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出了正月,陆家人从六子的饭店离职后,陆续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
陆向昌打算去镇上买房建厂,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不富裕,别说电视机了就是连买台收音机都困难,他想在村里建旧家电回收厂,目前来说还有些不切实际。
伍立英决定要跟着自己丈夫干,夫妻本就是一体,她始终放不下陆向昌一个人在外打拼,到时候他身边连个能帮衬着做顿饭的人都没有,那哪能行。
即使她还是蛮喜欢和大家在一起边聊天边做衣裳的。
这一点陆向昌也能看出来,他还特意叫她不用顾虑自己,让她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不是陆向昌不想让她跟着自己,而是他知道隔行如隔山,制衣和做家具,收家电根本不搭边,伍立英若想在之后能帮到他,必定得自己先费一番苦功夫学习才行。
若不然他一个人在外面忙碌,她一个人在家寂寞不说,时间久了对身心都不好,不如就跟着他三弟媳做衣裳来得开心。
他没有藏着掖着,而是把自己的想法摊开了摆在伍立英面前,让她慎重选择。
伍立英仍然坚定地选择了跟着他,还开玩笑对着陆向昌说道技多不压身,自己多几门技艺在身上,将来说出去也有面子。
陆向昌听完后笑了笑,同意了下来。
他的妻子真的变了不少,从以前干什么都要抱怨几句,到现在无论到哪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整个人都容光焕发,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
而他们的四口小家和陆家这个大家,也在变得越来越好。
夫妻俩决定走之前还询问了家里的四个孩子要不要去镇上上小学,孩子们都摇头。
村里老师对他们很好,同学也都是从小到大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他们很快乐,也舍不得离开。
陆明庭陆明湛也是这么想的,夫妻俩便也没再强求。
反正镇上离村子不远,孩子要是想他们了,他们随时都能回来。
伍立英跟着陆向昌走了,夏秋莲便把兰茵提了起来,接替伍立英的位置,算是服装厂的二把手。
平时帮夏秋莲打打下手,教一教新人制衣。
活比以前轻松不说,工资也跟着涨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样做一件衣服拿五块钱,想挣得多需得自己加快速度或者赶工。
兰茵很高兴,工资都涨了,她干起活来就更认真,再加上她是个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懂得感恩的人,夏秋莲用起她来便也放心。
渐渐地制衣厂规模越来越大,人数也从原来的八人扩大到如今将近五十人。
这五十人基本都是来自和庄村以及附近村子的女工,也都是老实人。
陆家积攒的布票很快消耗殆尽,都被制成了成衣,等待销售。
现如今夏秋莲的制衣厂产量远远超过了六子百货商场的销量,短期内若想要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就意味着夏秋莲必须要自己去找客源了。
夏秋莲带着丈夫儿子连着跑了镇上省城及附近城镇的商场,连缝纫铺她都要进去转一转问一问。
这么一来确实能拉到不少订单,可对方给出的进价却普遍不高,完全不能和六子给的价格比。
夏秋莲虽还仍有得赚,但去掉人工费机器费和原材料等杂七杂八的成本,净收益就少得可怜。
她不甘心,又拿着成衣挨家上门谈价格,也是收效甚微,毕竟人家也要赚钱,而且也不是人家故意压低价格,市场价就是如此。
夏秋莲若想提高利润,除非她能绕开中间商,自己开一间专门卖衣服的商场去打开销路,不然只有接受现如今的市场价。
这条路目前来说显然走不通,不过她还有第二条路可以走,那就是降低成本。
夏秋莲一口气买下了生产队剩下的七间瓦房,又新进了一批纺织机器和棉花,打算自己生产布料。
这一举动可谓十分大胆,要知道拿着布料做衣服简单,纺织布匹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光是从棉花到纱线,就要经历多道工序,更别说从纱线一步步织成布匹再到印染了。
这些工序不管对于夏秋莲还是文化学历都不高的女工们来说,都是一件挺有难度的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村里人明里暗里的都劝着夏秋莲不要办纺织厂,他们觉得这难度可大,大家都学不会,也没人愿意学。
而且夏秋莲的厂子是私人的又不是国营的,也没个保障,万一哪天倒闭了怎么办?那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不都浪费了吗?
