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回到九零年代离婚前 > 第54章 第54章

第54章 第5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秦大妈说请喝喜酒,没想到没几天就给送了喜帖,日子就订在12月8号。

    这时间可够急的,陈秀玲算了算,这满打满算正式交往也就几个月吧,怎么这就要结婚了。

    秦大妈看出她疑惑,“上个月就领了证,就让他们赶紧把婚事办了吧。”

    接着她又低声说:“小伍现在跟她闺女一直在外头租房住,我想着让他们赶紧结婚,省得她再费房租了。”

    陈秀玲这才知道秦海川未来媳妇伍秀娟的情况,对方丈夫车祸没的,但住的房子在公婆名下,她跟五岁的女儿就被大伯子一家给赶了出来。

    她只好带着闺女租房子住。

    陈秀玲没想到是这么个情况,表示到时一定去吃喜酒。

    接着没几天,陈秀玲就在小区门口看到了两个大红喜字。

    秦大妈是小区的老居民,住了许多年,她又是居委会主任,小区总有就那么十几栋楼,因此到时大半人都会去。

    秦家便从外头请了搭喜棚做大锅饭的厨子,专门在小区内搭了棚,摆了得有二十几桌,当天整个小区都很热闹。

    陈秀玲带着孩子和宋瑶一块过去的,去屋里坐了会儿,给记账的上了礼金,就抱着孩子去棚里找了个空桌子坐了等开席。

    这时候虽然天气冷了起来,但暖棚搭的非常严实,也不知用什么保暖材料搭的,棚子里倒没有多冷。

    她们都穿了防寒服,不只她们穿着的厚实,陈秀玲把两个孩子打扮的也都小圆球一样。

    尤其是悦悦,小娃娃快一周岁了,可能因为营养跟的上又贪吃,长的胖嘟嘟的,身上穿件鲜亮的红色亮面小棉袄,跟个小红包似的,特别可爱。

    宋瑶捏了捏小娃娃嫩白的小脸,感叹道:“你看你家两个小家伙,都这么可爱。”

    这世上的妈妈都是喜欢被人夸孩子的,陈秀玲也不例外,闻言自然十分高兴,还鼓励孩子们谢谢阿姨。

    星星现在已经很习惯用小本子沟通,非常认真写下:“谢谢宋姨。”

    悦悦则还只会简单的往外蹦两个不知啥意思的音节,‘啊’、‘哈’、‘嗯’之类的。

    宋瑶被他们两上萌的不行,挨个的亲了两个,同时她又感叹一句,“我要是有个可爱的小宝贝该多好。”

    陈秀玲知道她还在为孩子的事烦心,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就又听宋瑶道:“我已经请好假了,打算下周就跟志新一块去京市的医院去看看,不彻底查查我怎么也不死心。”

    陈秀玲道:“宋志新也同意去?”

    “她倒是想玩一辈子呢,哪可能啊。”宋瑶道:“人就得该啥时候就干啥事。”

    陈秀玲想说,你俩有正式工作,有房子,现在还有钱,而且往后那十家麻辣烫店会源源不断让他们有钱拿,以后的生活一点也苦不着,根本没必要那么执着。

    她要是不前世的遗憾,这辈子回来时肚子里就揣着一个,她其实都不太想再生第二个。

    然而每人想要的不一样,她也就没再说什么。

    只是转移了话题,聊起来今天的热闹。

    这秦家酒席确实挺热闹的,光席面就有二十桌,不但小区内邻居们熟识的都来了,还来了很多亲戚朋友。

    宋瑶在这边住的年头长,认识不少人。

    她就给陈秀玲说来的人都是谁,这时正好一拨人刚进去,她就指着前头高大的一个男人和其旁边一个穿着红色大衣的一个女人道:“这两个是秦海川的大哥大嫂,她们都是市自行车厂的员工。”

    市区有好几个大企来,除了服装厂就数自行车厂人最多,几乎有上万人,他们的市的自行车在北方还是挺有名的,在汽车没普及的年代,自行车的销量非常好。

    虽说近前也有别的自行车厂抢生意,但规模和知名度远不及市自行车厂,因此市自行车厂的效益还是不错的。

    自然也是许多人羡慕的存在了。

    正说着,秦大哥夫妇便一前一后听跑出来,确切的说是秦大嫂先出来,似乎脸色不太好,他们离的远没看清,但很快秦大哥就追了出来,然后拉着秦大嫂回屋。

    可能是看喜棚里人多,秦大嫂不想闹开,推了几下没推开,便又跟秦大哥进了屋。

    众人好奇目光看过来,秦大哥忙尴尬摆手表示没事。

    “绝对是有什么事。”宋瑶给陈秀玲科谱道:“你可能不知道,当年自行车厂的工作是秦海川的,但因为政策要下乡,秦大哥没工作身体又不好,秦父当时还活着,担心大儿子要下乡的话这身体怕是不行,后来秦海川就主动把工作给了秦大哥,他自己下了乡,虽然很快有了政策,没两年他就回城了,但什么都耽误了,回来既没工作年龄又大了,找对象这事就一直耽误着,弄的现在才结婚。”

    陈秀玲没想到还有这个事,“倒是没听秦大妈说过。”

    “住时间长了在家都知道,秦大妈没事不怎么提这事,秦大哥后来在厂里找的对象结的婚,现在分的房子还是两室的,日子过的实在不错,她就觉得对不起小儿子。”宋瑶说:“虽说当年的决定不是她下的。”

    这时宋志新身上带了些烟味过来,他刚才在屋里跟人抽烟,这会儿快开席了就跑了过来。

    宋瑶闻到烟味就推他,“去去去,跟男的那帮一块去,烟味难闻死了。”

    宋志新是个好开玩笑的性子,闻言就逗媳妇,故意往对方身前凑,“难闻吗?闻闻!”

