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论证第章 解析,为了下一次的成功
看样子,他们彻底失败了呢……
但现在这种情况,也算是符合预期吧…你应该没把具体计划告诉下面的人吧!
“当然,秦川先生,这点我还是知道的,正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实际上,早在起义发生一天后,我就判断他们必输了。他们的失败就是必须的了,毕竟,整个计划,其实早就被其中的投机分子传出去了。”
唉,或许是必然吧,这个时代有条件读书的人本就不多,能接触到你所写文本教材的更是少数,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享受着优越生活的上层阶级,想要在短短几年你改变这些人的内心,让他们融入,领导底层人民是很难的。算了,实际观察下来,他们的表现比我预想的还是好了不少啊!这样的话,即使失败了,我们也知道了哪些人是真正可以站在历史正确性一边的人。
“确实,就像你说的,几乎所有的‘学识官’都是历史上的‘文人’,他们其实本就是地主阶级,这些大地主的子弟有话语权,有能力主导社会舆论,所以哪怕不做‘学识官’生活得也很安逸,他们一旦想去学习,也有能力去占有学习资源,先天就高出其他人一截。而真正贫穷的‘读书生’是没有这个经济条件和实力的。历史上,他们中的不少人看似会为民说话,其实也不过是为地主阶级说话,向皇帝索要利益罢了。皇帝的利益几乎都来自于税收,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的利益和百姓反倒是一致的,毕竟地主属于特权阶级,只有打压他们,让百姓的土地不被兼并,让贸易经济自由发展,才能根本上提高国家税收。因此,懂得帝王之术的皇帝往往不与民争利,而是打压地主和官吏阶级维持统治根基……说道这里,我不禁也开始怀疑这次行动的利弊了。”
哦?
“那些普通的百姓,他们的死,真的能带来与之相称的价值吗?这整整8万余条生命…其中还包括了十三名‘学识官”
那你有何感想?
“我觉得他们的死亡数量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对国家发展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怎么说呢?他们,对我来说,更多的只是一个数字罢了,虽然这姑且算是我们先祖的社会,但我在这个旧世界没有一点点的留念。大约,在我被他们杀死过一次后,我的心就已经死了吧。
唉…不过仔细想想你处死的人也不少了……我们该接受现实了。
“不,我的每次行动可都是有其理由的,基本都是由于为了保护你的安全或者执行你的命令。虽然我并非人类,但我的思维已经形成了所谓的‘处世价值观’,本意是不想让他们死亡的。在我眼里,他们与那些官吏一样,每个人都是有着同样价值的生命啊!”
或许吧…但是,你不可否认的是,你表现得越像人类,就越可能拥有人类的一些…额,某种角度来看不好的东西。
“比如?”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也许可以归纳为思维特征吧。就像你刚刚给我说的那一番话。“8万余条生命,其中包括13个‘学识官”。
“我的表达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但是从这番话中我可以得知你确实将“学识官”与普通百姓分割了来看。这种行为本身是很正常的,毕竟,就连我也觉得,“有知识的人”对比最为愚昧无知的普通百姓,他们的价值是高的多的。你觉得呢?
“我曾经把除了最高权限者的其他的每一个人类都平等地看待……”
那说明曾经的你还没有现在这样像人类!毕竟,在人类社会中,上级不是绝对的,你需要和各方维持关系。因此,你必须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如果只是一昧地顺从上级,肯定是不行的。这是我对你的期望,请你不要什么事都按我说的办,请一定要代入自己的思考。
再者,现在的你,即使你没有主观认知,但仍已经有意识地区分、排斥个体了,虽然道义上这是我们社会所不提倡的,但是,对于现在来说,这算是好事吧。是的,每一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就如同我刚才说的那般,虽然说如果全是学者,没有基层劳动人民肯定是不行的,但此刻,确实我们可以说一个一个有知识的且符合我们期望的人,其重要性要大于一个普通人。
“……”
算了,不谈这个了,他们,就是那些被捕获的“学识官”们,你应该处理好了吧。
“嗯,为了应对上层阶级的威逼,我将他们中那些表现突出的人均免去了职位发配到我的各直属部队去。同时,处死了中央教令院的三个‘学府主讲师’,让他们几个做了替罪羊。”
他们这几个手握最高权力的人却全都倒向了旧势力我是真的没想到啊!明明…在这个位置的就五个人,他们居然……
“这可能,也是你说的,‘历史的局限性’吧!他们虽然接触了不少现在的知识理论,但骨子里那套根深蒂固旧社会的观念却是不好改写的。”
欸,那剩下两个人的来历,你确定查清楚了?我总感觉有些不放心。
“原本就留在中央的赵小易我前几年就知道了他的底细。毕竟,我几乎无时无刻都监听着他们。他的话,总体来说是偏向于支持革命的,这些年也没做过什么坏事。但是我查到,当初他是耍了点小聪明才成功通过最后的审查的,按各方记录来说,他的水平最多也就是个‘学识官’,达不到‘学府主讲师’的要求的。我之所以将他留在中央,是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人了。”
那还有一个呢?
