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之兄妹对照组 > 第123 章 时光荏苒

第123 章 时光荏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慈溪老宅里,周老爷子打量孙子,一年未见,这位身形见长,气韵清逸。

    窦妈妈含笑的上了一道凉拌鸡丝,招呼众人落座吃饭。一时间,桌上气氛祥和,周老爷子笑容满面,他年事已高,逐渐喜欢热闹的场景,小辈们天天搁在眼皮子底下他才舒心。

    周晓敏先给周老爷子夹了软糯的脆皮豆腐,给自家老哥倒了杯冰镇米酒,周老爷子揉了揉小姑娘的软发,含笑道:“吃吧,爷爷自己夹。”

    周晓宇在车上啃了几顿干粮,早就嘴巴淡如清水,此时毫不客气的抬手执筷,夹了一块面前白瓷碟中的红烧排骨,浅尝之后颔首,肥瘦相宜,香咸酥烂,色泽金红。

    他不禁心中感叹:窦妈妈手艺着实不错,难怪妹子不愿离开这里,打算在这里上学。此处山好水好,还有人天天打点吃食,美味佳肴,万事随心,这日子轻松逍遥。四合院里,人声嘈杂,烧个菜味都能传出院,人人眼里盯着你碗里吃啥,这般日子,妹子自是不愿过。也难为她了……

    他随意吃了两口菜,不着痕迹的余光扫视了对面坐着的一对母子,大伯母穆桐桐与养子周霖。

    穆桐桐容颜清丽,举止言谈不凡,叫人见之忘俗。其人亦非俗流,年少时,养于周老爷子膝下,与周柏瑜同学医术。更何况穆家本是杏林医家,亦有穆家医书收藏。

    周晓宇心中嘀咕:当年周柏瑜与这般相貌清丽的妙龄少女朝夕相处,青梅竹马,居然丝毫未动凡心,真是怪哉。他一时间不免感叹,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是无法言说。有缘相识,却未必有缘相知。

    周大伯的养子是个眉眼普通的男娃,大约十四,五岁,皮肤黑瘦,有些腼腆。

    周晓宇给一众长辈敬了杯水酒,随意的与周老爷子说些学业的问题,两人一问一答,席间就谈论起一些药材的炮制手法来。

    穆桐桐偷眼打量着对面的少年,心神恍惚,这位长得与少年的周柏瑜颇为相似,看人时,一双桃花眼似笑非笑,活生生的像足少年时的那个人。

    周晓宇眼波流转,恰遇上穆桐桐打量的眼光,他微微一笑,用公筷夹了一筷子熘素丸子敬上:“大伯母,这丸子是素的,你尝尝,挺好吃的。”

    转手又给周霖夹了一筷子五香酥鱼,笑道:“窦妈妈,这道鱼烧的好,骨酥肉香,卤稠结冻,肥滑浓鲜,味道醇厚。”

    一旁相陪的窦妈妈抿着嘴笑了笑,开口道:“还是你会吃,一尝就知道。”

    周晓敏噗嗤一声笑了,用手边的小毛巾压了压嘴角,眉眼弯弯,打趣:“窦妈妈,你真没察觉吗?我哥他长了一条黄金舌,嘴巴刁的很。”

    窦妈妈闻言,细细一想,倒还真是如此,前年,这位少年人在厨房里与她搭话,说起菜式那是头头是道,各类调味,哪种菜似有不足。这位少年还真是知道的不少,嘴巴是真得刁。

    穆桐桐尝了尝夹到碗中的丸子,是素丸子,浓香入味,味儿极好。窦妈妈的手艺又有长进了。她轻轻一笑,明眸沉静,语气平静的转向少年:“你打算在这边上学吗?”

    周晓宇微怔片刻,摇了摇头:“故土难离,我生于北方,长在那边,我习惯了那边的生活,自是不会离开。”

    周老爷子沉默,是呀,谁不是故土难离,这小小的人儿自小长在那边,何必强求。

    他望向周晓敏,见小姑娘没在意桌上的谈话,正指挥着窦山子那笨娃给她剥虾,窦山子态度极为认真的给小姑娘剥虾丸,剥一个,小姑娘蘸了蘸调料,吃一个,一会儿功夫,小姑娘面前就一堆虾壳。转身,窦山子,又给小姑娘换了热毛巾擦手,擦嘴,一个桌上都没这两人忙。

    个子小小的小姑娘把身材高大魁梧的窦山子指挥的团团转,真是不知道叫人说啥好。

    孙女倒是答应在这边上学了,何况大儿子还将养子托付给自己,虽不是周家骨血,可孩子听话懂事,他哪能撒手不管。

    北边可以走一趟,住一住,会一会老朋友,人老了,有些人再不见见估计就没机会了。老爷子思绪一下滑出很远,又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桌上,他转眼看向媳妇穆桐桐,这闺女养在身边,千娇万宠,可最后还是叫小儿子伤了,好在岁月流逝,儿时的感情浅淡,如今与长子相处的倒颇为融洽,可怎么就没生个孩子伴身呢,真是叫人遗憾。长子周柏琦常年在军中,性子硬,这闺女若是有个亲生的孩子养在身边,那该多好。

    穆桐桐似乎察觉了老爷子的目光,转首,含着几分疑惑的眼光看向周老爷子,老爷子给穆桐桐夹了一块排骨:“多吃点,你瘦多了,得补补。”

    穆桐桐含笑应下:“您放心,我这回一定多吃,养胖胖的。”

    周晓宇吃了饭,先告辞去休息了,一路风尘,他得休息一天,缓缓。至于其他事,夏日时长,倒也不必着急。

    次日,周晓宇陪着妹子逛街,两人缓缓前行,漫步在慈溪的山水乡间。

    周晓敏背着画夹,选了一处街景,驻足,廖廖几笔,随意勾画。

    周晓宇从随身背包里掏出个软布折叠的小杌子,蹲坐在一旁,闲散的歇歇脚。

    兄妹两人同时开口:“我随你先回去吧。”

    “你不随我回去看看许老爷子嘛?”

