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数日后,玄英随着太平从宫中出来,两人都没有再讨论过关于她是否要成为李显或李旦名义上的妃子,一个是觉得已成定局,而且除了多个身份没有其他改变,另一个则完全没有想过这事,反而仔细琢磨起武曌的那些话。
最让玄英心生疑虑的就是武曌所言究竟是真是假,或者说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
就像是料定了她一定会去问一样,武曌在回答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和顾虑,即使是为了迫使她答应与婉儿一样成为妃嫔,可这一切说得太顺了。
就算是厉害如武曌,也不过是一个年逾八十的老妇人,又贵为帝国的尊者,每日处理的事情如此繁多,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全盘回忆出所有的细节吗?
玄英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嫌疑,同样更不能以此断定那些话就是谎言,但种种迹象表明,其中一定还有不为人知的事情发生,否则,以玉狐狸多年来为李治做事的经验和眼界,怎么会仅仅因为这两个原因就选择离开又一坊,也算是背弃高宗皇帝的遗愿了。
不过这个暂且不是当下最要紧的事情,在她犹豫数日正准备同裴崇道说起武曌的遗愿和临终前那些话时,李显的诏令就先一步到了小楼。
好在圣人还明白正处于孝期,只是命天使偷偷送来,就连门下省的官员们都不知晓具体内容。
“陆娘子,这是圣人的诏令,因为情况特殊,不便宣读昭告天下,还望娘子见谅。”
玄英接过后并未展开,而是扔在了一边,她无奈地闭上眼睛,甚至都没有心思同天使寒暄。天使并不奇怪,反而劝道:“娘子何须担忧,上官昭容让我劝您放宽心,一切没有您想得那么糟糕。”
“婉儿,这诏书是婉儿所拟?”玄英连忙打开一阅,跳过了那些传统套路的溢美之词,只见最后几行,看完有些感动,便托天使回宫代她谢过。
原来,婉儿因听太平之言明白玄英并不想成为哪怕是名义上的妃嫔,所以便以需要守国丧和伤心过度为由,替玄英多争取了三个月时间。只要玄英能在这三个月中劝得李显收回成命,或者想出其他更妙的主意,那事情就能有转机。
这是最后一条路,否则就只剩下违抗皇命了。
等到晚上裴崇道回来,玄英才将这段时间来所有的烦恼和盘托出,毕竟再瞒也瞒不了几天。
虽有上官婉儿的例子在前,可天下又能有几个男人能忍得下,即使冷静如裴崇道也不免失色,加上武曌临终之语更是凝眉不展。
“要不我们先远离这是非之地?先前已经抗令不遵一回,哪里又怕第二次?家中的一切反正当年就已经安排妥当,你只需要把‘魅’安顿好就行。”裴崇道再一次生出了想要离开京城的念头,他之前就和玄英提过,只是那时武曌病重,而现在可以说没有太多阻碍,就算她要继续为太平谋划,也可以书信来往。
“我知道我并非不可替代的存在,而以婉儿的才能,圣人其实并不怎么需要我。我唯一担心的是他们想要故意借此挑事,治我不臣之罪,这才是关键。婉儿不清楚我与韦氏曾经的私人恩怨,而那几个参与政变的朝臣多半也都视我为二张的同党。”玄英握住了裴崇道的手,眼中满是无奈。
“若真如你所言,那更不能答应,你若成为名义上的后妃,那韦后她们仍然可以名正言顺地治你的罪,况且圣人能够信任上官昭容,是因为他们之间没有过纠纷和利益纠葛。”裴崇道心情复杂,虽然今日得知了查询多年未果的事情,可这诏令更是让二人进退两难。
他们商量许久仍没有一个万全的办法,不论怎么选择都是错。
玄英有些迷茫,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又和当年一样做错了决定。
“或许,当初在巴蜀我就该听你的去江南,而不是回来。兜兜转转,我仍旧无法摆脱,无法做回我想要的自己。”
一入宫廷深似海,即使玄英并不完全算是,但此生的纠葛难以剪断,她从一开始就背负上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任和枷锁。
也就是这一刻,她突然羡慕起自己的师父来,甚至觉得不论当初究竟发生了什么,玉狐狸的选择都十分正确,否则只会在这政治的漩涡中越陷越深,直至被彻底吞没。
某种意义上,她猜对了一小部分,可惜玉狐狸并不在,否则定会为她做出解答。
“反正怎么选都是错,不如以静制动,看看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三个月过去了,玄英和裴崇道并没有如韦后所想来求圣人收回成命,也没有如太平所想偷偷离开洛阳,更不像李显所想乖乖听话放弃抵抗。
似乎是人间蒸发一样,朝夕之间,不仅陆裴二人消失无影,连那座属于“魅”的小楼都不见了。
李显还没想好要怎么做,毕竟相王和太平都劝他不要轻举妄动,太后还未下葬,且此番是为了李唐江山而请玄英出力,怎么都不该互生嫌隙。
偏偏韦香儿并不认账,她一拍案台道:“相王、公主,你们虽然好心,但未免太高看那个陆玄英了,她就算再厉害也不该违抗皇命,况且不管怎么说,圣人都算上她半个兄长,太后也算对她不薄,答应好的事情,怎么可以随意反悔呢!”
