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弘道元年末,天皇李治于贞观殿去世。
去世前,他曾秘密召见时任又一坊坊主的玉狐狸,立下数道密令,又令玉狐狸在他与武曌面前起誓,要她效忠天后与大唐,不可有二心,且又一坊今后的坊规中也需要添上一条,效忠圣人,永固江山。
此时的李治有风眩症之扰数年,不仅长期头痛难忍,眼睛更是几近全盲,可他仍旧同从前那样握着武曌的手宽慰道:“阿武放心,玉狐狸的能耐你也见识过,何况她还是真儿的师父,今后又一坊是要留给真儿的,这样就算我不在也能护娘子一世。”
“稚奴,你别说这话,我又派人寻觅了良方,你……”武曌紧锁眉头,想要传唤太医,却被李治制止了。
“玉狐狸,先前我和你说的可都记清楚了?那些情报在我离世后便速速销毁,终身不得同任何人提起,哪怕是真儿你都不可以说。”
即使疼痛难忍,李治还是坚持着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清楚,遣了玉狐狸退下后才又召见了几位宰相。
二十七日当晚,李治驾崩。
那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冬季,跨过年来便是李显即位。而这也是韦香儿一家与裴炎交恶的伊始,盖是李显执意要封岳父和韦家众人,裴炎劝阻无果而一状告到了太后武曌那里,李显才登基五十五天便被废除。
随着李旦即位却不参政,朝政由太后武曌把持,渐渐有了诸多反对的声音,武承嗣不以为意,上奏武曌要为武氏立庙,又提议诛杀李唐宗室以绝后患。诸位宰相不愿附议,也无胆量反对,只有裴炎数次驳回武承嗣和武曌的想法,触怒了这个已经站在帝国顶峰的女人和她背后的武氏一族。
文明元年,太后正在处理政务,却听宫婢密报,又一坊主玉狐狸求见。
虽说又一坊常年替二圣收集情报,可玉狐狸并不怎么入宫,以往大多会让宫内的“影”来传递消息,或者索性就让小玄英代为转达,这一回求见还是自李治驾崩后头一遭。武曌不清楚缘由,却还是让她化妆成宫婢进来。
“不知坊主突然前来,有什么要紧事吗?”因为李治的关系在,武曌一向对玉狐狸较为客气,也很相信她的能力。
“启禀太后,臣昨日收到情报,那裴相国私下对您不满,计划趁着您后日出游时劫持威逼,还派了人马。”玉狐狸将几封书信交予太后,那上面正是裴炎的笔迹,虽然只是寻常家书,可字里行间确实对太后临朝十分不满,极其隐晦表达了当由李旦执政的想法。
武曌看罢又问:“这书信你从何而来,他虽然常与我意见相左,可毕竟也是有功之臣。”即使再不悦,她还是得弄清楚,这样以便于秋后算账。
“太后,这信是坊内人半道截下,不过您放心,裴相国的家书依然会如期传回,不会走漏风声。”玉狐狸虽恭谨,却有种一切都在掌握中的感觉,让武曌不免重新打量起她。
以往武曌只是听闻又一坊内能人辈出,坊主更是了不得,今日正式以这种身份相见,才觉得此人非池中之物。
“这又是怎么说?”对于人才,武曌一向很欣赏,尤其是属于自己的人才。
“启禀太后,坊内有善临摹者,将裴相国的书信重新写了一份,此事系夜间完成,那送信使者睡得沉,并未察觉。”
“好好好,又一坊果真名不虚传,今日你等厥功甚伟,不仅叫我看清了裴炎的真面目,更是保我不受此胁迫,该赏。”武曌笑着点头,示意贴身宫婢去取来赏赐之物。
可玉狐狸顿首谢恩后却不接受:“太后,为您做事是高宗皇帝的遗旨,便是奉上身家性命也不该有所求,您若真要赏赐,便叫玄英继续随我学习,也好提早适应。”
如此一来,武曌更是满意,不仅准了玉狐狸的请求,更是赐给玄英不少外邦进贡的稀罕之物,让她带去洛阳用来装饰玉清观。
不过今日之事并不足以让裴炎下台,或者说,武曌在等一个更好的机会。毕竟,第一次动心思很难,第二次却容易得很。
只是面对玉狐狸时,武曌却说:“你权当无事发生,只叫人去他老家查看一番,主要是他这一支,我记得他侄儿,裴炎屡次对我提起,似乎是有意培养,你也好好查查。如果没什么也都算了,就当是我再给他一次机会。”
“是,臣领旨。”
那侄儿便是裴崇道,玉狐狸命当地的“影”仔细查探,并没有发现任何不妥,甚至还传回一张他的小像,俏郎君英姿勃发,朝气十足。
即使是又一坊内训练有素的众人也不免惊叹他的好姿容,尤其是眉心那一点美人痣。
