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公主,该登基了 > 第45章 第45章

第45章 第4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姬念自觉自觉一心政务,心思少有在玉衡和晋君身上的,也多亏了公子慕为人处事周全稳妥,这才让她省心不少。不过经此之后,姬念亦不再如之前一般一门心思的只放在政务上了,对自己的亲人爱人也多分出了些心思。

    关于兵权和军权的命令一下,朝中又是一片轩然大波,众人皆心知肚明姬念是为了始终将权力握在手中,也是有心防备他人。

    只是,六卿都无人因此出头,其余的卿大夫便更不会说些什么了。

    此刻的曲沃城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隐藏着湍急的暗流,好像下一刻便会按捺不住的爆发出来。

    经过赵氏一事之后,卿大夫们更是人人自危,生怕自己撞到姬念的手中。

    只是,似乎姬念并没有短时间内再次动手的想法,朝堂上平静得可怕,除却兵权军权分配之外,倒是没什么事发生。

    而越是平静的时候,就越是会出事。

    之前,公子慕与姬念夫妻俩闲谈时还曾说过大战之后,必有灾殃。好在晋国短时间之内,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然而,今日朝堂上,姬念却忽然得到了急报,说是坝丘一带和少曲一带皆有大疫出现。

    坝丘是何地?当初晋国与齐国交战之地。

    而少曲,更是晋国与楚国交战之地,不过与晋国少曲接壤的却是是郑国。当初楚国便是从郑国借道攻晋的。

    如今停战也算有年余了,却突然爆发了大疫,这着实让晋国的朝臣们有种措手不及之感。

    而姬念也因为大战之后必有灾殃这句话一直提心吊胆的,毕竟是史书上前人总结出来的,是不会有错的。

    此刻,她却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之前因不知是何灾殃而提心吊胆,如今知道了,也好做出应对之策。

    晋国与齐楚一战,虽然最后得以退敌,但也同样损失惨重,所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更是难以计算,以至于晋国国库空虚。若非先前姬念抄了赵吴的家,只怕现在国库里是一点钱都没有了。

    现如今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好在国库里有钱了。

    “长公主,天降大疫,该是要请君上出面举行祭祀,以安民心啊!”

    第一个谏言的人是先都,他一向主管这些礼仪祭祀之类的事。

    晋国敬鬼神,崇尚大巫,此举确实能做到以安民心。只是,举行一场由国君参加的祭祀,规模不小,花费不小,饶是此刻国库有钱,姬念也忍不住肉疼,却又不能不答应。

    “上卿所言甚是,此事便交由你来操办吧!”不过姬念想起这后面还有不少花钱的地方,还是忍不住叮嘱了一句,“只是,祭祀不可过度,国库现今并不充盈。”

    姬念话说婉转,先都却怎能不懂?

    不就是让他少花点钱,但是祭祀的样子还是要摆出来的。

    晋国的国君抠门的不少,却没见过姬念这般上来就这样明摆着抠门的。

    不过,先都腹诽归腹诽,还是接下了这桩差事。

    胥臣也是不甘示弱,怎能叫都先都这厮抢了先,“长公主,救灾一事刻不容缓,还是该立时安排疾医前去,随后的粮食补给也得跟上才是。”

    魏首见状,也立时道:“这两处的赋税是否可以缓收,若这般,国库便可少出些钱粮了。”

    见他们几人建言献策了,其他的卿大夫也有一个没一个的跟着出了些主意。

    只是,瞧瞧这一个个出的主意,姬念真的是有些牙根痒痒,他们倒是一个比一个大方,怎么着都是国库出钱,不用他们自己掏钱是吧!

    虽然姬念知道这笔花费是必不可少的,她也没想过省,但总不能让他们干看着吧?

    “诸位说的十分有理,今日诸位的建言献策便由上军佐整理出来,待我看过之后,交由正卿安排实施。诸位可有异议?”

    魏首听得姬念前半句,只觉得她还是比较信任他的,可惜还没来得及高兴,便听到了后半句,要交给胥臣安排,登时便没了热情,却还不能表露出来。

    胥臣倒是颇为满意,这代表了姬念对胥氏的重视,值此人心惶惶之际,他不怕没事做,只怕姬念什么都不愿意交给他们。左右他是发号施令的,这些事自然有下边的人去做,也不用他操心。

    他们两人都没有意见,旁人哪个敢有意见?

