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药材往哪儿卖
大家伙儿中午都是在山里吃的干粮,这会儿闻着这霸道的香味,哪里还忍得住,都不用许国华招呼,自发的就坐到桌上去了。
一时间,小院里头只听到咀嚼声、吞咽声、碗筷碰撞声……
等都吃到七八分饱以后,大伙儿才开始有工夫说话了。
“二大娘,您这饼烙得……我空口就能吃五张。”许建斌吃得满嘴油,一手拿着张饼,一手夹了块鱼肉大声道。
王珍英端着个脸盆大的藤编平盘,往各个桌上加烙饼和包子,听了这话,又往他坐的这桌再放了两张饼,笑道:“爱吃就多吃点,管够啊!”
跟许建斌坐在一起的许建明接过话头,“二大娘,您这话可别在这小子跟前说,他真能把这篮子饼给造干净了。”
许国华从旁边一桌转过头来,大声道:“造,造干净了你大娘才高兴,这是对她手艺的肯定呀。”
“哈哈哈,我二大爷这话在理!”
一顿饭下来,农家小院里欢声笑语就没断过,直到月亮高升才渐渐消下去……
接下来近一个月时间,村里又加了人手,轮班把之前发现的那一路上的木屋全清理了一遍。
这些木屋基本都是间隔了五百米左右,总共发现了二十五间木屋,且越往里面走,木屋的面积越大。
木屋中种植的草药品种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特点就这些草药都比较常见,且虽然难见天日,但毕竟过去不知道多少年了,草药的品质都非常好。
好在现在是在夏天,日头长,天气好,草药晾晒方便,等所有采集回来的草药都晾晒好后,向阳村合作社有了第一款可以往外售卖的产品。
三村合并也有段时间了,许国华的想法是既然已经是一家人了,那有什么事大家就同进共退,有好处一起得,有困难一起扛。
所以合作社成立之初认购份额时,他也通知了新合并过来的两个村子的村民过来参与认购,这次上山,两个村子的村民也参与了进来,现如今已经开始进行合作社的第一次往久售卖,那也必得大家坐一起商量出个章程来。
“我觉得直接送药材收购站吧,省事又省心。”这是二小组组长,也就是原橡子沟村的村长提议。
许国力想法却不一样,他在外面跑得多,对现在外头的一些情况也了解得不少,不说远的地方,就县里,现在都已经开始有一批个体经营户出现了。
“药品收购站价格给得低,而且不分品质,只按药材品种制定了单一收购价,咱们品相这么好的药材,送去收购站是不是有点不划算。”
“我也觉得咱可以去县医院中药房问问,看看他们那儿收不收,收购站给的价太低了。”
许国华想了想,又抬起手看看时间,“这样,我去打个电话问问我家小慧,让她帮咱们去打听一下。还有,咱们最好能想法子多去几个地方打听打听,这样也能有个比较。”
在座的大家前几十年都是只懂地里活计的老农人,这两年才开始敢私下买卖点自家攒的鸡蛋啥的,像这种大规模往外卖东西的事儿,谁都没做过,心里都没底。
许国华起身去打电话,这会儿也正是许慧玲上班的时候,接到大哥电话后,一口应下了,约定好等中午休息时去中药房打听打听。
到傍晚,许慧玲电话回过来了。
中药房确实收药材,但是一来是医院本身就有固定渠道,除非是特别少见的,或者是品相特别好的,药房才单独打报告申请收购。
听起来好像有点希望又好像没有,许国华正想问问还有没有其他地方能收药材时,许慧玲先一步提出了一个渠道。
“大哥,中午我跟正明吃午饭的时候,听他说起了一件事,他一大学同学,现在省城人民医院工作,正明上次去省城进修时,正好碰到他了,听说他们医院今年要新开一个中西医结合门诊,正明同学也调去了这个新组建的科室,我让正明打电话给他同学问了一下药材的事,他同学说了,只要看过药材品相好,他们医院就收。”
说到这里,许慧玲压低声音道:“大哥,这事你知道就行了,他们医院现在是想试着制一些固定方子的中成药剂,所以需要大量的优质草药,如果咱们牛角山出来的草药真的品质好药性足,往后这条路子一定能走得长久。”
许国华寻思,这意思是得跑一趟省城?
“小慧啊,药材品质肯定是很好的,国敏不说假话,可这省城医院那边,咱们是带着药材直接过去找正明的同学还是咋弄呢?”
“大哥,这样,你确定一个时间给我,我让正明跟他同学再联系一下,到时候你们去了那边直接找他同学。不过大哥,我建议你们尽快,这会儿正是三伏天,就连我们医院中药房每天来开方子治未病的都不少,何况人家省城大医院?方才你说的那些药材中有几味都是最近常用的方剂中的辅药,需求量还挺大,你们要尽早能跟那边把买卖事项谈妥,双方都得实惠呀。”
许慧玲在电话里跟许国华说了许多关于药材买卖的关窍,慢慢的,许国华也从完全不懂到知道了一些微末皮毛。
当天晚上,他就召集了村委的人开会,商议之后决定第二天就由许国华和许国敏带着药材的样品先去县里。
大家伙的想法是把药材先送去县医院中药房看看,毕竟村里暂时还没有发现新的药田,无法保证一定能够持续给省城医院供货。
如果县医院收,那就直接把这批药材卖给县医院,如果县医院不收,那他俩就在县里住一晚上,隔天大早搭班车去省城。
两手准备,也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