就连玄英有一次回去取丸药时瞧见都不免讶异:“我可算是知道什么是城北徐公了,依我看这可算得是河东裴郎。”
不过到底坊内事务众多,玄英又忙着学习各项本事,很快便把这画像抛之脑后。
又一坊仍旧是玉狐狸主掌,可惜她也没有想到,此前揭露裴炎一事的影响竟然会持续数年。
文明元年九月,改元光宅,武曌再一次下令大赦天下。
此时朝中早已有过一番变动,不少官员遭受贬谪,心中有恨难以抒怀,自然不满于武曌临朝执政,便想着举事起义,以令武太后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帝作为借口,甚至没有把如今的圣人放在眼中。
这就是后来震惊朝野的扬州案,裴炎更是被卷入其中,最后落得个抄家身死的下场。
不过初期谋反者倒也没有分得很细致,虽说是复立李显,可这些官员里有曾支持李显者,亦有支持圣人李旦者,反正都极力反对女主临朝称制。
因为起事突然,扬州又相隔甚远,玉狐狸担心出现纰漏,便请了江南白衣段家的段老相助,而段家与又一坊历来关系紧密,这一任家主又和玉狐狸交好,自然允下。
“那骆宾王的文采确实出众,即使写了檄文也没让太后生气,只是他不该与那李敬业合谋,又编造什么裴相国想称帝的童谣拉拢他入伙。”玉狐狸突然想到了裴炎侄儿身边的那个小妾,此前她有过调查,知道这小妾背后另有他人,如今看来是谁的人已经很明显了。
“那裴炎要求还政于圣人,又同意与李敬业造反,这可真是奇了。”段老摇摇头,见玉狐狸轻哼出声,也就不再多谈,只应下帮着去扬州查看一二。
“多谢段兄,顺便帮我问候下先太子贤,切莫叫他被战事波及,特别是那个孩子。”玉狐狸所言正是此前被她救出的已经被认定为死亡的李贤和他未被人知的幼子。
两人自此分道,她也奉命去裴炎住所和裴家老宅寻找证据。
“后来如何了?”即使玄英早就知道裴炎确实不清白,可终究没有查到那关键性的证据,而这其中牵涉到又一坊和玉狐狸,甚至还有江南段家等人。
武曌缓了缓才悠悠道:“你师父找到了关键的证据就是‘青鹅’二字,当时无人知晓这其中含义,而我若不是提前得知他早有不臣之心,也不会用拆字法解出他与徐敬业等人妄图十二月里应外合,攻入长安呐!”
玄英听闻大惊,却总觉得有些奇怪,“青鹅”二字虽然难解,可若只有这二字,岂不明摆着大有文章,其中定然另有隐情。
“原来是这样,那我师父她……”
“你师父自扬州案后便请辞离开,唉,我挽留了许久,只是她执意要走,”武曌揉了揉太阳穴道,“她说做了两件极后悔的事情,怕死后无颜面对稚奴,只得自请离去。”
玄英不自觉地舔了舔嘴唇,心脏的跳动声越来越响,几乎冲破耳膜。
她听到武曌说:“悔于误会了先帝之意,错把反贼当佳儿,你阿耶希望她护得儿女们周全,说的也只是显儿、旦儿和太平几个。再一个,就是与裴炎有关,只是玉狐狸没有细说,但裴家后来处置了裴二郎的妾室,罪名是作伪证、通贼寇。”
“如此一来,也说得通了。”玄英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个解释。
武曌咳嗽了好几声,精神也没有先前足了,玄英似有所感,正准备叫圣人他们进来,却被拉住了手,武曌言辞切切:“如今你想知道的我都说了,不知那事你考虑得如何?”
话题又转回了亲事上,玄英一时头皮发麻,脑子里因为接收太多消息而有些胀痛,这些都需要她回去细细思索,抽丝剥茧,再拼凑出全貌,哪里还有心思考虑其他。因此,她只是支支吾吾地敷衍。
眼见武曌还要说话,玄英为了躲避连忙朝外叫来太平几人,自己缩在一边,只不想留遗憾,能够送武曌最后一程。
她正出神,恍惚见太平冲自己招手,李显和李旦都看向自己,武曌直盯着上面的帷幔,声如蚊蝇:“稚奴,等等我,九郎……”
玄英跪在榻前,武曌没有看向他们任何人,却凭借着感觉摩挲着她的手,她凑上前听着:“答……应……我……”
“我、我……”她看着太平几人都面露哀色、泪流不止,自己的泪水也不自觉地落在武曌的手背上。
“好。”
这声音很轻,武曌却因此而含笑闭上了眼睛。
曾经的一代女皇武曌,如今的武太后,驾崩于上阳宫。
也许,她会如愿见到心心念念的九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