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血色泾河·落幕
夜里
墨彦正于营帐中,却见营帐外两个身影踌躇。
“进来吧”
门外之人闻言,立刻一起走进来。正是墨家灵焚与唐姑果。
墨彦和蔼的看着两人。
“有何事吗?”
灵焚与唐姑果对视一眼,随后灵焚自怀中抽出一个竹筒,唐姑果拿出一个木盒,以及墨家武器,非攻,递给墨彦。
墨彦不解的看着两人。
接过灵焚手中的物品。
将竹筒打开,只见里面一张羊皮纸,墨彦摊开细细阅读。
随后脸色开始严肃起来。
又思索了一阵,终究是叹了一口气。
“此事我明白了。六指黑侠既然做此抉择,我亦不阻拦。若机关城不与大秦作对,我可保证不再过问,若其违背誓言,则休怪我无情。”
灵焚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
“巨子已说明,若有违此言,则任凭秦国处置。”
墨彦看了眼灵焚,与唐姑果。
见其满脸陈恳,严肃的说道。
“既然如此,自今日起,你等分出墨家,称为秦墨,暂时居于瓠口之中山附近,一来此渠亦是尔等之心血,亦需时常维护,二来,此地山清水秀,随着河渠入水,日后风调雨顺,养活尔等墨家子弟自是绰绰有余。”
灵焚与唐姑果闻言,立刻露出喜色。
墨彦此言代表墨家这一支开始正式融入秦国,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先生大恩,墨家无以为报。”
“此乃小事,墨家我亦看重之。”
墨彦看着手中的非攻,随着手的按动,非攻在墨彦手上千变万化。
墨彦随后收了起来,丢给灵焚
“灵焚,这个给你”
灵焚拿起非攻,痴迷的看着非攻的构造。
墨彦此时却在思考一个问题。
不由得好奇的问道
“灵焚,墨家几个头领中,班老头我见过擅长机关术,徐夫子擅长练兵器,唐姑娘擅长外交,你擅长什么呢?”
灵焚闻言顿时尴尬,扭扭捏捏半天说不出话来。
唐姑果闻言,立刻咯咯的笑了起来。
“灵焚擅长杂学,运用自然之道,比如机关成的话筒,以及河渠的上下旋梯等都是灵焚之手。”
墨彦闻言,略有所思。
随后拿起一个竹简放在灵焚的面前。
“灵焚,我平日用竹简觉得特别麻烦,又重,字还少,要不你试试改良一种新的文字载体?如果能成,你必可青史留名啊。”
灵焚见墨彦并不嫌弃其才写,立刻心生喜悦。
听完墨彦说的话,立刻回道。
“先生,你所言之物,墨家先祖曾有记载。我可试试,此物墨家亦在探索中,目前已稍有眉目。”
墨彦闻言大喜,每次看到这么重的竹简,墨彦都是一脸的头疼。
“如此甚好,记得此物需要成本低廉,又可大量制造。而不是如羊皮一般,成本高昂。”
“先生放心,自是如此”
。。。
次日,三百五十余名勋贵被押解到了泾水河岸。铺满了近一公里之地。
这些勋贵有的咒骂着墨彦,有的向墨彦求饶,有的一声不吭,有的视死如归,各种都有,但依旧无法挽回命运。
此时两岸青山的山塬里挤满了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幼。
所有人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脸上都充满了肃然。
却见墨彦此时身着一身黑色玄服,缓缓走到点将台前。
随后冷漠的声音自高台之上传来。
“今成渠之日。罪者祭之,以警后世。
一曰祭天 河渠人开,占者必亡。
二曰祭地 以民为本,乱者必究。
三曰祭人 不遵秦法,违者必哀。”
说完墨彦拱手向前。丢下一块符令
“杀”
随着杀字落下,只见下方的三百五十余道刀光一闪而过,众人尽皆毙命,瞬间血流成河,河渠还未开就已流淌着一条血河。
自此秦国。勋贵少了近一半之多。
却听见墨彦说道。
“允家属收尸,往后好自为之”
墨彦说完,那些痛哭流涕的人蜂拥而入将自家所属之人搬回家安葬。
一时间,秦国勋贵家中尽白绫。
随行的群臣看到眼前这一幕,皆是心神俱颤,不由得给墨彦加了一个新外号。人魔。
墨彦走下台后,也是心神一阵摇晃,眼看着要晕倒在地,梅三娘立刻上前扶住墨彦。
“没事吧?”
墨彦见是梅三娘,立刻露出一个安慰的眼神。
“没事,休息一会儿就好。”
“为什么还不开始?”