    话一出口,这对异乡亲兄妹俱是笑了,周晓宇迎着光,微微眯眼,缓缓说道:“许老爷子,以为我来接你,特别高兴。叮嘱了再叮嘱,生怕我把你丢下了,还有许家那位三舅舅,三舅母,都是特别喜欢周小妹子,问了好多次。”

    周晓敏抬眸,眉尖轻蹙:“我心里都晓得,前段时间收到了那位三舅母的好多衣服,还有三舅舅寄来的小吃,这位小舅舅心思纯善。许老爷子,身体还好吗?”

    “人岁数大了,身体就那样,何况许老爷子是爱女如痴。咱俩那个妈,传说中的许北莹就是他的心头肉,怕是难好了。”

    周晓宇略一迟疑,斟酌的说道:“不过,时间长了该有好转的。人嘛,总得向前看吧。对了,上次我忘记告诉你,许家二表哥结婚了,等他生了娃,估计许老爷子身体应该会好转。新生的崽,逗人的很,老爷子心思转移,自然会好转。”

    周晓宇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幸灾乐祸,语气轻快的向妹子说起了许家的情况,小表哥考试挂红灯笼,还被许东哥绑起来揍了一顿,太惨了,屁股都是伤,只能趴着睡觉。

    周晓敏还记得小表哥的样子,印象中是个跳脱的男娃,相当调皮。

    周家兄妹从后事而来,对原主的这些亲戚平日相处自是谨慎,恰逢周氏夫妻遭难,倒无人察觉异样,只道他们父母出事,遭遇一番,娃儿受罪懂事多了。

    被周晓宇哄了又哄的周晓敏撇了撇嘴,意有所指:“我不是避着你……”

    自上次周晓敏对兄长坦诚,打算在慈溪读书。这对兄妹相处间不免有些疏离,两人意识里都存着避让之意。这般闲话家常的,坐而闲聊的机会倒是不多。

    周晓宇在慈溪这边小住,陪亲妹子逛街买东西,付钱,甚至打下手。爷孙俩经过离别,倒颇为珍惜这段时光。

    慈溪长街,周晓宇与妹子同行,俩人商量着买了些杂七杂八的物品。

    一些当地质量不错的土布。

    有名的水好,米好,做工好的年糕,更是个买了不少。这些生活用品,吃食,送人是上好的伴手礼,价格便宜,东西实惠,礼轻情意重。

    来之前,学生会的一帮吃货娃们,千叮嘱万嘱咐买些小辣鱼干带回去,严军更是厚着脸皮明示暗示提了几回,回去一定别忘记带手信。

    好几位学生,甚至特意带了钱,都是学生家长交代托付采办一些海鲜。

    周晓宇收了钱,拿了纸笔一一记下。就连学校的老师们也听闻消息,托付带些价格实惠的海鲜,土布。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此地各式水产数不胜数,瑶柱, 大虾米自是不用提,肥厚宽边的大带鱼,黄鱼,海带,紫菜,裙边菜这些价格便宜的海菜自是备了不少,各类海货不免都采购了一番。

    暑假期间,周家爷孙俩经过离别,倒颇为珍惜这段时光。

    周晓宇这一回也不懒散了,倒是抓住机会,认真请教,沉下心向周老爷子学习医理,配药。

    闲暇,他还得应付着老人家的各种试探。

    周老爷子门下的弟子,冒尖成名有好几位,学业有成的徒子徒孙更是不少。杏林之中,相交亲厚的老友,亦有几位善健在。

    长子周柏琦为功业奔走,多年军旅生涯,时任副参谋长,两方面都有人脉。如今在京地的前马胡同置下了一座小三进院落。

    周老爷子也打算夏季过去后,准备带着大儿媳妇穆桐桐,大儿子的养子周霖,小孙女周晓敏,窦家母子俩人等去北京小住。

    现如今,他老人家的名下还教导着几个学生,也准备带着去北方见见世面,拜访,交流同道,给弟子学生们做个引见,铺铺路。

    这一年夏日,周晓宇旅居慈溪数日,携幼妹周晓敏,穆桐桐母子,周老爷子的一众弟子学生回京。

    周老爷子在京数月,终与许家会面。这对亲家隔了多年时光岁月,本该早就相识相交的两家人,却在双方儿女双双故去之际见了面,不得不叫人怅然长叹,造化弄人。

    周老爷子与许老爷子两位老人,避开一众小辈,足足在房内相谈了一个下午。自然,谈话内容不为人知。不过,想来,为子孙后代计,应是和解言欢。

    周晓敏回归北京,时日短暂。她身子骨弱,南方气候温暖,适宜温养,许家长辈不舍,思虑后倒也理解,何况周老爷子如今也需有儿孙相伴。

    小住一段日子后,她跟随周老爷子回转慈溪,此后暂居南方读书。周柏琦的养子留在周老爷子身边读书。

    此后数年,这对兄妹分隔两地,一南一北,逢寒暑假期,南北两地小住。

    岁月不居,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日子一恍而过。

    周柏琦之妻穆桐桐也常居南方,于慈溪开了一家妇幼医所,她医术高明,在当地颇有几分名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