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 第46章 陇西杨阜

第46章 陇西杨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陇西榷场。

    刘平结完婚没几天,便离开了武都,来到了陇西榷场。

    陇西榷场大概有一个小镇子大小。李参派了五百人规模的郡兵在这边负责维持秩序。目前榷场内的商人大多数都是从武都来的,只有少数几个羌人、匈奴人等在这里做生意。

    但大多数都是摆摊,给他们准备的商铺,并没有要买。

    李参陪着刘平在榷场里逛了一圈。

    “眼下榷场刚刚开市,除了附近的胡人之外,没有多少人知道。而且这些胡人也不太放心,担心是咱们耍诈,赚他们的。”

    刘平点点头:“这事儿得解决,一是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的榷场,在哪儿,是干什么的,有什么好处;另外就是树立典型,在胡人和汉人中都树立一个典型出来。”

    “什么典型呢?那就是在榷场可以赚到大钱,甚至是一夜暴富。”

    “这得双管齐下。”

    李参听着刘平的第二个办法,眼睛一亮:“刘功曹倒是好想法,某确实没想过还能树立典型。”

    “没有一夜暴富的故事,又怎么能吸引到人呢?”刘平笑了笑:“这样,你把人选好,到时候某会告诉你怎么做的。”

    “好!明日某便把人给定下来。”李参答应下来。

    “羌人比较复杂,就咱们附近就有先零羌、烧当羌、钟羌、勒姐羌等十几个羌族部落。先零羌如今已经反叛了,某觉得可以在烧当羌中选一个人出来。”

    “至于汉人这边,就得看刘功曹你的了。武都商业繁荣,能挑出来更合适的人。”

    刘平点点头:“也行。不过某今日过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功曹请说。”

    刘平从怀里摸出来一个五两的银锭道:“某希望榷场所有交易,都以白银结算。”

    “嗯?”李参有些不明白。

    事实上,铜钱在西北是主流的货币,不管是汉胡都使用大汉的铜钱进行交易。如果是大型交易那基本上都是以物易物了。

    李参不明白,把铜钱换成白银,跟之前有什么区别。

    刘平笑了笑解释道:“如今白银一两约等于一百五十钱,如果在民间这个价格还会上涨。大概到一百六十钱的样子。这五两银子,就相当于八百钱。”

    “五两银子总比八百钱要好携带吧?”

    “假如咱们做一笔生意,需要上万钱,那也就是几十两银子的事儿,也就几斤。但是上万钱得多重?”

    “以物易物只不过是铜钱太重,不方便罢了。而且以物易物对运输还有很大的要求,过程中还有损耗。卖家和买家都需要将各自的货物转运。”

    “如果用白银的话,那么就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除非是那种特别巨大的交易,那么都可以用白银来交易。买卖双方都比较方便。”

    “假如某是一个卖家,把东西换成了东西,还得再运回去销售。但是有了白银就不一样了,某可以直接换成白银,省去了运输的成本,变相的多赚了钱。”

    “这样,经济就会越来越活泛。”

    顿了顿,刘平继续说道:“当然了,白银也是金属,若是交易规模太大,需要的白银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如今武都和陇西两郡的白银储量肯定是无法支撑太过繁荣的贸易的。”

    “不过某也有办法。”

    李参正听得入迷,闻言立刻问道 :“什么办法?”

    “钱庄!”刘平掷地有声的说道。

    开设钱庄,是刘平在知道了银矿储量之后做的决定,而且他的野心很大。与其说是钱庄,倒不如说是银行了。

    在刘平的计划中,钱庄除了存取款、商业贷款等功能之外,还要有发行货币的职能。

    依托钱庄,刘平接下来将施行一整套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一个相当现代的词语,但是从古至今,中央王朝总是主动或者被动的施行过各种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

    古人就算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是却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在刘平看来,一个持之以恒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建设、生产力的提高都是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的。

    当然,货币政策不是恒定的,而是要根据经济运行发展的现实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最简单的,后世每一个高中生都知道的道理,当经济发展过热的时候,要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发展缓慢时,要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