“需要等水司马查看沿途的河渠情况,无任何意外方可开渠。”
临近午时,水司马方来报。
“除瓠口外,所有的干渠,毛渠,主道等皆无差错,沿途河渠民众皆井然有序等待开渠放水之时。”
嬴政闻言,立刻向李斯招手,李斯见嬴政终于发来了消息,立刻会意,转身干净利落的走上将台,手中令箭一挥,场中的人立刻安静了下来。
而此时秦王嬴政已经领着一班大臣整齐的站在下方。
“吉时已到,秦王击鼓告天”
李斯洪亮嘶哑的声音回荡开来。
秦王闻言,领着众臣向前,随后秦王独自走上点将台,拿起鼓槌,拱手向天,奋然高歌
“秦王祷告上天,引泾入洛,开渠灌田,秦国庶民生计之根本。今秦人以血肉之躯奋力死战,历经十载,方引得泾水东下。
秦人不负上天,上天宁负秦国乎!
愿上苍护佑秦国,保我泾水滔滔,长流不断,关中沃野,岁岁丰年!
今泾水渠成,依国人心愿,泾水河渠定名——郑国渠!”
随后嬴政挥动鼓槌用力的击打在牛皮大鼓之上,隆隆之声震荡峡谷。
“秦王定名,引泾河渠为郑国渠——!”
李斯正式宣呼了河渠名号。
“郑国万岁!郑国渠万岁!”
呐喊声浪顿时淹没了峡谷山塬。
待声势平息,李斯声音复起:“郑国开渠放水——!”
话音落下,只见郑国缓缓地自下方走向点将台。
其步履缓慢,脚步沉重,犹如神圣朝见般向前,面容在阳光下发出奕奕光辉。
众人见之,不敢有丝毫声响。
其双手平举探水铁尺,司仪李斯见此,立刻躬身立于其后,缓缓随之而行。
至点将台
只见远处中山峰顶,灵焚手中大旗遥遥三摆,表示引水口已经一切就绪。
伫立在将台上的郑国像一段黝黑的枯树,凝目远望峰顶龙口,缓缓举起了细长的探水铁尺,猛然奋力张臂,砸向了牛皮大鼓。
“水,过山了——!”
郑国黝黑的脸上猛然一声大喊!
此际遥闻中山峰顶一阵号角一阵轰鸣,隆隆沉雷从天而降。
瓠口峡谷激荡起漫天的白雾黄尘,一股浓烈而又清新的土腥水汽立时扑进了每个人的鼻中。
两岸万千人众的忘情呐喊声伴着龙口喷激飞溅的巨大雪浪,轰轰隆隆地跌入了瓠口,冲向了峡谷。
“水雷如常!泾水渠成——!”
随着郑国这一声大喝,郑国的眼睛已然被泪水浸湿了,晶莹泪珠自眼角缓缓而下,十年心血,这一刻终于是完成了。
而旁边的墨彦看着这一幕,内心充满了悸动,眼中也不由被泪水浸湿了。
看着郑国老泪纵横,不由自主的想与人共享。
见身后站着梅三娘,墨彦此时只想找个人分享下心中的激动,于是悄然向后一步,拉住了梅三娘的柔荑。
梅三娘此时并未拒绝墨彦,银盔之下亦是激动的看着水流冲刷而下的场景,手中亦是抓住墨彦的手。
而嬴政看到眼前万民奔腾欢呼的一幕,亦是心有所感。
对当初冒险去韩国请来墨彦的举动是深感庆幸。
同时对秦国的未来亦是充满了希望。
心情激荡之下,嬴政立刻如风一般顺着河渠一路直下。
而郑国见此亦是不遑多让,立刻自点将台上而下,沿着秦王之后一路向前奔驰。
李斯见此,慌忙跟上,同时安排秦王四驱座驾沿途照应。
王绾以及众臣见秦王自河渠水头一路奔驰,立刻紧随其后,刹那,一片黑色玄服齐奔腾的景象映入了所有人的眼中。
梅三娘不解的望向墨彦。
“他们这是为何?”
墨彦笑着回答。
“他们在赶水头。
赶水头,是敬水老秦人的又一古老风习。
盖秦人老祖伯益部族,是与大禹并肩治水的远古英雄族群,自来对“水头”有着久远的仰慕情结。
那时候,秦人部族经年累月在三山五岳间疏导天下乱水。
但有新的水道开辟,汪洋大水激荡着流入水道,水头昂首飞扑倒卷巨浪激起尘雾溅起雪白浪花,一条巨龙飞腾呼啸在峡谷水道。
两岸秦人欢呼着追逐水头,直是治水者的最大盛典。
这种久远的记忆,化成了无数传说掌故,流传在所有的秦人部族中。
即或后来游牧躬耕于陇西草原群山,偶尔开得些许短渠,渠成放水之日,老秦人也一定是倾巢而出追逐着水头欢腾不断。
立国关中数百年,秦人开渠寥寥无几,数得上的大渠,只有秦穆公时百里奚在关中西部开出的那条百里渠,赶水头的盛大庆典便也渐渐淡出了老秦人的风习。
纵然如此,那条百里渠每年春季放水,还是有黑压压人群在渠岸追逐着水头欢呼,不吃不喝一直追到尽头。”
梅三娘听完,立刻心中亦是热血奋起。
“走,我们也一起去赶水头。”
墨彦见梅三娘如此,立刻豪迈的说道。
“好,自此以后,我等也是老秦人。”
说完两者携手加入了赶水头浩浩荡荡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