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诊
两人又说了会话,顾轩便吩咐丫鬟摆饭,下午衙门里有事。
喻琳琅心疼着她家书生,父母官不好当,要治理好县城更是难,有时候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闹到县衙里。
蓦地,她想起城外那段路来:“阿瑾,城外柳亭往南,经常垮塌的那段路修了没?”
顾轩轻蹙下眉:“没,修桥补路都是冬役时才修的。”
“过不了多久,又是汛期了,阿瑾还是安排人好好修一番的好,不然到时候更费事。”
喻琳琅说着,就蘸水在桌上画起来:“那处的地势两边高,中间低,山上下来的水都积到这处,水排不出去,当然容易垮塌了。”
“如今要修整,只得彻底挖开路,在下面用大石头埋出个涵洞来,靠坡的位置砌道石墙,撒上些草籽,以后再有水,大概是不会再垮塌的。”
道理浅显易懂,村头的水沟都是这么修的,可偏偏那段路是年年修年年垮。
顾轩心里升起几分无奈:“阿琅说的是,多亏你提醒,明日就着人修去。”
“嗯。”
那之后,或许是因着有了身孕,喻琳琅变得更加黏人,每顾轩下值回府,两人都是亲亲,抱抱,举高高。
过了几日,顾书的脸好彻底了,王家那头就托了媒人上了顾府,之前得了顾轩的同意,杨氏做主回了答媒书,正式定下顾书和王焱的亲事。
县城就这么大,大户人家之间的往来走动都清楚得很,陈县令在任时,王家同陈家是姻亲,王家的蚕桑生意便占去整个县城的五成,如今王家攀上县令府,不久后,又是收蚕茧之时,几家蚕桑大户都揣测起来。
两后日,县衙贴出张告示来,告示上说,鼓励百姓养夏蚕,凡是愿养夏蚕的人家皆免征夏蚕税收,且可到县衙免费学习和经验交流。
一时间,坊间议论纷纷,几大户家更是猜不透了。
这一日,养颜坊后院里,喻琳琅正望着桌上的瓶瓶罐罐发呆,喻芳笑眯眯地凑到跟前:“大姐,你想啥呢?”
“没啥。”喻琳琅回过神来,眉毛一挑:“看你笑得见牙不见眼的,说吧,有啥事?”
“嘿嘿,被大姐看穿了。大姐,如今姐夫鼓励大家养夏蚕,这是你的主意吧?”
“对呀,怎么?难道不可?”
“可倒是可,就是不收税,那姐夫不就少得——哎哟!”喻芳的话还未说完,就挨了个爆栗子。
喻琳琅白了她一眼:“上交的税收又没进你姐夫的腰包,你姐夫得的只是该拿的俸禄而已。”
“大姐,你莫生气,我不乱说了。”喻芳忙陪着笑,她可不能惹她大姐生气。
“哼!你知道就好,你姐夫可是个好官。”喻琳琅轻哼一声,其实她也知道的也不多,只听她家书生说地方上每年都得上缴税收,上头也会拨些银两下来,只是凤来县因靠近荫口关,要养着镇守关口的那拨儿人,交税会少一些。
忽然,翠红匆忙进屋禀报道:“夫人,门外跪了个小丫头,怎么喊她都不起来,奴婢无奈,只得把人给提溜了进来。”
喻琳琅有些意外,看了眼喻芳:“阿芳,咱们去看看。”
“嗯,大姐,你慢点。”喻芳抚了她一把,跟在了身后。
院中,跪着的小丫头见着几人出屋,就磕起头来,听她一通哭诉后,喻琳琅舒了口气,原来是来求医的,她还当是来闹事的。
她询问了几句,便朝喻芳打了个眼色:“阿芳,你赶紧准备去。”
“啊——大姐,我——”喻芳有些犹豫,她还未外出给人看过诊。
“怕什么?行医就是经验的积累,你要相信自己。”
“好,我去。”喻芳一咬牙,忙进屋拿药箱去。
喻琳琅尽量放缓语气:“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小丫头绞着自己的手指头,怯生生回道:“回夫人的话,我叫熊大妮,家住竹林村。”
“好,稍后咱们坐马车去你家,你可要指路。”
“嗯。”
约莫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竹林村村头。
下了马车,入眼的便是一大片竹林,喻琳琅扬起唇角,竹林村还真名符其实。
喻芳四下看了眼,开口道:“大妮,走吧,带路去你家。”
“嗯,贵人请走这边。”熊大妮在前头带着路,她心中感激,总算请了位女郎中回来。
路过村里时,不少人都躲在墙角或树后偷偷地打量着,喻琳琅毫不在意,人人都有好奇心。
“啊——啊——”
“使劲儿啊,真没用!你不使劲儿怎么生得出来?”
“哼!还真是个没用的!想当初,我生他们几个,就跟拉屎一样……”
喻琳琅顿住脚步,看向她家二妹:“阿芳,等等,里头好像是在生孩子,要不你去看看?”
喻芳抽了抽嘴角:“大姐,你不会还让我去给接生吧?”
“你是女郎中,去接生也无妨。翠红,你快叫门去。”
“……”喻芳无语。
哎!硬着头皮上吧。
敷着新泥的土院墙外,翠红上前敲了敲门。
“谁啊?敲什么敲?没听见屋里在生孩子?真是找骂不看日子!”
“……”
开门的一刹那,拉长着脸的老婆子忙堆上了笑:“哎呀,是贵人啊,不知贵人们找谁啊?”
喻琳琅客气道:“老人家,屋里可是有妇人在生孩子?不知有没有请稳婆?”
老婆子摇着头:“没,现在都忙着呢,再说这又不是头一回生,哪用得着请稳婆?”
喻芳接过话道:“老人家,快带我去看看,我是县城来的女郎中。”
“哦,哦,在那屋里。”老婆子点着头,忽然又顿住:“郎——郎中,那你还是别去了,咱们家可是没有诊金给的。”
“老人家,我们不收诊金,就去看看。”
“那成!您们去看吧。”说着,老婆子让开了门,她想不明白,女人生孩子最是晦气,偏偏这几人还要往屋里头钻。
几人怔住。
屋子竟是间杂房,妇人躺在稻草上痛苦吆喝着,旁边有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正给妇人擦着汗。
喻琳琅想起她阿奶的话来,听说有些人家里,儿女过生辰时,要睡上三天的草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