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 第47章 榷场后续

第47章 榷场后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捣乱的羌人被杨阜一句直接杀了,吓得脸色发青。他毕竟只是来找事儿的,又不是来送死的。而且也不是什么死士,本以为顶多就是打一架的事情,最严重不过被下了大狱。

    不成想这年轻人,不讲武德,直接就要把人往死里弄。

    杨志虽然是个莽撞人,但是粗中有细,不然的话也不会被李参看重。听到杨阜的一番话之后,也明白过来该怎么做了。

    抽出腰间的长剑,指着这羌人喝道:“说吧,怎么选?别说某欺负你。如果你不把钱或者刀给那老人家,那么某给你一个机会,咱俩放对,你答应了某家,就可以走。”

    羌人一听,连忙摇头,他疯了才会跟杨志对练。整个陇西谁不知道?汉胡所有男儿算在一起,都没有一个人比杨志能打。

    “我不跟你打。”羌人怂了,随即又色厉内荏的说道:“此次我认栽了,这把刀不要了。”

    说完,他将腰间宝刀卸下来,扔在地上,转身就走。

    杨阜和杨志两人并没有阻拦。李参张嘴想要说些什么,被刘平拦下来了。

    “这杨阜还是不错的,年纪轻轻有勇有谋而且为人方正,很有前途啊。”刘平笑着夸奖道。

    李参点点头,回道:“不过还是年轻,做事儿有点儿毛毛躁躁的。”

    “他才多大?”刘平不在意的说道:“某跟他这么大的时候,还跟在大兄屁股后面瞎混呢。”

    “这样吧,咱们一起吃个饭?这杨阜某看着不错,若是使君不介意的话,某想让他跟某家回武都。”

    李参闻言一愣,然后道:“这事儿您还是得跟博远商量,而且杨阜这孩子也已经成年了。他打小便有主见,这事儿他要是同意了也行。”

    “好!”

    饭吃的很是愉快,刘平如愿以偿的说动了杨阜。

    杨阜如今只有十五岁,在刘平看来还是个半大小子。但是在如今,已经算是个成年人了。杨志得知刘平很是看好他之后,也非常高兴。

    他对自己儿子的期望很高,见他能有个好前程,自然不会阻拦。

    是夜。

    刘平还没有睡觉,他在等。

    “咚!咚咚!咚!咚咚咚!”

    一阵有节奏的敲门声。

    “进来。”

    门打开,一个衣着破旧,头发散乱,胡须唏嘘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看起来很高,估摸着比二爷都高,几近两米。身材也极为壮硕,肩上扛着一根熟铜棍。

    熟铜棍后面吊着一个油布包裹。

    随意的走进了,一屁股坐到刘平对面。将熟铜棍上的油布包裹取下来,放在了刘平跟前。

    “人已经杀了,这是人头。”

    刘平点点头,没有打开那包裹:“辛苦了。”

    “不看看?”那人笑着说道:“这可是某第一次帮你做事儿,不怕某骗了你?”

    刘平看着他,也笑了起来:“这对你可没什么好处。”

    “跟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没办法沟通。”挠了挠头,他无奈的说道:“这人武艺还算不错,应该不是一般人,需要某去查一查吗?”

    “有人会查的,你最近就留在某附近即可。”刘平摆了摆手。

    “那行,某先告辞了。”

    房门关上,屋子里变得安静,幽暗。

    这人是田行手下的,姓王,没有名字,都叫他王铜棍,号称是田行之外的第一高手。善用一根熟铜棍,除了田行之外,在周边数郡几乎没有敌手。

    本来刘平安排他给刘备当贴身保镖的,但是这个人受不了那个拘束。刘备也不喜欢王铜棍的行事作风,便拒绝了。

    刘平倒是百无禁忌,便让这王铜棍做起了自己的背后灵,平日里爱干嘛干嘛,但是不能超过自己两百米的范围。

    白天的时候,杨阜处理那羌人捣乱的事情。虽然刘平对杨阜的应对很满意,但是最后放走这羌人,显然并不是个好选择。

    所以刘平便让王铜棍,追上去把那羌人给杀了。

    而且就那羌人的事情,如果是刘平来处理,那就更简单了,当场杀了便是。如今榷场本就没几个羌人,当时周边更没有胡人围观。

    直接杀了,找个地儿埋了,这事儿就过去了。

    但是不妨碍刘平欣赏杨阜这种人,在规则之内做事儿,又能坚定自己的立场。

    “明儿个一早得给这件事换个版本”

    刘平稍微思考了一下,便有了一个小计划。

    翌日,昨天羌人捣乱的事情,便传开了,甚至还有向整个陇西、西域流传的趋势。

    “听说了么?昨天有个羌人来卖刀,说是他们家的家传宝刀。结果买家想要黑了他这把刀,不愿意给钱。你猜怎么着?榷场的官爷出面了,弄清楚原委之后,不但把钱要了回来,还把那捣乱的买家收拾了一顿。”

    “你们还不知道吧?咱们榷场那是帮理不帮亲,孰是孰非只要讲清楚了,汉胡都一视同仁。”

    “陇西榷场那真是个对汉胡公平的地方啊。”

    魔改之后的现实,被刘平散播出去,汉人也好、胡人也罢,受限于接触到的信息有限,逐渐都相信了刘平魔改之后的版本。

    至于真相如何?除了那个已经被杀死的羌人之外,谁又在乎呢?

