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明末大闲人 > 第80章 灾后重建(五)

第80章 灾后重建(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选出来的五十名泥瓦匠,每个泥瓦匠带领二十名青壮,从第二天开始便开始按照王宇的规划图进行分段施工。

    挑剩下的老弱一起清理废墟,不能要的废弃砖瓦,全部运出城外卢沟河边,这些砖头瓦砾虽然是建筑废料,可是装进袋子里稍微加工一下就是修河最理想的材料。

    首先修建的是王宇要求的公司总部大楼,王宇设计成两层砖石建筑,这个时代钢铁价格昂贵,根本用不起钢筋结构,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竹筋做承重大梁。

    水泥混凝土没有,那就使用三合土代替,没有预制板那就使用木料做木制楼板。不过就是两层建筑,只要不遇到如唐山大地震这样级别的地震,基本没有问题。

    王宇倒是想往高了建,第一是技术达不到,万一刚刚建好就塌了,得不偿失,等到水泥研制出来,钢铁的产量大增之后,才有可能实现。

    第二是条件不允许,若是建三层建筑,那高度肯定超过的皇宫的高度,建这么高想要干什么,窥视皇宫禁地吗?

    还有一点是建筑材料的选择,这么大的工程需要天量的砖瓦,青砖的成本太高,王宇希望使用红砖。

    信王不知道什么是红砖,他也没有见过,便问王宇红砖是什么样子的,王宇给他解释了什么叫做红砖。

    所谓红砖就是一种含铁比较高的黏土制成砖坯,经过在砖窑之中煅烧之后,黏土中的铁氧化成三氧化二铁,也就是铁锈的颜色混合着黏土的颜色,颜色与皇宫的红墙差不多。

    一听与皇宫宫墙的颜色差不多,信王一口否决,以后能不能行不知道,但是现在绝对不可以,他可不敢在这个时候冒险。

    王宇想想也是,这个时候还是安稳一些的好,再说现在可是还没有红砖技术,就算是现在开始尝试研究红砖的烧制技术,也要一些时间才能成功。

    还是暂时先用青砖吧,虽然贵了点儿,至少青砖不用犯忌讳,要是因为个红砖被天启给咔嚓了,那得多冤。

    不过红砖的研究也要加紧研制,未来建筑公司需要的砖瓦可不是小数目,上游产业还是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为好。

    随后京城的大街小巷上开始有孩童发放传单,为了赈济灾民筹集善款,以信王为首的赈灾团队,经过朝廷的批准,决定将受灾区域开发成一纵一横两条商业大街。

    商业大街两侧的商铺从天启六年夏六月初六开始进行预售,商铺根据面积大小的不同,分为三个不同档次。

    第一档商铺宽一丈,第二档商铺宽两丈,第三档商铺宽三丈。商铺的入深与后院的统一标准,后院给商家留有建房的空间,可以建造库房、居所,售价分别为一千两、一千五百两、两千两三个档次。

    届时商业街建成之后,各大商铺搬入商业街后,将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商业街管理团队将根据商家不同的经营项目,进行不同的管理费征收。

    每月征收一次,绝不重复征收,商业街管理团队还会保护各家商户不受各种青皮混混的骚扰,胥吏衙役的盘剥。

    管理费中就已经包含了向官府缴纳的赋税,即使官府要收税也是跟商业街管理团队对接,不会与商家对接。

    这个消息很快便在京城及其京畿周边扩散开来,商人对于商业活动都非常的敏感,他们马上就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他们的眼睛开始看向了王恭厂的这片废墟,想象着将来这里的样子,为赈灾团队提供粮食十大粮商,很快便找到了孙传庭,表示一定要给他们留一间十字街中心位置的商铺。

    这些商贾甚至以降低粮食价格和解约粮食供应软硬兼施,孙传庭心中无比震惊,这一切都在王宇的算计当中,当即按照王宇教给他的说表示商铺一定会给他们留下的,但是不敢保证是最好位置的。

    想要购买商铺的人太多,哪一个大商家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强硬的后台,赈灾团队谁都不能得罪。

    为了更加公平地竞争商铺,商铺决定在开盘出售的时候,预约摇号,谁能抽中,或者谁能抽到更好的位置,全凭个人的运气。

    想要预约,首先要缴纳五百两保证金,若是没有摇上,赈灾团队会再下一批次的商铺中优先给予安排。

    当然商家也可以选择退出,赈灾团队会无条件地退还保证金,就算商铺没有抽到的商家也不要气馁。

    在商业街项目告一段落之后,赈灾团队还将在商业街分割开到四大地块开发住宅项目,四个地块的住宅项目也会挂牌出售。

    至于灾民的安置将会整体搬迁到城外卢沟河两岸,在城内商业地产进行的时候,赈灾团队开始对灾民的意向进行登记。

    赈灾团队给了灾民两个选项,一个选项是继续留在城里,赈灾团队按照户籍每个户籍补贴二十两银子,以后灾民的是买房居住,还是租房居住都与赈灾团队无关。

    第二个选项是搬迁到城外的卢沟河两岸,赈灾团队将会组织各家各户建房,每家三间土坯瓦房,外加一个二分地的小菜园。

    同时搬迁到城外的百姓,按照人头,每人可以分到一亩水浇地。这些土地不用向官府交税,每一季只需向赈灾团队缴纳两成的收成做出地租。

    各个家庭的壮劳力还可以优先被赈灾团队雇佣,灾情结束之后,团队雇佣的工钱不会低于每月一两银子。

    两个选项给出来之后,老百姓也不傻,二十两银子看着不少,在城里若是没什么进项坐吃山空很快就会花完。

    去了城外,不但能有房子住,而且还能分到土地。一亩水浇地一季宿麦,一季杂粮收成除去种子、地租之后,也就能剩下两石粮食。

    两石粮食养活一个成年人省着点儿吃应该也差不多了,再加上小菜园种上一些蔬菜贴补着,养些鸡鸭换点儿零花钱,这日子还是有盼头的。

    因此绝大多数的百姓都选择了到城外生活,在城内的废墟清理干净后,灾民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青壮被安排在城内施工建设商业地产,一部分在王宇的指挥下到卢沟河两岸选址建房定居。

