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皇陛下请自重 > 第106章 黄水县

第106章 黄水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恍惚间她闻到一阵米香,原来是县衙不远处正有人在施粥。

    这领粥的队伍排的比上余城的可长太多了。

    去领救济灾民的米粥,这也太丢人了吧?

    陈锦和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一关。可是脚步却不听使唤地往领粥的队伍里去。

    最后,她一咬牙一跺脚。

    就当是体察民情了!

    说服了自己后,陈锦和便心安理得的排起了队,甚至还有了一点小期待。

    眼看前面只有四五个人了,有人拍了拍她。

    她回头一看,是个瘦骨嶙峋的大爷,大爷浑浊的眼睛看着她,直接问道:“你领粥连碗都不带?”

    陈锦和讶异:“还要带碗?”

    大爷仿佛看到了傻子:“不然呢,你还指望人家分一口碗给你?”

    这下好了,连赈灾粮她都没有资格吃。

    无奈退出队伍,陈锦和丧气到了极点。天气闷热,腹内空空,她现在一点想其他事情的力气都没有。她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把那口粥给喝上!

    也许是急中生智,她看到路边的芭蕉树,那个芭蕉叶又大又亮,干净得就像一口刚洗过的碗。

    天不亡我!

    陈锦和费劲掰下芭蕉树叶,又撕了一大半,直到把树叶整理成一个凹型容器。这才又喜滋滋地排上了队。

    轮到她的时候,盛粥的衙役看到她的碗,愣了一下,随即抬头看了看她。

    挺漂亮的小姑娘,怎么就过得这么惨。心里一软,就往粥桶底下掏了掏,尽量把粥盛得厚一些。

    陈锦和倒没想那么多,看到有东西吃了,只顾着开心了。

    她随着那些灾民一起缩到衙门搭的简易的棚子里,坐在地上呼哧呼哧喝起粥来。

    只是一碗糙米粥,可她竟觉得比什么都要香甜。

    正喝着,却听周围的灾民有人开始聊天。

    “哎……有没有觉得,这几天的粥好像比前几天的厚了不少啊。”

    “哪里是比前几天的厚,比往年的都好了不少呢!”

    “往年?敢情你年年遭灾啊?”

    “说什么屁话……你不是我们黄水县的?”

    “我……去年刚搬来的。”

    “怪不得呢……你也傻,搬来这鬼地方干嘛,年年大水小水不断的。庄稼庄稼种不起来,出海了的回不来,税还重,活该穷一辈子。”

    陈锦和心里一紧,擦了擦嘴,认真听了起来。

    那个年轻人显然有点懵:“我是听人家说,这里珍珠多,做珍珠生意能发财,才跟着来的。”

    中年人开始说教:“这话呢,也对,也不对。是有不少外地人来这里捞珍珠发了财的。可人家发了财捞了一把就回家了,谁待这儿啊!”

    年轻人:“大叔,你给说说呗,这黄水县到底什么情况啊?”

    中年人咽了口唾沫:“外乡人都传,我们黄水县的珍珠是整个陈国最好最圆的,这倒是不假。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我们黄水县肯定是富得流油了,来过的人才知道,这都是放屁!”

    陈锦和往他那边挪了挪,想听得真切一点。

    “黄水县靠海,水灾不断,没办法种庄稼所有米面都只能靠买。买就得要有银子,赚钱的方法只有两个,出海和捞蚌。”

    年轻人忙接话:“东海海产丰富,还有珍珠多贵啊,这不是挺能赚的嘛。”

    中年人摇了摇头:“你啊,太年轻……你知道我们东海物产丰富朝廷能不知道?物产丰富,税就重,在海上漂一年,大半年的心血都要缴了税。还有什么挣头?再说珍珠,珍珠好东西啊,达官贵人都喜欢,缴税什么的先不说了,往往一颗上好的珍珠你还没捂热呢,那些官人喜欢,你就得送上去。一颗好珠子,一年能出几颗?再次一级的珍珠就要拿去缴税,留下的稍微整齐一点的就被外地商客低价收走了。百姓手里只能留下一些歪瓜裂枣。”

    年轻人不解:“除去缴税的,客商来收的时候你们不能把价抬高一点吗?早知道在别的地方,黄水珠,哪怕不是头一级的,卖的也很贵啊!”

    “整个县都是卖珠子的,你一个人把价抬的那么高那还卖的出去?”

    年轻人还想说什么,但是又说不出什么来,只是摇头叹息。

    叹息的还有陈锦和。

    她心里突然想起前朝诗人的一句诗,从前她只是一知半解,如今才算是彻底明白了。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其中辛酸悲苦,又哪里是一句诗能道尽的。

    年轻人忽然道:“如果你们全县珠民能团结起来就好了,一起不降价,大家就都有活路了。”

    中年人一副看透人间冷暖的模样,盯着年轻人摇了摇头:“还是年轻,天真。人啊,哪有不自私的,一整个县的人啊,哪能都听话。不用多,只要有两个存了异心的就又能把这水搅浑喽……”

    没错,调控物价不能只靠民众自发,必须得由朝廷牵头。

    中年人又道:“说这些干嘛呢,我啊,眼前最要紧的是把房子修好。要不然我住这棚子倒也罢了,我老婆闺女可不能再遭罪了。”

    年轻人这才高兴了一点,道:“听说这次朝廷特地加了赈灾银,所有用于房屋修复的木材和漆料都便宜了不少呢!”

    中年人也笑了:“可不是嘛,今年难得朝廷那么大方,又能领口粮,还能省点钱。等房子修好了日子也能好过点……”

    “是不是因为这女皇登基的缘故啊?看来女皇还真挺好的。”

    一听到说到她,陈锦和背脊都挺直了。

    “没准还真是,刚登基的时候大家还都反对呢,说什么女人当皇帝哪还有好的,这国家怕是要完蛋。现在看看,不也挺好?”

    “要我说啊,管他谁当皇帝呢,能让咱们过上好日子就行。”

    “我现在想想也是。其他都是虚的,咱领到手的米粥才是真的。”

    他们再说什么,陈锦和也听不真切了。

    她脑子里好像有一根弦绷了起来了,又好像有什么在撞击她的心弦。她还不明白这种感觉到底是什么,但是她好像看到了前行的目标和方向。

    灾民们大多都是黄水县本地人,喝完粥也就慢慢四散了。

    最后棚里只剩下她和一个老妪。

    天色渐晚,怕是又要露宿街头了。陈锦和忍不住庆幸了一番,还好现在是夏季,否则她冻死街头可真是不太美妙。

    可尽管如此,到了深夜还是有些寒冷。陈锦和身上这身衣服是棉中夹杂了麻的料子,白天还行,一到晚上只觉得风呼呼地往里灌。她不由自主地缩成了一团。

    “姑娘。”

    她听到老妪在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