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许大茂路遇高老头
易大妈帮小雨水拆了包裹,包裹里有二个稍大一点的包包,其余的都是小包。
先拆了一个大包,里面是个粉色木头匣子,精致可爱。
盒面雕刻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手里拿着萝卜,匣子有三个小抽屉。
聋老太太一看,哎呀一声:这是女娃子的梳妆匣子。这颜色真好看,粉粉的……
小雨水虽然小,还没到打扮的年龄,却爱小兔子。
小姑娘摸着摸小兔子,咧着嘴:真好看。
易大妈点点头:这颜色真是娇。
匣子放一边,又坼了一个包。
是一个布娃娃,软软的身子,黑色毛线做的头发,扎着辫子,黑色的眼睛红色的小嘴巴,套着一条花布小裙子,蓝色小布鞋。
布娃娃一登场就牢牢吸引了小雨水的目光,小姑娘抱着布娃娃不撒手。
聋老太太摸了摸布娃娃的小裙子,砸砸舌:这小裙子做的真精致,得费不少功夫。
易大妈也是做衣服的好手,只看娃娃的布鞋,上面还绣着花,心思巧的很。
剩下的小包一一打开,都是些孩子爱吃的零嘴儿。
一包一包的,包的特别仔细。
包裹拆完,易大妈一面低头收拾,一面感叹:周家女娃子记恩情,我不过是搭把手,这女娃子行动叫人窝心。
聋老太太说道:周家夫妻人尖子,孩子自然教的好。
这年礼不轻,这兄妹都是周到人。
易大妈又叹道:我真羡慕周家夫妻,福气好,虽是去了,留下的娃又细心,又懂事。
聋老太太闻言轻轻地拍了拍易大妈的手臂,安慰的话这些年都说的太多了。
这一天,收到周晓宇信件和包裹的人很多。
有周家夫妻身前各自交好的友人,知己。
有职工医院里,周柏瑜去后帮忙料理后事的同事,
亦有彼此单位的领导……
当然,周小少年朋友一个不落,都寄了年礼。
还有周晓敏的另外一位小伙伴:凤姐儿
亦从这一年,周晓宇虽未成年却如成人般,待人接物,人情往来。
当然,这份远道邮寄的年礼更是让收礼人心中服帖感叹。
慈溪,海货新鲜,亦丰富。
各色海货占了年礼大半,很叫人开了眼界,所谓礼轻情意重,大约就是如此。
副会长严军,一边学习,一边还得忙学生会事务。
最近,寒假活动又增加了二十多学生,学习小组也增加了一组。
中午,许大茂忙中偷闲回了家。
细细的读了好友来信,周晓宇给许大茂介绍了这边丰富新鲜的各色海货,风土人情。
又感慨许大茂没能来,海鲜味道太好了,直把许大茂看得口水直流。
信中亦交代许大茂也得给学生会的小伙伴备下年礼。
东西不必太多,糖果,吃食,是鼓励亦是支持……
看完信,许大茂拆了包裹,大黄鱼,带鱼,大对虾……各色海货,糖果,干果,野味。
这份年礼太丰盛,他自家办的年货都比不上。
晚上吃点啥好呢?这么多海货,都想尝尝。
许大茂犯了选择困难症。
收拾好包裹,许大茂去周家地窖整理了手上物资,给学生会的管理同学们发了年礼。
缝制的蓝色布包里:
一瓶米酒,一瓶罐头,一瓶菜籽油。
一包红糖,一包白糖,一包水果硬糖。
一包红薯干,一包奶油五香豆,一包葡萄干。
这些年礼每样都不多,都是十几岁学生,东西不多,就是个意思。
校园里,同学们陆续离开。
学生会的同学检查炉子,整理资料。
大家打扫干净教室后,许大茂送上年礼。
许大茂说道收到了周晓宇来信,交代他给各位同学备上一份年礼。
学生会帮助同学学习,调解纷争。在寒假活动中更是出人出力,学习组,兴趣组办的有声有色。
这些在学生会日日做事打杂的同学很惊喜,没想到还有福利。
最令人自豪是,这份福利是自己努力在学生会工作的回报。
还别说,一帮小伙伴都受到了鼓励。
当然了,因最近“三厂泼妇事件”严军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立了威。
宣传部部长洪亮更是请来青年团支持。
这二人,自然比别人的年礼略重些。
更何况,这二人是周小少年之旧友,估计这两天也会收到年礼。
许大茂回家路上,遇见了街道办事处主任高老头,这位主任是认识许大茂的,周晓宇父母出事,他也帮忙料理后事了。
之后,周晓宇组织学生会,带着小伙伴去街道居委会,就是在这位主任协助下,开展“帮扶孤寡老人”活动。
双方也是熟人,高老头神秘兮兮把许大茂拉到一边,笑容和煦:大茂,你收到小周的包裹了吧?
许大茂点头:嗯,收到了。
他真是有点懵逼,这小老头怎么知道的?