    现代货币政策的调整,几乎都是通过银行来实现的。货币发行量的多寡、银行准备金率的上下浮动、贷款限制的收紧与放开等等都是货币政策。也都是通过银行在操作的。

    刘平建设钱庄的目的也在于此。

    当然了,跟成熟的现代银行相比,钱庄要做的事情更多。

    第一步就是之前提到的银本位,后边逐步过渡到金本位,让贵重金属跟铜钱挂钩。

    第二步就是铸币发行。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每一个节点都需要刘平计划好,并且顺利的推行下去。

    铸币发行这一部分,刘平也有大概的思路。首先,逐步收回百姓手中的其他铸币,不管五铢钱还是其他的,都逐步收回来。这一点通过一条鞭法可以快速实现;其次,在收回大量铜钱之后,刘平会将这些铜钱融掉,重新铸币。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中间会有各种磨损、消耗,刘评估计至少得损耗一成;最后将新铸币发放出去。

    发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各级官员的俸禄全都用新铸币;二是修路、修建城池等的人工费用,也都用新货币来结算。

    铸币发行解决了之后,刘平还需要保证不会出现劣币逐良币的事情。所以,还需要保证新铸币的购买力。

    目前的银本位是一种保险,刘平还打算将新铸币的购买力,用粮食给上第二道保险。具体怎么操作,这就需要一点点的尝试和修改了。

    第三步,钱庄开通存取款业务和贷款业务。

    刘备集团所有官员,被动获得一个钱庄的户口,每个月的俸禄,直接发放到钱庄户口内。需要的时候,凭票去取即可。

    其次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将钱存到钱庄都可以获得利息。不管是铜钱、还是白银、黄金都可以存进去。铜钱会给利息,至于黄金白银则收取保管费用。当然利息肯定不会太高,刘平计划是每年给百分之一的利息。

    至于贷款业务,则面向所有人。只要有质押物品,就可以根据价值获得相应的贷款。第一年免息,自第二年起,每年收百分之二的利息。

    第四步,当存取款成为常态之后,大家对钱庄的信任度上来,就会提供结算业务。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人发生了交易,可以不用钱,只需要到钱庄把账户上的款项转到另外一个人的账户就行。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贸易的效率,同时还大大缩减了实际流通的铜钱数量。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武都的经济发展,需要有五千万枚铜钱在市场上流通的话,那么有了钱庄之后,实际流通的铜钱可能只需要两千万枚,甚至一千万枚。

    那多余的铜钱呢?就会存放在钱庄里。那刘备也就有钱了。反正都是一串数字,只要把握好度,财政有点轻微的赤字,那就一点问题没有。

    反而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让刘备集团快速摆脱无钱可用的窘迫。

    当然了,风险也很大。一旦玩脱了,那么就会面临整个经济崩溃的连锁反应。

    刘平的计划,自然不会说给李参听。

    李参只是琢磨了一下钱庄这两个字,略带好奇的问道:“能否解释一下呢?”

    “就是存钱和取钱的地方,具体的某准备好了之后会告诉李使君的。”刘平笑了笑说道:“眼下,使君要做的就是赶紧告知榷场的负责人,日后整个榷场的大宗交易,都以白银结算。”

    “榷场收取的费用,也以白银为主。小商小贩的就还是铜钱,只要是大宗交易,那就要白银。”

    李参点点头道:“某明白了。”

    两人正说着话呢,忽然听到了一阵吵闹声。

    刘平循声望去,就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汉人正跟一个五大三粗的羌人吵架。

    “咦?他怎么在这?”李参轻咦了一声。

    “认识呢?”刘平问了一嘴。

    李参点点头:“博远的儿子,杨阜。”

    一旁的杨志早就安奈不住了:“功曹、明公,某去去就来。”

    刘平笑了笑道:“一起去看看吧。”

    稍作了解,刘平便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这羌人仗着自己强壮有勇力,在跟一个老头做生意的时候,用了强。杨阜看不过去,便跟他理论了起来。