    本以为今日的朝会到此便要结束了,谁知最后姬念又整了一出,让一众卿大夫的眼神都变了。

    “晋国经与齐楚一战,消耗着实不小,国库空虚,此番又遇到了这般突如其来的灾殃,我也甚感痛心。今日开始,宫内用度一应缩减,从我开始,菜肴精简,少用礼乐,不着华服,轻车简行。

    如此节省下来的用度,到时候也可派上些用场。还望各位,同我一般,以身作则,国库便能多充盈一分,晋国便靠列位了。”

    合着晋国是就缺他们少吃几个菜,少穿几件衣服的钱,才能渡过难关?

    众人真是心头有千言万语都说不出来,可毕竟姬念亲口所说她要以身作则,他们还能如何反驳?

    只是,下朝之后,众人还是免不了腹诽一句,姬念是个抠门的小心眼,非得脱拖他们下水。

    不过,姬念虽是有意如此,但下朝之后,她还是如朝堂上所说的那般,下令宫人行事需要注意节省用度。

    而公子慕都不用她说什么便已经明了,好在他们都不是什么喜好奢华的人,如此便好。

    因着从晋宫之中穿出的消息,众人皆知姬念确实如她所言行事,也不好暗存侥幸之心。

    该交给国库的钱得交,明面上确实不能奢靡,但私下里的便是姬念也管不得,不是吗?

    其实姬念也明白,要求所有人每时每刻言行如一那是不可能的,但只要他们明面上过得去,钱也该拿都拿出来,她便不会计较了。

    众人亦是心知肚明,故而自那日起,曲沃城中便兴起了一股节俭的风潮,满朝文武明面上也没见谁衣着华服的,都是轻车简行。

    曲沃城中的百姓见此情形,知其缘由,无一不对姬念感念敬佩,长公主英明啊!

    不多时,只说曲沃城中,姬念的声望便一日高过一日,这也是她所希望看到的。

    列国对于姬念此人的了解,此前也仅限于以美貌出名的公主,后来便是秦国华阳君的夫人。

    直到姬念为先晋君处理些琐事,再到替现任晋君执掌朝政,她的本事和手段才在列国面前显露出来。

    不过,那时候列国国君都未曾将她一个女子放在眼里,所防备忌惮的都是她身后的公子慕。

    可谁又能想到,堂堂秦国公子竟然甘心屈居一女子之下,诸事不管?

    更没有人能想到,姬念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以如此雷霆万钧的手段,灭了赵氏,将晋国的兵权和军权握在了手里。

    至此,在列国国君眼中,便无人敢再小瞧姬念了。他们也开始正视她,将她真正视为晋国的辅政长公主。

    此番,晋国少曲一带发生大疫,与之相邻的郑国自然也没能讨得了好,也跟着倒了霉。

    郑国是一个小国,因为比邻晋国和楚国两个大国,平日里没少受夹板气。晋楚两国相安无事便罢了,若是两国稍微有点小摩擦,遭殃的首当其冲便是郑国。

    就比如,先前郑国被迫无奈借道给楚国攻晋,虽说是无奈,但也是看准了齐楚联军胜算更大些,不然郑国也是怕晋国秋后算账的。

    可谁曾想,齐楚联军号称雄师百万,竟然败了,而以一敌二的晋国却全身而退了。

    为此,郑国一直怕晋国找茬,好在晋国经历了国君更替、赵氏被灭等一系列事,一时半会儿也顾不上它,便叫郑国逃过一劫。

    只是,晋国没找麻烦,但是因为晋国与楚国交战的地方,正是晋国与郑国的边界。此番少曲发生大疫,郑国自然也没能幸免。

    郑国国君为此愁眉不展,虽然郑国的国库有钱,但是若是这么一花,也剩不了多少了,国君自然不会轻易这么就动国库的钱。

    这时候,亦不知是哪个给郑君出了个主意,让他派人去找姬念求援,而他竟然还真的听了,立刻派人到曲沃求援了。

    而姬念在朝堂上,接见了郑国来使,待听他说明来意之后,差点没笑出声来。

    “郑使所言,我没有听错吧?”姬念面带微笑,佯作困惑道。

    明眼人都该知道姬念这时候是明摆着装不懂,可惜郑国使者才与姬念见这一面,哪里能了解她的为人。

    郑使立时道:“长公主未曾听错。晋国与郑国一向交好,我国君上特来派我来向请求晋国援助,还请长公主救一救我郑国,予我国些钱粮救济!”

    闻言,姬念敛了笑,扫视了一圈在场的卿大夫,随即试探道:“众卿以为,我是否该答应郑使所请呢?”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鸦雀无声。

    晋国国库空虚至此,连带着他们一众臣子都没好日子过,还要给郑国救济?

    救济可不是借,那是有去无还的!

    众人可是苦了一段日子了,哪里能答应。只是郑国这般可怜,若是不答应,晋国的面子往哪里搁?

    姬念扔了这么个烫手的火炭出来,哪个敢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