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盖新房
赵母虽跟自家闺女闹脾气,但看到张友迪进来,立马摆出笑脸,这亲家日子过的这么好,不就是因为生了眼前这个厉害女儿吗。
“那感情好啊,我今天要多吃几个喜蛋,我家玉珍有福气,嫁到福窝来了。”
赵母笑着恭维。
张友迪陪着说了两句,赵母这才去堂屋吃喜蛋。
“玉珍,这两天家里会经常来人,你是产妇,若是累了,就跟大伟或妈说,让家里其他人接待,你好好休息。”
等赵母走了,张友迪对赵玉珍说道。
她刚才在门外不是故意偷听的,是赵母脾气上来了,说话声音有些大,虽没听全,但张友迪大概猜到母女俩是为了什么事。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所以赵玉珍母女的事不是她能插手的,考虑到赵玉珍刚生完小孩,生气不好,张友迪才委婉说两句话劝劝。
“大姐,我知道的,我累了肯定跟你们说。”
赵玉珍笑着答道,其实别人过来,都是说讨喜的话,她听了也开心,并不觉得累,倒是娘家人,有时说话真气人。
晚上,一家人吃完饭,陈忠国说起盖房子的事。
“我和你们妈商量好了,家里这个老房子又破又小,大伟媳妇现在生了小娃娃,过两年二民要结婚,这房子肯定住不下了。”
“现在家里有些钱,我们打算这老房子就不修了,直接盖红砖房,你们觉得怎么样?”
陈忠国说完打算,问众人意见。
对于方大妹老两口想盖房的心思,张友迪早就知道了,如果是一直住在土房子里,老两口可能就没有强烈的愿望想盖红砖房。
住过县城里的楼房,又住过庐市的房子,有了对比,老两口自然知道农村的土房子居住条件很差,尤其是他们家的房子是老房子。
这没有条件就算了,这一年下来,张友迪给方大妹两口子发的工钱,再加上陈老二上交的工资,差不多快有一千六百块钱。
另外,从九月开始,陈老二是有两个卤味店分红的,这个钱张友迪还没给陈老二发,这分红大概有个八百多块钱。
这笔分红,方大妹和陈忠国心里是有数的。
“我没意见,我听爸妈的。”
陈老大一如既往的回答,就算现在当了爸爸,遇到事他还是听父母、听媳妇的话。
方大妹闻言没有说话,她知道陈老大两口子,是要听赵玉珍的意见。
赵玉珍裹着厚厚的棉袄坐在一旁,听了陈忠国的话没有说话,她比陈老大想的多,这盖房子不是小钱。
现在虽然没有分家,但是她和丈夫的收入是不上交的,这盖新房公婆肯定不会给他们花这么多钱的。
但公婆不是只有她丈夫一个儿子,她还有两个小叔子呢,这房子可是大事,他们现在出钱了,但这房子以后怎么分啊。
赵玉珍不想自家出了钱,后面没拿到应有的房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很正常。
“盖房子是好事啊,爸,你和妈想好了盖多大的房子吗?”