    宋瑶快被他烦死,但也被他哄的挺开心,好在宋志新其实只是抽了一根烟,并没有味道很重。

    宋志新见媳妇不再赶她,就又解释说:“屋里刘纪旺他们一帮子在吹牛,我实在待不下去了。”

    宋瑶便没有再说什么,而是问道:“你刚刚一直在屋里,那秦锦江夫妻俩是怎么回事?”

    秦大哥名叫秦锦江。

    宋志新小声道:“秦大给秦二包了个大红包,有五百块钱,他媳妇不干了呗,在记账的那就吵了起来,秦大妈劝了劝才没再闹,秦海川也出来说不能收这么多,最后只收了五十块。”

    这年头工资才几百块,随礼一般十块二十块就挺不少的了,亲哥随亲弟五十块不算多也不算少。

    宋瑶和陈秀玲对视一眼,她道:“原来是这么回事,看来是秦锦江还为当年的事愧疚呐!”

    宋志新撇嘴道:“愧疚什么呀!他要是真愧疚,就应该偷偷给拿钱,当着众人面就料定了秦二不会收,这亲哥可真能算计。”

    宋瑶一听,好像也是这么回事。

    陈秀玲一边感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想到秦家有这样事,随即又想到秦大妈和秦海川今年都赚了钱,虽说赚了多少没人知道,但因为婚结的比较急才没买房,后面要是买了房估计就瞒不住了。

    这时有人扛着成箱的饮料给每桌发,前两年市面卖的最好的是因奥运而火起来的健力宝,但因其公司扩张太快而从巅峰跌落,现在饮料市场时可乐的天下。

    今天发就是每桌两瓶15l的可乐,每瓶可乐市价要五六块钱,这二十桌就要将近二百块钱,何况还有不喝饮料要喝酒,还会发十多块一瓶的白酒,桌上好多人都议论这下秦大妈可真是下血本。

    “这可真是儿子终于结婚,高兴的,居然舍得发饮料。”有的说。

    好多人都点头附和。

    旁边一桌的刘奶奶带着小孙子坐在那,她边连倒了两杯可乐喝边跟旁边儿媳妇嘀咕,“打肿脸充胖子,钱都花光了,没准第二天就得啃咸菜。”

    儿媳妇知道她婆婆看谁都不顺眼,也不出声。

    不过她也认为秦家这次手笔也太大了,一般人家办席也就弄点几块钱一大包的茉莉花茶,一包可以冲好些,哪用的着买饮料。

    秦大妈家赚了钱这事,其实并没有怎么宣传,秦大妈也知道财不露白的道理,因此也就跟一两个媒人念叨过,对方还不是他们小区的,所以虽知道秦大妈曾帮陈秀玲弄小摊的加盟,但还没人知道她家也参股了麻辣烫店,自然也不知她家赚了这么些钱。

    新人典礼过后便开了席,席面也是有鱼有肉有海鲜,不算顶好的席面,但也甩许多家几条街,刘奶奶又是连冒酸气边吃。

    同时心里又纳闷,这秦家哪来那么多钱办婚礼。

    吃到一半,秦海川便带着新媳妇来挨桌敬酒,新娘子穿着白纱戴着粉花,画着浓浓的新娘妆,但还是难掩美丽,是那种比较温婉的美,说起话来也很和气,一看就是好相处的。

    秦海川一看就挺高兴,满面红光的。

    吃过席,没几天宋瑶便来道别,跟宋志新请假去了京市去医院看病。

    而陈秀玲又投到工作中,店面现在扩张非常快,后方她也不打算放松。

    这天她去了一直给她供应火腿肠午餐肉的火腿肠厂。

    “你打算入股我们厂子?”火腿肠厂的厂长惊讶道。

    陈秀玲点头道:“对,我接下来还打算再继续开店,你们的火腿爱肠和肉丸再这样下去恐怕供就不上,所以我打算投十万块钱,让你们扩大下规模。”

    这家火腿肠厂是八十年代时县肉联厂改建的,本来肉联厂快倒闭了,厂长看许多类似的大场都改做火腿肠,当时他也跟上级申请买了做火腿肠的机器,改做的火腿肠。

    虽然这一举措暂时挽救了他们厂,但因竞争对手不少,他们也没发展起来,火腿肠主要渠道都被大牌子占着,他们本地小牌子根本去不了大超市,一直卖的不温不火。

    直到陈秀玲弄了早餐加盟车,开始时还是少量着一两箱的要,后来直接十几箱,几百箱的要,现在开了那么多家店后,他们厂现在最大客户就是陈秀玲的麻辣烫店了。

    所以说陈秀玲算是他们厂救星也不为过。

    本来陈秀玲要投资,他应该高兴才对,但是现在他笑不出来。

    陈秀玲看他表情奇怪,问道:“怎么了?刘厂长,有什么问题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