    将近两千户人家被分成了十个村子,河南河北各五个村子,村子的名字起的简单粗暴,北边的村子分别为北一村到北五村,南边的村子分别为南一村到南五村。

    这些百姓从成为灾民的这一天起,他们的命运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再也没有了闲散的生活,每天一睁眼都有需要完成的任务,就连孩子也会被安排去捡拾柴草,用于过冬的准备。

    在王恭厂东大街第一批二百套商铺预售结束后,朱由检看到收到的三十万两银子,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王宇的这一套以赈济灾民为突破口的商业活动已经完全打开了,因为他亲眼看到了,那些没有摇上号的商家顿足捶胸的表情。

    所有参与预售摇号的商家,没有一个要求退还预售保证金的,一个个纷纷要求在下一批的预售名单里一定把他们排到最前面。

    原本五万两银子的赈灾款项朱由检还在担心说不定哪天没了银子,赈灾失败可怎么办。这三十万两银子的入账,让信王殿下信心大增。

    他与王承恩在私下里仔细地进行了核算,等到其他三个大街的预售工作全部完成之后,除去运营所耗费的花费,赈灾所需要的粮食,整个团队的利润不会低于五十万两。

    这还不算二期工程的住宅项目,在预售结束后的小聚会上,朱由检兴奋地向王宇敬酒:“玉轩兄!孤对玉轩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没想到这样一个灾难,在玉轩的手里一番操作,竟然成了好事。

    玉轩兄真是能人所不能,如此大才不进入朝廷任职是朝廷莫大的损失。”

    “殿下!莫要害臣,就臣这个懒散的性子,进入官场还不得被弹劾的体无完肤。再说京城这样的灾难能够有操作空间是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若是如西北的旱灾、或者黄淮地区洪灾,这些灾难就要国家的纯投入了,因此一个国家的根本是有对灾难的应急能力。

    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在灾难来临之前,能够快速反应,保证救灾物资第一时间到达灾区,同时做好应对预案,以工代赈也好,异地安置也好,都是救灾的办法,如何操作需要灵活应用。”

    朱由检若有所思,他知道王宇这是告诉他治国的道理,虽然王宇的话他都能听懂,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下手运作,才能达成最好的效果。

    孙传庭做过地方官,对王宇所说的这些非常赞同,不过想要实现却太难了,首先这救灾物资如何快速送到灾民手中就是一大难题。

    别的不说如何解决交通问题,比如西北的旱灾,明明湖广就有粮食,可是却调不过去,即使强行调拨,运到受灾地区,一石粮食剩不下一斗。

    “玉轩!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却很难实现,想要解决天灾还是要立足本地解决,依靠外地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伯雅兄此言我不敢苟同,国家大一统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能够互通有无,守望互助吗?若是不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那么还不如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那还要一个朝廷干什么。”

    “话是没错,然而却实现不了,小的灾害容易解决,可是如今的大旱却是波及北方各个省份,几乎北方每一个省份都有不同的受灾,相邻的省份已经无法守望相助,互相帮忙。

    想要赈灾就得从南方调集粮食,有水路联通的地方还容易一些,毕竟水运相对陆地运输更加便宜,然而西北这样山高路远、道路难行的地区,光是路上的运输需要耗费的时间就以月计。

    大量的运输就要征发大量的徭役,又会影响粮食产区的生产,况且这么长时间在路上的消耗也是朝廷难以承受的损失,这边粮食运到有没有解决北方灾情不知道,反倒是将南方产粮区域拖垮。”

    “道路有问题、不好走,那就修路,朝廷拿出专门的钱粮用来提高全国的道路通行水平,研究出更加方便行走,更不容易被雨水冲毁的道路。

    有了良好的道路通行效率一定会大幅提高,路况好了之后还可以鼓励工匠研发出载重更大的马车,我见过西夷的马车都是四个轮子的,一辆车的装载效率是我大明两轮马车的好几倍。

    我大明完全可以将这一建造技术借鉴过来,提高我大明的运输效率。只要完成了这两项之后,就算是千里运输也不会超过半个月,而且还能节省人力物力。

    这样大的投资只能由统一的朝廷来进行规划建设,指望地方官员和百姓自发根本无法完成这么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道路更好的通行效率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那就是在军事上的作用,一旦某个地方出现危机,朝廷的大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即时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

    朝廷与其将有限的钱粮投入到防御的边墙修建上,不如将钱粮投入到进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军队建设上。

    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一支随时能够打赢任何的战争的军队,才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

    我们不能因为某一件事有困难就选择绕道而行,而是应该想办法将这个问题给解决掉,影响救灾的最大障碍是运输效率,那就解决运输效率。

    朝廷财政出现问题,那就想办法扩大财税来源,将财税这块饼做大,而不是就逮住农民这一只老实羊,使劲薅羊毛。

    当农民的身上血肉彻底榨干的时候,那也就到了王朝末年的时候了,新朝建立,官员可以投靠新朝继续做官,一点儿都不影响官员的富贵,可是皇家可以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