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我在古代靠入赘兴家(八)
王晓洲等张氏熟睡, 才回到自个儿小屋。
通过他的观察,简单的分析了徐老太和张小树的性格,这件事他们肯定不会就此罢休。
为了以后平静的生活, 他打开系统里面的卡牌。
所有卡牌,全部恢复了初始状态,一张张安静的躺在储物格里。
氪金九千两, 激活一张高级武力卡, 年龄设定15岁,男性, 名字青竹,点击激活。
青竹摸了摸有些不同的身体,朝着面前换了模样的小主人, 弯腰恭敬道:“青竹拜见主子。”
“好久不见,青竹。”
他大概的介绍了一下这个世界,以及他这世的相关事情。
对着身前的青竹,轻声吩咐道:“这是一千两,你先找个地方安顿好。”
“其次就是抽个时间, 去趟张老头家, 把他们抢的十两给我取回来, 他们一家子在来找张氏麻烦,就去把张小树打一顿,转移走他们的注意力。”
吩咐完所有事情,王晓洲疲惫的躺下, 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张家村,有了青竹的暗中关注,一直没在出现过,他的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每天早起上课, 不知不觉又一年。
吃完晚饭,张氏起身收拾碗筷。
王晓洲摇着手里的蒲扇提议道:“娘,家里一年,攒了不少银钱,马上就要入秋了,我们把木屋修缮下吧。”
去年他都没注意老屋年久失修,后半年一会漏雨,一会冒风,把他冻的够呛。
他最后实在忍不下去了,夜里等张氏睡着了,偷偷躲进系统送的庭院里。
他原先想盖个瓦房,一打听才知道,这个世界等级制度严格,只有官职在身的人,才允许住青砖瓦房,他这种农家小白身,只配几间竹木屋。
包括衣着配饰,也都非常讲究,平民一般粗布短衫短裤,颜色素暗,出门不允许佩戴任何饰品,只允许佩戴同色粗布头绳或者头巾。
白身的学子,可以着白色长袍,考取了秀才功名,可以着青衣。
简单点来说,就是对方衣服颜色越鲜艳,布料越昂贵,也就代表那人的身份越高,大周国,以金黄色和紫色为尊。
张氏听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心里下意识就选择听儿子的话。
隔天大早,张氏收拾好家里,看了看空空的两手,转身进了草棚子,装了一小篮子鸡蛋,这才前往村长家。
“哎呦,秀才娘子啊,来就来,怎滴还带东西过来。”村长媳妇陈老太,接过对方递过来的鸡蛋,嗔怪道。
“婶子,都是家里母鸡生的蛋,没花钱,我啊,想找村长,麻烦他点事。”
“好好好,你先坐下歇会,俺去喊他,很快就回来啊。”陈老太笑眯眯的回道。
等了一会,村长背着双手,走了进来。
“秀才娘子,今天找俺有啥子事?”村长摸了摸花白的山羊胡,好奇道。
“村长,我家老屋有些破旧,一下雨就漏水,木墙也都裂了不少缝,就想劳烦你帮我找村里人,修缮一下。”
看村长面露犹豫,张氏解释道:“放心,大家伙都不容易,工钱该多少,我一个子不会少。”
“嘿嘿,那俺马上就去帮你问问,趁着离秋收还有段时间,赶紧给你弄好咯。”
张氏高兴的谢道:“那就劳烦村长了。”
又简单的聊了几句,张氏起身告辞。
修缮房屋这份活计,离家近,又简单,最重要的是还有工钱领,村民们各个积极。
“秀才娘子,你这小棚子不兴做饭啊,又小又挤。”村长一边监督村民干活,一边朝着张氏说道。
“村长,我也想扩大,可是两间屋不能移动,中间就那么点大的位置,没办法啊。”张氏发愁道。
王大山听到,头也不抬的喊道:“嗐,不能两边扩,就往后扩呗,多出来的地方,重新围个木栏,还能里面养些鸡鸭,有个前面大木屋挡着,一点屎粪味都没!”
张氏觉得有理,点头和村长商量起来。
用时一个多月,有些灰败的木屋,重新焕发出生机。
王晓洲抬头望着眼前,充满年轮的槐花树,这是他翻修木栏时,特意圈进来的。
秋寒已至,槐花树的叶子已经泛黄,一阵微风吹过,落叶漫天飘零。
他想念桃若的清酒,想念冬天的梅花糕。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弱冠之年。
昔日的白娃娃,长成了如今的俊俏少年。
王晓洲如往常一样,收拾好课本,一起和王叔回了家。
院里坐着三个妇人,他娘,他师娘和隔壁马大婶,三人有说有笑。
“哟,我们的主人公回来了。”马大婶打趣道。
“那我们就先走了,随时等你的好消息。”
话落,三人相视一笑,马大婶和他师娘,相携离开。
张氏温柔的笑了笑,朝儿子招了招手,道:“洲儿,快过来坐,娘有事要和你说。”
王晓洲满腹疑问坐下。
“你年纪已经不小了,同龄的,估计孩子都有两三岁了,这些年你忙着读书,娘也没催你。”
“你心里可有喜欢的人选?”
