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离开(一)
五年后。
宣王府。
“高阳帝姬到!”
太监扯着尖细的嗓子高呼,一顶华丽的轿子停在了宣王府门口。
莫不琛微微弯腰,恭敬地撩开帘子。
映入眼帘的先是一只白净的玉手,然后是绣着四爪蟒袍的裙摆,接着,一张似笑非笑,雍容华贵的脸展现在众人眼前。
双足落地,赵启澜停顿,抬头发呆地望着头顶上那块恢弘大气的牌匾,口中呢喃道:“不琛啊,这么多年,孤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莫不琛安安静静的,没有答话。不过赵启澜也丝毫没有要听他回话的意思,她跨进宣王府的大门,自顾自道:“平阴之战,确是厉朝余孽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可若不是父皇和皇叔救援不及,沂施也不至于带着一家老小,全都葬身于那冰凉之地。他们可是为了我赵氏江山而死的啊!”
莫不琛落后赵启澜半步,安静地当一个称职的倾听者。
“孤恨父王,恨皇叔,孤的恨素来也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可是你看,皇叔不但不怪孤,还将孤推到了现在的这个位置上。”
“不琛你不知道,孤的几个弟弟不争气,父皇早就立了遗嘱,只等他百年之后,皇位可就是皇叔的了,可是你看他,却好似一点都不稀罕呢……”
走到厅前,屋里传来安乐郡主的声音,赵启澜再次顿足。
一旁的公公深吸一口气正要叫名,一道犀利的目光扫过来,公公忙用手捂住嘴,硬生生将提起来的气给憋回去。
高阳公主……不,如今是高阳帝姬了。高阳帝姬这两年,威仪更甚,不怒自威,公公可不敢在她面前放肆。别看她同莫侍卫说话时和和气气的,但也只有莫侍卫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他这种小人物可不敢想。
公公正想着,前面的门忽然被拉开了,安乐郡主气呼呼地跑了出来。
安乐郡主看到门口站着的赵启澜,先是一愣,然后对着赵启澜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
“您快劝劝我父王吧,他非要去延风国,就跟头倔驴一样,连皇祖母和皇伯伯的话都不肯听了!嘤嘤嘤……”
“傻孩子,在私事上,你父王又何时听过你皇祖母和皇伯伯的意思了呢?”
赵启澜失笑,伸手将安乐郡主揽在怀里,拍了拍她的头,“五年前,厉朝余孽得以尽除,之后的这五年里,你父王又以各种名义,让大庆那些富可流油的官员和各地商会主动为国库捐银子。如今四海太平,国库充盈,他应该是绝的是时候功成身退了。”
安乐郡主从赵启澜怀里溜出来,双手叉腰,一张小脸更是气鼓鼓地瞪着赵启澜:“说了不能动我发型,不能动我发型,您怎么总是不当一回事呢!”
“你这小丫头片子!这么小就知道好看了?”赵启澜故作生气,蜷起手指去弹她脑门。
“襄襄如今都十二了,再过两年都能议亲了!可不小了!”安乐郡主吃痛地揉着脑门,没揉一会儿又惆怅起来,“父王就说要走,也没说什么时候回来,他要是好几年都不回来,襄襄的定亲宴都参加不了了可怎么办呀!”
赵启澜挥了挥手,让身后的众人都退了下去,只留下安乐公主和莫不琛两人,才道:“哦?那你想要和谁定亲啊?”
安乐郡主下颚微扬,满脸春意道:“本郡主看宋家二公子就不错,相貌清秀,又拜了孟神医为师,将来成就定然不小。”
“小小年纪也不知害臊。”
“害臊有什么用,如我父王那般,直到宋姐姐死了也没将人追到手吗?”
“沂襄!”
屋中传来一声轻喝,安乐郡主也知是自己失言,低着脑袋不再说话。
赵璿从屋里走出来,一身江湖侠客的打扮看得赵启澜神色一僵。
“不是说过几日吗?皇叔怎么……”
“母后再跑到皇兄那边念叨几句,过几日怕是就走不了了。”赵璿理了理袖口,漫不经心道,“你来了正好,让人将沂襄的东西收拾收拾带去你那吧,省的我再着人安排了。”
“好。”
“这几年你父皇身体不好,你多在他身边尽尽孝心。还有你皇祖母,我悄然离京,她定然要摔掉好几个瓷瓶,你替皇叔我好好哄着点……”
“以女子之身坐稳这个位置不易,切记不可再按自己的性子胡来,一切都要以大庆为重。你那几个弟弟,虽然不争气,但野心不改,你不可掉以轻心。昨日我已同你父皇商量,让你培养一些自己的势力。宋云庭和……”赵璿话音一顿,“他已经认祖归宗,如今要称沈云庭了。”
沈云庭就是赵璿一直在找的,恩师沈家的小公子。只是他一直不肯回沈家,直到袅袅出殡后,他的身份才得以公之于众。
此事一出,孙氏原本生了个女儿,为了当家主母的地位,竟然以子易女的事情便彻彻底底地暴露了出来。
宋府,继袅袅出殡之后,便又是一团乱。
“沈云庭和纪清允二人,公正清廉,不拉帮结派,如今也已是吏部和兵部的一把手了,你可用之。还有近几年朝廷上的新锐,哪些可用,哪些不能用,你要有自己的判断。”
听着赵璿难得的絮絮叨叨,赵启澜喉咙微动,哽咽道:“多谢皇叔,启澜定会兢兢业业,不会让您失望。”
“不必谢我,是你父皇看中你,都是你父皇的意思。大庆的未来迟早要交付到你的手里,那个位置,并不好坐。等他日你真的坐上了那个位置,望你善待你的那几个弟弟,他们只是能力不够,心还是善的。”
“皇叔放心。”启澜郑重点头。
“父王——”
一旁听了半天的安乐郡主不满地撅了撅嘴巴,父王都在交代皇伯伯百年之后的事了,那自己以后的定亲宴还有喜宴,定然是不能赶回来参加了!
赵启澜拉过安乐郡主的手,安慰似地捏了捏她的手心,抬头对赵璿道:“皇叔只说是卸了皇职要出去游历,竟不呆在我大庆,要去北边的延风国吗?”
赵璿望向远方,目光悠长。
“这些年,我不是讨伐厉帝余孽,就是守护北疆安定,着实有些疲倦。如今好不容易各国相安,四海升平,自然是要去各国走走,看看不同于大庆的风土人情。”
五年前的厉朝余孽之乱后,牧长舒身份暴露,当夜就回了延风国。不知道他从哪找到了延风国的二皇子边风城,他以红河为界,拥边风城为延风国的新王,与边风年两相对峙。
延风国内部争皇位的战争打了整整一年,最终边风年稍逊一筹,被牧长舒斩杀于阵前。之后边风城登基,牧长舒成了延风国大权独揽的摄政王。
牧长舒感念大庆没有乘人之危,在内乱平定后,立即给大庆送来了大量的珠宝与马匹,还与大庆签订了十年的和平共处条约。
大庆与延风强强联手,周边的小国更加不敢乱跳了,四海才得以相安无事至今。
赵启澜沉默不语。
如今国内外的形势她再清楚不过了。但是皇叔他要去延风国,当真只是将延风国当做“去各国走走”的第一站,而已?
赵启澜有些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