    老人家急需一笔钱给家里人瞧病,所以便把一柄祖传的宝刀给拿了出来。那羌人很是喜欢,便跟老人家攀谈了起来。

    这年头一把好武器的价格,不比一匹马便宜多少。老人家也是急需用钱,便跟羌人说,只要五千钱,这刀便可以卖给他了。

    刘平也注意到了羌人腰间的刀,没有刀鞘,光从外形上看,就知道这是一把宝刀,少数值个两三万钱,五千钱能买到,绝对是占了大便宜。

    “你这羌人好不晓事,本来就是作贱卖给你的。你拿出五千钱给人家便是。可你拿了刀便翻脸不认,非说这刀是你自己的,实在是不当人子。”杨阜年纪轻轻,说起话来倒是掷地有声。

    羌人看了一眼杨阜,又看着围过来刘平等人,不屑的说道:“怎么着?不是说汉胡都可以来这里做生意吗?这刀在我手里,那自然就是我的。你们还想强抢了去不成?”

    “谁要抢了?”杨阜怒声喝道:“我大汉煌煌天威,吾等汉人也都是一等一的好儿郎,岂会似你这般狼心狗肺,猪狗不如,做出这等下作的事情。今日你需得把这刀还给那老人家,或者你拿出五千钱把这刀买下来。”

    羌人笑了起来:“怪不得没人愿意来这里做生意呢?汉人果然狡诈,莫不是想将吾等诓骗过来,然后强占了我们的财富?”

    听到这里,刘平笑了起来,对李参道:“看样子这是来故意找茬的,你觉得是哪边的?”

    李参黑着脸,道:“要么是羌人的试探,要么是叛军故意捣乱要么”

    他顿了顿,指了指东边。

    “依我看来,叛军现在应该不会管吾等。倒像是东边那位故意捣乱,让吾等跟胡人交恶。而这羌人恐怕也是有心试探,才甘愿做了别人手里的钢刀。”刘平笑眯眯的说道。

    “杨阜毕竟年轻,博远又是个急性子,吾等”李参小声说道,话没说完便被刘平打断。

    “使君不要着急,看看再说。人家已经出招了,咱们不得等人家招式用老了,再决定怎么还手啊。”刘平摆摆手:“给人家一个表现的机会嘛。”

    李参不明白刘平想要做什么,不过他还是接受了刘平的话。

    虽然品级上,刘平连给他提鞋都不配。但是实际上来说,刘平是刘备集团的二把手,在武都、陇西这两个郡,那也就是实打实的二把手。

    这边,杨志听得有些不耐烦了,上前一步将杨阜护在身后,黑着脸对那羌人说道:“某,杨志。你是何人?”

    杨志的名头在陇西还是比较好使的,毕竟是杀出来的威名。

    那作怪的羌人见到他之后,明显有了一些害怕,不过很快又强装镇定的说道:“怎么了?我说的不对吗?你说这把刀是那老头的,你们有什么证据吗?”

    杨志哪有什么证据?在他看来,只要把这羌人打一顿就行了。挨了揍,对方肯定就老老实实的了。

    他正要动手的时候,杨阜拦住了他。

    “父亲,万万不可动手。”杨阜着急的说道:“打他一顿是小事,可不要坏了朝廷的大事。”

    刘平听到这一句话,眼睛一亮,想听听杨阜能够说出什么高见来。

    “那你说说,为什么打了这个羌人就会坏了朝廷的大事呢?”刘平笑着问道。

    杨阜显然没想到会有人这个时候开口,他愣了一下,然后解释道:“朝廷开设榷场肯定是为了跟诸胡通商。但是自榷场开设以来,诸胡一直抱有戒心,只有少部分人才会过来采买,贩卖东西。但都是一些普通胡人,真正的豪商、贵族并没有多少。”

    “这肯定不是朝廷想要看到的。如今榷场要做的就是打消掉诸胡的顾虑,让更多的胡人来榷场做生意,甚至是直接在榷场开店。”

    “若是真的动手打了此人,那么至少他稍加宣扬,榷场肯定会受到影响。”

    刘平笑了,对杨阜愈发的满意:“那你觉得该怎么做呢?”

    “要么用榷场的规矩,要么就得直接杀了。”杨阜沉思了一下,一字一顿的回道。

    “好!”刘平抚掌大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