王晓洲想了想这些年,不好意思,他还真没注意过,无奈的摇了摇头。
张氏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暗示道:“隔壁小青梅?”
“我一直把大丫当亲妹妹,对她从未有过这方面想法,长大为了避嫌,我更是很少和她往来。”
张氏叹了口气,又不死心道:“小师妹呢!”
“娘,老师的女儿才十三岁,在我心里就是女儿的存在……你想什么呢!”王晓洲学着张氏,翻了个更大的白眼。
反正这世他是男的,晚婚晚育又不犯法,等碰到合眼缘的再说吧。
张氏无法,没得到想要的答案,懒得搭理自家儿子,转身去了小厨房。
王晓洲摸了摸鼻子,满脸无奈。
到了二月份,初春悄悄来临。
王晓洲在张氏不舍得目光下,带着大大的包袱,和王大山一起前往县里,参加今年的县试。
这些年有青竹的暗中帮忙,徐老太一家,过的鸡飞狗跳,在没力气找他们麻烦。
到了县里,王大山略微有些拘谨的跟在王晓洲身后。
随意找了一家客栈,还没来得及开口,小二不好意思道:“客官,实在抱歉,最近很多学子参加考试,这不,客房早早的满了。”
王晓洲点了点头,礼貌的离开客栈,前往其他家问问。
不同的客栈,同样的答案,都满了。
“晓洲啊,俺们怎么办?叔糙惯了,粗布一铺,哪都能睡,你可咋整!”王大山焦急道。
“没事,王叔,时辰还早,我们不如去人牙子那边问问,有没有短租的小院。”
说走就走,还真就租到了,就是价格比较贵,生活自理,一晚四百文。
客栈提供热水,也不过两百文,价格翻了一倍。
王大山有些舍不得,低声劝道:“太贵了,叔随便找个地方睡就行,你住吧。”
“王叔,早晚冷,容易着凉,你辛辛苦苦送我参加县市,我怎么能眼睁睁让你挨冻,这事没得商量。”王晓洲在这事上,毫不退让。
王大山一边感动,这孩子没白疼,一边肉痛的住了下来。
第二天大早,王大山早早的就出了门,找到一家包子店,买了三个肉包子和三个馒头,把包子小心放进怀里,一边啃着馒头,一边往回走。
没一会,王晓洲也起了床,王大山把准备好的温水端了进去,走到屋里唯一的木桌旁,从怀里掏出热乎乎的三个包子。
王晓洲半睁着眼,简单的洗漱了一下,转头就看到桌上的白面包子。
摸了摸,包子还是热的。
县市一共五场,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考一场,一共需要考五天。
只见县衙外排着长长的队伍,粗略算了下,估计有三百左右的白衣学子。
“排好队,依次上前抽取排号,带着自己的排号,前往右边的师爷处登记详细的信息。”
“每个人,都要拿好自己的排号,这五天,我们将根据排号,安排各位学子,上午场还是下午场。”
王晓洲耐心的排着队,等到他时,排号正好是250,叹口气,领着刚出炉的排号,去旁边登记信息。
很快到了下午,王晓洲跟着队伍,不慌不忙的找到自己的座位号,翻着储物格里的手抄本,神情自若的开始考试。
到了第六天上午,王晓洲和王大山,一起坐在客栈一角等着县衙榜单消息。
一旁的王大山紧张的大口大口喝茶,看到主角淡定的喝着茶,好奇道:“你就不急?不好奇?”
王晓洲闲适的给对方添了一杯茶,轻笑道:“既来之,则安之。”
他可是个挂b,县试都能考不过,那才是问题。
王大山羡慕道:“狗蛋要能有你一丢丢厉害,也不至于天天回家,被他娘揍得哇哇叫了。”
等了一会,榜单终于公布。
如他所料,得到了府试的机会。
同年四月,王晓洲在次来到县里,连考三场,成为一名童生。
转眼秋至,院试也在众人的期盼下,正式开始。
陈夫子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鼓励道:“别担心,以你的能力,轻而易举。”
说完,又忍不住帮小弟子再次检查了一遍入院所需的东西。
王晓洲恭敬道:“老师放心,学生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弟子一定会等抄完,呸,答完题,在去刷小说。
时辰差不多了,学子们告别担忧的家人,背着大大的包袱,陆陆续续进入考场。
作者有话要说: 入赘入赘!