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悲惨女配A化指南 > 第35章 第 35 章

第35章 第 35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安平花了大价钱把美人买了下来,留在身边做侍女,并没有告诉贺元卿。

    贺元卿看到“新侍女”一瞬间的真实反应证实了安平的预感。

    安平怒不可遏。

    但贺元卿……不承认。

    他没再多看那美人一眼,握住安平拿剑的手,锋利的剑刃割破脖子,殷红的鲜血流出,可他只是目光深沉的注视着安平:“死在你手中,我心甘情愿。”

    安平下不去手,她也不能真的杀了驸马。

    “你当真与她没有任何干系?1

    “你若不放心,何必留着?将她充做军妓可能安了你的心?”

    “这么一个大美人你也舍得?”

    “一个卑贱的婢女而已,岂值得我挂心?我的心太小,只能装得下你一人。”

    贺元卿深情款款,眼角眉梢全是动人情意,目光灼灼的注视着安平。

    安平终于放过他,却把美人留在身边做粗使婢女用,什么脏活累活全都交给她做,稍有不满就当着贺元卿的面责骂,变着法子欺负她,就是想看看贺元卿是不是真的不在意。

    贺元卿无动于衷。

    时日长了,安平慢慢放下疑虑,真正信了贺元卿。

    直到有一日。

    大雨滂沱,天昏地暗。

    贺元卿带着一队铁甲禁军,拎着染红的剑,踩着身上滴落血水,如同鬼魅之域爬出的修罗,一步步的走来,站在安平面前。

    他用看死人一样阴冷的目光盯着她,缓缓地勾起一抹血气森森的笑容:

    “臣来送公主殿下上路。”

    贺元卿毒杀了太子,六皇子发动宫变,逼老皇帝退位让贤。

    皇后和皇后母族,男女老幼,全被贺元卿带禁军屠杀干净,一个没留,他剑上和满身的血便是这么来的。

    温柔、微笑,全都是伪装,真正的贺元卿阴冷狠毒,睚眦必报。

    欺辱过他心爱之人的,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贺元卿让安平亲眼看着身边的人是如何受尽折磨而亡,疼爱她的奶娘,自幼一起长大的贴身宫女,连她喜欢的狸奴也被剥了皮。

    最后才是安平。

    贺元卿找了刑狱司的好手,用秘药保证用刑结束前安平不死,一片片的活生生将她凌迟。

    ……

    安平公主的人生书到此结束。

    南明抬眼,正要说话,眼前的一幕差点让她维持不住冷静理智和逼格san值狂掉。

    安平公主的身体一片片的剥落着,身上的华服早已变成了湿淋淋的血衣,脚下浓稠的血水蔓延至整个房间,积成一片血湖。

    接待室内忽然阴风四起,光线幽暗颜色怪异,让人想起鬼哭狼嚎的幽冥之地。

    人生书重现了安平公主的死,也让她想起了一切。

    南明抽了一口气,说:“好家伙,闹鬼闹到我接待室来。你收收行不行?”

    安平公主声音凄厉嘶哑,字字泣血:“本宫要报仇1

    “你想怎么报?”

    “寝皮食肉,生饮其血1安平血肉脱落得只剩下沾血的骷髅,两只血肉模糊的骷髅眼中汩汩流血,她的声音混着凄惨的阴风,令人毛骨悚然。

    那多不卫生。

    南明心想。

    运气不好你可能会吃下去一堆寄生虫。

    南明抚上安平公主血糊糊的骷髅脑袋,抽出一缕黑色的雾状物,凝成两颗珍珠大的小球。

    阴风停歇,安平公主的身体渐渐恢复完整,满地的血也消失不见。

    接待室又恢复了正常。

    安平公主愣愣的:“本宫刚才怎么了?”

    “厉鬼化。”南明的手向前一送,两颗“黑珍珠”飞起,一左一右固定在安平公主的耳垂上。

    “这是什么?”

    “你因凌迟而生的负面情绪,和被凌迟时的感受。”南明双手拢在袖子里,“剥离它们只留记忆能让你保持理智,如果觉得当厉鬼滋味不错,捏碎它们就可以。”

    安平公主瞪她一眼:“谁想做厉鬼1

    南明脸上笑眯眯,心里默默记了一笔,小小员工敢冲老板大呼小叫,等你死了过来打白工,看本老板怎么教训你。

    嘁。

    “离开之前再给你看个东西。”南明的手从袖子里掏出来,另一本人生书悬在她掌心上。

    安平公主眼尖的看到封面上的名字,勃然大怒:“贱人!奸夫□□!狗男女1

    南明就知道是这反应,没搭理暴怒的安平,翻开人生书。

    厉声斥骂的安平公主化作一道流光没入书内。

    南明眼睛里贼光闪烁,自言自语的说:“给你看全息版的。”

    秋如兰的人生已在南明眼中展开。

    她便是安平驸马贺元卿的心上人。

    沦落到教坊之前,秋如兰便已经历过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未曾经历的坎坷。

    她出生在一个寻常的乡绅之家。

    祖父母、爹娘均通文墨明事理,与人为善,乡邻和睦,知足常乐。

    秋如兰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很得家人疼爱,无忧无虑的长至七岁,祸事骤然降临。

    新上任的县令要剿匪。

    最初只把县里的小偷小摸无赖混混当匪徒抓起来,后来开始挨家挨户搜捕“勾结匪类”者,并以悬赏令街坊邻居相互举报。

    秋如兰一家就这样被安上“勾结匪类”的罪名,和许多人一样被丢入了县衙的牢房中。

    抓得人太多,牢房装不下,县令便制造了几个笼子放在县衙外。

    把一部分犯人赶进去,人挤着人,不留空隙。

    进了笼子的犯人只能站着,被太阳暴晒,很多人生生站死,其中就包括秋如兰的年迈的祖父母。

    秋如兰母亲貌美,在牢狱中受狱卒侮辱,触柱而死。

    秋如兰父亲咒骂县令昏官酷吏,被活活打死。

    一家只剩下秋如兰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自然守不住家产,还差点被黑心亲戚偷偷溺死在河中,幸得一对好心的老夫妇相救。

    这对老夫妇靠捕鱼为生,膝下无子,从河里捡了秋如兰,见她生得可爱,心里喜欢,便留下来认做养女。

    秋如兰长到十三岁,便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她乖巧又孝顺,心灵手巧,上门求亲的人家络绎不绝。

    养父母心想肥水不流外人田。

    他们有个侄儿比秋如兰年长三岁,在一家卖文房四宝的大铺子里做伙计。

    侄儿相貌端正,人也勤快聪明,还会读书识字,没有不良嗜好,很得掌柜欣赏,前途光明。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孩子可以说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感情自然比旁人更加亲厚。

    少年极为喜爱自己的小未婚妻,定亲之后待她更是十二分的用心。

    教她读书识字,有什么好吃好玩的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她。

    怕她闷久了,沐休日一定会带她四处玩耍,看城内城外的风景。

    不难想象,若是成了亲,二人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幸福和美。

    这大概是秋如兰人生中,记忆最深刻,最纯粹,最美好,也最幸福满足的一段回忆。

    此后再也没有过。

    少年死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