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三道题目
“石义,我们还有多久才到?”
帘外传来雄厚声音,“快了,不远处就能看见那一座山了。”
齐伊颖与一剑一同坐在一辆马车上,外边的是正在驾车的石义。
他们正在向着一条羊肠小道而去。只是未经修缮的道路实在颠簸,坐在马车内摇摇晃晃,一度让一剑产生前世闲来无事坐上拥挤的地铁的幻觉。
并且,他们已经走了一天一夜了,诸多劳累加之于身。
但这还不是最不可忍受的。
先前,之所以在那个县城待一段时间,是为了等候十三城的正军队与之汇合,计划着一同拿下独龙道的掌控权。
但是,这件事情却因为一个黄毛丫头耽搁了。
她说要带自己寻找一位世外高人。
还肯定说到若是自己能够得到这位世外高人指点,那么拿下独龙道简直小事一桩。
可都走一两天的时间了,还未等见到人,自己的脑浆都被颠簸成花花了。
一剑幽怨地看着眼前少女,心里积怨了对少女不满的坏水,准备找个借口发泄。
齐伊颖坐在一剑的对面,时不时拉开帘子向外探出头,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话说,你说的世外高人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一剑打破了沉寂。
被转移注意力的齐伊颖稍微松缓了心情,对一剑介绍有关于世外高人的事迹。
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居士,有着傲雪寒梅一般的气节,同时也是自己爷爷的忘年交。
而原先时候,他们就打算离开充满战火的家乡,而前来投奔他。
一说到这位世外高人,少女脸上的忧愁缓解不少,但还是不愿意谈及太多有关自己或者身边人的事情。
就又这样度过万般无趣的一上午。
最终,三人停在了一座小镇的城门前。
令一剑惊讶的是,城门外头居然会贴有关于他的通缉令,不得已乔装打扮成风雅少爷。
尽管没有自己的通缉令,但齐伊颖也扯紧了衣帽,将头埋在衣服之中,直至旁人难以看清楚面容。
小镇从把关处开始,到处是嚣张跋扈的官兵,一边巡逻一边不断呵斥着在他们眼中的贱民。
到了一剑他们这里,他们看见是外乡人,伸手就要多一倍的进城费用。
但为了安全起见,一剑只得以忍气吞声,但在离开时还是暗暗咒骂了一顿。
一进城,三人就看到了小镇的阴暗面,至之于青天白日之下,富有的地主可以骑在穷苦人的头上,就连官员都得看钱使事,而地主家那条该死的狗都可以餐餐大鱼大肉。
完全是不相同的两个世界!
齐伊颖则表示自己这一路看到的不比这少,也就淡然许多,但是你得淡定下来,莫要冲动。
一剑见状,气愤地吞吐自己内心不满,跟着他们来到了一家饼家。
经介绍,一剑得知那位世外高人很喜欢这家的芝麻饼和烧饼。
他不禁吐槽了一番,还得带上一点东西吗??
一旁的石义则是笑道,“就算是亲戚家,你也总得带上些东西见人吧,又何况是一位气节高亮的居士呢?”
说起来,一剑确实不善于应付人际关系,今天被上了一课。
正当三人准备出城时,一剑灵敏地感觉到周围存在熟悉的气息,有好似上次的偷袭者,但还有另一股熟悉的气息。
尽管有些偷袭者的气息稀薄,但一剑还是能够辨别出来。
他没有跟两人说,就算说了也不会相信,反倒会打草惊蛇。
三人轻装出行。
向着小镇南方的一座山林而去,世外高人就居住在那里,远离俗人与闹市。
快到半山腰的时候,遇见了一位砍柴人与一个十来岁的扎着总角的孩童。
孩童很有礼貌,没有寻常孩童的调皮与打闹劲头,话语行间有不俗的诗书意气。
男人开口问道,“几位是来找先生的吗?他人正在山上的屋内,贤良,去,带着三位客人见先生。”
“阿叔,可我还得帮先生卖酒呢。”
男人摸了摸他的头,“去吧,替先生照顾三位客人,至于酒我来买就行了。”
说罢,他摇摇晃晃背着一担沉重的柴火在崎岖的山路中向下而去,走一步看三路。
问孩童,这才知道他们没有可靠的钱财来源,只得以靠着卖些柴火度日。
尽管清贫,但是却没有感到厌烦。
在孩童的引领之下,三人很快来到了山上仅有的一处房屋,由于平坦的地势不多,这间在外头看来的房屋又分为几间。
大厅、睡房、厨房、书房以及茅厕都有。
但一剑感觉住在这里不会觉得无聊吗?如此清闲?