“曾伯阳的话据我了解,他算是唯一符合我们要求的‘学府主讲师’了,不过他也有他的问题,这个人太过孤傲,虽然有能力,但由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很早就申请调到了扬州那边去。这次起义,他发挥得不错,但总的来说还是缺乏历练,或许,他再学习几年后能充当他们的领袖吧,但,现在的他肯定还是不够的,目光比较短浅,也不会宏观布局……”
这样啊……对了,我一直有个问题没有问你。
“请说!”
你…或者说我们,到底是打算走什么主义的路线呢?先资本化还是直接社会主义化,是走民主国家道路还是走党派专政道路呢?可是…毕竟你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在我看来,我们的发展是不能用‘什么什么主义’所概括的。所谓的‘主义’其定义都是不断变化的,国家意志本身是为了统治和发展服务的。归根到底这还是利益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某某主义可能会在发展进程中,挪用本不属于它的政策,融合其他国家的手段。现如今的所有体制都有着它的优点和局限性,比如所谓的民主国家 观念的转变远远慢于权利的交割,再加上党派相争、利益受众中心化等因素,这类国家的决策层目光往往都比较短浅,和平时期固然可以维持高福利待遇,但一旦遭遇重大危机他们往往是不堪一击的。
而单一政党的国家,在面对政治腐败或者官商勾结等问题时同样有不小压力,并且,一旦这个国家的主体信仰崩塌了,那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就是一场灾难,就算是历史上那两个超级大国,也因为上述两种原因逐渐走向了衰落。我国如果没有汲取教训,不一直保持着高压环境反腐败反资本垄断,并且在建立新秩序后大力整治内部的话,可能在遭遇那次打击前也会步那些国家的后尘。
所以,综上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实行适合我们自己的政策手段,去‘制造’出符合我们发展规划的特色主义路线。只有我们一直能主导国家意志,去领导这个庞大的国家走最快的最时候它的发展道路就行了。”
你这番回答,倒是让我想起来之前课本上的内容呢…唉,这都多少年了……你觉得我们原本的国家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国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关于这个问题的说法有许多,但我认为,或许因为我们的国家是‘文明型’国家而非‘民族型’国家吧。
‘文明型’国家可以将许多不同信仰的民族团结在一起,只因为他们认可‘文明’这个内核,因为‘文明’本身的观念统一性,即使被击散了,被外族占领了,只要内核没有被消灭,就仍有可能再度聚集起来,而且,由于‘文明型’国家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能力,它甚至可以将入侵的外族也逐步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但‘民族型’国家,因为他们团结的根本是小一级的单一民族利益,所以他们具有天然的排他性,甚至可以说,统领一方土地,造就主体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差异才是维持他们民众的‘优越感’,维持国家统治的根基。这样的国家一旦无法通过对外战争或者殖民的方式反哺国内的弱势民族,那么在极短不平等下,国家内部的矛盾终究是不可真正调和的。
同时,一旦主体民族不再占据绝对优势,国家就很容易分裂,这样的国家在历史上并不少,它们一旦解体,几乎就不可能再度凝聚了。说起来,您提出的宗教体系治国仿佛奇迹般的卡在了中间位置,既享受了单一信仰的超高凝聚力好处,又将它通过以国家为主体的扩展传播开来,利用其他地区对高级社会或者说美好追求的向往逐步信仰这个国家的宗教,而且又利用我的绝对地位指导宗教主体一直走在利于国家发展的道路上……嗯…怎么说呢?您居然可以想到这个,我着实有些佩服。”
呵呵…其实那只是无奈之下的策略了,只能说凑巧,这种情况既可以维持我们的生存条件,又可以使我们领导这个国家主体,控制它快步向我们的期望状态前进罢了……
“接下来,您还有什么需要我注意的事吗?秦川先生。”
应该没有了吧…反正,按照我的计划,‘种子’已经埋下了,再过4、5年,等时机成熟了,你就可以领导他们建立新的行政体系,真正控制这个国家了。在这之前,你就还是如同往常一样,努力扮演一个全知全能的神明,逐步推进技术改革吧。那么,在不远的未来再会吧,alicia小姐!希望你配得上你自己取的这个名字,在这个旧社会不忘初心,踽踽独行。
“真是不近人情的官腔话呢!所以,你思考好我真正的名字了吗?”
抱歉,我还想再思考思考,请再给我一点时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