夏秋莲只是笑笑,并没有说话。
想挣钱,畏手畏脚怕付出那可不行。
但村里人的话还是蛮影响夏秋莲的心情的,她有一段时间都不爱说话。
陆家人一看这可不行,都变着法的给她打气,一如既往地地支持她,并表明不管纺织厂能不能成,不管到最后是赚钱还是赔钱,她光是肯迈出这一步出去,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再说了,她都还没开始干呢,怎么就知道最后一定不会成功?
夏秋莲重振旗鼓,把制衣厂暂时交给兰茵看着,自己和陆向问去了国营纺织厂观摩学习纺织流程和机器操作。
她认真,陆向问比她更认真,尤其是在牵经机、卷纬机、织布机等等一系列的机器操作方面。
陆向问说了,自己脑袋不如媳妇聪明,所以要比媳妇更努力,这样媳妇也能轻松一点,不用那么累了。
把夏秋莲感动坏了,她家这个憨子虽然有时候很气人,脑袋也跟别人不太一样,但他真的为她牺牲了很多。
陆向问是男人,这个时代基本没有男主内女主外的,自从夏秋莲办厂以后,外人总会传些闲言碎语,说他没本事,只会靠老婆,是个吃软饭的小白脸。
更有甚者还会嘲笑他等以后夏秋莲发达了肯定会把他甩了或者给他戴绿帽。
陆向问就是听到了也就当听个乐子,压根不在乎他们说啥。
日子是他和夏秋莲过的,别人再怎么指手划脚也只是别人的想法,跟他没什么关系。
再者,他要是不如媳妇,那就努力跟上媳妇啊,老怨天尤人猜忌媳妇有什么用,有那时间不如给他媳妇多干点活呢。
也就是陆向问心大脸皮厚,换个人估计都要出问题的。
其实陆向问不光是心大,他想得也通透。
以往他出去干活挣钱的时候他媳妇不也在家带孩子做饭做家务,他媳妇可以他咋就不行?
既然他媳妇能挣钱也乐意搞这些,那他肯定要支持她呀!
顾及那么多面子干啥?面子能当钱花啊?
简直闲的!
陆向问和夏秋莲厚着脸皮在国营纺织厂待了两个星期,光学会操作流程还不够,还要把人家挤出工位亲自上手,直到熟练为止。
他们帮别人干活,还要付别人工位的‘租费’,卑微的不能再卑微了,人家才翻了个白眼把工位让给他们。
就这样他们连学带练手快花了一个月时间,又用心总结了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差错,才敢回来召集女工开始培训。
女工都来自农村,都是老实人,但就是有一点,到哪里都喜欢说话,唧唧喳喳地,热闹是热闹,但若是操作机器时可就相当于分了心了,一分心那铁定出问题。
所以这个聊天问题亟待解决。
夏秋莲给她们做思想工作,科普分心失误带来的损失和安全隐患,陆向问就比较简单粗暴一些,整天牛眼一瞪,谁说话就喊谁的名字。
夫妻俩双管齐下,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女工们工作的纪律好了很多不说,连效率都提高了。
为了提高大家的工作热情,夏秋莲跟以前一样,实行的是定额计件工资制,不光做得多才能挣得多,同时还得要质量好,销量多,那才是真正能挣得多。
这么一来谁还有功夫和旁边人闲聊,都抓紧时间挣钱去了!
夏秋莲的纺织厂和制衣厂做起来之后,节约了不少成本,利润也提高不少。
她打算再过一段时间,挣够了钱,就自己开一家专门卖衣服的商场,自产自销,自主经营。
从棉花到成衣,每一步都是自己精心设计和制作,她自己就是中间商,挣得每一笔都能落到自己的口袋里。
这些钱可以拿出来一部分给女工们提高工资待遇,给优秀的女工发奖金,供她们到别的大厂学习或者去香港澳门等沿海发达城市参加时装秀,让她们不断接受服装潮流的冲击,不断和时尚前沿接轨,从而提高审美水平,设计制作出更符合当下审美的服装。
这样一来,夏秋莲的制衣厂就永远能比别人更快一步感知时装款式变化的风向,做出来的服装也不会害怕卖不出去。
说不定等她的服装商场开业后,以前那些给她开低价的中间商自己就会提高价格并且找上门儿来,那就更不愁销量啦!
夏秋莲光是这么想着就觉得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