孩童笑了笑,“偶尔会觉得无聊,但是伴随意识进入到书中,一天时间也很快就过去了。”
这时,一剑不禁感叹真是厉害。
“先生正在书房中,还请等候一会。”书童解释道,在先生看书时并不喜欢他人打扰。
一剑问,“那汝家先生何时出来?”
小童摇了摇头,说到不知,因为先生爱书极为疯狂,有时从早上看到晚上,没有一刻停下来。
“三位客人,还请随我到大厅,与其让几位干站着,不如好好招待几位。”
说罢,小童带着他们就向着大厅走去。
看到大厅里的椅子,屏风等等一系列家具,一剑这才意识到这整个建筑基本上都是用竹子建立起来的钱,怪不得会有一股竹子的清淡香气。
书童给他们每一个人沏好了一杯茶。
而这时候齐伊颖才想起来买来的烧饼与芝麻饼,“贤良,这是给你家先生买的,也一同备去吧。”
书童有些犹豫接过手,纳闷着眼前这位大姐姐是怎么知道先生喜欢这些的?
又稍微等了一会之后,书童见天晚了下来,正打算给先生送饼去,却碰见了出来休息的先生。
“先生,您出来了啊。我还想着给您送去呢。”说着,端起了手中盘子。
“啊,贤良这么快就回来了吗?饼买来了,那酒呢?”
看到饼,杜子甫习惯性地抓起一个烧饼狼吞虎咽,似乎看书花费了他不少力气,一连吃下好几个烧饼,等到嘴瘾满足时,才想起来没让贤良买饼啊?
“贤良,这饼怎么来的啊?”杜子甫有些纳闷,这饼他可是熟悉的,像他们没有可靠钱财来源的,一个月也就只能吃上一次。
“回先生的话,我与阿叔在半山腰时碰见了三位客人,说是来找您的,就带了上来。”端起盘子,“这饼也是他们带来的,其中一位客人说是您喜欢吃的。”
“他们人呢?”
“在大厅呢。”
杜子甫突然一颤,连忙向大厅跑去,不再顾得上自己的形象。
果然如他所想,在大厅确实看到了他熟悉的身影,连忙喊道,“小颖?是小颖吗?”
齐伊颖正对茶思人,忽然听到了耳边传来的熟悉呼唤声,只有杜子甫叔叔才会这样喊自己。
当见到杜子甫的时候,齐伊颖再也忍不住,一把扑在了她杜子甫叔叔怀中,像一个做错事委屈的孩子一般,放生而哭。
杜子甫连连安慰怀中的孩子,尽管未娶妻也没有儿女的他却在齐伊颖身上表现出父亲的一面。
“没事了,小颖,有杜叔叔在这。没事了,没事了。”
石义看在眼中,也只有如此至亲才能让小姐流露出这样真实的面孔。
从家乡一路到这里,大小姐她一直都在隐藏自己的软弱,向他人表露出坚强的一面。
等到齐伊颖情绪安定下来之后,杜子甫才得以认识石义与一剑。
当听到石义的身份后,杜子甫没有一点震惊,但在听到一剑的身份之后,稍微皱起了眉头。
他上下打量一剑,看起来也不过是十三四岁少年模样,与自己先前想的不一样啊。
高大威猛,正义凛然,英姿飒爽才附和自己对传言中自称为王的形象啊!
他有些失望了。
“拜托,杜大叔,你什么意思?你看起来有点看不起我的样子啊!”