“嫂嫂别生气,九娘不是这样的人,或许是有事情绊住了,她并未离开洛阳,这个想必您也很清楚。”太平看似规劝,却是在告状,毕竟韦家的人暗中监视着洛阳各出入口,就是为了防止玄英出逃。
“你!”韦后气恼,不好同太平发火,只能瞪了李显一眼。
还是李旦好言相劝:“皇嫂莫急,真娘她也许是另有苦衷,况且此事并无外人知晓,兄长不用担心会惹来非议。”
“旦所言极是,娘子莫生气。”李显笑得憨厚,却让韦香儿更加生气。
她似笑非笑看着李旦道:“我看相王心里巴不得如此,先前推脱皇太弟之位恐怕也是故作谦恭。若她陆玄英一直抗命不遵,你这好兄长是不是要把她改立为相王妃,甚至都不用你亲自处死。”最后一句是对李显说的,含沙射影,一下把在场几人和太后都讽刺了一遍。
要知道,李旦的刘皇后和窦德妃都是被武曌赐死,早已没有相王妃,而太平在嫁给武攸暨之前,武曌更是赐死了武攸暨之发妻。
李显和李旦都没有说什么,只有太平脸色难看,一双美目快喷出火来,顾及着圣人的面子,只是冷哼一声,拂袖离去。
韦香儿颇为得意,唤来宫婢研墨,又对李显道:“依我看,郎君不如下令全城搜捕陆玄英,凡举报者,重重赏之如何?”
“那就这样吧。”李显再一次对韦香儿妥协了,他也说不清自己的想法,或许他本就是想这么做的,为玄英从前的不驯和他的嫉妒,为玄英与他前几年暗中的较量和她明显对李旦、太平的偏向,更为玄英如今的抗命和轻慢,挑战了他的权威。
或许他只是需要一个借口,而韦氏正是那个给他创造借口的人。
事已至此,李旦知道再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只能起身告退。
“阿娘这样安排,本只是为了李唐江山和真儿的未来考虑,甚至她只需要同上官昭容一样在宫外开府,入宫处理政务即可。哪里想到竟然演变成如今的局面,阿娘到底看轻了韦氏,又高估了圣人和真儿之间的情分,阿娘怕是忘了曾经的裴相国是怎么与圣人和韦氏结怨了。”李旦无能为力,毕竟很多事他说了也不算,更没有人听,就连太平他都说不过,又怎么劝得了玄英或者有一个韦香儿在旁边撺掇的李显呢?
他出宫后本想直接回府,却在路上看到了武延秀在仙实楼门口张望,似乎在同一个女郎打招呼。他不欲多探究旁人私事,可在无意间瞥到那个女郎的身影。
像极了陆玄英。
“停下,去仙实楼。”李旦担心玄英这样招摇过市会被韦香儿派出的人直接拿住,但是李显毕竟是他皇兄,两相纠结之下还是决定进去看看再说,以至于他都没有思考为什么陆玄英会和武延秀来往甚密。
“表叔,您怎么来了,是刚从宫里出来吗?”武延秀有些惊讶,只因相王很少在外面的酒楼流连。
一旁的女郎转过身来,形容却比玄英年轻许多,看着不过二十来岁的模样,李显便知道自己认错了人。
“嗯,这位是?”
“这位是这儿的老板,叫青儿,青儿,这可是个了不得的贵人。”武延秀为两人做着介绍。
青儿听了勾唇一笑:“我知道,安国相王,奴给您问安了。”她言语活泼跳脱,面容比玄英更妩媚娇柔些,乌黑的眼珠灵动有神,笑着倒是与玄英少时很像。
或许美人总是有几分相似吧!
李旦点头致意,随后便示意二人不用理他,可武延秀哪里愿放过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连连请李旦到里面包间去用餐,又对青儿谄媚笑道:“姐姐发发善心,取两壶你珍藏的美酒来吧,我以十倍之数买下,断不叫你赔本。”
“好呀,本来我就是要请相王喝的,你既愿意买单,我求之不得。”青儿眨眨眼睛就亲自出去取酒了。
武延秀笑夸道:“您有所不知,青儿掌管此楼后,售出一种西域美酒,胜于当年的江月楼所售。”
本来兴趣不高的李旦闻言看了他两眼,让他深感意外,可要说多了解此酒也不尽然,好在青儿很快就来了。
“此酒名为‘披香酒’。”
“‘氛氲半入披香苑1’,看来娘子极爱季真诗,不仅酒名取自此,连酒楼之名亦是。”李旦淡淡一笑,眼中流露几分赞赏。
“您也是爱诗文之人?”青儿见李旦点头,不由得大喜,连连劝酒。
三人对酒当歌,好不快活。
只有从李旦仰头豪饮时偶然流露出的几分清明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真的无忧到忘记先前的烦闷。
却是无从相劝,无处下手罢了。
或许,他就不应该掺和进来,倒给了韦香儿发作的机会,又或者他私心里仍希望玄英能遵从太后遗愿辅佐圣人,共建大唐万世基业。
他希望日后可见她青史留名,而不是只能像又一坊和俏罗刹一样,永远都是秘而不宣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