。

    姬念颔首,往日里这样的法子她也是用过好几次的,倒也可行。只是,让百官醒醒神可以,这其中却不会包括那些老臣们。

    郗安闻言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如此定罪,刑罚再重也重不到哪里去,更何况那群虎视眈眈的老臣是不会轻易被吓住的。

    以臣所见,卫相的法子可用,只是不能着急,而消息也要传到该听的人耳朵里。他们若是要狗急跳墙,必要用重刑,长公主也正好拿这批人的血给所有人看看。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便是世族手中残余的那点私兵,也可以趁此机会顺利解决了。同时,还可以着手废除世卿世禄了。

    六曹新制只是开头罢了,不知长公主以为如何?”

    姬念以为如何?

    比起卫闻的略显温和的办法来,郗安的更为激进些,但若不能快刀斩乱麻,拖得久了,就更难以处理了。

    郗安想借要给那两家定罪这个由头,扰乱那些老臣的心神,人只有不理智了,才会做出一些疯狂失智的事来。这也是个阳谋,到时候她再下狠手,倒也没人好说什么了。

    在一切都还没有平稳前进的时候,铁血手段也不失为一个最好的应对方法。

    “这想法确实不错,那便照你说的去做。这件事交给你们两人去办吧!另外,纳贤令一事也是你们一起经手的,如今进展得怎么样了?”说着,姬念又想起了纳贤令的事,严卿他们之所以敢提出这样的要求,倚老卖老是一点,但也证明了她手下确实并无太多能人可用。

    而且,这一点,明眼人似乎都看得出来,这也是一些人有恃无恐的原因。

    只要他们自身并未犯下过错,也确实是某些方才的人才。一时间,姬念再心狠,也做不出对他们下狠手的举动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