杜子甫尴尬一笑,连忙说到没有,只是与自己想象出入有些大。尽管自己身居荒芜的山林,但是对待外边的大事情还是比较在意的。
随机,杜子甫又看向了一旁的齐伊颖,安慰道,“小颖,关于你爷爷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但是你暂时不要冲动。你爷爷已经年老,且声望甚高,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此次前来,你有什么打算?”
“是继续待在我这呢?还是?”
齐伊颖向杜子甫说明了缘由,此次前来不单是要与他见上一面,同时也是希望他能够帮助一下眼前的少年。
“哦?需要我帮助他?”杜子甫不由得将目光转向了一剑,再次上下打量起一剑。
这并不是看不起的眼光,而是认真的打量,目的是为了发现一剑身上有什么值得自己出手帮助的存在。
外表?还是旁边一堆用来伪装的衣物?
显然,眼前少年还不值得自己出手。
这还是一剑第一次被人如此明目张胆说着自己不配!杜子甫的话有些激恼了一剑,本原打算与他议论一番,但是下一秒门外书童确实发出了惊叫声。
众人连忙起身向外走去,扶起了被吓住的书童,却看到了正在被人劫持的阿叔。
一剑一眼便认出这五人就是上次偷袭自己,并且想要抓走齐伊颖的家伙,二话不说,从旁人不知处拿出了御疆。
这让一旁的杜子甫大为一惊。
狡诈的家伙奸笑着,手中的利刃架在了阿叔的脖子上,鲜血泛红,“呵呵,小子,你当真要动手,就算你速度再快,也无法赶得上人死的速度吧?!”
“阿叔!”小童惊恐叫喊着,不想阿叔被人杀害,哀求着一剑与石义救救他。
两人无奈耸了耸肩。
“你们五人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三番五次来我这找麻烦?”
一剑不解,一个少女也值得他们如此大动干戈?
“呵呵!”旬山五鬼见此纷纷笑道,嘲笑着一剑不识他身边少女的身份,“呵呵,一个乡里土鳖,哪里认得这样的大人物?哥几个,赶紧将她带过来,交由上头,好领取我们的奖赏!”
旬山五鬼以为一剑等人已经束手无策,准备走过去抓住齐伊颖的时候,一剑眼前一亮。
“我说过你们可以带她走了吗?”
众人诧异,下一秒一道雪白身影出现,挡在他们身前,紧接着场上闪亮一道绚烂光芒。
几人惨叫,倒地不起,眼中直冒星星。
石义连忙找来绳子将几人绑住。
“呵,小样,跟我斗?”一剑轻松地拍了拍手,对付他们简直不费吹灰之力,然后将小妖抱在怀中。
“今天算是欠了你一个人情,改明日再还。”一剑抚摸着怀中小妖,“不过,我不是让你在家中等着的吗?顺便照看一下奶奶吗?”
“怎么就到这来了?”
小妖说着旁人听不懂的话语,支支吾吾的与一剑交流。
看着一剑怀中如此受宠的小妖,齐伊颖哭笑不得,心想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狐狸精吗?
“多谢恩人相救。”砍柴的对着一剑真诚鞠了一躬。
一剑嘴上说着无事,但是心里却是舒畅,因为正愁无处施展自己的技术时候,这帮人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也多亏了自己当时没有着急揭穿他们。
回头道,“如何,这位杜居士?还觉得我年幼无知,无法撑起天下大业的任务吗?”
见此,齐伊颖也连忙劝说起了杜子甫。
“是啊!杜叔叔,你是不知道这外头有多昏暗,这天底下成了有权有势的,许多百姓无法安身立业,您作为这当代清廉居士之一,难道就这样空有一身才华?”
对突如其来的事情,杜子甫自然无话可说,救了他的帮工就相当救了自己的酒,也相当于救了自己半条命,又有这位大小姐如此帮他说话,自己理应出山救济天下,但总感觉就这样答应实在不妥。
可又架不住这一番人的劝阻,无奈之下,杜子甫则答应给一剑出三道题目。若是他能够通过,自己就同意出山相助,以匡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