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开局就被赛博格绑架 > 第19章 出色的常家公子

第19章 出色的常家公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也难怪汪新梅惊讶,在精英云集的硅谷,能在半年内升任独角兽公司的业务主管,在一般人看来,绝对是可望不可及的。

    可现在,令她骄傲的儿子取得如此成绩,竟然被常旗远要求放弃。

    汪新梅拉开架势,准备和老公好好理论理论。

    “我说,你怎么回事?这可是儿子凭自己的业务能力,赢得的职位。不像国内还讲究什么关系,人家那边可是看真本事的。”

    “升职后年薪百万,倒没什么,但那可是硅谷独角兽,这说明什么,是对儿子能力的肯定。”

    “再说,硅谷那边的技术研发,在某些方面比咱们还领先。”

    “能在这样一个公司里出任业务主管,等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让儿子在那边好好锻炼几年,有什么不好?”

    “我就不明白了,你这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最后,汪新梅不无责怪地结束了对丈夫的讨伐。

    “你看,你就不能听人把话说完,你急什么?”

    说着话,常旗远坐在床头,靠着床背,扳着手指头说道:

    “我仔细给你分析一下这件事啊。”

    “其一,咱们儿子的优秀,难道还需要米国甚至硅谷的认可和证明么?这点认知和自信都没有,那还是我常某的儿子么?”

    “切。”汪新梅心里虽甜滋滋的,但仍把头扭向了一边。

    “其二,这个硅谷创业公司,是个初创企业,一切管理制度,包括运行机制都不完善,儿子在那里能锻炼到什么?”

    “咱们培养儿子,需要的是管理大型企业的经验,吸取成型公司的管理营养。”

    “如果将这种小公司的做派,照搬到咱们管理模式已经过几十年发展的成熟公司,有可能因为企业文化的不同,对公司的体系带来负面冲击,甚至会造成混乱。”

    “那样,咱们儿子接班的初衷,可能就无法实现。”

    听到这儿,汪新梅将头慢慢扭了回来,盯着丈夫深邃的眼睛。

    “其三,这个硅谷公司业务方向与我们接近,难免在今后有所竞争,或者在专利技术上各自保护。”

    “据我所知,任何米国公司,都要签署竞业禁止合同,尤其是管理人员,有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禁止期。”

    “到那时,你让儿子怎么回来,又怎么出任我们公司的高管。”

    “而且,根据百余年来,米国可恶的围堵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一旦因成果突出,进入他们限制名单,恐怕儿子回国的路,就会被堵死的。”

    说到这儿,汪新梅已经彻底顿悟,不仅如此,额头上的冷汗都渗出来了。

    她迫不及待地抓起床头的腕式全息电话,拨通了常卫东的号码。

    常旗远耐心看着汪新梅急三火四的将自己刚才的话,转述给儿子。

    随后,汪新梅将电话递给丈夫,用少有的崇拜而又欣赏的目光,看着常旗远与儿子交待辞职事宜。

    最后,常旗远说道:

    “记住,儿子。辞职的理由就是继续学业深造,自己能力有限,不能胜任这一管理职位。”

    “辞职后,不要耽搁,立即回国,计划中的环北美旅游也一并取消。”

    见丈夫挂了电话,汪新梅躺进常旗远的怀里,在他的脸上亲了一口道:

    “老公,知道你在我的心目中,为什么总是那么高大么?”

    常旗远准备享受一下,难得的来自夫人的恭维。

    “因为,你是世界上少有的绝顶聪明的人,思维之敏捷,决定之果断,真的非常人能比。”

    “刚才那件事,我光顾着为儿子高兴了,根本就没多想。”

    “可你,几乎在我的话一落地,立即就做了决断,而且马上说出一二三来。”

    “老公,你真的太厉害了。”

    常旗远抚摸着汪新梅的脸颊,意味深长地问:

    “是么,那我问你,我有多厉害?”

    汪新梅伸手去拧常旗远的大腿:

    “死样!你哪厉害了,都半个月了,还没来一次。”

    说着,汪新梅伸手去扯老公的睡袍:“今儿晚上,你休想跑掉,看我怎么收拾你。”

    “哎哎哎,夫人,手下留情。”常旗远捂在两腿之间,躲闪着求饶。

    ……

    在经历了那件事儿后,常卫东如约回国。

    随后,进入宏光公司担任产品开发技术员。

    两年后,调任民用产品事业部,任市场业务经理。

    与此同时,同为留学党,在国外经常带着常卫东出入声色犬马场所的施健臣回国,也加入到宏光公司,在常卫东手下,充任业务员。

    在汪新梅的干预下,常卫东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晋升到民用产品事业部副总裁。

    由于其业务精熟,管理能力出众,在领导风格上,颇有乃父的强悍之风。

    加上又是常家的独生子,整个集团公司上下,都早已把他看成这个知名非上市公司的太子。

    假以时日,宏光公司的把印子,终将会掌握在他的手中。

    所以,只要是能接触到常卫东的人,无不采取面对未来掌门人该有的态度。

    对此,常旗远一直提醒汪新梅:儿子还需要锻炼,晋升太快,不利于他沉下心来,认真研究技术和管理。

    而周围人的过分恭维,势必会蒙蔽他的眼睛,影响他对事情的客观判断。

    这样的晋升方式,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不利,对儿子的成长不利,有拔苗助长之嫌。

    每当于此,汪新梅总是回怼丈夫:

    “你们常家,只有这一个儿子,而且还如此优秀。”

    “连老外的硅谷公司都争相给儿子位置,咱们自家的公司,怎么就舍不得了呢?”

    “再说,公司有四大金刚,你也五十了,总得为将来退休早点做准备吧?”

    “我爸当年传给你位置的时候,也才六十出头,你还想赖在这个位置上到老啊?”

    “再者说了,儿子又不是不争气,也不纨绔,让他早点介入高管层,提早熟悉上层决策,你也可以多带带他,这有什么不好?”

    每当于此,常旗远最后都会妥协,按照夫人的意思,通知人事部门做了安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