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0章
要不说还是好朋友,鞮红不等传话人将话说完全,心急火燎的奔到多丽床前,马上就要流出眼泪来了。她看着多丽嗫嚅的嘴唇,将自己的脸贴过去,努力想要听清楚多丽所要表达的意思,却什么也没有听到。
多丽的心房是有多紧密,连昏昏沉沉的时候,都不会让外人听到自己的内心告白。
鞮红觉得多丽是要“死”掉了,她哭着给竹枝打电话。竹枝问她为什么不送医院,说完了才反应过来,便好声劝慰:“鞮红,你不要哭,听阿姨说,送多丽去医院,拜托你送多丽去医院,阿姨马上去银行给你汇钱。”
鞮红还是哭,但是大脑很清晰:“阿姨,多丽有没有什么过敏症啊?或者小时候有没有其它的病啊?如果医院问起来,我好有心理准备。”
竹枝一下子就呆住了,支吾了半天,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唯有呆呆的看着屏幕里的鞮红,那小姑娘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竹枝由此就病了,还是步月妈妈送她去的医院。
睁开眼睛的刹那,多丽的脸出现在竹枝的眼前,是少有的笑脸,温暖而亲切。竹枝一惊,从病床上坐起来,抓住了多丽的肩膀,惊呼道:“多丽!多丽,你不是病了吗?”竹枝的力气很大,抓痛了多丽,若是以往,多丽会甩脸子的,当然她也不会和妈妈如此的近距离,但现在的多丽却是好脾气的,她忍耐着。
“哎呀,醒过来了,快躺下。”步月妈妈在一旁松了一口气。
一句话就回到了现实,手里的力气立即松了下去,整个人倒了下去。那不是多丽,是步月。
若不是步月嘴馋,竹枝也不会及时送到医院。
步月妈妈带着步月赶到竹枝的家里,只是为了想吃竹枝阿姨做的春饼。
步月妈妈一边埋怨步月嘴馋一边带着步月前来找竹枝,她已经想好了理由:“我是来给你提供视频素材的,你瞧,我连食材都准备好了。”两个人可不是扎煞着四只手来的。
竹枝苍白着一张脸给母女俩开了门,然后就一头栽了下去。清醒后的竹枝有些不好意思:“谢谢你了。”她的眼睛偷瞄着步月,发现步月在冲着自己笑,赶忙正眼望着她回了个笑脸。
步月妈妈问她:“怎么就生了病呀?幸好没有什么大事,要不然等你家多丽回来,看到这个样子得有多心疼呀!”别看步月貌似没心没肺的,偶尔还和自己顶个嘴,可是自己有个头疼脑热,步月可是忙前忙后。
竹枝讪笑着,有气无力道:“我没有事的。多亏了你和你女儿,谢谢啦!”她的心里挂念着自己的多丽,思考了再三,央求步月妈妈帮自己问问多丽怎么样了。
多丽恢复意识的第一句话就是埋怨鞮红:“怎么把我送医院来了?我要看账单!”
鞮红白了她一眼:“你是舍命不舍财!”
多丽很着急:“在国外,看一次病等于扒一层皮,你又不是不知道!”
鞮红慢条斯理道:“我问你,你是要命还是要钱?你不弹琴了?不回国了?不陪你妈了?你就真想白白丢了一条命?”她凑到多丽的面前,轻声道:“阿姨说了,如果你没有了,她也就没有了。”
这话在送多丽入院的时候,鞮红也说给了自己的爸妈,三个人隔着屏幕都抹了眼泪。可是再看多丽,却是一脸淡定。
沉默了片刻,多丽说:“谢谢你啊,鞮红。”
鞮红歪着脑袋看她:“我们还是朋友吗?”