    刘平来自于后世,他很清楚宣传的重要性,也更清楚信息的控制和有选择的信息传播,对下层人民的引导作用有多么的夸张。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底层百姓接触到的信息,与其说是信息,倒不如说是奶嘴。

    就像婴儿一样,只要含上了奶嘴,那么就会专注于奶嘴,失去了独立的思想,失去了发声的可能。普通百姓,底层人民,在思想上,永远是一个婴儿。

    就如那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样。

    圣人教诲,煌煌大言。

    但是在刘平看来,这一句话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面对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解释。

    面对理想主义的刘备等人,那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如果可以驱使,那就随便他们怎么做都行;如果不可以,那就告知他们该怎么做,让他们读书、学习、增长智慧。

    面对现实主义的阎特、虞应等人,那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想干什么都随他们,这是无所谓的;但是千万不能让他们读书、增长智慧、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刘平本身是没有立场的,或者说他的立场是极为简单粗暴的。不牵扯到任何哲学、道德、人性层面。他唯一的立场,就是刘备集团的利益。只要对刘备集团有利,那就万物皆可用。

    只要对刘备集团有害,那就万物即可摧毁。

    甚至于,刘平都不能讲是忠于刘备这个人的,又或者说他忠心耿耿的是以刘备为代表的整个利益团体,刘备不过是一个具体的投射对象。

    从这方面来说,刘平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要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辅佐刘备,席卷天下,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天下。

    当然,此时的刘平还没有想到这么深刻,他只是遵从本心在做事罢了。

    “义山啊,做事情要讲原则,但是具体实施就得讲手段了。”刘平带着杨阜,在榷场里闲逛着:“老百姓并不关心事实的真相如何,又或者他们只关心自己相信的真相。”

    “可这并不是真相。”杨阜有些不理解。

    刘平笑了笑道:“信息的公开化,靠的不是施政者的自觉,而是底层百姓的觉醒。如果他们想要知道真相,就得靠自己。”

    杨阜更听不懂了:“可是如果施政者弄虚作假的话,那底层百姓怎么知道?靠自己有用吗?”

    “那是因为施政者根本就不在乎底层百姓的感受,又或者说底层百姓并没有强大到让施政者必须这么做。”刘平看着杨阜,耐心的说道:“自古以来,士人贵族高高在上,犹如神仙一般在云端坐看底层百姓的生老病死。”

    “你说,他们又或者说我们,时间长了之后会在意他们的看法吗?”

    杨阜沉默了一下,然后道:“某还是不懂。”

    “以后你会懂的。”刘平没有在意,继续说道 :“每一个读书人的终极追求,永远是天下太平。可这四个字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

    “不打仗就天下太平了吗?不见得!没有作奸犯科之人,天下就太平了?不见得!人人有饭吃,就天下太平了?不见得!”

    “这个天下最简单的事情就是打仗了,因为总能分出胜负。而剩下的呢?你战胜了不了人心的。”

    “某不是说某一个个体,说的是群体意识。”

    说到这里,刘平顿了顿,摆摆手:“算了,说这些你也不明白。总之,就先跟着某家吧,多学多看多听多做事,少说话。”

    “晚辈省得了。”

    杨阜在刘平这里,一直执弟子之礼。不骄不躁,是个好苗子。

    不知不觉间,刘平的心态有了微妙的变化。正儿八经来说,今年刘平还不到二十五岁,但是心态像是五十二岁一样。

    两辈子加起来,他倒是将近五十岁了,但是账不能这么算。上辈子他读到了研究生毕业,也就是二十多岁,这辈子穿越过来的时候,刘平已经要二十岁了。

    事实上,整个刘备集团,接下来都会面对一个极为尴尬的问题。

    年龄!

    如果刘备今年有四十岁,不,哪怕只有三十岁,他都能坐上凉州刺史的位置,成为凉州一把手。但是他太年轻了,哪怕是征西将军,也是事毕则罢的临时官职。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刘备想要更进一步,只有一个办法,熬时间熬资历。

    又或者,刘宏出面承认刘备是他的堂兄弟,真正的有了大汉承认的宗室身份。历史上,刘备真正开始发家致富,也是在汉献帝认了他皇叔的名头之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