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三年后
“学生这次应试,先生想学生拿个什么名次回来?”青衣的少年拎着书篮子,对倚在门边上的老者道。
“那自然是越高越好喽,蓦儿别给先生丢脸。”老者看着自己的得意弟子,笑了起来,“走,我送送你。”
两人一并行至当地作为考点的一处书院。这是科考的日子,众多书生学子来往,望去也确是一片人海。众人见了老者,纷纷打招呼。
“是欧阳老先生。”“欧阳先生来了。”“欧阳先生配哪位新贵来的啊,定是为少年英才吧。”
自然也会提到那青衣少年。
“这少年英才,定是这位夏公子喽。:那是自然,谁不知道夏公子的文章。”
夏蓦笑了笑,没多说。
三年前,她流落到滁州,幸得欧阳老先生收留,授以诗书。少年人长得快,三年的时光,当年的小姑娘已经长成了婷婷少女,虽然寻常她总是作男子打扮,但还是俊朗的。
今年,她十五岁,正是女孩子及笄的年纪。
虽然挺多人都以为她是男儿,但她的先生还是知道的,并且为她记着这对于女孩来说甚是重要的日子。
前些日子,欧阳老先生向她提起,并问了她取字的事。
“是吗,我都忘了。”她没当回事,“不过我现在也算是帮个男孩子吧,先生。”
诚然,对于她而言,女儿身有时候,真是一种拖累。
“是了,我们蓦儿现在是男孩子。”
取字的事,就拖到了二十岁。
临入场时,欧阳老先生好像还要向她叮嘱什么,最终却只是说:“人家总是要千叮万嘱,但你不用,我放心。”
“那先生就等着我的好消息了。”
院试而已,不过几日就放了榜。
在其他学子都还挤着看榜的时候,已经有人将夏蓦的名次送到了欧阳老先生家。
还不是一个人,是一群。
“放榜了?我中了吧。”夏蓦坐在台阶上,帮婆婆收拾着今天中午的菜。
“当然中了,哪有夏公子都不中的道理。”众人答道。
“中了啊,那就行,诸位还有什么事吗?”夏蓦没怎么当回事。
空气忽然间安静了。
一人试探道:“夏公子,你就不想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名吗?”
“哦,那乡亲们,我考了第几?”
“案首啊,夏公子,您是咱滁州的第一名啊。”“据说跟第二名差了不是一个档次。”“夏公子还这么年轻,今年才十五吧。”
“哦,那还行。”夏蓦摸了摸鼻子,回头道,“先生,听见没,可满意啊?”
“听见啦,不错,跟着我没白学。”欧阳老先生笑呵呵的,也出来了。
乡亲们又议论了起来。
“夏公子接下来怎么打算啊?”“去太学吗?”“太学的先生哪有欧阳先生教得好。”“说不定咱这滁州要出状元了。”
“抱歉,我不打算去参加乡试了。”夏蓦摸摸头,笑道。
“为什么啊?”
“我呢,对做官没什么兴趣,参加乡试,就是为了去考个秀才,当个教书先生有资格。”夏蓦萦着浅笑道。
“只是,夏公子这边才华,不可惜吗?”有人问道。
“有什么可惜的,孔老夫子都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呢。只是我资历浅薄,教不了要考举人进士的学生,但还是可以教教小朋友们的启蒙课程的吧。”她眨眨眼,“有没有来给我当学生的啊?”
院试结束后,她寻了个地处,办了间书塾。凭借着院试案首的成绩,欧阳老先生的学生,以及她自己的才名,不久她就收到了自己的第一批学生。
她这一批学生成分有一点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开蒙的幼童,一类是十几岁的少年童生。她按年龄和水平分了进度课程。可无奈她这个书塾只有她一位先生,学生们还得同班上课——一个课堂上有学生在写大字,另一边已经有学生在练文章了。
这一批学生,有年纪小够不上其他书院年龄要求,父母想让孩子早些开蒙的,也有想向她这个案首学经验的。总的来讲,都还是掏得起学费的。她后来见到一些家里穷上不起学的孩子,于心不忍,又不收钱收了这些学生。她过得虽精致,但平日里节俭,又有书塾的收入和哥哥的帮衬,倒也不至于拮据。
一日一日,她这书塾有人渐渐步上了正轨。
她也一日一日的忙起来了。
刚开始,她还是住在欧阳先生家里,每日朝九晚五的到书院里给孩子们上课,后来实在是忙,她也就只好搬去书院住。学生放假的日子里,她也会回去看看她的授业先生。
“蓦儿啊,你那书院办的还顺利?学生妹都还听你的话吗?”
“谢谢师母。”夏蓦接过婆婆递过来的茶,“还算顺利吧。但先生你知道,我收了不少小朋友,年纪小顽皮一点是很正常的,还有一些十几岁的,不比我小多少,虽然都还听话,但真闹起来,我也不好管是不是。”
“小孩子是要麻烦些。”欧阳老先生沉吟片刻,“年纪大的你倒不用担心,书院之中不论年龄只论学识,滁州城中多少年纪比你大学识还不如你的,倘若真有学生问了你不明白的,你可以来找我问。”
“学生记着了。”夏蓦点点头。
“你平日里忙,又是一个人,要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与你讲的书也要记得温习,你的琴还在习吗?”
“先生所授学业自是不敢怠慢,琴也每日都在练,只是……”她有些小心翼翼道。
“只是什么?”
“我哥哥近日送给我一管竹萧,我瞧着也甚是有趣。”
“哈哈,这倒无妨。”欧阳老先生笑了,“你若真喜欢,与你去寻个教授萧的先生也可,习音律不是坏事。”
夏蓦放松下来,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