多丽不搭话,突然笑出了声。鞮红看着她笑,自己也笑了。
鞮红走后,多丽平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不知怎地就想到了鞮红的爸妈,那一家三口可真是融洽,同悲同喜,从不掩饰自己的情绪,看起来有些滑稽。多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家庭氛围,三岁之前的日子记不清了,三岁之后的生活倒是刻骨铭心。
一个人离了自己的父母,不管到哪里都是寄人篱下。隔辈亲再怎么好,也不是真切的,毕竟是隔了一层,大部分情感也只是缘于这是孩子的孩子。
对于早逝的父亲,多丽没有什么印象,至于父亲离世的原因,她没有心思去探究,反正就是离开这个世界了。照片上的父亲长相俊美,家里还存有他在世时的物品,能够证明他来过这个世界上,但不能够说明他作为父亲的种种。从爷爷奶奶那边得知,父亲的病史可不是短暂的。
多丽与妈妈的情感也是冷淡至极的。她明白妈妈的苦楚,单身母亲讨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妈妈除了正职,还做着好几份兼工,去早餐铺当钟点工,晚上也会去小饭店刷盘子,休息的时候去帮人看小孩。大家说妈妈挣钱很拼命,就跟来不及了似的。
有好事者说:“连孩子都不管喽!”她们总是在多丽走过去之后,故意放了声议论。
幸好多丽没有学坏。这是亲戚朋友最常说的话,好像生于这样的家庭,多丽理应就该学坏一般。她从零星的言语中获悉妈妈的风言风语,但妈妈说清者自清。无论事实是怎样的,多丽都不想去深究,她只想躲得远远的。
多丽相信竹枝,但不亲近竹枝。
竹枝只知道埋头赚钱,特别是在双亲年事已高时,她不得已将多丽送入了寄宿学校,那里可以缓解她一部分压力,同时增添了一分金钱上的负担。但她是心甘情愿的。当流言蜚语散播开来,作为“当事人”的她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她还傻里傻气的站在众人身后,听着那些神秘兮兮的故事。
时隔多年,她已上了年纪。她问步月妈妈:“你信吗?”
步月妈妈笑说:“没影的事儿,说什么信不信?清者自清。”
“我也是这样想的。”
竹枝明白,多丽不一定会是这样想。在三观形成的最佳年龄里,作为母亲的竹枝没有及时关注多丽的内心世界。女儿不与自己亲近,只道是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大多数父母关注的多是孩子的表象,比如学习成绩的好坏、交往朋友性别、兴趣爱好的质量,其它的还有什么?
青春期的孩子是敏感的,心是不定的。有时候天马行空,有时候朴素简单。
竹枝不知道让多丽耿耿于怀的是那年春天的一餐。
她很忙,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多丽即将结束寒假的这一天里竟然可以有完整的空闲,她兴致勃勃的为多丽准备了美味的春饼,一个接一个的摆放到饰有梅花的盘子里。
多丽喜欢吃春饼,她说就像是包裹春饼的过程就像是在折一封信。
竹枝一边包春饼一边笑着问她:“你小小年纪还写过信呐?”
一脸稚气的多丽嚷道:“写啊,我写了很多呢。”
竹枝逗她:“给谁写的啊?”
多丽摇头:“不告诉你。”吃过了一个春饼,才说,“以后再告诉你。”
多丽吃得很开心,美美的睡了一觉。清晨,睡眼惺忪的多丽就被竹枝连铺盖送进了寄宿学校。
多丽不知道妈妈是费了多大的精力才将自己送进来,只是因为老师说了一句:“多丽很有音乐天赋,可以试着让她发展一下。要说学校嘛,近郊的一所寄宿学校很不错,文化课和专业课是同步的,是公办学校哦,可是需要住校。”
那时信息的交流还不便捷,竹枝托人得到了学校的招生简章,权衡再三做出决定。她将房子租了出去,自己做了住家保姆,照顾别人的小娃娃。她可能忘记了多丽也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这个决定,完全阻隔了母女之间的情谊。
多丽有了一种完全被抛弃的感觉。
鞮红是在寄宿学校认识的,她的父母可是将她捧在手心里。爸爸妈妈天天驱车来看望女儿,周末一定是最早接回家去的,也是最晚送回来的。周末两天,多丽是不离开学校的,妈妈没有时间来接,她也不想回去。寒暑假不能留校,她跟在妈妈身边住在人家家里,像极了旧时的老妈子带着一个小丫鬟,还是个没有工钱的小丫鬟。
所以,多丽要逃出去。她拼命弹琴,弹得手指头都要冒了火,琴艺提高了,却总是屈居第二。她故意站在办公室门口偷听老师们的高谈阔论:“多丽呀,那就是个弹琴的机器人,音乐里少了感情。民乐班的鞮红就不一样了,技艺不是最好的,胜在有感染力。”
“进校之前,多丽的妈妈说,多丽拉二胡还把人给弄哭了呢。”
“那现在我可没有感受到多丽丰富的内心世界呀,你们有感觉吗?”
“要不然让多丽去民乐班试试?”
好胜的多丽果真去了民乐班拉二胡,老师们暗使了眼色,大家立刻就明白了。多丽低着头立在原地,用两个大拇指各扣了两个食指,拼命一般。她下决心要更加努力,勇气就这么增加了,带着一股幼稚的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