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53章
母子俩回了家,还没进家门就能听到了悦悦的哭声。
赶紧进了屋,就见林婶正抱着孩子满屋子转的哄着。
林婶见到二人也如见到救星,道:“你们可是回来了,悦悦醒了后就是哭,也没尿床,奶也不喝,估计是想你们了。”
说着就把孩子往陈秀玲里递。
陈秀玲把手上东西放到地上,接过孩子哄了哄,孩子哭声是小了点,但还是小声抽泣的四处找啊找,待到星星后才破涕为笑,然后促着两条小胖胳膊‘啊啊啊’的喊。
“你胖的跟小猪一样,你哥抱不动你。”陈秀玲点点她秀气的小鼻子,然后把她抱到沙发上。
星星便也坐到沙发上,从书包里拿出巧克力,剥开一点喂妹妹吃。
悦悦看到哥哥便彻底不哭了,露出一个无齿笑容,然后就舔起哥哥带回来的黑乎乎的东西,这东西她没见过,但啃着倒挺香的,眼睛亮亮的连啃好几下。
不过没有牙齿也就尝尝味道。
陈秀玲看着她啃了一会儿,看她口水弄的哪都是便帮她擦口水,又过了一会儿才又道:“行了行了,啃几口得了,你那小腮帮子不酸啊。”
说着陈秀玲便让星星收起来。
星星小手摸摸了妹妹软乎乎的小爪爪,把剩余的巧克力包了起来,留着妹妹下次再吃。
这个小闺女是世没能生下来,一直是陈秀玲的痛,甭管她前世事业多么成功,但想到两个孩子的遭遇,她就痛恨自己没能早点离开周家,因此她对两个孩子都是能宠则宠。
反正一时半会也宠不坏。
而且她发现悦悦生下来就是个脾气好的小娃娃,像今天这么哭是少数,一般也就是他们回来的晚了才会闹腾一会儿,平常几乎是很少哭的。
哄好了小妹,星星就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然后把之前用的笔和本子都装进书包里,对新书包更是爱不释手,一下午都围着书包转,导致悦悦觉得被哥哥‘冷落’,一直在发出动静。
又过了十来天,九月一日时,星星便正式开学了。
头几天的时,虽然有宋瑶一块去上班,顺便带着星星过去,但陈秀玲还是每天跟着过去。
星星情况特殊,她总是不放心的。
然而去了学校,班主任早就被校长交待过,让多关照下星星,头一天上课班主任就跟小学生们说了,让他们都不要欺负星星之类的。
小学生们这时还是很听老师话的,再说看星星长的也挺好看,大家都挺乐意照顾他,倒是没人欺负。
就是星星可能因为人多,有些不自在。
尤其是他第二天放学回来,还告诉陈秀玲说还有别的班的来看他,让他有点不开心。
陈秀玲忙找宋瑶问了问,这才知道原来不是因为星星不会说话被人围观,而是星星长的好看也不知被哪个小同学传出班,然后就有别的班的小孩过来看。
宋瑶还说:“小星星就是长的太好看的,大家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声‘洋娃娃’。”
这年头还不流行什么漫画人物,对一个人外貌评价用这么称呼已经很高的评价了。
只是陈秀玲有些哭笑不得,只得跟老师反应一下,让同学们不要这样叫了,她儿子会不自在。
后来老师还真跟小学生们说了几次,渐渐的大家明面上也就不这么说了,但还是会有人私下传,偶尔还是会有外班的投来关注的目光给星星。
不过星星慢慢也就习惯这样的眼神。
转眼到了十一月,陈秀玲的麻辣烫店现在稳步增加加盟店,直营店的运转也十分良好。
陈秀玲便打算分一波红。
这周末便邀请直营店的另外两个股东,也就是秦家和宋家人到城东店二楼,商量分红的事。
“算好了,如今咱们县直营的店一共有十间,这一年统共净利润是三十六万。”会计算好账道,“宋瑶占股百分之二十,分红是七万二千块,秦海川占股百分之十,分红是三万六千块,陈秀玲占股百分之七十,分红是二十五万二千块。”
陈秀玲当初投钱最多,而且负责出配方及运营管理等,当初商量好她占的股份是最多,陈秀玲想着以后店面还要扩张,少得还得用股份继续扩展及激励员工之类,因此他们提出便也没有推辞。
陈秀玲问道:“后续我还想继续把钱放店里投资,也会以此扩展发蔬菜基地原料基地等,你们是把钱放里面继续投资。”
宋瑶听说一年就赚了七万多,简直一点老师的沉稳也没有了,笑的跟朵花一样,一直拍着宋志新的肩膀。
宋志新也是非常高兴,他们夫妻俩一年也就赚几千块,这一下子给他们翻了十倍。
他自然是乐意把钱继续投下去,但宋瑶却拦住他道:“我们接下来要用来,就不打算继续投了。”
宋志新有些郁闷,他是知道他媳妇是想拿钱去看妇科,可他觉得也用不了这么多钱,但最后到底没说什么,反正就算不继续,往后这十家也能再分钱,他就是个老师,也没打算发大财,就这已经是走了大运,于是也就点头了。
秦家那边登的虽然是秦海川的名字,但其实是秦大妈和秦海川俩从的钱,拿了分红自然各分一半,不过秦家也没打算再继续投下去,秦大妈乐的见牙不见眼的道:“海川年底就要结婚了,而且以后他还打算干点啥,就也不打算投了。”
陈秀玲自然是恭喜一番,然后就让会计去对面储蓄所取钱。
没一会儿功夫钱取回来,宋瑶夫妻两个拿了钱就走了,秦大妈却留下来跟她东拉西扯,秦海川则坐在一边有些难为情。
陈秀玲不明所以的看着他们道:“秦婶,有什么事您就直说呗。”
秦大妈笑道:“是这样的,我家海川打算年底结了婚,明年开春就把工作辞了,然后海川打算自己干点啥。你看你做生意这么能耐,你给指点指点,咱家海川适合干点啥?”
