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神明的伊甸园 > 第58章 改革与战争(2)

第58章 改革与战争(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

    嗯…你告诉我下,他们起义的具体时间以及各地唐军旧部和地方军的动员情况吧。

    “他们是四个小时前宣布起义的,除了少量维护治安的地方部队在与他们对峙外,暂时还没有其他军队动作。”

    对峙?这算哪门子起义?

    “他们在等待我的回复。”

    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既然都还没打起来呢!那让他们回去不就好了吗?

    “虽然大部分人都在对峙中,但这几个小时来我确实也收到了地方出现流血冲突的报告。”

    嗯……说到底,我不清楚这些人的决心啊,一方面,他们冒死领导起义,但一方面他们却又如此犹豫……

    “或许,他们是希望得到我的直接支持,若我没反应他们也许就回去了?”

    这可不好说啊…

    欸,他们到底是用什么理由召集这么多人的呢?

    “还是跟历史上差不多,以能吃饱饭为目标,打倒大地主为纲领。现在正值一月份,不少地区都出现了大规模粮食囤积,又有不少贫民吃不了饭了。”

    每年不是都差不多吗?而且随着你一些政策的实行,现在这种情况应该比往年要好才对吧?

    “理论上本该是这样的,由于地方豪绅的搜刮,每年总有几个月民众是吃不饱饭的,虽然一般在官府的调解,放粮政策下,不至于饿死多少人。但今年有些不同,年末时,北方地区的地方税收突然调高了200,打的名头是为了支援边疆战士需要纳粮。”

    实际情况呢?

    “实际上,虽然边境确实出现过一阵粮草不足的情况,但我抽调了国库的项目经费在粮食富余的省份购买了粮草驰援他们。甚至为了平衡粮价,我后续又把中央国库的粮食重新调往那几个省份,以略低于当地市场价出售。根据我收集的数据,大部分粮食已经由当地商人买下了,经由他们调解市场应该不至于出现大规模粮食不够的情况。但……”

    这样么……原来如此。

    其实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套路啊!地方富商与官员私自谋划一下就行了。先是大量吸纳你发放的低价粮,在抬高粮价后再适量放出就行,与此同时,官吏们还以驰援边疆为借口强行征粮,两头通吃,逼迫百姓不得不买。

    “但是由于他们手里囤积了超过市场3倍的粮食,他们也吃不完啊,在敲诈了富户以后,最终应该还是会以低价售出,这样一来他们赚的也不少啊!”

    说实在的,你明明知识储备这么多,但在某些时候还是过于天真了。

    按我的构想,他们的这种行为其实已经算是地区垄断了。你知道吗?他们只要把粮价抬上去了,一时半会儿就不会让它降下来的。

    要说为什么,这就是逼迫百姓的手段罢了,你想想,如果我是有钱购买粮食的富户,在什么时候会去买这些几十倍于平常的高价粮食呢?

    只有在家里的余粮越来越少,而粮价却又迟迟不降,甚至还逐渐抬高的时候。

    要达到这种心里,就一定要稳住这个价格,因为这种情况年年都会发生,只是每次打的口号不尽相同罢了,这次是驰援边疆,下次是中央困难,再下次是增添税项等等。

    民众也明白的,但他们没法也不敢反抗,而在这中央亲自平衡粮价之前如果市场有了一次突然降价,让他们这次没买高价粮也成功活下来了,那么他们就会有侥幸心理,有期望,这是那些富商和官吏不愿意看到的。你这几年应该也了解了不少这种情况吧!在你亲自干预前,又有几次是市场自行调和的呢?

    “三次…不,两次吧。”

    这不就对了,十一年啊,就这么两三次!

    “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宁愿让粮食烂在仓里或者低价远销到其它省份,也不愿意在赚够以后将余粮分给人民呢?他们只是地主阶级与富商,甚至都还没有进行资本化啊!”

    我问你,资本主义的定义是什么?

    “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通过购买劳动力进行剥削。在这种制度下,以其各种形态出现的资本是主要的生产资料。资本可以表现为用于购买劳动力和生产材料的货币和信贷……”

    可以了,你知道,资本控制的是生产材料,垄断资本控制的则是产品的定价权,而越是不可替代的产品,那么通过控制市场就能榨取更多的利润。那么我问你,对于人来说,什么是生活的必需品?

    “水和粮食…”

    这不就对了!现在他们还没有能力控制水源,所以只能控制粮食,你信不信,要是他们可以控制水源,水也能被他们炒出天价!要知道,对于必需品来说,抬到怎样的价格才是顶点吗?

    “这个,我确实不知道如何计算,倒是有一些公式可以参考,但……”

    我这么说吧,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情况。

    我们假设将价格抬高至50的人都买不起,这样一来,部分真正的有钱人就会花大价钱购买,可能这一波就比剩下的赚的都多。不过由于这样会得罪太多的人,实际操作起来肯定不能这样。为了规避风险,那我还是选择将价格先固定在让10的人买不起的位置进行假设吧。

    这些最贫穷最底层的人本来就没有什么钱,而家里的余粮也是最少的,那么他们就会率先饿死。在有人饿死后,我就可以再提升价格了,这样一来,只要是买得起的人就会使劲购买粮食。

    千万不要觉得让10的人买不起的价位是个不大的数,你算一算就知道,如果只是维持温饱,粮食才值几个钱。所以,要想真的让10的人买不起,吃不起,粮价至少会翻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最初富商们可是用正常价格购买的,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赚取几十倍的利润。

    因此,为了维持粮价,最后卖不出去的粮食即使处理掉他们也不会损失什么,相反,如果给了百姓,那可能才会损失不少。

    “所以,你的意思是,在这个时代,地主阶级甚至堪比垄断资本,对吧!”

    是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教令院的那些人才能短时间召集80万民众啊!我还是这句话,但凡还有活着的能力,人民哪会起兵反抗呢?反抗往往意味着死亡,但如果有人站出来,组织他们,跟他们说不反抗一定会死,那么此时反抗还能博得一线生机的话,他们自然就会愿意参与反抗了。

    历史向来如此,朝代的衰亡很少是因为外族势力,而是源于大量饥民的产生。

    “所以,你的意思是要我站在农民军这边,帮助他们对吗?”

    是的,但现在还不行,领导他们的只是一群刚读了几年书就群情激愤的年轻人,必须要他们自己经历一些事,明白一些事,我们才能援助他们,否则,天真如你的他们是无法取代大地主与官吏们管理好这个国家的。

    “我明白了,那我们现在要干什么呢?”

    给他们提供理论指导,让他们自行发挥,八支火枪军保持中立。让中央以及各地区教令院接受你的指导后自行决策。

    “这一定会带来许多伤亡的!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他们一定会失败!”

    革命历来如此,哪有不流血的呢?或许他们中的许多人会在战役中牺牲,或许他们中的部分人会借机倒向地主阶级,但他们中真正有思想有血性的人也会在淬炼中成长,浴火重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场试炼中将他们进行分化,挑选出意志和我们下一步发展方向相符合的一批人着重培养。

    “那,这些跟随起义的百姓呢?他们要怎么办?”

    尽可能的击溃他们吧!然后迅速平定战乱,由朝廷放粮救济还是直接编入军中,看你吧。总之,在我们达到目的后处理这件事越果断越好,明知道他们最后终会失败,那就决不能放任他们壮大叛军势力,这样才能真正减小伤亡。

    “你的意思是,他们的这次行动,只能当成一次‘学识官’社会实践吗?”

    差不多吧。

    “秦川先生,有时候,你可真是符合‘白坤’的设定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