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李武师新官理旧事智除障碍
李开光、胡文月,两老表,一个立志疆场扬威,一个志在科场立命,志趣互补,相见甚欢,沉浸在过往时光的记忆里。竟然把李尔大哥晾在了一边……
李尔见他们在营帐里,以茶代酒,就着胡文月带来的家乡特产,有怪味胡豆,米花糖,焦盐花生什么的,一大堆,边吃边聊,专注得几乎忘了还有旁人。
李尔摇头暗笑,心中自嘲,咱这半路夫妻,哪比得上原配恩爱。待他表兄弟俩嘘寒问暖够了,他提醒开光,”想知道的事不想听了吗?”
“哪里话?”开光不依,向胡文月扮了个鬼脸,说道,”文月,我俩的龙门阵晚上再吹,现在听我恩兄的吧!”
李尔这才正襟危坐,端起桌上的茶碗,轻抿一口,清了清嗓子眼,讲评书似的娓娓道来……
”却说我大伯,候补到莫名县令职事,知晓我和开光,跑断了腿,看够了脸色,说尽了好话不说,还要忍受委屈,周旋于怡香楼和燕飞楼之间,经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他不迭连声叹道,难为两位贤侄了。尤其看我,不负所托,不仅保护了开光,还带他走上了正路,欣慰有加,立马拉住我手说,贤侄,军营你别忙去,先跟我赴任了再说……”
你道何也?
原因简单,初为乡梓父母官,这对历经科考弊案浩劫,死里逃生的武人,李天武来说,不啻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了。他深知,混官场不易,为官清廉更难。
遂告诫自己,一旦回到家乡,做这个父母官,更应谨小慎微。
他还知,官场中,向有潜规则,新官不理旧事。这是因为,旧事也是朝廷命官所为,官长换了,不可能把兵也换了,新官理旧事,必然牵扯旧人。
搞得不好,可能会如民间俚语所言:你是割卵子敬神,不仅把人得罪了,神也给得罪了,两头不讨好。故李县台对此次执掌莫名县,不敢掉以轻心。
当这位准县令,从侄子嘴里,知晓李开光如今长大了,也懂事了,但至今耿耿于怀的,始终是爹娘的冤死,放不下,报仇心切,他更觉担子沉重。无疑,这恰是李县令上任伊始,绕不过去的坎。
然而,姜还是老的辣,李天武出狱后,并未急于与侄子团聚,意在避见开光,先回了趟老家。
因阿文告诉他,为他的事,两后生欠了不少债,官扬就这个样,无钱办不了事,何况这等要命的事,烧钱!
科场弊科发生后,未能查到李天武贪腐证据,在入刑部大牢前,三司初步结论是,疏于管理,渎职误事,案结再处。问斩之类的话,风头一过,没人再提了。
纵然是恭副主事串通,一众考官作伪证,扣他屎盆子,但查不到他和贿银牵连。故除他省城府第被查封外,老家房产、田土无恙。
天武方得以回家变卖,凑足数万银票,准备交给侄子。不让后人背这个债,坊间说法是,债越背越穷,穷得子孙都喝西北风了,谁还有劲祭祀先人,烧纸送钱?官宦人家,就把死后待遇看得重。
办了筹措银票的事,李武师修书李尔,授意他,尽快让开光去军营锤练,明面上为他个人前程计,暗里还有大伯心照不宣的思虑。
这就是,断了开光随他赴任的念想。当事人的迥避,可让旁观者看得更清,秉公执法,方不会成为空话。至于允许李尔随他赴任,李县令另有考量:
一是至亲,帮衬起来,不会有二心;二是尔这孩子,是他一手盘大,脑袋灵活,办事干练,还清楚开光爹娘这事始末。有他相助,就不怕县衙旧人裝怪了。
莫名县衙,前任归田后,要说能装怪的,除了师爷,就没第二个人了。要翻李家这个旧案,这家伙必是最大障碍。
这位师爷,原是城里一位私塾先生,因清末推行新学,他那一套诗云子曰,四书五经来不脱了。村民笑他,教出的学生会背诗,会抛文,就是不会记帐,打算盘,学不致用,不如不学。学生没了,他就改行了。
他啃了几本大清法典,自以为精通律例,先在街边代写诉状,积攒起了粉丝,就近租个门面,干起了法律咨询的勾当。搁现在,就是办了个律师事务所,代理打官司,生意出奇的好,渐渐有些名声,也带来了运气。
运气,竟然来自于衙门。
有一年,莫名县来个县令,是广东人。师爷,是他同乡。公堂上,他二人一口客家话,审起案来像猜谜语,不论原告被告,听来都是一头雾水,审一堂案,一半时间在研究客家方言,涉案双方叫苦不迭。
地方贤良颇有微词,传到州府那里,府台抱怨,”你二人满嘴筋筋杠杠,像跑火车,连个当翻译的人都没有,不光涉案人有意见,连衙丁们都暗中不满。可别忘了,衙门里吃皇粮就你一个,地方不乐意供给养,其他人怎么办?”
有道是,响鼓不用重锤,顶头上司说这话的时候,衙门刚审了一个肥猪失窃案。原告被告因听不懂广话,对官爷的的回答,比手划脚,像聋子对哑巴,无奈令人取笔来写,可乡民不识字,一上午的对薄公堂,甭说追回赃物,连那肥猪是谁的,都没搞伸展……
“成何体统?民意滔滔,都闹到咨议局去了。”约谈县尊时,府台为这事,还在生气。
县台一听,咨议局?地方民意机构,可开罪不起。顺得民意的官员,可从那得到“万民伞”,以显民众拥戴之意。相反,若惹毛了,煽动舆情,迫于负面压力,官员灰溜溜请辞的,也不少见。两相权衡,一利一弊取其轻,他辞退了老乡,公开延揽了这位业余律师。
这讼棍,正因是公开招聘来的,自认为有本事,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上届县台转任走后,他又完败竞争对手,被这届县台任用,正指望着,担任莫名县衙师爷,三连冠时,梦碎了一地。盖因,他遇见了克星,李天武。
李天武,人未到莫名,他的事迹就先传开了,一介武夫,在贡院裁那么大个斤斗,想必是文不如人的原因,武人四肢发达,脑瓜简单呀!这师爷安慰衙役们:
”稍安勿躁,像我等律法,公堂那一套,熟得稀烂的人,他一个光杆司令,要玩转衙门,找帮手,舍我其谁?”
岂料,如今,因新老县台办交接,衙门关了三天,这师爷不过三天未到衙。第四天,就把他吓了一跳!
衙门倒是开了,却没了他的位子。
县衙门口,围了一群人,在看布告。
布告很新潮,引文是,莫名县字零零零壹号告示,告示涚:
本县尊李天武,乃朝廷命官,俸禄都由皇家拨付,谓之吃皇粮。衙门师爷及其以下人等,薪饷由县属地界税捐列支,谓之地方给养。为对纳税、纳捐人负责。经向咨议局报备,不日公开召录师爷一名,竞争上岗……云云
告示下围观者众,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师爷看过,捋须淡然一笑,心想:老调重弹,走个过场而已。可他再一看文后的备注:
应选者,须缴纳选务费:银二两;应选地点:城西土地庙;报名接洽人:城西地段邬保长;时间:本月最后一个赶场天……
噫!啥状况,李将军这是搞的哪一出?师爷顿陷五里雾中,预感,铁饭碗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