陈秀玲意外的看了眼秦海川,她疑惑道:“雪糕厂不行了吗?”
秦海川叹气,“是啊,都仨月没发出工资了,我是不打算再耗时间了,正好有这笔钱,我就想干点啥。”
秦海川以前帮她给食堂送货,只不过后来生意上了正轨,需要的便都是全职,秦海川便没有继续做下去。
陈秀玲一直以为对方是那种抱着工厂这个‘铁饭碗’不放的人,没想到这么快就想通了。
陈秀玲不记得前世县里的雪糕厂有没有倒闭,但看这情况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早走也没什么,便想了想秦海川会的一些技能,于是道:“我是这样想的,你看咱们现在人生活越来越好了,但生活却不怎么便利,你看有的双职工家庭,如果家里没有老人,孩子没人管,买个煤气的都很不方便,你要不试试便民服务?”
秦海川意识到什么,拿了纸笔记下,“你能详细说一说吗?”
陈秀玲也就顺着记忆,说了点建议,“你可以租个铺面,开个门市部,再装部电话,帮附近居民送煤气接送孩子什么的,店面里夏天也可以卖啤酒汽水,冬天可以帮人送报送奶,能做的事还是挺多。”
秦海川许多年没写字,但如今运笔的手挥的飞快,记完他兴奋道:“这个不错,现在还真没有做这个的。”
秦大妈却有些疑惑,“这能赚到钱嘛?”
秦海川很有信心,“这个入行不难,应该是可以的。”
陈秀玲没想到秦海川这么认可,也就多跟他说了些。
待说的差不多,秦海川便迫不急待的想出去找找铺面,秦大妈便留下跟陈秀玲聊起来了秦海川结婚的事。
打半年前秦大妈给秦海川张罗相亲的事就没停过,只是相了好几个都没相中,后来麻辣烫店赚了钱,虽说那时还没分红,但秦大妈就放出风说他家能凑够买个房子的钱。
要知道这年头即便有的单位有福利房,但还是有许多小年轻是分不到房的,甚至人到中年一家子挤在厂办的宿舍,要多憋屈就有多就憋屈。
因此秦海川能买套单独的住房,这对不少人来说都是有吸引力的。
相亲也就好相了许多,但因秦海川早年下过乡,误了年龄,如今三十多岁,即便条件好了,也没多少适龄的见面。
之前说了好几个不是性格太差就是家里太见钱眼开,后来还见了一个附近郊区的也快三十岁的女的,张口就要婚前把房买了,还要写她的名字才肯结婚。
秦大妈能给儿子买房不易,自然不乐意八字没一撇就给人买房,自然也就没谈拢。
那事后秦大妈足足气了一个月,秦海川自然也很郁闷。
他以前对自己的婚事不太上心,想着娶的上媳妇就娶,娶不上也没什么,可是看他妈为他这事都这样了,他自己也就上心起来。
后来就在自己工作的厂子,相中了一个带着个孩子的二婚女的。
对方是去年丈夫车祸去逝,公婆也早就没了,一个人带孩子太苦了,就也想找个伴。倒也不要求秦海川买房,他只要对自己儿子好就行。
秦大妈可能是被之前儿子相亲对象的过分要求给练出来了,也不嫌对方带个孩子,毕竟自己儿子确实不小了。
别看人家带个孩子,实则人家才只有26岁,自己儿子还是占了便宜的。
因此也挺高兴,这婚事也就打算赶紧办了。
秦大妈笑呵呵的说:“到时候一定要来喝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