高老头,一脸得意:周家小子也给我送了年礼,还是最重的。
高老头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里还有几个大妈也收到了年礼。
许大茂直觉此话背后有事,忙道:晓宇曾对我说过,他父母后事你曾帮忙料理,他一直记在心里。
后来我们组织学生会,你也支持我们学生会活动,晓宇送你年礼不是应该的吗?
高老头闻言,自觉特有面子,勉强压抑的自己的欢喜之情:是,是呀,周家小娃子真是懂事。
一老一少,在路边聊了一会,高老头特意打听了三厂家属去学校闹事的事。
许大茂倒没隐瞒,添油加醋:我们好几个学生都被吓坏了……
高老头一脸八卦:那可是远近闻名泼妇呀,不讲理,得罪了不少人。
名声坏,儿子在城里说不上媳妇,跑去乡下去找了,在乡下,有哪想攀高枝,想当城里人的人愿意嫁到他家。
许大茂故作惊讶:她男人可是我们大院易师傅的大徒弟呀,他媳妇咋就蛮不讲理呢?
高老头翻了个白眼:是徒弟,又不是儿子,谁管他娶啥样媳妇。
这一会儿工夫就被“长舌男”高老头科普了不少小道消息。
直把许大茂听了长了不少见识,两个人聊的热火朝天。
许大茂觉得高老头消息灵通,信息广,这样的人自然要好好结交。
周晓宇曾说过,信息很重要。
待天色渐暗,两人才依依惜别。
许大茂约了高老头,有时间去喝上两杯,他那有米酒。
高老头越发觉得这许家小娃娃太给我面子了,会捧场。
这一日,老校长拜托许大茂,牵个线认识许向南。
许向南一听,就知道学校有事相求。
许向南开门见山:老校长,你别忙乎了,你就说说学校缺啥货,我帮你打听,供销社要是有货,看看能不能托人弄点。
老校长闻言面色一苦:啥都缺呀,连厂里都缺物资,何况我们这样的职工子弟学校。
这年月学校是清水衙门,子弟小学更是门路不广。
年年托人情帮忙倒腾点物资给员工发年终福利。
许向南真没想到学校硬是把着金山哭穷,不实诚。
学问,学而问之,学好还能活用,像妹夫那般人才还真是不太多。
隔日,许向南开着大卡车带着老校长去了外郊的一个农场,这里有熟人介绍可购买一些物资。
农场不是很大,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有山有水有山林,这里种着各类粮食,也种蔬菜。
农场内部有供销社,食堂,学校……
还有几个小加工厂,大部分是职工子弟在这里上班。
农场里还有几个养殖场,这里的养猪场,屠宰场也时常从这里进货。
整个农场不仅是自产自销,还能供货给市里的供销社。
老校长倒没想到这小小农场自成一体,出产蛮丰富,总算有门路购买一批物资发福利了。
两人各自采购一批生活物资,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四合院里,前院阎家与姜家,中院易家与杜家,后院里许家都收到慈溪周家小子陆续寄来的年礼。
大包,小包,进进出出自然有人眼红,
中院,有一贾家,贾家妇人年轻守寡,儿子贾旭东是轧钢三厂易中海的徒弟,是二级工。
因贾家妇人眼皮子浅,嘴碎,心眼小。院中的大小媳妇,都不与之来往。
这会儿,看人收包裹眼红了,在家不免骂骂咧咧,满口说道众人欺负他们孤儿寡母。
贾旭东下班回家,正准备好好歇息,美美的喝上一口肉汤。
听见老娘嘴里不干不净,他无意间听了一耳朵,差点没被噎死。
他赶紧放下碗,脸色难看,压低声音:娘,你做啥害我?你不知道易中海是我师傅吗?
前院姜家一家老小好几口都在水瓶厂工作,他家老大还是个小组长;
杜家人更是一大家子人,还不怕事,更是不好惹。
阎家在学校,以后我结婚生子,孩子得上学;
后院里许家小子如今还在上学,但人家在厂里名声也不错。
周家出事,这些人家都搭过手。慈溪周家这回送年礼,实是谢礼。
周家夫妻虽是去了,可人家外家干得是杀生的买卖,是屠户。
你成日里嘴巴骂骂咧咧,在院里给我惹是非,我送你回老家吧。
贾家妇人一听这话,就要大声哭诉儿子不孝,可看见儿子恶狠狠的盯着她,知晓这是儿子气狠了。
老了,得靠儿子养。她也不敢假哭,老实的抹了抹眼睛,给儿子舔了热汤,不敢吭声了。
贾家没有顶梁柱,贾旭东自小失父随母生活,极会看人眼色。
为了混口饭吃,院里大叔大妈的喊着,嘴巴滑溜很,会来事,见风使舵是把好手。
三厂刚发落了师兄吕大江,三级钳工,拿二级工资,都是因为家属找事,惹翻了学校。
厂里动真格的,家属的皮子正绷着,谁家敢惹事,又不是钱烧的。
贾旭东想到此,狠下心肠,详细说了一遍吕大江的事。
警告老娘,惹事就回老家,他不想步吕大江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