张友迪见赵玉珍没说话,便笑着问道。
她是女儿,在农村,父母盖房子跟她没有什么利益关系,有些问题张友迪问出来就没有什么忌讳。
“我和你妈想一次性到位,尽量盖大点,以后二民、三华结婚生子也够住,不用再重新盖房子。”
“像城里那样,盖成联排的房子,到时分家了,各家开个门就行了。”
陈忠国解释道。
他和方大妹想的很开,等三个儿子都结婚生子了,那肯定要分家的,现在盖房子考虑到未来的情况,以后就少了些麻烦。
“晓慧孝顺,我和你爸托了你的福,手里存了一点钱,再加上二民这一年多上交的钱,虽然还不够,但不急着一下子盖完。”
方大妹接着陈忠国后面说道,农村盖房子是这样,如果钱不够,先盖一部分住,等有钱了再继续盖。
“三华现在还在上学,没帮家里赚过一分钱,我们做父母的一碗水端平,他的房子暂时不盖,盖房的地会给他留着。”
“等他出来挣钱了再盖,现在先跟我们父母住,至于大伟,盖房子是大事,你们两口子好好商量,要不要现在跟着一起盖。”
方大妹几句话就把赵玉珍担心的问题说清了,他们两夫妻不会偏袒任何一个儿子。
“爸、妈,你们这样说了,我们肯定是想跟着一起盖新房子,我刚才一直在想,手里的钱够不够。”
“这盖小了,怕以后不够住,这盖大了,这钱可能不够,如果慢慢盖那就不急,建伟再摆几个月的卤味摊,这钱应该是够的。”
赵玉珍笑着说道,表示刚才没说话是因为想钱的问题。
陈老大的卤味摊一个月不少赚,虽然没有陈老二的分红多,但一个月赚个一百多块钱,问题不大。
从四月中旬开始,方大妹就把卤味摊全权交给了陈老大夫妻俩,起初几个月,小夫妻俩每个月上交二十块钱。
后来赵玉珍怀孕了,方大妹这个婆婆的不能在家照顾,再加上方大妹和陈忠国的工钱也不少,从九月开始,这二十块钱方大妹就没要了。
这样算来,除了平时花销,赵玉珍手里保守估计也有个七八百块钱。
“既然确定要盖,爸、妈,你们想好盖什么样的户型,我帮你们画个图纸,到时请人按照图纸盖,就不会出错。”
张友迪笑着说道。
“这个我们哪里懂,我就觉得城里的房子不错,我们就盖城里人住的那样房子,一家人够住。”
方大妹有点为难,农村盖红砖房的少,他们没有什么参考。
“这样,我晚上画一个户型图纸,明天拿给你们看,到时觉得哪里不合适再改。”
张友迪想了想说道。
现在农村盖房子没有建工图纸一说,所以很多房子布局很不合理。
张友迪没有设计房子的经验,但作为曾经的社畜,买房子的时候看过不少的房子,知道什么样的户型住的会舒服。
别的不行,把好的户型图画出来,再根据这个年代实际需求,修改一下,张友迪还是能做的的。
“行,你做事我们放心。”
陈忠国一听,立马说道,他对自家闺女有盲目自信。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张友迪心里已经有了想法,现在没有公摊一说,现在手里的钱有限,张友迪觉得一家三口住的房子按照60平米大小盖就可以了。
据她了解,未来农村家家户户都是二层、三层小楼房,像陈老大一家三口,先盖个60平米的两室两厅的房子,以后有钱了,可以再加盖。
当然,如果可以,肯定是房子再大点住的更舒服,但陈家二房的宅基地就在那摆着。
陈老大三兄弟和方大妹老两口,一人一套房,那就是四套房,一套60平,占地面积就是240平。
陈老三的房子先不考虑,按照需求,三套房子也是180平,这样一看也是不小了。
张友迪晚上没花多长时间,就把图纸画好了。
第二日,张友迪把画好的图纸拿给众人看,陈忠国等人看图纸,没太看得懂,他们还是第一次看这种图纸。
但听张友迪解释采光啊、通风等问题,以及后期房子盖好了,怎么布置,陈忠国等人立马明白了这个房型的好,非常满意。
“行,晓慧,咱们家就按照你这个图纸盖。”
陈忠国笑呵呵的说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家里刚添了孙子,马上又要盖新房子了,这日子过的真是越来越有滋味了。
陈忠国打算过完年,就把队长的职务辞掉,陈记食品厂的事不少,他经常需要往庐市跑,他很难两边都顾着。
不能一心一意服务村民,陈忠国觉得这个队长当的有些惭愧,不如让给其他有能力的人,他就一心一意忙食品厂的事。
说回盖房子这事,昨晚方大妹私下跟张友迪说,让她跟着一起盖,宅基地问题不用担心,让陈忠国去解决。
张友迪想了想拒绝,她现在村子里的时间不长,这房子盖了也就是个摆设,有这钱不如投资,房子缓个一两年盖,不影响。
方大妹见状,想了想也没劝,等他们新房子盖好了,难道还缺她闺女住的地方。
陈家二房的新房子,打算过完年再动工,要盖新房子,就要先拆老房子,不然没有这么大地盘盖新房子。
因此,在动工之前,还要先找住的地方。
年前这些天,陈忠国可以先准备建房子的材料,以及建房子的工人,张友迪之前盖食品厂的房子,倒是有些经验。
到哪买红砖、水泥、沙,熟得很,价格也清楚,不怕被人骗。
这盖房子是大事,全家人都很上心,连坐月子的赵玉珍,每天都会问上两句,毕竟这是把所有的存款都砸进去了。
张友迪让陈忠国等人,花的每一分钱的都要记账,因为户型大小面积都是一样的,后面总花销平分。
这账本记得清清楚楚,以防后面为了钱的事扯皮。
赵玉珍生完孩子后,张友迪在家呆了两天,就和父母说回庐市几天。
“这才回来几天啊,咋又要往庐市跑,这钱是赚不完的,难得放假,你就好好在家休息几天。”
方大妹劝道,她觉得闺女太拼了,这么冷的天往外跑,多受罪啊。
“妈,我心里有数,我这想建新厂,不多跑跑不行,我去庐市呆不了几天,还有七八天就要过年了,我肯定是要赶回来过年的。”
张友迪笑着说道。
“行了,这生意上的事,我也说不了你,我不在,你自已要按时吃饭,别忙忘了,把身体搞坏了。”
方大妹无奈叮嘱。
这前几天刚从庐市回来,这又要往回跑,真是不够折腾的,
庐市租的房子里,什么都是齐全的,张友迪这次过去很轻松,什么都不要带。
陈忠国早上骑自行车,送张友迪去镇上坐客车。
到了舒县,张友迪顺便去看了一下舒县三家店面的情况,上次从庐市回来,赶时间,没有在舒县停留。
马上过年了,张友迪这个大老板,应该去看看,顺便关怀一下员工。
年底几家店的生意比较好,就连新开的卤味店,这个月的收益都明显高于上个月。
“晓慧,你妈和敏敏怎么没过来啊,自从你考完试,我都好久没看到她们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吴婶笑着问道。
别说吴婶了,就是陈老二这个亲儿子,也是好久没有见过亲妈了,每次都是张友迪一个人过来舒县。
“我弟媳前两天生了个大胖小子,我妈在家照顾大孙子,现在是哪里都去不了。”
张友迪笑着说道。
“那你妈是要高兴坏了。”
吴婶高兴的说道,她这些天心情很好,大儿子发电报来,说今年回县城过年。
她这几天干什么事都是笑呵呵的。
张友迪又把家里盖房子的事跟陈老二说了,话说因为他常年在舒县,经常错过家里重大决议。
“爸妈说盖那就盖,只是后面要辛苦爸和大哥了,盖房子我们帮不上忙。”
陈老二闻言,先楞了一下,然后说道。
没想到短短一年多时间,家里就要盖红砖房,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想到这一年,光他上交给父母的工钱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他便理解父母想盖新房,有钱了,谁家不想住好点的。
只是他这一年到头,基本只有过年能回家几天,这盖新房的事,他是出不上力了。
“陈记食品厂我是让年二十九放假,大年初六开业,糖铺这边也一样,卤味店这边是你负责,这放假你看着安排。”
张友迪说起店里春节放假安排的事,既然卤味店全权交给陈老二负责,那这放假的事她也不插手。
但把自己这边的安排告诉对方,陈老二可以参考。
“我还想和去年一样,做的年三十,去年生意最好的时候就是年三十了。”
陈老二不假思索的说道。
作为卤味店的负责人,他怎么舍得大年三十那么好的业绩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